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试卷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5-01-21 16:58:43

2005-2006学年第 学期

土壤学 课程考试试卷(A

总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分,共 20分)

1土壤肥力

2亚类

3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

4土壤质地

5 土水势

6 吸湿水

7 导热率

8 永久电荷

9 土壤供肥性

10 生物小循环

二、填空题(每小题 1分,共20分)

1、五大成土因素有( )、( )、( )、地形和时间。

2、蒙脱石的SiO2/R2O3为( )。

3、黑钙土有深厚的( )。

4、灰化过程是( )条件下形成的。

5、影响山地垂直分布的因素是( )、( )。

6、草甸化过程包括( )、(

7、我国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从东到西的趋势是( ,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是( )。

8、沙土的总孔隙度( ),毛细管孔隙( ),非毛细管孔隙( )。

9H/F表示( )比值。

10、石灰性土是盐基( )土。

11、活性酸是指( )中的H+浓度。

12、岩石的风化过程可分为( )、( )、( )。

选择题:(10分)

1.我国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南北差异主要是( )。

A.气候 B.植被 C.粘土矿物

2.土壤经度地带性规律主要是由( )差异造成的。

A温度 B湿度 C寒流

3.土壤土水势中产生渗透势的土壤是( )。

A栗钙土 B黑土 C盐土

4.粘土矿物中阳离子交换量最大的是( )。

A蒙脱石 B高岭石 C伊利石

5.含水量相同的粘土与砂土接触后( )。

A水分不运动 B砂土向粘土运动 C粘土向砂土运动

6.人们说的热性土是( )。

A粘土 B砂土 C壤土

7.硬度为7的矿物是( )。

A磷灰石 B长石 C石英

8.土种是土壤分类系统的(

A.基层单元 B.续分单元 C.辅助单元

9.土壤表面能引起的吸收性是( )。

A机械性吸收 B物理性吸收 C物理化学性吸收

10.土壤的新生体是( )。

A成土过程中形成的 B外界影响下进入土壤的 C母质供给的

四.判断题:(正确的划 ˇ ,错误的划×,共计10分)

1.岩石放入水中,呈酸性反应者称为酸性岩。(

2.“蒙金土”是指上粘下沙的土壤。(

3.土壤有效粒径是指客观存在的土壤不同大小颗粒直径。(

4.土壤交换量随PH增高而增加。(

5.碱性土中氮肥的挥发严重。(

6.质地越粘,毛管水上升高度越高。(

7.土壤可塑性是随着含水量增加而增强。(

8.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是由于沙土热容量小而不易传热。(

9.黑土是温带草原土壤之一。(

10.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是一个物质的两个名称。(

五.简答题:(30分)

1. 盐土和碱土有什么不同?

2. 草本植物对成土过程的影响?

3. 为什么团粒结构的保水保肥供水供肥能力强?

4.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概念及其优点是什么?

5. 潜育化过程与白浆化过程有何异同?

6. 某土壤容重为1.2g/cm3,现含水量为70‰,要灌溉到田间持水量(含水量为300‰),问每亩地灌多少m3水(耕层深度为20cm)?

六.论述题:(10分)

温带草原土壤类型有哪些?成土过程、成土条件有什么不同?有哪些亚类?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分,共 20分)

1土壤肥力: 在植物生活期间,土壤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份、养分、热量、空气和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2)

2亚类:是土类的续分,反映主导土壤形成过程以外,还有其他的附加的成土过程(1),土类范围内的个发育阶段或土类之间的过渡类型(1)

3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土壤大致与纬度平行随生物气候带演替的分布规律(2)

或者受水热条件的控制形成的经度(1分)或纬度地带性分布(1)

4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组合(2分)。

或答砂土、壤土、粘土(1分)。

5 土水势:土壤水受各种力的作用下势能的变化或自由能的下降(2分)。

或答土水势是基质势、压力势、渗透势和重力势和(1分)。

6 吸湿水:干燥土粒通过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的作用,从空气中吸持汽态水,使之在土粒表面形成一或数分子层厚的水膜,称为吸湿水(2

7 导热率 :两个截面都为一平方厘米,相距为一厘米,在两个截面上的温差为一度时,在1秒钟内通过该土体的热量卡数2

8 永久电荷:指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晶格中的同晶替代作用所产生的剩余负电荷。这种负电荷不受介质pH值的影响2

