大班数学活动:学习自然测量.doc

发布时间:2020-08-02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自然测量

设计意图:
测量是认识量的手段,幼儿的测量活动最早是“目测”,即通过感知比较量的差异。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 学习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有助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而且可以让幼儿从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我选择了适合本年龄阶段的这个活动——《学习自然测量》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以往,我们都是要求孩子们在一个活动中既能较为正确地掌握测量方法,又能同时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的关系。然而,要让幼儿在一次活动中同时达到这两个目的是不太容易的。孩子人数多、环节又烦琐、沉闷,种种因素往往会让我们老师感到组织活动非常辛苦,时间难以把握,甚至孩子们的学习效果也无法尽如人意。
针对这一活动的重难点,我们决定将这个活动分成两个课时来完成。这是第一课时,这节课我们将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自由探索,发现并学会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同时我们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
那么,本着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幼1 / 总共29

儿的探索精神及数学思维能力,设计了活动的教学流程:自由分散探索——集中讨论学习——分散操作探索——集中交流——分散尝试——讨论归纳。
活动内容:学习自然测量 活动目标:
1、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与工具,在探索中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喜欢动手操作,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记录纸、水彩笔。幼儿用品: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记录纸、水彩笔、吸管、小木棒、毛线、积木、图形片、曲别针、矿泉水瓶、软尺、纸条。
3、环境创设:将教室布置成‘宝宝学园’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帮助小动物测量‘宝宝学园’用具”引题,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交流、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导入:
师:“小动物们想在森林里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可是‘动物学园’里的东西要怎么来设计和建造呢?熊猫校长认为我们教室的用具和玩具都很适合它们,可是它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尺寸。所以想请我们帮助它们来量一量、记一记,然后把这些2 / 总共29


测量的结果告诉它们,好让它们照着这些样子来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
2教师让小朋友们探索学习用吸管测量自己坐的椅子的高度,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1)师:“我们教室里的小椅子高度正好很适合小动物们。所以,我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根吸管和一张记录表,请大家用吸管来量一量、记一记,看谁能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自己椅子的高度。”
2)教师提问:“你是怎么量的?量了几次?”
3)请有不同结果的两位幼儿示范用吸管测量椅子的高度,师生共同寻找正确的测量方法。师:“他们的方法都不同,那么谁的方法测量起来更准确呢?”
4)教师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及记录方法。
师:“我们测量东西的时候,为了能测量和记录的更准确,测量的工具要和测量的东西一端对齐;量一次后用自己的方法做个记号;第二次量的时候,要和前一个记号对齐了再量;量一次记一次,为了不让自己忘记量了几次,可以用点、竖线来帮助自己来记,也可以心里记住次数。最后在记录表上画上用的工具和量的物体,记上量的次数。”3

2019-05-26

设计意图:
3 / 总共29

测量是认识量的手段,幼儿的测量活动最早是“目测”,即通过感知比较量的差异。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 学习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有助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而且可以让幼儿从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我选择了适合本年龄阶段的这个活动——《学习自然测量》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以往,我们都是要求孩子们在一个活动中既能较为正确地掌握测量方法,又能同时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的关系。然而,要让幼儿在一次活动中同时达到这两个目的是不太容易的。孩子人数多、环节又烦琐、沉闷,种种因素往往会让我们老师感到组织活动非常辛苦,时间难以把握,甚至孩子们的学习效果也无法尽如人意。
针对这一活动的重难点,我们决定将这个活动分成两个课时来完成。这是第一课时,这节课我们将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自由探索,发现并学会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同时我们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
那么,本着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及数学思维能力,设计了活动的教学流程:自由分散探索——集中讨论学习——分散操作探索——集中交流——分散尝试——讨论归纳。
4 / 总共29

活动内容:学习自然测量 活动目标:

1、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与工具,在探索中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喜欢动手操作,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记录纸、水彩笔。幼儿用品: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记录纸、水彩笔、吸管、小木棒、毛线、积木、图形片、曲别针、矿泉水瓶、软尺、纸条。
3、环境创设:将教室布置成‘宝宝学园’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帮助小动物测量‘宝宝学园’用具”引题,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交流、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导入:
师:“小动物们想在森林里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可是‘动物学园’里的东西要怎么来设计和建造呢?熊猫校长认为我们教室的用具和玩具都很适合它们,可是它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尺寸。所以想请我们帮助它们来量一量、记一记,然后把这些测量的结果告诉它们,好让它们照着这些样子来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
2教师让小朋友们探索学习用吸管测量自己坐的椅子的高度,5 / 总共29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1)师:“我们教室里的小椅子高度正好很适合小动物们。所以,我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根吸管和一张记录表,请大家用吸管来量一量、记一记,看谁能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自己椅子的高度。”
2)教师提问:“你是怎么量的?量了几次?”
3)请有不同结果的两位幼儿示范用吸管测量椅子的高度,师生共同寻找正确的测量方法。师:“他们的方法都不同,那么谁的方法测量起来更准确呢?”
4)教师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及记录方法。
师:“我们测量东西的时候,为了能测量和记录的更准确,测量的工具要和测量的东西一端对齐;量一次后用自己的方法做个记号;第二次量的时候,要和前一个记号对齐了再量;量一次记一次,为了不让自己忘记量了几次,可以用点、竖线来帮助自己来记,也可以心里记住次数。最后在记录表上画上用的工具和量的物体,记上量的次数。”3

2019-05-26

设计意图:
测量是认识量的手段,幼儿的测量活动最早是“目测”,即通过感知比较量的差异。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 学习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有助6 / 总共29

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而且可以让幼儿从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我选择了适合本年龄阶段的这个活动——《学习自然测量》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以往,我们都是要求孩子们在一个活动中既能较为正确地掌握测量方法,又能同时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的关系。然而,要让幼儿在一次活动中同时达到这两个目的是不太容易的。孩子人数多、环节又烦琐、沉闷,种种因素往往会让我们老师感到组织活动非常辛苦,时间难以把握,甚至孩子们的学习效果也无法尽如人意。
针对这一活动的重难点,我们决定将这个活动分成两个课时来完成。这是第一课时,这节课我们将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自由探索,发现并学会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同时我们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
那么,本着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及数学思维能力,设计了活动的教学流程:自由分散探索——集中讨论学习——分散操作探索——集中交流——分散尝试——讨论归纳。
活动内容:学习自然测量 活动目标:
1、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与工具,在探索中积极思考,从而掌7 / 总共29


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喜欢动手操作,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记录纸、水彩笔。幼儿用品: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记录纸、水彩笔、吸管、小木棒、毛线、积木、图形片、曲别针、矿泉水瓶、软尺、纸条。
3、环境创设:将教室布置成‘宝宝学园’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帮助小动物测量‘宝宝学园’用具”引题,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交流、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导入:
师:“小动物们想在森林里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可是‘动物学园’里的东西要怎么来设计和建造呢?熊猫校长认为我们教室的用具和玩具都很适合它们,可是它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尺寸。所以想请我们帮助它们来量一量、记一记,然后把这些测量的结果告诉它们,好让它们照着这些样子来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
2教师让小朋友们探索学习用吸管测量自己坐的椅子的高度,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1)师:“我们教室里的小椅子高度正好很适合小动物们。所以,我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根吸管和一张记录表,请大家用吸8 / 总共29

管来量一量、记一记,看谁能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自己椅子的高度。”
2)教师提问:“你是怎么量的?量了几次?”
3)请有不同结果的两位幼儿示范用吸管测量椅子的高度,师生共同寻找正确的测量方法。师:“他们的方法都不同,那么谁的方法测量起来更准确呢?”
4)教师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及记录方法。
师:“我们测量东西的时候,为了能测量和记录的更准确,测量的工具要和测量的东西一端对齐;量一次后用自己的方法做个记号;第二次量的时候,要和前一个记号对齐了再量;量一次记一次,为了不让自己忘记量了几次,可以用点、竖线来帮助自己来记,也可以心里记住次数。最后在记录表上画上用的工具和量的物体,记上量的次数。”3

