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发布时间:2013-02-05 04:52:09

胡鑫镛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决定一个学校教育和教学质量的高低,不言而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这不仅对学校,而且对教师个人,都至关重要,是关系到学校和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不能掉以轻心。

经验证明,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师对其自身价值的定位和认识。唯其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才有提高自己素质的自觉性,才能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和教学信服。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不如改成“知其师而信其道”。只有教师的人品得到学生的肯定,学生才会接受其教育,教师才有可能“传道、授业、解惑”。面对一个品行为人所不齿的“教师”,有哪个学生会相信他宣讲的东西?

这一工作我们进行了12年,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教训。本文试图从人性的角度来探讨教师的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识的问题。

一、你了解自己吗?

很多人认为,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了,事实上并非如此。俗语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其实,世界上最难的就是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很多“伟人”都不能做到这一点,何况作为普通人的教师?

卡耐基说过:不经过教化,人从本质上是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的,谁也不愿接受他人的批评,尤其是反对自己的意见和对自己负面的评介,没有人会否定自己,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忠言逆耳”啊!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但是,人生在世,不可能不犯错误,犯错误是正常现象。

人的任何判断,其依据是自己所获得的信息。判断的正确与否,取决于所获得的信息真伪和多寡。人脑摄取的信息无论从量还是质上,与客观的事实总有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人总是处于“信息不对称之中”。根据不对称的信息所作出的任何判断都不免失之偏颇,这就是犯错误的根源:“主观和客观的不一致”。何况,信息还有真伪之分。在一个真实信息被封杀的语境中,谎言必然大行其道,那么,据此所作出的结论,绝对不可能正确,历史上和现实中这样的教训还少吗?

人是历史的产物。人的思想无不受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影响,谁也洗刷不掉身上的时代和社会的烙印。任何个人的认识都不可能是终极的“绝对真理”,充其量不过有几分“相对真理”的意义而已。人的认识中必然包含着种种错误的因素。对人是如此,对己也是如此,要历史地审视自己才是明智之举。

人对信息的处理,还要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对同一个信息,由于心态不同或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所作出的判断有时会截然相反。例如,有人将03级的学生看成是不愿学习、品质很差的学生,但是有的教师却不这样,在他们的眼中,03级的学生却是好学向上的。例如,有老师说:

“想当初高中三个年级都在的时候,大家对01级好评如潮,对02级和03级颇有微词。就是当了现在,我仍然为自己曾经做过一名01级的老师感到高兴和自豪,但经过和03级的一段相处,我发现,01级的同学固然是勤奋好学、积极上进,但03级的同学也确有许多可爱之处,并不像传言中的那么难以教化。

“就拿上课来说吧,我在两个年级任教的时候都带一个好班和一个普通班,好班就不用再说了,就说普通班吧。在01级普通班上课的时候,除了少数同学能够积级主动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外,大部分同学都是非要等到老师叫到了才会回答,否则就坐在那里不吭声 …… 而在03级普通班,从整体上来讲,同学们回答问题都非常的积极,老师一开口发问,下面的同学都积极作答,甚至还有举手的,我们且不管学生们回答的是对是错,这说明他们都在认真思考,踊跃地融入课堂,何况绝大多数时候,他们的回答都是正确的且颇有自己的心得。

“再说作业吧,虽然03级的有些同学作业的正确性比不上01级的有些同学,但在严格执行老师的要求上,他们确实要胜出一筹。就拿作文统一要用黑笔书写来说吧,我在01级落实的时候,颇用一翻心思;而在03级,在我讲清楚了高考时要用黑笔,用黑笔书写得分更高一些后,他们就认为用黑笔书写是理所当然的。就作业的订正来说,03级也是比较认真的,第一次如果他订正的不好,我让他们第二次订正的时候,基本上都好了;但在01级,有的同学三遍之后,仍然订正得不合要求。

“当然……我讲了这么多,不是真的要让0103两级一比高下,两个年级我都教过,手心手掌都是肉,我能偏向哪一个呢?我只是希望大家多给03级一点鲜花和掌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如果大家对03级多的是责骂,他们哪能高昂着头颅,挺直了胸膛去努力地刻苦地学习呢?”

