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限时训练: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95

发布时间:2015-07-22 15:52:56

2013届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限时训练: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9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放过星星

[俄罗斯]维克多·德拉贡斯基

“这栋小别墅建好已经好多年了,”主人边抚摩着墙壁边得意地说,“十年前我在一家建筑工程局当领导,那个地方嘛,各种板材、门窗应有尽有。而我是领导,什么事都是我说了算,所以每个月报预算时,我多报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国家这么大,这些小事没人发现。就这样,别墅很快就建起来了。你看,挺好吧?五个房间,一个露台,一个仓库,还有一个车库。这个小院子也不错吧?这块地我弄到得更早,那时候我还在土地管理局管事呢!

“是不错,”客人说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房子的基座还是砖的呢。”

“基座?这是后建的,”主人说,“在建筑工程局工作一年后,我又被调到了一家砖厂。怎么样?这砖也没得说吧?都是耐火砖。看够了吗?咱们进屋吃饭去吧。兄弟,把鞋好好擦擦,屋子里有地毯,别踩脏了。从砖厂调出来后,我又去了鸟兹别克地毯厂在莫斯科的一个分厂,那儿生产的地毯漂亮极了,我攒了七八块呢……你快坐下,别拘束。不管怎么说,咱们是亲戚嘛。你的日子过得太清贫了,虽然你只是在学校教书,可想弄点儿东西也不难,你只要肯动脑筋就行……”

“不行,对不起,”客人的情绪有些激动,“我做不到……”

“快请坐,”主人没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坐到沙发上来,你看我这儿摆着的这套家具。我能在家具厂白干吗?家具厂的头儿可不好当,活太多!那些结婚的、乔迁的都等着买家具呢。我这套家具是当次品弄来的,梳妆台上掉了一颗螺丝钉,大衣柜的把手有点晃动,当然,这就是次品。虽然是次品,也不能扔了吧,那就给我拉家里来吧……来吃饭吧,快坐下,咱们先喝一杯。”

主人把一只装满酒的酒杯推到了客人的眼前。

客人小心翼翼地用手摸了摸那只晶莹剔透的高脚杯。

“我怕把这只杯子打碎了,”他看着眼前这只杯子,目光越来越凝重了,“这只杯子可是非常罕见的艺术品,不应该用来喝酒,而应该摆在展览馆里!

“真让你说对了!”主人大叫了一声,“有一次,我负责办一个展览,就把一部分展品找了个借口留下了,我说这些展品在运输途中损毁了……干杯,祝你越来越健康!但愿这不是最后一次展览!常言道:经常喝酒,没钱买房。咱们是酒照喝,房照买。你能来太好了,多吃点。这种鱼在你们那里是不是见不到啊?红鱼子呢?牛排呢?多吃点,别客气!现在我老了,就调到一家食品超市当负责人去了。超市虽然不大,但肯定够咱们这辈子的了。咱们又能吃多少?咱们国家这么大,这点儿小事没人管……”

二人酒足饭饱。

“咱们出去散散步吧,”主人说,“吃完晚饭不出去走走,睡眠不好。咱们就在我家的院子里走走,我这个院子够大了,你不用担心。你闻到花香了吗?这是我在市绿化管理局工作时弄来的,这种花非常罕见,是市政府当时为普希金博物馆从什么地方买来的。你闻到了吗?这种花的气味怎么样?——别叫了!”主人说着,突然朝一只用锁链锁着的公狗喊了一声。“你连自己人也不认识了吗?这是纯种瑞士灵獒,得过冠军。我以前在一家育犬基地当过经理……”

不远处,有一只公鸡已经开始报晓。

“这是一只荷兰鸡,”主人说,“我在……”

“您还在养鸡场当过领导?”客人问了一句。

“是啊,”主人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客人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越来越忧郁,一种莫名的激动使他喘不过气来,他面色苍白地仰望着苍穹。

“星星啊,星星,”他动情地说,“你们是那么遥远,那么可望而不可即,又是那么明亮,那么晶莹……”

“可不是嘛,”主人这时也精神一振,“你看那颗星星最大,最亮,油汪汪、水淋淋的。我在天文馆……”

“不许动星星!”还没等主人说完,客人突然怒不可遏地大声喊道,“你这个混蛋,你给我滚远点儿!你不能再打星星的主意了!大家需要星星,孩子们也需要星星,你总得给孩子们留下点儿什么吧!

