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9-09-22 03:33:49

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建筑艺术的美》教学反思

拿到课本备课的时候,我就在想,一节课如何能让学生了解建筑?建筑学作为一门专业性学科,要讲的内容非常的广而深。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提出要求: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建筑,看看它们在造型、材质、外型、色彩上有什么不同?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由欣赏书中的第一页《宏村月沼》入手,先是由我带着学生从材质、外型、色彩上进行分析,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再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其他建筑的答案。

第一节课是在六3班,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介绍了宏村建筑群,接着请孩子们从造型、材质、外型、色彩上分析书中出示的中外建筑图片。但在后面的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孩子们只能机械式的说说造型、材质、外型、色彩,特别是造型部分,只能说出简单的高、矮、长方形、三角形等等。课堂上我就在想,这不能怪学生不会表述,而是他们没有了解建筑,特别是代表性建筑背后的设计思想、文化背景。

 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不单是从书本提出的讨论要求出发,而是增加了更多的介绍。一座建筑代表了一个时代,一座建筑有它的文化内涵、造型表现背后更蕴含着深远的人文思想,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下课时我觉得这样的美术课都有些安静的不像话。

欣赏评述是教材改革后美术部分专门划分出的四大领域之一,打破了人们传统对美术画、捏、做的固有概念,如何上好欣赏评述课,我会做更深的思考。

《图形的魔术组合》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学习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主旨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通过欣赏与实践,引导学生开拓了造型能力的思路,让学生学会图形组合的几种方法,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颖的作品出来。但是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让他们发现其中的奥秘?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我以学生感兴趣的魔术作为导入。接下来,以魔术的方式出示课题、以魔术学院开课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魔术师的帽子作为优秀学员的奖励,调动学生的竞争机制、用魔术师的帽子变出更多的帽子,扩大奖励面,掀起讲评高潮……魔术就像环境色一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几乎集中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也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拼摆和教师演示的过程中找到魔术组合的诀窍——逆向思维,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形成大量的离奇的魔术组合作品,尝尽逆向思维的乐趣。

《添画人像》教学反思

画人像对于小学生来说始终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山峰;当看到书本中在素描头像的另一半添画色彩的头像作品时,当看到老师画好的头像时,大部分学生抱着羡慕的表情欣赏后就打起了退堂鼓。一个是因为画人像本身难度很大,一个是怕自己的另一半画不好破坏了画面的完美。我索性来个趣味添画首先,我把添画的范围扩大:可以添画动物、卡通等形象的另一半,而且原来的一半可以直接用现成的图片。学生眼前一亮,四处寻找图片资料,或者画自己拿手的卡通形象。其次,我将自己画的小女孩的头像从中间一撕为二,取一半进行添画,并且添画时将原画的表情进行了改变,破坏了原来完美的形象。学生哗然后,露出我也可以的表情就这样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信和兴趣,同时也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添画作品。《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教学反思

从孩子们接触绘画以来,线描画学生就经常接触到,所以上这一课学生并不陌生,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的独特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初步了解怎样运用线描的语言表现美感。重点强调线描黑白对比图案的表现形式: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以及线条形式的丰富多变,点、线、面的合理安排,图案设计、分布的方法。我还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创作示范和步骤的分解、分析,学生因此而掌握得很快,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都能完成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少数学生线条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方面还有欠缺,仍需加强指导.大多数学生的作品很出色,让人惊喜。

亲亲密密一家子》教学反思

1、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出示大量图片创设情境,在有限的时间里利用多媒体极力增大课堂的信息量,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探究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没有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而是采取启发、引导的方法。如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触摸、刻、划吹塑纸,感受这种新型材质不同的质感,同时结合自己的范画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主动探究出粉印版画与普通绘画的不同之处,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课后拓展引导学生欣赏感悟不同种类版画的不同肌理之美。整堂课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兴趣浓厚。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

1、在学生展示作品的环节中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

2、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和过程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教学反思 