 人之所以不肯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首先,按亚当·斯密“经济人”的假说,或是荀子“人性恶”的理论,人的行为无不受其自身利益的驱使,“利益”在认识自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的人明知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是错误的,但是为了自己、集团或阶级的利益,坚持“倒行逆施”,死硬到底,自欺欺人,拒不认错。世上所有的专制独裁者无不如此,例如,其中之一的说:“我是不让权的”;“我是不做自我批评的”。这两句话道出了“利益”和“坚持错误”之间的内在关系。他们认为,承认错误会被人视作软弱和失败,会影响自己的威信和局面的“稳定”。此种实例俯拾皆是,无庸赘述。其次,能否看清自己,还要受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有一位老师在给我的信中说:“能否看到自己的问题,是将教师工作当作职业还是当作事业的问题”,讲得很在理。有一个初一的学生说得很好:

“那么什么变得重要了呢?你有生之日的价值怎么来衡量呢?  

“重要的不是你所买到的,而是你所创造的。 

“重要的不是你所得到的,而是你所付出的。  

“重要的不是你的成功,而是你的价值。  

“重要的不是你学到的,而是你传授的。  

“重要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性格。  

“重要的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在你离开时,有多少人感到这是永久的损失。  

“重要的不是你的记忆,而是爱你的人的记忆。  

“重要的不是你为人所怀念的时间,重要的是谁在怀念你,重要的是他们为什么要怀念你。  

“让我们的一生不是因为偶然而变得重要,不是因为环境变得重要。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 

最后,能否认识自己的问题,还受制于自己的思想方法。很多人矢口否认自己的失误或过错,满以为客观事实可以靠主观的否认而不复存在,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人要正确了解自己是如此困难,但不是没有可能。

二、人有可能认识自己吗?

有人说,人能否认识自己,改变自我,取决于人性能否改变。这话是否有理?

什么是“人性”?人性是人固有的需要,包括人的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

人的生理需要,指的是由于人本身的身体结构而表现出来内在需求,所谓“食色性也”。这是人的存在的一部分,是人的本性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这部分“人性”我们称之为人的“本能”。我们不能设想,在任何情况下,这些需求会停止,因此,这部分“人性”,即人的本能,是无法改变的。

人除了本能外,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特征,即,“性善”(见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和“性恶”(见荀子:《性恶》)的统一,或是“经济人”(见亚当·斯密:《国富论》)和“道德人”(见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合一的本性。这是人之所以为人,以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本质属性。根据人类长期实践的经验证明,这一基本的人性也是无法改变的。如果这一意义上的“人性”可以改变,那么,人就不成其为人了。

不愿认错,不愿否定自己,尽管是人性的弱点,却不是基本的、不可改变的“人性”,而是“经济人”这一基本人性的“派生物”或其表现形式。实践证明,人性虽然不能改变,但是它的种种表现形式却是可以改变的:当认识到坚持错误归根结蒂对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利时,“经济人”的理性就会迫使其认识自己的错误,改变自己。人性表现形式的可变性,发轫于人的“经济人”的本性,出于“利己”的考虑,在骨子里,“人性恶”的一面并未改变。

“人性不可改变”的正确前提,推绎出 “人不可能改变自己和认识自己”的结论,是把人性和人性的表现形式混为一谈,或者用约翰·杜威的话来说,是“把来自获得的习惯(按:指我们所说的“人性的表现形式”,下同)对改变的抗拒和那些来自人类本性(按:即“人性”)对改变的抗拒混淆起来”(杜威:《人的问题》),将“人”的可变性与“人性”的不变性等同起来了,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人类从茹毛饮血的野蛮人进化成文明的现代人的过程,证明人是可以改变的。在杜威看来,“文明本身便是人性(按:指人性的表现形式,下同)改变之结果”。这种改变主要是依靠教育来实现的,这就是教育存在的价值。杜威说:“如果人性是不变的,那么就根本不需要教育了,一切教育的努力都注定要失败了。因为教育的意义本身就是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如果人性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就不可能有教育”(同上)。

“经济人”的理性,使人有正视自己问题和改正错误的内在要求,使人有认识自己的内在可能性,这是人性的另一面。从其本性来说,谁都不想犯错误,这就要使自己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不能回避自己的过失、错误和缺点。由此可见,人有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可能,也有改变自己的内在需求。

事实证明,人是能自觉改变自己的,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他人。有位教师给我写信道:

   “初二时,我的心态不是很好,经常性地跟×老师、×老师产生一些小磨擦……事后想起我都觉得挺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当时真不可理喻!