(李冬梅编译,有删改)

1.分析概括小说中“主人”的形象特点。(4)

2.小说中的“客人”是怎样一个人?他的情绪态度有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4)

3.人物语言描写在这篇小说中有哪些作用?(4)

4.小说结尾部分,“客人”怒斥“主人”,要求他“不能再打星星的主意了”。请结合全文,对作者安排这一情节的用意进行探究。(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三道人生试题

邱成立

上大学的第二年,学校开了一门课程叫《人生》。

  开学第一天,第一次上《人生》课,李老师先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说他叫李毅然,和我们的共和国同一天过生日。在这个学校教学已经十多年了。然后就说要进行一次摸底考试。同学们听了都很奇怪,刚刚开学,还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怎么考试呢?

  李老师笑眯眯地说:说起来是考试,其实也就是个小调查。内容很简单,只有三道题目。李老师顿了顿,看大家还是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脸上又堆满了笑容,说:下面我开始出题了。第一题,你们有谁记得父母的生日吗?听了李老师的话,很多同学愣住了,只有少数几个女生举起了手。李老师数了数举手的人数;轻轻地点了点头,又说:学校有四个门卫,每两人一班轮流看大门,谁能说出其中两个人的名字?这一下大家傻眼了。虽然大家经常从校门口出入,也知道这几个门卫分别是赵师傅、李师傅、王师傅、张师傅,可具体到每个人叫什么名字,还真说不出来。

  李老师看大家哑口无言的样子,又笑了,接着抛出了第三个问题:你是否经常反省自己?这一问,所有的同学都低下了头。

  教室里静默了一会儿,李老师说话了:《人生》这门课程,旨在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导我们今后如何立身处世、做人成才。今天的三道考题,可以说是对同学们做一个检验。

  第一题,记住父母的生日。李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了孝道两个字。孝道教人善良。心存孝道的人,才会有善的根苗,有善的根苗,才可能开出善花,结出善果。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更不会尊重别人。当然,尊重父母并不仅仅是记住父母的生日,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孝敬父母。

  第二题,记住你身边每一个人的名字,尊重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可以使自己宽厚。基石宽厚才能负重,人心宽厚才能做大事业。

  最后一题,如果你记不住父母的生日,又叫不出门卫的名字,那么,你就该反省自己了。说到这里,李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下了反省两个字,反省促人进步,有反省才会有悔悟,有悔悟才会有进步,才会有成才的可能。

  这一课使每一个同学终身难忘。

  二十年后,全班同学在广州大酒店聚会。班长让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二十年来的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全班四十多个同学很快都说完了,最后,班长说话了:同学们,大家在李老师这三道人生试题的指引下,每个人都有了自己想要的收获。我想再问大家两个问题,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回答出来?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什么问题?快说吧!

  班长说:李老师给了我们那么大的帮助,谁能说出李老师叫什么名字?大家听了,一下子都愣住了。是啊,上学的时候,成天李老师李老师地叫,是不能、也不敢叫李老师的名字的。毕业之后,一提起来还是李老师长李老师短的,也没叫过李老师的名字。班长这一问,还真把大家难为住了。

  班长看大家都不吱声了,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不知道李老师的名字,是因为我们都是学生,不能直呼老师的名字。那么,有谁知道李老师的生日是哪一天呢?

  大家听后,又一次沉默了。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人知道李老师的生日是哪一天。

  班长的脸色严肃起来了:同学们!我觉得人生的试题应该还有第四道,那就是:记住老师的名字和生日。有人说:人的一生,选对伴侣,幸福一生;选对环境,快乐一生;选对朋友,甜蜜一生;选对行业,成就一生。那么,选对老师呢?

  一个同学不假思索地说:选对老师,智慧一生。

  那么,我们该不该记住老师的名字和生日呢?班长的话音虽然不高,却重重地砸在了每一个同学的心里。

5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开头李老师说要进行一次摸底考试,一方面引起学生兴趣,同时也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B李老师看大家哑口无言的样子,又笑了这句话反映出李老师因为自己的问题难住学生而得意。

C.小说中李老师强调尊重父母并不仅仅是记住父母的生日,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孝敬父母。

D.小说写同学们没有一个人记住老师的名字和生日,主要是为了批评同学们上课精力不集中。

E班长的话音虽然不高,却重重地砸在了每一个同学的心里表现了同学们受到的震动之

6小说一开头,李老师就作了自我介绍,这有何作用?(4分)

7.如何理解李老师说的“如果你记不住父母的生日,又叫不出门卫的名字,那么你就该反省自己了”?(6分)