2019-05-26

设计意图:
测量是认识量的手段,幼儿的测量活动最早是“目测”,即通过感知比较量的差异。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 学习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有助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而且可以让幼儿从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我选择了适合本年龄阶段的这个活动——《学习自然测量》
9 / 总共29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以往,我们都是要求孩子们在一个活动中既能较为正确地掌握测量方法,又能同时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的关系。然而,要让幼儿在一次活动中同时达到这两个目的是不太容易的。孩子人数多、环节又烦琐、沉闷,种种因素往往会让我们老师感到组织活动非常辛苦,时间难以把握,甚至孩子们的学习效果也无法尽如人意。
针对这一活动的重难点,我们决定将这个活动分成两个课时来完成。这是第一课时,这节课我们将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自由探索,发现并学会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同时我们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
那么,本着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及数学思维能力,设计了活动的教学流程:自由分散探索——集中讨论学习——分散操作探索——集中交流——分散尝试——讨论归纳。
活动内容:学习自然测量 活动目标:
1、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与工具,在探索中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喜欢动手操作,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10 / 总共29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记录纸、水彩笔。幼儿用品: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记录纸、水彩笔、吸管、小木棒、毛线、积木、图形片、曲别针、矿泉水瓶、软尺、纸条。
3、环境创设:将教室布置成‘宝宝学园’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帮助小动物测量‘宝宝学园’用具”引题,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交流、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导入:
师:“小动物们想在森林里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可是‘动物学园’里的东西要怎么来设计和建造呢?熊猫校长认为我们教室的用具和玩具都很适合它们,可是它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尺寸。所以想请我们帮助它们来量一量、记一记,然后把这些测量的结果告诉它们,好让它们照着这些样子来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
2教师让小朋友们探索学习用吸管测量自己坐的椅子的高度,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1)师:“我们教室里的小椅子高度正好很适合小动物们。所以,我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根吸管和一张记录表,请大家用吸管来量一量、记一记,看谁能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自己椅子的高度。”
2)教师提问:“你是怎么量的?量了几次?”
11 / 总共29

3)请有不同结果的两位幼儿示范用吸管测量椅子的高度,师生共同寻找正确的测量方法。师:“他们的方法都不同,那么谁的方法测量起来更准确呢?”
4)教师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及记录方法。
师:“我们测量东西的时候,为了能测量和记录的更准确,测量的工具要和测量的东西一端对齐;量一次后用自己的方法做个记号;第二次量的时候,要和前一个记号对齐了再量;量一次记一次,为了不让自己忘记量了几次,可以用点、竖线来帮助自己来记,也可以心里记住次数。最后在记录表上画上用的工具和量的物体,记上量的次数。”3

2019-05-26

设计意图:
测量是认识量的手段,幼儿的测量活动最早是“目测”,即通过感知比较量的差异。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 学习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有助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而且可以让幼儿从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我选择了适合本年龄阶段的这个活动——《学习自然测量》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以往,我们都是要求孩子们在一个活动中既能较为正确地掌握测量方法,又能同时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12 / 总共29

结果的关系。然而,要让幼儿在一次活动中同时达到这两个目的是不太容易的。孩子人数多、环节又烦琐、沉闷,种种因素往往会让我们老师感到组织活动非常辛苦,时间难以把握,甚至孩子们的学习效果也无法尽如人意。
针对这一活动的重难点,我们决定将这个活动分成两个课时来完成。这是第一课时,这节课我们将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自由探索,发现并学会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同时我们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
那么,本着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及数学思维能力,设计了活动的教学流程:自由分散探索——集中讨论学习——分散操作探索——集中交流——分散尝试——讨论归纳。
活动内容:学习自然测量 活动目标:
1、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与工具,在探索中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喜欢动手操作,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记录纸、水彩笔。幼儿用品: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记录纸、水彩笔、吸管、小木棒、毛线、积木、图形片、曲13 / 总共29


别针、矿泉水瓶、软尺、纸条。
3、环境创设:将教室布置成‘宝宝学园’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帮助小动物测量‘宝宝学园’用具”引题,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交流、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导入:
师:“小动物们想在森林里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可是‘动物学园’里的东西要怎么来设计和建造呢?熊猫校长认为我们教室的用具和玩具都很适合它们,可是它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尺寸。所以想请我们帮助它们来量一量、记一记,然后把这些测量的结果告诉它们,好让它们照着这些样子来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
2教师让小朋友们探索学习用吸管测量自己坐的椅子的高度,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1)师:“我们教室里的小椅子高度正好很适合小动物们。所以,我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根吸管和一张记录表,请大家用吸管来量一量、记一记,看谁能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自己椅子的高度。”
2)教师提问:“你是怎么量的?量了几次?”
3)请有不同结果的两位幼儿示范用吸管测量椅子的高度,师生共同寻找正确的测量方法。师:“他们的方法都不同,那么谁的方法测量起来更准确呢?”
14 / 总共29

4)教师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及记录方法。
师:“我们测量东西的时候,为了能测量和记录的更准确,测量的工具要和测量的东西一端对齐;量一次后用自己的方法做个记号;第二次量的时候,要和前一个记号对齐了再量;量一次记一次,为了不让自己忘记量了几次,可以用点、竖线来帮助自己来记,也可以心里记住次数。最后在记录表上画上用的工具和量的物体,记上量的次数。”3