“初三后,我学会调整自己心态,改变了处理工作太急躁的作风,改变了原来那种希望别人围绕自己的观点来管理班级的做法,尊重班级的教师集体,尽可能围绕其他教师来解决问题。如今,我得到了他们由衷的笑脸,得到了他们真诚的帮助,让我管理班级更轻松了。”

但是,不少人就是跨不过这道坎子,以为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问题,错误和问题就不存在了。出了问题上下推诿,于是一错再错,陷在失败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初一有个学生叫冯锦涛的,虽然只有13岁,但是对人生却很有感悟,值得那些一时过不了“坎”和想不通的教师参考:

“人生本来就是有输有羸,更是有挑战性的,输了又何妨,只要无愧于心,真真切切地为自己而活,这才是真正的‘生命’

  “有些人就是因为不肯接受事实重新开始以致越输越多,终至不可收拾。

  “如果已经输了,请记得我们输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少输为羸’吧。”

  结论:人性是不可改变的,而其表现形式,包括人性的弱点,确是可以改变和克服的。

三、怎样认识自己?

既然人有认识自我的可能性,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自我,给自己正确定位,对自己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实践也是判定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我们可以从自己实践活动的结果,来反观自身。但是,有人认为,具体的“物化”的标准,比较容易对自己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而人的内心活动,即,“精神层面”的东西,如果刻意掩盖,就不易辨别。这也就是很多人自作聪明,心存侥幸的根源。其实,一个人的灵魂中总有一种自然的冲动,一种想要顽强表现自己的愿望,“纸包不住火”,总会露出“马脚”,让人看出破绽。俗语说:“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要他不表现,不暴露,委实很难,因为要达到目的,就得将思想外化为行动,于是“图穷匕首见”,不可避免会让人识破其真面目。精神的物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也是我们用以检验自己“动机”正确与否的标准之一。

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里,在一个只有自己而无他人存在的情况下,一个人是不可能对自己作出任何价值判断的,“不可能想到自己情感和行为的合宜性或缺点,也不可能想到自己心灵的美或丑”,“因为缺少一面镜子”(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但是,“一旦这个人进入社会,他就立即得到了在此以前缺少的镜子。这面镜子存在于同他相处的那些人的表情和行动之中……他正是在这里第一次看到自己情感的合宜和不合宜,看到了心灵的美和丑”(同上)。

由此可见,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不是由“自己”作出的,而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从他人的“表情和行动中”反映出来的。在斯密看来,一个人的价值是他人眼中的“自己”,而不是自己认为的“自己”。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生存在他人的眼睛里,每个人都会在他人的眼睛中留下或清晰或模糊的影像,这些影像的总和代表了社会对你个人道德情操和能力的判断。你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不是你说了算,而是由绝大多数人说了算。“‘我’并不仅仅是我自己心中的‘我’,相反,别人眼中的‘我’,才是真正存在于芸芸众生之中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我’”(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

有人把“一个人的价值是他人眼中的‘自己’”,“别人眼中的‘我’才是‘真正的我’”,误读为:“为别人活着”。我们从他人的眼中看到了自己的真实存在,与看他人的颜色行事、“为别人活着”,完全是两码事。我们不是按别人的意志而活着,而是从他人的眼中看出我们应该如何行事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人都是为自己活着的,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人的“经济人”的本性。上述误解,其实就是历史上争论不休的著名的“亚当·斯密的悖论”:“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和“道德人”的“利他主义”水火不容,相互矛盾。实际上,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矛盾的统一:为了达到利己目的,就得利他;利他的结果,就是利己。通俗地说,要实现自己的目的,以不妨碍他人的利益为限,没有他人的帮助,自己的目的也不可能实现,这就是现在流行的说法“双赢”;反过来说,利他行为使人赢得人心,为实现自己的终极利益打下了“人缘”的基础;为了前进而后退,暂时的让步是为自己事业的成功作铺垫。所有的“合同”、“协议”等等,都是让步妥协的产物。要想不让步、不妥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一味孤行,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

在一个腐败成风、道德沦丧的社会中,在一个专制国家中,这个“大多数”是靠不住的。例如,当年萨达姆以100%的选票“当选”伊拉克“总统”, 1933年德国人对纳粹的“疯狂追捧”,1966年中国大地上爆发的“宗教狂热”,表面上看,似乎都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实际上恰恰是少数人强奸了民意。靠强权当选“国家领导人”的萨达姆们和煽动宗教狂热的“东方不败们”,他们是错误时代和扭曲体制杂交的怪胎,他们的“当选”,并不代表民意之所向,只是在正义的呼声受到镇压、反抗受到死亡威胁的情况下,上演的整个民族集体失语的“假性多数”的一场闹剧。

