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学重点

发布时间:2019-09-21 16:50:17

龋病:是一种以细菌为主要病原体,诸多因素作用引起的牙体硬组织的口腔疾病。

患病率:反应龋病存在或流行的频率。

发病率:在某一特定观察期间,可能发生龋病的一定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

获得性膜: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发生在牙体组织上非因龋蚀造成牙体硬组织色、形、质的改变。

牙本质过敏症:指牙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化学及机械作用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不是独立的疾病、是多种牙体病共有症状。

牙发育异常:指牙胚发育完成到牙萌出口腔这一生理过程所出现的异常,分为结构、形态、数目和萌出异常。

釉质发育不全:指在牙发育期间,由于全身疾病、营养障碍或严重的乳牙根尖周感染,使釉质矿化障碍,造成釉质发育异常。

氟牙症:又称氟斑牙或斑釉牙,是指牙在发育时期摄入过量的氟素所引起的一种特殊型的釉质发育不全。

四环素牙:在牙发育矿化期间,使用四环素族药物,导致牙萌出后呈褐色或深灰色。

先天性梅毒牙:在胚胎发育后期和出生后第一个月,牙胚受到梅毒螺旋体侵犯所造成的釉质和牙本质的发育不全

畸形中央尖:多见于下颌前磨牙,位于牙合面中央窝处,呈圆锥形突起。

牙内陷:指牙在发育时期,成釉器过度卷叠或局部过度增殖,深入到牙乳头中所致。

牙体急性损伤:指牙受到各种急剧的机械力作用发生的急性损伤,包括牙震荡、牙脱位及牙折等。

牙折:是由于外力直接撞击牙或局部咬硬物时牙合力过大所致,常见于上颌前牙。

牙震荡:指牙周膜受外力作用后的轻度损伤,通常不伴有牙体组织的缺损。

牙脱位:由于骤然的外力使牙根完全离开或不完全离开牙槽骨。

磨损:由机械摩擦作用造成牙体硬组织缓慢地渐进性丧失。

牙隐裂:又称牙微裂,是指牙面上有非生理性的微小而不易被发现的裂纹。

榭状缺损:是指牙唇、颊面颈部硬组织,由于某些因素长期作用发生缓慢耗损,形成类似楔形的组织缺损。

酸蚀症:酸雾或酸酐作用于牙面而造成的牙硬组织损害。

再矿化:使钙、磷和其他矿物离子沉积与正常或部分脱矿的釉质中或釉质表面的过程。再矿化治疗:用人工的方法使以脱矿、变软的釉质再矿化,恢复釉质的硬度,使早期釉质龋终止或消除的方法

静止龋:龋病发展至某一阶段,由于病变环境发生变化,隐蔽部位开放,原有致病条件发生变化,龋病不再继续进行,仍保持损害原状。

间接盖髓术:用具有消炎和促牙髓-牙本质修复反应制剂覆盖洞底,保存活髓的方法。

固位形:具有增强修复体固位力得几何形状称为固位形。

抗力形:是指在完成修复后,要求修复体与换牙均能抵抗力,而不致破坏或折裂。

汞齐化:百合金粉与汞调合

充填术:用手术方法去除龋坏组织,制备成一定的洞形,选用适宜充填材料修复缺损,

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

鸠尾:一种形似鸠尾的固位形,由狭窄的鸠尾峡和膨大鸠尾组成,防止水平方向移位。

牙髓病:指发生在牙髓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髓炎、牙髓坏死和牙髓退变等

根尖周病:发生在根尖周组织炎症性疾病。


逆行性牙髓炎:感染来源于患牙牙周病所致的深牙周袋,可有局部的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因此型牙髓炎的感染走向与通常由冠部牙髓开始,逐渐向根部牙髓进展的牙髓炎方向相反。

1、 龋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答:牙体硬组织脱矿,表面失去光泽、浑浊、质软,外来色素易于沉积而呈深褐色、黑褐色

或墨绿色。随牙齿脱矿,破坏加重,组织崩溃,进而出现色、形、质的改变。

2 牙本质龋组织病理学的改变

答:牙本质龋由深层到表层可分为透明层、脱矿层、细菌侵入层、坏死崩解层

透明层位于病变的最前沿,矿物盐晶体沉积于牙本质小管内;脱矿层是在透明层的表面

细菌侵入前,酸的扩散所导致的脱矿现象;细菌侵入层位于脱矿层表面,牙本质小管内

有细菌侵入;坏死崩解层位牙本质龋的最表面,随着液化坏死灶扩大,牙本质完全崩解

3 简述釉质平滑面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答:由深层到表层可以分为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表层;透明层位于病变的最前沿,釉质晶体开始脱矿,晶体间孔隙较正常釉质增大;暗层紧接透明层表面,较透明层孔隙增加;病损体部脱矿较严重,孔隙较大;表层位于釉质最表层,脱矿程度明显较病损体部轻。