我首先通过让学生亲自实践让学生感受色彩和谐统一的美感,引起学生的注意,顺利导入新课。接着通过课件观察色相环直观认识邻近色,紧接着继续展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感受邻近色带给人的美感。引导学生学习使用邻近色的表现方法,了解色彩和谐的方法之一就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还注意引导学生在理解邻近色的同时,让学生判断不同邻近色的感情特性,在了解色彩相对性的同时,感受色彩的魅力。学生通过课件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和《顾盼》,能够结合作品的内容和色彩,准确深入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对于色彩调和的美,邻近色产生的视觉效果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进行创作,激发了学生色彩创作的愿望。

不足之处我在引导学生欣赏评述环节耗时过多,直接影响到后面学生的创作实践环节,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上今后还应更紧凑简洁些。

《箱板上的新发现》教学反思

箱板具有其特有的材料特征,表面的牛皮纸的色彩,夹层中的多层瓦楞,如何恰当的使用这些特殊的材质、肌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欣赏了各种材料的贴画,布贴画、豆子贴画、树叶贴画等,在欣赏这些贴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作者是使用这些材料的什么特征来制作的?从而使学生从材料特点思考形成画面美感的基点,然后观察、刻挖自己手中的箱板,感受器材料特征。在实物作品的引导下,让学生分析明白箱板的表层、不同的瓦楞层在刻挖下可以产生块面的对比形成点、线、面,有了点、点、面,那么就可以表现自己喜欢的画面。但是不同的刻、挖、斯,又能带来更为丰富的画面效果,所以在大量的作品的欣赏下,学生能明白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在画面的制作过程中,颜料绘画的方法引入可以帮助突出主体、丰富画面效果,但如果过分依赖绘绘画就失去了使用箱板的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了多张学生作品,让学生分析如何改进表现方法从而提高画面中箱板的纸味、瓦楞味!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都能使用正确的方法制作,但在表现形象上的选择缺乏经验,以至于有的学生设计的形象过于复杂导致粗狂的瓦楞难以表现,这点在教学过程中缺乏选材的渗透。材料的特殊性也使造型手段中的“撕”有难度,教学上没有给学生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以致学生需要更多的作业时间才能完成作业。

《参观券的设计》教学反思

本课在设计上大胆的采用了边交边学·自主领悟新的教学理念,真正的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大量的收集整理资料,预习课本新知,掌握大部分的学习内容从而为课堂上的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在课堂中,教师的指引生生交流中,让学生在思想交流碰撞中产生火花,更进一步的掌握学习重点,克服难点,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有的学生提出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去设计制作明信片,懂的举一反三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

这节课在环节设计上还有待加强,例如在问题的设置上,可以改变单一的教师提问,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更加能够体现学生在课堂中得的主题地位,真正的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再者就是在学生作品讲评的时候,应及时准确的给出讲评,突出优点,指出缺点,让学生之间学会取长补短,养成谦虚好学的良好习惯.

总之这节课还存在很多缺点,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共同探讨,共同研究,提出改进意见,争取把我们的美术课上到更好。

《神秘的礼盒》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先以启发性谈话来引入新课。问学生在节日或纪念日有心爱的礼物送给亲近的人吗?比如爸爸妈妈。以此来调动全班同学的兴趣,再欣赏课件了解礼品盒基本结构,用途,再组织小组交流,爸爸妈妈的喜好以及想好要准备送给他们的礼物,然后一起研究制作方法,最后教师出示自制的礼品盒,我制作了一个粉红色的礼品盒,外包装上有一个蝴蝶结,里面贴上爱心图片并写上祝福语:送给亲爱的妈妈。并放入了礼物:是一幅玫瑰花的画。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制作兴趣。

 回顾本堂课,不足之处是有些同学课上没有带盒子过来,我就督促他们下堂课一定要带过来,对于这小部分美术兴趣较弱的学生,要多多给予鼓励,加强其美术学习的兴趣。但大部分学生完成的非常好,他们自己去礼品店买了很多蝴蝶结等饰品,增加了礼品盒的美观度,还在自制的礼品盒中放入了卡片,糖果,饰品等礼物,很用心,效果很好。