8.班长认为人生的试题还有第四道:记住老师的名字和生日。你同意吗?请联系文本与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

文学作品阅读(16分)

王安忆的世俗与清雅

舒晋瑜

  若用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原理来诠释,那么王安忆因其书写,可以说是上海某种不可替代的标志性符号:上海的世俗生活在她的笔下,被演绎出活色生香。

  上海给王安忆提供了基本的写作素材,“人自然要在某一个地方生活,上海恰恰是我生活的地方。我个人觉得我的写作同上海这座城市有着很辩证的关系。”《长恨歌》描写上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沪上名媛王琦瑶的人生;《富萍》关注的是六七十年代上海的市民生活;《新加坡人》写的是当下的上海新贵;到了新作《天香》,她从明嘉靖三十八年一直写到明朝灭亡,所写虽始自大家族,最后仍回归市井。

  她把日常生活的精致繁杂表现到精妙,上海的气息由弄堂、流言,甚至由某个女人婀娜的步态弥漫开来。在王安忆看来,这沪上的清雅就杂在这俗世里面,沸反盈天。而她的文字则在经历了华丽堆砌的繁复之后,亦回到这清雅的平白简洁,就像冯梦龙编辑整理的《挂枝儿》。

  虽然写的是这琐细的市井生活,王安忆的笔下却时常透出她对人类生存现状的关怀与思考。在《遍地枭雄》中,书中人物目睹各地的变化,强势发展的痕迹仿佛在地上凿出一个个窟窿,满目疮痍。在小说集《乌托邦诗篇》中,王安忆写道,“我晓得这世界无论变到哪里去,人心总是古典的。” 她担心城市变化太急剧,担心人们对物质的抵抗力越来越弱。

  而她,就距离这喧嚣与繁华咫尺之遥,安守宁静寂寞。她一向觉得写作是诉诸内心的,也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曾经挂职到上海南市区文化局任局长助理,却只待了两个半天。在上海,她大概是最晚装电话的作家,从不上网。到现在,她仍然用笔写作,产量不是很高,对自己的要求也不是很多——每天只写一点儿。王安忆说,她特别想写一部关于养蚕的小说。下乡时在安徽农村看到养蚕的情景,至今留在她记忆的深处。这或者也可被视作王安忆的创作写照:不管外界如何喧嚣,始终严丝合缝地裹住自己,最终破茧而出。

 她本来也不怎么喜欢太多的人关注自己,最理想的状态便是“让我一个人静下心来慢慢写。”她曾经用“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原始部落”形容自己缓慢的写作。恰如《天香》绵长遥远的由来,自有一种秩序隐藏在时间深处,想快也快不了。还是在很多年前,王安忆心生好奇地想去了解自己居住的这座城市。于是,她跑到图书馆和藏书楼里翻检。她何尝不知网络检索的快捷?只是在她看来,到故纸堆里翻检固然缓慢,但这自会生出一种经历。

  慢的写作追求与生活节奏,让王安忆的日子生出些许诗意。即使是到安徽农村插队时,在给母亲茹志鹃的信中,王安忆写到当时孤独无助又艰难的生活也是如此动人:“别人家屋梁上来了燕子,但我家的却没有来。”

  很多知名且成熟的作家,愿意划清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线。若以此区分,毫无疑问,王安忆要归到前者。可是她向来不排斥对畅销书优秀元素的吸纳,尤其喜欢推理小说。“生活的逻辑是很强大严密的,你必须掌握了逻辑才可能表现生活。为什么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你要不断问自己,这是很严格的事情,这就是小说的想象力,推到多远就看你的想象力的能量。”过去,她曾经诚实地表示自己是“比较笨的写作者”,如果完全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没有经验过的事情,她很难去想象。即使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恨歌》,她最不满意的也是完全凭借想象的第一卷。可是到了纯粹信赖想象的《天香》里,她却渐入佳境,左右逢源。

  每次见到王安忆,总见她头发挽在脑后,清清爽爽,说话简洁,语速很快,举手投足都是高雅的气质。看起来不苟言笑的她,似乎不太容易亲近。而这在外人看来的疏离与冷静,掩盖了她丰富热忱的内心。在熟悉她的人眼中,王安忆是个坦率真实又细腻体贴的女人:她织好送给史铁生的毛衣,史铁生去世后,被妻子陈希米珍存着;她给病中的陈星儿送去自己熬的鱼片粥;陈世旭要买藤椅,她跑到家具店亲手一笔笔画下(不允许拍照 )寄给他……30年前,她在中央文学讲习所(现鲁迅文学院)学习,遇到不会写的字便转过身问:“陈世旭,‘兔zǎi子’的‘zǎi’怎么写?”越过几排桌椅,远处的莫伸插嘴道:“安忆也要用这样粗鲁的字吗?”