9 土壤供肥性:土壤供给植物所需要的速效养分的能力,就是迟效养分转为速效养分的能力2

10 生物小循环:植物从风化物中吸收无机养分并在体内保存,死亡后进入土壤分解变为下一带植物养分的过程2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 1分,共20分)

1、五大成土因素有( 气候 )、( 生物)、( 母质)、地形和时间。

2、蒙脱石的SiO2/R2O3为( 4 )。

3、黑钙土有深厚的(腐殖质层)。

4、灰化过程是(酸性淋溶)条件下形成的。

5、影响山地垂直分布的因素是( 温度 )、( 湿度)。

6、草甸化过程包括(草甸腐殖质的聚集)、( 潴育化或潜育化过程

7、我国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从东到西的趋势是( 减少) ,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是( 有机质量减少 )。

8、沙土的总孔隙度( ),毛细管孔隙( ),非毛细管孔隙(多 )。

9H/F表示( 胡敏酸和富啡酸的)比值。

10、石灰性土是盐基( 饱和 )土。

11、活性酸是指(土壤溶液 )中的H+浓度。

12、岩石的风化过程可分为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生物 风化 )。

得分

评卷人

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10分)

1.我国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南北差异主要是(C )。

A.气候 B.植被 C.粘土矿物

2.土壤经度地带性规律主要是由(B)差异造成的。

A温度 B湿度 C寒流

3.土壤土水势中产生渗透势的土壤是( C )。

A栗钙土 B黑土 C盐土

4.粘土矿物中阳离子交换量最大的是(A )。

A蒙脱石 B高岭石 C伊利石

5.含水量相同的粘土与砂土接触后(B)。

A水分不运动 B砂土向粘土运动 C粘土向砂土运动

6.人们说的热性土是(B)。

A粘土 B砂土 C壤土

7.硬度为7的矿物是(C)。

A磷灰石 B长石 C石英

8.土种是土壤分类系统的(A

A.基层单元 B.续分单元 C.辅助单元

9.土壤表面能引起的吸收性是(B)。

A机械性吸收 B物理性吸收 C物理化学性吸收

10.土壤的新生体是(A )。

A成土过程中形成的 B外界影响下进入土壤的 C母质供给的

得分

评卷人

四.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小题 1分,10分)

1.岩石放入水中,呈酸性反应者称为酸性岩。( ×

2.“蒙金土”是指上粘下沙的土壤。( ×

3.土壤有效粒径是指客观存在的土壤不同大小颗粒直径。( ×

4.土壤交换量随PH增高而增加。(

5.碱性土中氮肥的挥发严重。(

6.质地越粘,毛管水上升高度越高。( ×

7.土壤可塑性是随着含水量增加而增强。( ×

8.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是由于沙土热容量小而不易传热。(

9.黑土是温带草原土壤之一。( ×

10.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是一个物质的两个名称。( ×

得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每小题 5分,30分)

7. 盐土和碱土有什么不同?

8. 草本植物对成土过程的影响?

9. 为什么团粒结构的保水保肥供水供肥能力强?

10.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概念及其优点是什么?

11. 潜育化过程与白浆化过程有何异同?

12. 某土壤容重为1.2g/cm3,现含水量为70‰,要灌溉到田间持水量(含水量为300 ‰),问每亩地灌多少m3水(耕层深度为20cm)?

答:1盐土是指土壤水溶盐含量达到1%(或0.6%),抑制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2.5分)。碱土是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交换性钠超过40%抑制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2.5分)。

2 草本植物下形成的土壤有较深厚的腐殖质层(2分),腐殖质含量从表层向下逐步减少(1分),H/F大于11分),形成水稳性较好的团粒结构(1分)。

3 团粒结构间主要以大孔为主,好奇性微生物的活动强烈,有机质的分解速度快,水分和养分的供给速度较快(2.5分)。团粒结构的内部主要以小孔为主,通气性差,好奇性微生物的活动弱,有利于养分的蓄积和水分的保存(2.5分)。

4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土壤水含水率为横坐标,土壤水吸力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2.5)。优点:不同质地土壤,当含水率相等时,水分有效性不同;当水分有效性相同时实际含水量相差很大,因此不同质地土壤灌溉时灌水量的差别较大(2.5)

5 相同点:都有还原过程(2.5)

不同点:潜育化过程中铁锰还原土体颜色变灰蓝、灰黑。白浆化过程中铁锰还原后从土体中淋式,土体颜色变潜的过程(2.5)

6 667×0.2×1.2×(300-70)÷1000(4)=36.8 m3 (1)

得分

评卷人

六.论述题:(10分)

温带草原土壤类型有哪些?成土过程、成土条件有什么不同?有哪些亚类?