《故事里的人》教学反思

本课是小学人美版美术第十一册第十二课,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也属于陶艺教学系列的课,本课教学以“故事里的人”为课题,是在通过创作中外文学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掌握立体造型的泥塑的技巧,突出表现人物的外貌和肢体特点。我用学校DIY手工坊的特色教学——软陶作为表现形式。

在教学中,以情境导入,请学生猜一猜故事中的人物是谁?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分析人物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导出课题。接着引导学生欣赏书中作品并一起分析这些作品的特点,抓住人物哪些特点塑造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手法,教师直观的示范演示。在直观演示中解决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了解泥塑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在主要关节支撑和加固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自己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们交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精神;再让学生介绍自己读过经典故事中人物特点并到前面演示其动作,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本节课能以学生为主,突出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新课程理念。

在本节课教学中存在着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在问题讨论参与中不够积极。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更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体现特色教学。

神州风采》教学反思

首先让学生欣赏一段视频,在这视频中浓缩了中国具有典型特点的风景名胜古迹,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国的世界遗产,这让学生直观、感性地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接着让学生通过网络信息这个技术平台,在知识信息的海洋中遨游,利用《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国网》、《百度画黄山》、《兴趣与爱好网》等网站,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提高了学生对两处遗产的认识;通过解答问题,加深了对两处遗产的理解;通过欣赏图片,感受了两处遗产的魅力;通过浏览绘画作品,领略了两处遗产的风采。

此过程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整理知识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阅读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欣赏能力和评述能力。

接着教师用水墨的形式范画黄山,让学生再一次体会水墨黄山的韵味。而学生用线描创作,加深对遗产的理解和认识。最后学生通过讨论形成共识:遗产是全人类的,我们的先人把他们遗存至今,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撕掉。

以后上这种网络信息课能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制作相关的网页,课堂的效率可能会进一步的提高。

《家乡的小吃》教学反思

它主要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了解传统的民间小吃,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我将游戏与美术教材有机整合,起到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智慧的火花,活跃思维、训练技能的作用。下面,我结合家乡的小吃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感想。这个年龄的学生都喜欢议论,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把学生材料造型技能进行整合,作业的形式是举办美食展销会。为了让学生能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我请学生当起美食品尝家,如在小组合作、集体合作玩美食展销会游戏时,让美食品尝家做出公正判决。学生的情感在升华,起到了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效果,充分体现现代课堂上让学生成为主体的精神。

在此,我加入了武夷山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吃——清明粿、熏鹅、文公菜等,由于是身边的小吃,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也知道原来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乡的艺术》教案及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体会到了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也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并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或做法,老师应给予赞赏,让评价体系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品味人生,感悟人生。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小吃乡情这两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鱼水情般的密不可分的线,把学生引入了一个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人文环境中,在对小吃的了解中感悟乡情,在浓浓的乡情中品味小吃,那一份气息将伴随着学生永远。

《家乡的老房子》教学反思

这是本课的立意所在。我以用线的表现形式下手,用临摹或记忆画的形式将老房子在现在画面,因为绘画离不开线,尤其是儿童类绘画,从涂鸦开始,就利用歪歪斜斜的线来描绘索感知的简单形象。让学生学会表现的第一步就是先让他利用线来表现,然后再过渡到面。这样学生就循序渐进的接受学习的内容,对最后的教学效果是有帮助的。在教学中我进行鼓励性评价,这样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课后反思:

  本课是家乡系列最后一节课,它既是对前三节课的总结,也是对前三节课的升华。前三节课从家乡的老房子、家乡的小吃、家乡的艺术三个点出发,对同学们家乡的历史、传统进行了探究和总结,而本课则把视点放在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上,寻找家乡发展变化的足迹。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是一节综合探索课,其综合性是多方面的。从本课的题材上讲,它综合的是一个地区的历史事件、文物、经济、文化教育、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从表现方法上看,它又可以用手绘小报、绘画、文字、摄影、板报等多种表现方式呈现学习成果;从学习方法上看,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因此,本课给予了教师很大的创意空间去设计、完成家乡历史和发展的学习活动,当然这对美术教师也将是个挑战。

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