她让我想起她的《长恨歌》,“上海的弄堂总有着一股小女儿情态……这情态是有一些优美的,它不那么高不可攀,而是平易近人,可亲可爱的。”

9.结合全文分析,为什么说王安忆是“上海某种不可替代的标志性符号”?(3分)

10 王安忆的“清雅”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根据文章筛选信息。(6分)

11.“别人家屋梁上来了燕子,但我家的却没有来”一句有何动人之处?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12王安忆女士从不上网,用笔写作,在当下显得有些不合潮流,请你以其读者的身份写一段话,劝说其接受电脑,要求语言得体,字数50-80字(含标点)。(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人,又少了一个

作者: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 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 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呯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13.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刻画女人形象,多角度地运用了横向对比,写出人物的人格由自尊到顽劣,行为由知羞到寡廉耻,心理由希望到麻木,外貌由富态到干瘪,令人憎恨,也唤起同情。

B.对女人的性格扭曲的社会根源,作者的思想倾向是鲜明的,但未曾表明,只是在人物刻画和情节的发展中,让其自然流露出来。

C.作品的语言十分细腻、流畅,尤其是人物语言极富于个性化,三年后女人乞讨的几段话,尽管有点夸张,但活画出女人蜕变后的丑恶的灵魂。

D.作者对生活是忠实的,但不拘泥于生活的真实,经过艺术提炼、加工,使现实中女人行乞的故事更加典型,显示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批判力量。

14小说突出描写了女人行乞时的四次“笑”,请认真阅读小说,简析每次“笑”所显示的内容。(每次限十字内)(4)

1)第一次笑:                             

2)第二次笑:                          

3)第三次笑:                          

4)第四次笑:                          

15.怎样理解小说标题“人,又少了一个”的深刻含义?(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邮差先生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

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

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

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

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

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

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 ”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

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 ”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

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

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

事等候着他。②于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 ”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

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

———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16.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

17.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

18.“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

19.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

参考答案

1.小说中的“主人”是个贪婪、无耻的腐败官员的典型形象。他极度贪心,在每个任职上都贪污,大大小小的财物都伸手;他手段卑劣,用各种名目将国家财产据为已有,他厚颜无耻,对贪污资财不以为辱,还自鸣得意,炫耀于人。

2.“客人”是一个有正义感、关心国家和社会的知识分子。他的情绪态度随着“主人”贪污行为越来越多地展示而变化着,他先是深深地叹气,然后目光越来越凝重,后来情绪激动以致面色苍白,最后怒不可遏地对“主人”大声呵斥。(4分。)

3.①推动故事情节一步步展开;②透过人物语言描写,人物的神态、行为乃至心理活动都显现出来;③小说的主旨是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逐步揭示出来的。

4.①这一情节既是小说的高潮,也是结局,小说到此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情节带有夸张和荒诞色彩,连天上的星星都可能不放过,突出了主人的极度贪婪。揭示了小说的主旨,表达了对贪腐官员的愤恨和嘲讽,希望腐败现象消失,给百姓和子孙后代一个清明美好的世界。点明和照应了小说的题目放过星星。(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题目要求分析+概括。答题思路:首先通过阅读原文我们发现“主人”走到哪贪到哪,而且理直气壮,可以概括为贪婪、无耻。然后具体分点说明他是如何贪婪、无耻,语言要简洁明了。(对人物形象基本概括和具体分析各2分)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一共两问。第一问:从最后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客人的观点与主人相对立,所以客人应是具有正义感的人,关心大家和孩子,也就是关心社会和未来。因而我们总结出他是一个关心国家和社会的知识分子。第二问:从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信息,例如“客人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越来越忧郁,一种莫名的激动使他喘不过气来,他面色苍白地仰望着苍穹”,“客人突然怒不可遏地大声喊道”等,可总结出答案。

(对两问的回答各2分。)