1、 垫底的定义作用、材料及适应症

答:在洞底垫一层足够厚度的材料,隔绝外界和修复材料的温度、化学、电流及机械刺激,

同时有垫平洞底、形成充填洞形,承受充填压力和咀嚼力的作用。

常用材料: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磷酸锌粘固剂、聚羧酸锌粘固剂及玻璃离子粘固剂。

适应症:深龋近髓的窝洞应垫底护髓;去龋后洞底不平者,应垫平;洞不深,但充填材

材料对牙髓有刺激性,应垫底隔绝刺激;经完善牙髓治疗后的无髓牙,应垫底符合要求

2、 深龋的治疗原则、洞形制备特点、治疗方法与选择

答:原则:去净腐质,停止龋病发展,促进牙髓的防御性反应,且尽量不穿髓;保护牙髓,

减少对牙髓的刺激;正确判断牙髓状况,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特点:深龋洞大,入口易,可直接去除洞缘无基釉和龋坏组织;急性龋可用锋利挖器去

腐质,保留脱矿软化牙本质,慢性龋选用大号球钻水平向提拉去腐质;去腐后洞底不平

或呈圆弧形,切忌将洞底磨平,可用垫底材料填平;深龋造成牙体组织破坏大,适当降

低咬合高度。 治疗方法:垫底充填术、安抚治疗、间接盖髓术。 治疗选择:

龋病类型 软龋能否去净 牙髓状况 最佳治疗方案

急、慢性龋 正常 垫底充填

急、慢性龋 充血 安抚垫底充填

急性龋 不能 正常 间接盖髓垫底充填

急性龋 不能 充血 安抚间接盖髓——垫底充填

慢性龋 不能 正常 间接盖髓去净软龋,间接盖髓垫底充填

慢性龋 不能 充血 安抚同上

1、 复合树脂粘结修复术适应症

答:前牙ⅠⅡⅣ类洞修复;各类V类洞修复;受牙合力的后牙ⅠⅡ类洞修复;大面积龋损修复,必要时可增加固位钉和沟槽固位;形、色异常牙的美容修复;冠修复前的牙体充填。

2 粘结修复失败的原因

答:牙面清洁不彻底;牙面处理不当;洞壁与护髓材料为去净;为护髓;粘结剂涂抹不均匀

或太厚;复合树脂不足;树脂未固化前移动了粘结修复体;树脂固化不完全;充填体过

高致咬合应力集中。

3、 复合树脂种类

答:按固化分:化学、光、热;按剂型分:单糊剂、双糊剂、粉剂;按填料颗粒度分:传统、

超微、混合;按作用部位:前牙、后牙。光固化深度为2mm

1 窝洞的设计

答:经手术的方法去除龋坏组织,并按要求制备一定洞形,以容纳和支持修复材料,称备洞。

Ⅰ类洞:指发生在所有牙面发育点隙沟裂的龋损所制备的洞

Ⅱ类洞:指发生在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制备的洞

Ⅲ类洞:指发生在前牙里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制备的洞

Ⅳ类洞:指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制备的洞

Ⅴ类洞:为所有牙的唇颊、舌面1/3处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2 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

答:①生物学原则:彻底清创、保护牙髓、尽量保存健康的牙体组织、注重患者身心健康

②力学原则:充填术采用机械固位原理,备洞时兼顾抗力形(使修复体和余留牙结构

获得足够抗力,一般支持盒状洞形,基本特征是洞底平壁直,点线角清晰而圆钝)

固位形(防止修复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量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基本固位形有:

侧壁固位、倒凹固位、鸠尾固位、梯形固位)