类型: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2.5分)

成土过程:都有有机质积累和碳酸钙淀积过成。但从东向西有机质含量逐步减少,腐殖质层变薄,胡敏酸含量减少;碳酸钙含量增加,钙积层接近地表(2.5分)。

成土条件:黑钙土:草典草原特征;栗钙土:典型草原特征;棕钙土:荒漠草原特征(2.5分)。

亚类:黑钙土:黑钙土、淡黑钙土、石灰性黑钙土、淋溶黑钙土。栗钙土:栗钙土、暗栗钙土、淡栗钙土、栗钙土性土、盐花栗钙土、碱化栗钙土。棕钙土:棕钙土,暗棕钙土、盐花棕钙土、碱化棕钙土、灌溉棕钙土(2.5分)

土壤学考试标准答案(要点)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 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的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水、养分)和环境条件(热量、空气、水分)的能力。

2、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不同大小矿物粒级的重量百分率。

3、 带换性酸:用过量的中性盐(1N BaCl2 KCl)溶液处理土壤时从胶体上取代铝离子或氢离子所产生的酸。

4、 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

5、 土壤比重:单位体积土壤当中固体物质的重量。单位体积土壤只包括固体物质,不包括孔隙和液体体积。

二、 填空(每空0.5分、共计20分)

1、 化学风化作用: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氧化作用。

2、 影响土壤氧化还原过程的因素:土壤通气状况、微生物活动、易分解有机质含量、易氧化或还原的无机物状况、土壤pH状况、植物根的代谢作用。

3、 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矿物颗粒的大小、矿物的种类和数量、土壤PH值、矿物化学成分(SiO2R2O3)。

4、 土壤水势由:基质势、重力势、压力势、渗透势组成。

5、 风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类型:碎屑类型、钙化类型、硅铝化类型、富铝化类型。

6 、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

7、我国现行土壤分类制: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亚种。

8、影响酶活性的土壤性质:土壤质地、土壤水分状况、土壤结构、土壤温度、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

三、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4分)

1、 正长石是土壤钾的重要来源(正确)。

2、 盐土盐分是积累在土壤下部(错误)。

3、 土壤肥力是土壤生产力的全部(错误)。

4、 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正确)。

5、 根瘤菌是一种共生固氮菌(正确)

6、 黏土的容重比砂土的容重小(正确)。

7、 单位原状土壤体积内干土的重量就是土壤比重(错误)。

8、 土壤质地愈粘、毛管半径小、毛管力就大(正确)。

9、 土壤水是由水势较高的部位流向水势较低的部位(正确)。

10、 离子交换量大的土壤能保存速效养分的能力大,反之则小(正确)。

四、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B 石英 2C 强碱化土 3A 基本单元 4B CHON 5A 花岗岩 6B 黏土 7A 蒙脱石 8B 黏土 9A Na 10A 沙土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可任选6道题)

1、砂质土的肥力特征是什么?如何改良砂质土?

答:砂质土粒间孔隙大,总孔隙度低,毛管作用弱,保水性差,通气透水性强。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养分贫乏;吸附保持养分能力低;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热容量小,土温不稳定,昼夜温差大,。易耕,不板结。

改良:掺粘客土,引洪放淤,增施有机肥,植树种草。

2、自然土壤剖面怎样形成的?绘图说明土壤发生层次。

答:自然土壤的剖面是在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等五种成土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首先,各种原生矿物风化,产生易溶性盐类,含水氧化铁,含水氧化铝,硅酸。黏土矿物,有机酸。上述物质在淋溶作用下在不同的剖面位置淀积或悬浮形成土壤的不同发生层。

3、土壤形成的实质是什么?