然而,由此而推出“对我们的评价往往操在少数人手中”的结论,却未必正确:第一、混淆了“少数人的评价”和我们所说的“真实存在的你”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别人眼中的“影像之总和”,才是你的真实写照,而不是少数人对你不公正的“评价”。第二、对自己的情况不甚了了的人,能为自己活着吗?能“为了自己的尊严和操守活着”吗?“尊严”是别人给的,自以为是的“尊严”,无非是现代版的“阿Q精神”。“操守”是社会的共识,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守则,社会道德的标准。能否遵守,得由他人来评估,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行为的社会后果,用什么来衡量自己的行为的道德取向?怎么能“为了自己的操守活着”呢?第三、人是社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管你愿不愿意,必然会与其他人发生关系,不可能离群索居、不理会他人对自己看法。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不容否认,“自命清高”、“脱凡出俗”,无疑是现代版的“乌托邦”。第四、有人说:“谁是‘那个大多数’” ?我们说在一个民主和法制健全的国家,在一个以民主治校的学校里,“那个大多数”是现实的存在,可以用具体的数据来证实。“民意调查”就是常用的统计民意的有效手段,因为在那里有“免于恐惧的言论自由”,不存在“以言获罪”的恐怖。“民意调查”是了解自己在民众心目中地位的“晴雨表”,调整自己政策方针以顺乎民心的“指南针”。

由此可见,妨碍我们认识自我的不是别人,恰恰就是我们自己。因此,战胜自我,克服人性的弱点,是认识自己的必要条件。

很多人自以为是,从不以为非,对他人对自己的负面看法,或加以拒绝不予考虑,或加以辩解推向客观。他们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与他人对他们的判断之间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他们看来,自己总是不被他人理解和赏识,总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成天“怨天尤地”,向隅而泣。这种人往往不敢正视自己的失败,固执己见,拒绝批评和帮助,将失败的原因或归诸他人或推向客观,很难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因而不可避免地要重蹈覆辙。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就使他们成为职场上永远的失败者。他们要走出“困境”,只有正视自己,改变自己,克服外部归因的错误思维,才是正道。

一般来说,事业上成功的人士都有这样的共同点:他们自己脑中的形象和他们在别人眼中的形象非常接近,很少出现自我肯定却不被他人认可的情况。为什么?因为他们善于理解和把握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通常不会否定别人眼中的自己,反而认为,他人眼中的自己更客观,更接近真实的“我”。他们善于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想法,善于根据他人对自己的反馈来改进工作和提高自己,善于内部归因。这样的“良性循环”,就使他们成为职场上的“常胜将军”。

经济人的理性,迫使人们改弦易辙,让人们认识到:无论是自己的上级、同事、下属或学生,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会真正影响自己的发展。要使自己的教学教育得到提高并卓有成效,就得理解学生,理解同事。能理解别人的先决条件是客观地认识自己。要客观地认识自己,只有以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或以他人可能持有的看法来看待它们。在一切场合,我们要把自己分成两个:一个“我”是审判者和评判者,扮演与现实的“我”不同的角色;另一个“我”是被审查和被评判的行为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

由于“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客观真实的自己”,这个“自己”对自己的事业更为重要。因此,要想尽办法可能多地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听取别人对自己真诚、客观的批评和意见,善于、乐于倾听。听取他人的批评、尤其是否定自己的意见,是很难受的,很痛苦的,但是,当你想到,认真消化了这些东西之后,等待着你的是事业的成功,那么,你的痛苦是值得的!

“自省”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客观事物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懂得自省的人才跟得上时代的步伐。面对激烈的竞争,瞬息万变的教育市场,不愿自省的学校,必将衰败和灭亡;不肯反省的教师,必然会落伍而被淘汰。懂得自省的人才能不断成长,懂得自省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真正融入到教育和教学的团队中去。

毛泽东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无产阶级的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认识自我,修正自己,知错必改的典范。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和《共产党宣言》中,根据资本原始积累时代的现实,提出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不能依靠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得到解决,唯有通过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才有可能解决的论断。但是,当资本主义度过了1866年的经济危机,资本的集中有了惊人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基本结构有了新的调整,出现了大量的股份制公司。马克思看到了这一新的变化,及时修正了自己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判断。马克思认为,股份制的出现,从本质上解决了他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的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的体系本身的基础上把资本主义的私有产业实行扬弃”(《资本论》第三卷),也就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的自身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解决。资本“已经不是当作一个一个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当作共同生产者共有的财产,直接的社会财产”(《资本论》第三卷)。当代资本主不断自我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证券市场的出现,加快了私人资本社会化的趋势,比较彻底地解决了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的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又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是推翻资本压迫的“唯一正确的”途径,并且在1848法国革命之后,“预言”无产阶级革命将先后在法国、英国和德国发生。可是历史的发展推翻了他们的“预言”。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承认当时他和马克思在理论上的错误:“历史表明我们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作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按:指《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暴力革命”),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

用实践的标准和“以他人为镜”审视自己,是给自己正确定位和认识自我的根本途径。

 

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