3.本题考查小说结构特点。本文特色在于通过语言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通过语言展示人物的心理,性格。最终展示小语主旨。分条总结,注意术语的使用。(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如从线索、结构等方面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4.本题考查情节结构与表达方式,即结尾在文中的作用。结尾一般起着回应开头,或深化主题,或点明主旨。结合全文,我们发现,从思想内容上来说,结尾通过“客人”之口表达了作者对“主人”的憎恶之情;从表达方式上来说,结尾照应的开头,点明了主旨。回答此题时,一定不要脱离原文,结合文章分条列出。意思接近即可得分。(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

5BD

6.为最后所有同学都不记得老师的名字和生日埋下伏笔,首尾照应;引出下文:老师姓名、生日与《人生》课程有何关系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7.记住父母的生日,是孝道的体现,心存孝道的人才善良,父母的生日都忘记了,就失去了之根苗;记住身边每一个人的名字是尊重别人的体现,尊重别人才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才可以使自己宽厚,忘记了天天见面的门卫的名字,就是失去了宽厚。一个人既不善良又不宽厚,难以负重,难做成大事业,故此应该自我反省。

8.同意。选对老师,智慧一生。李老师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了自己想要的收获,受益终生,如此良师,当然应该记住他的姓名与生日。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每天勤勤恳恳地挥洒汗水,使学生增长知识和智慧,获得更多的幸福和快乐。可是,实际上能够记住老师生日和名字的学生并不多,因此,从现在起,我们要从实际行动上关爱我们尊敬的老师。

【解析】

5B.这里的和上文的都表现李老师的和蔼可亲。D.写同学们没有一个人记住老师的名字和生日,是为下文提出人生的第四道试题做铺垫。

6.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鉴赏能力。开头一般具有设置悬念,与结尾相互照应,或奠定感情基调等作用,结合文章具体分析作答。

7.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结合原文中老师的论述部分总结整理答案即可。

8.本题为探究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解题切入点为感恩。记住老师,就是心存感恩。懂得感恩的人是智慧的人,懂得感恩才会有发展。所以,我们用心记住老师,从实际行动上去爱他们。

9.①上海给王安忆提供了基本的写作素材,王安忆创作了大量以上海为背景的作品;②上海的世俗生活在她的笔下,被演绎出活色生香;③王安忆是上海世俗与清雅女性的代表。

10.①创作风格:她的小说作品写的虽是俗世的繁华生活但平白简洁;甚至有人认为她的小说连一个粗鲁的字都不用;②创作习惯:用笔写作;她不用网络而从书本上查找资料;③生活习惯:她的头发挽在脑后,清清爽爽,举手投足间透出高雅的气质;她是上海最晚装电话的作家,从不上网。

11.用对比用一个对比手法,写出“我家”和“人家”的差别,燕子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如此一来,便将那种孤独无助的情境形象地表现出来。

12.略

【解析】

9.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本题3分,可从文中筛选出3点信息。如第一段、第二段可直接引用,而第三点则要从倒数第二段中总结出来。

10.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清雅”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她的习惯入手。如她不喜欢上网,用笔写作,它的作品风格等。这些习惯体现了她的为人及创作风格。

11.如果直言孤独则少了意味。而王安忆则用形象的语言对对比的方式描述了自己的处境,连燕子都没有,何况人呢。此题答托物言情、衬托亦可酌情给分

12.此题为开放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切入点:要生动形象地说明上网的好处。其中语言得体2分,理由合理2分。超过字数或字数不足扣1分(含标点)。

13A

14.①是对人生的敌意和诡谲。②丧失廉耻之心③职业乞丐的无赖相④对人生的冷漠麻木

15.女人人性扭曲,已成为行尸走肉,丧失了人的价值。“由”表示了不断有人“少”掉,使作品具有更广泛的社会现实意义。

【解析】

13.作者刻画女人形象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对比,一开始令人同情,后来令人憎恨。

14.文中有四次笑:第一次,阴森森的笑;第二次,笑嘻嘻;第三次,嘴笑得更开了;第四次,冷笑了一声。这四次笑,深刻揭露了一个人由人变成乞丐之后的内心活动。一个笑字,含义丰富,入木三分。

15.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其实就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这里人数并没有减少,而是人所代表一种精神没有了。自尊、自强、自立、自爱的人才算真正的人。因为苦难的经历并不能博得人们的同情,而奋斗的历程才分受到人们的尊重。

16.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17.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18.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19.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解析】

16.主要抓住环境的描写和背景特点

17.题主要抓住人物的活动和心理

18.要结合全文内容进行表里分析

19.要揣摩写作主题

2013届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限时训练: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9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