答:土壤形成的实质就是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矛盾和统一。生物小循环是构成地质大循环中地表物质运动过程的一部分。地质大循环使养分元素不断向下淋失,而生物小循环却从地质大循环中不断的累积生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随着生物种类的进化,通过生物选择性吸收,在土壤中累积起来的养分愈来愈多。生物对土壤的影响也逐渐扩大和加深。土壤形成过程就是建立在这个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基础之上的。

4、微生物对含氮有机物的转化过程?

水解过程:蛋白质→水解蛋白质→消化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氨化过程:氨基酸在多种微生物及其分泌酶的作用下产生氨的作用。

⑶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情况下氨化作用产生的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可经过亚硝酸的中间阶段,进一步氧化成硝酸。

反硝化过程:消态氮在土壤通气不良的情况下,还原成气态氮。

5、生物因素对自然土壤的形成的有何作用?

答:⑴ 植物的作用:利用太阳辐射能,合成有机质,把分散在母质、水体、大气中的营养元素有选择性的吸收富集,同时伴随着矿质营养元素的有效化。举例不同植物的对有机质的累积作用。⑵动物的作用:参与养分的转化,疏松土壤,促进团聚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理化性状。⑶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有机质,释放各种养分,为植物吸收利用;合成土壤腐殖质,发展土壤胶体性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含氮量;促进土壤物质的淋溶和迁移,增加矿质养分的有效度。

6、土壤吸湿水测定的主要步骤方法?

答:⑴称取烘干好的铝盒重量(W1)。⑵称取<2mm风干土样5g左右(W2)。⑶把铝盒盖放在底部置于烘箱内,在105度下烘数小时。⑷取出铝合冷却10分钟。⑸称烘干后的土样重(W3)。根据W1W2W3由以下公式计算。

W2 W3

土壤吸湿水含量(g/kg)=————— ×1000

W3 W1

7、如何调节土壤水气热?(要点)

答:⑴通过耕作和施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耕地抚育和试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田间持水量,改善透水性、通气性、增加贮水量。中耕抚育清除杂草。⑵灌溉和排水措施:灌溉补充土壤的有效水,夏季降低土壤温度,冬季提高土壤温度。排水可降低地下水位,排除多余水,增加土壤通透性。⑶混交、间种措施:混交林气候变化平缓,变幅不大,土壤水分状况得到改善。林下间种植物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质。⑷其它措施:利用人工覆盖物减少蒸发使用土面增温剂、斜坡筑床或作、带状整地,改善地形。

五、 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可任选2道题)

1、 土壤盐渍化的形成条件?盐渍化改良措施?

答:形成条件:⑴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⑵地形地貌;⑶地下水状况⑷母质和生物⑸人类活动。

改良措施:⑴排水措施⑵灌溉洗盐⑶节水防盐灌溉⑷引洪放淤⑸种稻改良⑹增施有机肥⑺耕作改良⑻植树造林⑼种植绿肥牧草⑽施用钙剂或钙的活化剂(11)施用其它改良剂

2、 土壤酸碱性对林木和土壤养分有何影响?如何调节土壤酸碱性?

答:土壤酸碱性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pH值为4.08.0培养液中,一般植物均能生长,但能适应这个范围以外的植物种类则大大碱少。重要的是它们对土壤的其它理化、生物性质的影响,首先是对营养元素供应方面的影响。因为土壤养分的变化,是通过生物参与下的化学作用进行的,而土壤溶液的酸碱度能直接影响土壤的化学作用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主要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与土壤反应的关系见图

此外,土壤过酸过碱都将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水、气、热状况的恶化,间接影响养分转化及其有效性。

所示各处营养元素的条带宽度,只表明该元素在不同pH值时对植物的相对有效性,没有绝对含量的含义。从图74看出,大多数营养元素在pH6080范围内有效性最高,但各种元素都有各自适宜的pH范围,简述如下:

1).氮素 氮素在土壤里的无机盐中,氮的溶解度在各种pH值时都很高,但有机质中氮的矿化以pH6080时最好,有效态氮供应数量多。pH60以上时,固氮菌的活动能力降低,pH82以上时硝化作用减弱,都使有效态氮的供应减少。