2019-05-26

设计意图:
测量是认识量的手段,幼儿的测量活动最早是“目测”,即通过感知比较量的差异。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 学习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有助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而且可以让幼儿从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我选择了适合本年龄阶段的这个活动——《学习自然测量》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以往,我们都是要求孩子们在一个活动中既能较为正确地掌握测量方法,又能同时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的关系。然而,要让幼儿在一次活动中同时达到这两个目的是不太容易的。孩子人数多、环节又烦琐、沉闷,种种因素往往会让我们老师感到组织活动非常辛苦,时间难以把握,甚至孩子15 / 总共29

们的学习效果也无法尽如人意。
针对这一活动的重难点,我们决定将这个活动分成两个课时来完成。这是第一课时,这节课我们将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自由探索,发现并学会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同时我们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
那么,本着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及数学思维能力,设计了活动的教学流程:自由分散探索——集中讨论学习——分散操作探索——集中交流——分散尝试——讨论归纳。
活动内容:学习自然测量 活动目标:
1、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与工具,在探索中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喜欢动手操作,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记录纸、水彩笔。幼儿用品: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记录纸、水彩笔、吸管、小木棒、毛线、积木、图形片、曲别针、矿泉水瓶、软尺、纸条。
3、环境创设:将教室布置成‘宝宝学园’的环境。 活动过程:
16 / 总共29


一、教师以“帮助小动物测量‘宝宝学园’用具”引题,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交流、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导入:
师:“小动物们想在森林里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可是‘动物学园’里的东西要怎么来设计和建造呢?熊猫校长认为我们教室的用具和玩具都很适合它们,可是它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尺寸。所以想请我们帮助它们来量一量、记一记,然后把这些测量的结果告诉它们,好让它们照着这些样子来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
2教师让小朋友们探索学习用吸管测量自己坐的椅子的高度,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1)师:“我们教室里的小椅子高度正好很适合小动物们。所以,我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根吸管和一张记录表,请大家用吸管来量一量、记一记,看谁能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自己椅子的高度。”
2)教师提问:“你是怎么量的?量了几次?”
3)请有不同结果的两位幼儿示范用吸管测量椅子的高度,师生共同寻找正确的测量方法。师:“他们的方法都不同,那么谁的方法测量起来更准确呢?”
4)教师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及记录方法。
师:“我们测量东西的时候,为了能测量和记录的更准确,测量的工具要和测量的东西一端对齐;量一次后用自己的方法做个17 / 总共29

记号;第二次量的时候,要和前一个记号对齐了再量;量一次记一次,为了不让自己忘记量了几次,可以用点、竖线来帮助自己来记,也可以心里记住次数。最后在记录表上画上用的工具和量的物体,记上量的次数。”3

2019-05-26

设计意图:
测量是认识量的手段,幼儿的测量活动最早是“目测”,即通过感知比较量的差异。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 学习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有助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而且可以让幼儿从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我选择了适合本年龄阶段的这个活动——《学习自然测量》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以往,我们都是要求孩子们在一个活动中既能较为正确地掌握测量方法,又能同时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的关系。然而,要让幼儿在一次活动中同时达到这两个目的是不太容易的。孩子人数多、环节又烦琐、沉闷,种种因素往往会让我们老师感到组织活动非常辛苦,时间难以把握,甚至孩子们的学习效果也无法尽如人意。
针对这一活动的重难点,我们决定将这个活动分成两个课时来完成。这是第一课时,这节课我们将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让孩子18 / 总共29

们通过自己的自由探索,发现并学会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同时我们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
那么,本着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及数学思维能力,设计了活动的教学流程:自由分散探索——集中讨论学习——分散操作探索——集中交流——分散尝试——讨论归纳。
活动内容:学习自然测量 活动目标:
1、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与工具,在探索中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喜欢动手操作,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记录纸、水彩笔。幼儿用品: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记录纸、水彩笔、吸管、小木棒、毛线、积木、图形片、曲别针、矿泉水瓶、软尺、纸条。
3、环境创设:将教室布置成‘宝宝学园’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帮助小动物测量‘宝宝学园’用具”引题,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交流、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导入:
19 / 总共29


