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独当一面”的四种能力

发布时间:2018-11-30 08:45:08

浅析“独当一面”的四种能力

“独当一面”一词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张良向刘邦推荐战胜西楚的大将时,用独当一面盛赞韩信。后来,独当一面用来泛指能够单独负责、独立担当胜任某项工作的能力。结合当前殷都区的工作实际,我们的年轻干部更应该在基层实践中全力提升独当一面的能力。具体来讲,独当一面的能力包含四个方面:

一、大谋划与细打算相结合的思维能力

年轻干部一般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基础和较高的文化水平,经历相对简单,工作经验不够丰富,缺乏对全局工作的长远谋划和对局部工作的有效安排摆布。

首先,年轻干部要善于做长远工作的大谋划。要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整体总局、长远发展进行深入思考,理清发展思路、抓住核心与重点。应该说,殷都区的干部基本素质和人品都是非常好的,但开拓性不很强。面对困难,有的人只会叹气抱怨,遇到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思维方式,只会导致一直在小圈里打转转,路肯定会越走越窄。所以,必须要解放思想,破釜沉舟干大事,把压力转到求突破上,转到“做大难”上。例如,相台办的大事就是要打通文源街,北蒙办目前的重要工作,就是加快汽博园的建设,西郊乡就要强力推进钢铁物流园,铁西办要进行城中村改造,重点是任家庄的改造。如果我们谋划的这些项目都开了工的话,钱上应该不发愁,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以说,要善于把握全局、抓住重点,做大难不做小难,发大愁不发小愁,这个认识突破了,压力就会变为动力;不突破,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其次,年轻干部要善于做具体工作的细打算。在长远谋划的基础上,要学会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具体工作,确保每一项任务分工合理、责任到人,要因事而论、因人而宜。“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在开展某项具体工作前,一定要对这项工作的目前任务、执行办法、奖惩措施有细致的打算,将不同的工作分派给合适的人去做,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督导。例如当前,市政府出台的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的政策,为我们的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铁西办、相台办等街道如何抢抓这一机遇?如何发动老百姓认识到这一政策会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利益?如何操作某个自然村的实际改造?每一步都要科学安排、精打细算。

二、抓班子带队伍严慈相济的亲和力

汉高祖刘邦在总结夺取天下的原因时说:“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豪杰的人,我能够利用他们,团结他们,将他们的力量凝聚到我的身边,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能很好利用,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众人听了都心悦诚服。三国时的刘备与曹操及孙权相比,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谋略及学识都远在曹、孙之下,但在知人善任、尊重人才方面则远超曹孙。因其精通用人之道,终成一方霸业。刘邦和刘备可谓抓班子带队伍的领导典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任何一个单位都不可能靠一个人把所有工作做好,班子的凝聚力、队伍的执行力直接决定了这个单位的整体工作效果。作为乡办和部门“班长”,在独立思考提升自己的同时,必须学会做人的工作。“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既要公开公平、一视同仁,又要针对每个人的经历、特长、脾气、性格,进行合理分工;既要提高要求、严格管理,又要包容、关心、培养自己的部下。使班子成员自觉主动朝着目标努力奋斗。

三、左邻右舍互助多赢的协调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单位部门的抱怨:某个部门或单位的人不好说话。遇到重大项目的推进或涉及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上级领导去协调。三国时的关羽没有与东吴搞好左邻右舍的协调关系,惹恼了孙权来打他,结果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做了俘虏,丢了性命。这样的教训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当年,我在曲沟乡、水冶镇工作时,非常注重与当地的公安、国土、税务等部门沟通,彼此关系处得特别好。遇到问题,往往我还未张口,兄弟部门就会主动来帮忙,根本不用惊动领导,很多事情都能自己摆平。这些都得益于“功夫在平时”。目前就我们区里的情况来看,一些乡办部门的领导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有的乡、办甚至还和相关部门关系搞得很僵,遇事全靠领导从上往下给兄弟部门压任务,这种被动地参与和主动去帮你,效果怎么能一样呢?关系搞好了,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关系协调不好,则处处掣肘,事倍功半。

四、动员领导借势借力的沟通能力

“好风凭借力,送你上青云。”从古及今,所有成功的风云人物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善于借势而为、借力而行。

上级领导所处的位置、所拥有的资源及所具备的能力水平,肯定要高于或优于普通干部职工。在关键时刻,借助好领导的力量,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效果。比如在某个项目的推动过程中,前期工作都完备,在某个核心环节,上级领导出面甚至一个电话,可能就会轻松搞定,否则普通干部跑一个月可能还完不了篇。但这种“借势”的前提是要以扎扎实实的大量准备工作为铺垫,而不是上交任务和矛盾,坐等领导的推动,那样的话,即使用了千斤的力未必能拨动领导的“四两”,就失去了借势的意义。如果当年诸葛亮没有事先把草船备好,把天象时机算好,再大的东风也无济于事!

浅析“独当一面”的四种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