2).磷素 磷素在pH 6.57.5时有效性最高,这时磷主要以 CaH2PO42的形态存在,溶解度最大,有效性最高。当pH值小于65时,铁、铝、锰溶解度增大,产生铁、铝、锰的磷酸盐沉淀,从而降低磷的有效性。pH7585时,磷酸根与钙离子作用形成难溶性的磷酸三钙沉淀,磷的有效性最小。当pH值>85时,由于钠离子的存在而形成可溶性的磷酸钠,溶解度增大,又提高了磷的有效性。

3).钾、钙、镁、硫素 在酸性土壤中,这些营养元素的盐类溶解度大,有效性高,但易于淋失,常感到缺乏;钙、镁在pH值>85的土壤中,由于钠离子的增加,将钙、镁离子从胶体颗粒上交换下来,生成钙、镁的碳酸盐类沉淀,降低有效性。

4).微量元素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一般在酸性土壤中溶解度较大,有效性高;在石灰性土壤里常因生成沉淀物而降低有效性。硼的有效性恰好与上述元素相反,在酸性土中常因与铁、铝生成硼酸,铁、铝沉淀而降低有效性,随pH值的升高而有效性增加。

3、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

答:有机质的作用

⑴、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含有极为丰富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供给植物的碳素营养。

⑵、刺激根系的生长

腐殖质物质以很稀的浓度(10-610-3)、以分子态进入到植物体,可刺激根系的发育,促进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⑶、腐殖质可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

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是良好的土壤胶结剂。

⑷、腐殖质具有高度保水、保肥能力

腐殖质是一种土壤胶体,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有巨大的吸收代换能力。粘土颗粒的吸水率为50%60%。而腐殖质的吸水率为500%600%

⑸、腐殖质具有络合作用

腐殖质能和磷、铁、铝离子形成络合物或螯合物,避免难溶性磷酸盐的沉淀,提高有效养分的数量。

⑹、促进微生物的活动

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⑺、提高土壤温度的作用

有机质为暗色物质,一般是棕色到黑褐色,吸热能力强,可改善土壤热状况。

土壤有机质的调节

对于园林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1%,且土壤的结构性差,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增施有机肥。施用草炭土、腐叶土以及经过合理处理的生活垃圾。应注意长期施用有机肥。

归还园林植物的凋落物。将有机残体就地填埋或集中堆沤,使之成为理想的有机肥料。

种可观赏的绿肥。在公园、街道、广场的桥灌木下。种草坪或观赏价值较高的绿肥植物,通过翻耕入土,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通过浇水、翻土措施。调节土壤的温度、湿度、通气等,调节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

土壤有机态氮的转化过程;土壤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物质组成;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一是土壤腐殖质合成的两个阶段。土壤腐殖质是在土壤中,由有机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来的,是一种自然的合成物,可以用化学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出来。此种物质在土壤中非常稳定,但在当形成条件改变时,腐殖质也会分解。二是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有些内容如土壤胶体、土壤团粒结构等在以后的章节中会详细讲解。

4、 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组成?

答: 土壤腐殖质的形成

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有机残体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其中一部分彻底矿化,最终生成CO2H2ONH3H2S等无机化合物。另一部分转化为较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多元酚)和含氮化合物(氨基酸、肽等),提供了形成腐殖质的材料。

第二阶段:上述土壤腐殖质的组成部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缩合形成腐殖质的基本单元。先是多元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为醌,然后醌再与含氮化合物缩合成原始腐殖质。

上述过程是腐殖质形成的基础,再进一步缩合成腐殖质则受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微生物活动状况、水分、热状况及土壤性质等条件的制约。例如环境条件易于脱水则腐殖质缩合程度高,分子量大,反之分子量小。

腐殖质的种类和性质:

腐殖质本身不是一种单一的化合物,而是由多种化合物形成的聚缩物,其主体为腐殖酸及其盐,占腐殖质的85%~90%,称为腐殖物质。其余为微生物代谢所产生的较简单的化合物,因与腐殖酸紧密结合难以分离,故与腐殖酸合称为腐殖质。实际上腐殖酸是一种真正的腐殖质,它是一种多官能团含氮的芳香族结构的酸性高分子化合物。

土壤学试卷及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