师:“小动物们想在森林里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可是‘动物学园’里的东西要怎么来设计和建造呢?熊猫校长认为我们教室的用具和玩具都很适合它们,可是它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尺寸。所以想请我们帮助它们来量一量、记一记,然后把这些测量的结果告诉它们,好让它们照着这些样子来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
2教师让小朋友们探索学习用吸管测量自己坐的椅子的高度,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1)师:“我们教室里的小椅子高度正好很适合小动物们。所以,我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根吸管和一张记录表,请大家用吸管来量一量、记一记,看谁能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自己椅子的高度。”
2)教师提问:“你是怎么量的?量了几次?”
3)请有不同结果的两位幼儿示范用吸管测量椅子的高度,师生共同寻找正确的测量方法。师:“他们的方法都不同,那么谁的方法测量起来更准确呢?”
4)教师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及记录方法。
师:“我们测量东西的时候,为了能测量和记录的更准确,测量的工具要和测量的东西一端对齐;量一次后用自己的方法做个记号;第二次量的时候,要和前一个记号对齐了再量;量一次记一次,为了不让自己忘记量了几次,可以用点、竖线来帮助自己来记,也可以心里记住次数。最后在记录表上画上用的工具和量20 / 总共29

的物体,记上量的次数。”3

2019-05-26

设计意图:
测量是认识量的手段,幼儿的测量活动最早是“目测”,即通过感知比较量的差异。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 学习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有助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而且可以让幼儿从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我选择了适合本年龄阶段的这个活动——《学习自然测量》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以往,我们都是要求孩子们在一个活动中既能较为正确地掌握测量方法,又能同时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的关系。然而,要让幼儿在一次活动中同时达到这两个目的是不太容易的。孩子人数多、环节又烦琐、沉闷,种种因素往往会让我们老师感到组织活动非常辛苦,时间难以把握,甚至孩子们的学习效果也无法尽如人意。
针对这一活动的重难点,我们决定将这个活动分成两个课时来完成。这是第一课时,这节课我们将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自由探索,发现并学会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同时我们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
21 / 总共29

那么,本着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及数学思维能力,设计了活动的教学流程:自由分散探索——集中讨论学习——分散操作探索——集中交流——分散尝试——讨论归纳。
活动内容:学习自然测量 活动目标:
1、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与工具,在探索中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喜欢动手操作,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记录纸、水彩笔。幼儿用品: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记录纸、水彩笔、吸管、小木棒、毛线、积木、图形片、曲别针、矿泉水瓶、软尺、纸条。
3、环境创设:将教室布置成‘宝宝学园’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帮助小动物测量‘宝宝学园’用具”引题,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交流、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导入:
师:“小动物们想在森林里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可是‘动物学园’里的东西要怎么来设计和建造呢?熊猫校长认为我们教室的用具和玩具都很适合它们,可是它们不知道这些东西22 / 总共29


的尺寸。所以想请我们帮助它们来量一量、记一记,然后把这些测量的结果告诉它们,好让它们照着这些样子来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
2教师让小朋友们探索学习用吸管测量自己坐的椅子的高度,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1)师:“我们教室里的小椅子高度正好很适合小动物们。所以,我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根吸管和一张记录表,请大家用吸管来量一量、记一记,看谁能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自己椅子的高度。”
2)教师提问:“你是怎么量的?量了几次?”
3)请有不同结果的两位幼儿示范用吸管测量椅子的高度,师生共同寻找正确的测量方法。师:“他们的方法都不同,那么谁的方法测量起来更准确呢?”
4)教师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及记录方法。
师:“我们测量东西的时候,为了能测量和记录的更准确,测量的工具要和测量的东西一端对齐;量一次后用自己的方法做个记号;第二次量的时候,要和前一个记号对齐了再量;量一次记一次,为了不让自己忘记量了几次,可以用点、竖线来帮助自己来记,也可以心里记住次数。最后在记录表上画上用的工具和量的物体,记上量的次数。”3

2019-05-26
23 / 总共29


设计意图:
测量是认识量的手段,幼儿的测量活动最早是“目测”,即通过感知比较量的差异。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 学习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有助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而且可以让幼儿从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我选择了适合本年龄阶段的这个活动——《学习自然测量》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以往,我们都是要求孩子们在一个活动中既能较为正确地掌握测量方法,又能同时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的关系。然而,要让幼儿在一次活动中同时达到这两个目的是不太容易的。孩子人数多、环节又烦琐、沉闷,种种因素往往会让我们老师感到组织活动非常辛苦,时间难以把握,甚至孩子们的学习效果也无法尽如人意。
针对这一活动的重难点,我们决定将这个活动分成两个课时来完成。这是第一课时,这节课我们将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自由探索,发现并学会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同时我们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
那么,本着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及数学思维能力,设计了活动的教学流程:自由分24 / 总共29

散探索——集中讨论学习——分散操作探索——集中交流——分散尝试——讨论归纳。
活动内容:学习自然测量 活动目标:
1、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与工具,在探索中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喜欢动手操作,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记录纸、水彩笔。幼儿用品: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记录纸、水彩笔、吸管、小木棒、毛线、积木、图形片、曲别针、矿泉水瓶、软尺、纸条。
3、环境创设:将教室布置成‘宝宝学园’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帮助小动物测量‘宝宝学园’用具”引题,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交流、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导入:
师:“小动物们想在森林里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可是‘动物学园’里的东西要怎么来设计和建造呢?熊猫校长认为我们教室的用具和玩具都很适合它们,可是它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尺寸。所以想请我们帮助它们来量一量、记一记,然后把这些测量的结果告诉它们,好让它们照着这些样子来建造自己的‘动25 / 总共29


物学园’。”
2教师让小朋友们探索学习用吸管测量自己坐的椅子的高度,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1)师:“我们教室里的小椅子高度正好很适合小动物们。所以,我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根吸管和一张记录表,请大家用吸管来量一量、记一记,看谁能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自己椅子的高度。”
2)教师提问:“你是怎么量的?量了几次?”
3)请有不同结果的两位幼儿示范用吸管测量椅子的高度,师生共同寻找正确的测量方法。师:“他们的方法都不同,那么谁的方法测量起来更准确呢?”
4)教师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及记录方法。
师:“我们测量东西的时候,为了能测量和记录的更准确,测量的工具要和测量的东西一端对齐;量一次后用自己的方法做个记号;第二次量的时候,要和前一个记号对齐了再量;量一次记一次,为了不让自己忘记量了几次,可以用点、竖线来帮助自己来记,也可以心里记住次数。最后在记录表上画上用的工具和量的物体,记上量的次数。”3

2019-05-26

设计意图:
测量是认识量的手段,幼儿的测量活动最早是“目测”,即通26 / 总共29

过感知比较量的差异。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 学习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有助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而且可以让幼儿从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我选择了适合本年龄阶段的这个活动——《学习自然测量》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以往,我们都是要求孩子们在一个活动中既能较为正确地掌握测量方法,又能同时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的关系。然而,要让幼儿在一次活动中同时达到这两个目的是不太容易的。孩子人数多、环节又烦琐、沉闷,种种因素往往会让我们老师感到组织活动非常辛苦,时间难以把握,甚至孩子们的学习效果也无法尽如人意。
针对这一活动的重难点,我们决定将这个活动分成两个课时来完成。这是第一课时,这节课我们将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自由探索,发现并学会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同时我们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
那么,本着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及数学思维能力,设计了活动的教学流程:自由分散探索——集中讨论学习——分散操作探索——集中交流——分散尝试——讨论归纳。
活动内容:学习自然测量

27 / 总共29


活动目标:
1、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与工具,在探索中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喜欢动手操作,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记录纸、水彩笔。幼儿用品: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记录纸、水彩笔、吸管、小木棒、毛线、积木、图形片、曲别针、矿泉水瓶、软尺、纸条。
3、环境创设:将教室布置成‘宝宝学园’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帮助小动物测量‘宝宝学园’用具”引题,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交流、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导入:
师:“小动物们想在森林里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可是‘动物学园’里的东西要怎么来设计和建造呢?熊猫校长认为我们教室的用具和玩具都很适合它们,可是它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尺寸。所以想请我们帮助它们来量一量、记一记,然后把这些测量的结果告诉它们,好让它们照着这些样子来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
2教师让小朋友们探索学习用吸管测量自己坐的椅子的高度,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28 / 总共29

1)师:“我们教室里的小椅子高度正好很适合小动物们。所以,我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根吸管和一张记录表,请大家用吸管来量一量、记一记,看谁能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自己椅子的高度。”
2)教师提问:“你是怎么量的?量了几次?”
3)请有不同结果的两位幼儿示范用吸管测量椅子的高度,师生共同寻找正确的测量方法。师:“他们的方法都不同,那么谁的方法测量起来更准确呢?”
4)教师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及记录方法。
师:“我们测量东西的时候,为了能测量和记录的更准确,测量的工具要和测量的东西一端对齐;量一次后用自己的方法做个记号;第二次量的时候,要和前一个记号对齐了再量;量一次记一次,为了不让自己忘记量了几次,可以用点、竖线来帮助自己来记,也可以心里记住次数。最后在记录表上画上用的工具和量的物体,记上量的次数。”3

29 / 总共29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自然测量.do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