3 备洞步骤

答:开扩洞口、去净腐质、制备外形、制备抗力形和固位形、修整和清洁窝洞。

4 各类洞制备要点

答:Ⅰ类洞:牙合面点、隙、裂沟窝洞的制备要点洞底要平、洞壁要直、洞应有1.5-2mm

左右深度,洞宽大于洞深时洞底应制备倒凹固位,洞面角呈直角,洞外形呈圆缓曲线,

点、线角圆钝,注意保护牙髓,洞底应与牙合面外形一致,以防止穿髓。

Ⅱ类洞:①邻面:制备龈壁、轴壁、颊壁、舌壁。龈壁平行牙合面或髓壁,宽1-1.5mm

如大于2mm,轴壁上应垫基底,以隔绝充填材料对牙髓的刺激。轴壁长度应大于2mm

与所在牙面弧度相一致;颊舌壁应越过接触点达自洁区,稍向外敞开,以防形成无基釉,

并使龈方大于牙合发,以利固位;在龈、轴壁相交的线角处固位沟,以防充填材料向

邻方移位。②牙合面:制备髓壁、鸠尾和鸠尾峡。应沿点、隙、裂沟扩展洞形、避让

牙尖和嵴,并注意适当预防性扩展。前磨牙越过中线;上颌磨牙尽量勿破坏斜嵴,在

斜嵴一侧制备鸠尾;下颌磨牙鸠尾制备到中央窝;鸠尾峡应制备在髓壁上方,其宽度

约颊舌二尖距的1/4-1/3/,外形曲线圆缓。

Ⅲ类洞:鸠尾峡宽度为邻面洞舌方宽度的1/3-1/2.

①邻面单面洞可制备成与前邻牙面相似的底向根方的三角形盒状洞,在洞底三个点角

处,制备倒凹固位。②邻舌面复面洞在邻面制备成唇侧大于舌侧的梯形,并在龈轴线角

和切角制备固位沟;在舌面制备扣锁形,并在龈髓线角和切髓角做固位沟。不做预防性

扩展,适当保留洞缘无基釉,并应修整光滑,与釉柱方向保持一致。龈壁应在龈缘的颌

侧,是充填材料不接触牙龈,避免刺激牙龈。

Ⅴ类洞:为单面洞,因不直接承受咬合力,制洞时以固位形和外形为重点

不需扩大洞形、后牙制成肾形、前牙制成半圆形。以固位形为主。凸面向着牙颈部,凸

缘距牙颈线1mm处;近远中壁与釉柱方向一致略向外敞开;在牙合轴线角与龈轴线角

制备倒凹,洞深1-1.5mm,轴壁与相应牙面弧度一致。

1、 银汞合金充填步骤

答:护髓、放置成形片和楔子、充填材料、雕刻成形、调整咬合、抛光打磨

2、树脂充填修复牙体的步骤

答:比色、清洗窝洞,隔湿、护髓、酸蚀牙面、涂布底胶和粘结剂、修整外形、调整咬合、打磨抛光。

1、 急性根尖周脓肿与急性牙周脓肿的鉴别要点

答:①要点内容:感染来源、病史、牙体情况、牙髓活力、牙周袋、脓肿部位、脓肿范围

疼痛程度、牙齿松动、垂直扣痛、X线表现、病程。

②急性根尖周脓肿:感染根管;长期牙体缺损史,牙痛病史,牙髓治疗史;有牙体疾患

多无;无;靠近根尖,中心位于龈颊沟;较弥散;重;短期内出现,愈合后恢复稳固;

很重;无明显异常,若慢性发作则表现根尖周牙槽骨透射影像;相对较长,脓液排出时

间需要5-6天。

③急性牙周脓肿:牙周袋;长期牙周病史;一般无牙体疾患;多有;深;靠近牙龈缘;

局限于牙周袋壁;相对较轻;牙槽骨嵴被破坏,可有骨下袋;相对较短3-4天可自溃。

2、慢性根尖周炎X线透射影像

答: 根尖周肉芽肿 慢性根尖周脓肿 根尖周囊肿

形状 圆形 不规则 圆形

界限 清晰 不清 清晰

大小 不超过1cm 不定 可大、可小

周围骨质 正常 疏松,呈云雾状 有一圈致密骨阻射白线

3、 可复性牙髓炎临床表现

答:是牙髓组织以血管扩张、充血为主的病理变化的初期炎症表现。 症状:当患牙遇到冷、

热温度刺激或酸甜化学刺激时,表现一过的敏感性且反应迅速,尤其对冷刺激;刺激去

除后,疼痛紧持续数秒就消除;绝无自发性疼痛。

4、 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

答:发病急、疼痛剧烈;自发性、阵发性疼痛、牙髓化脓时可有搏动性跳痛;夜间加重;

温度刺激可激发患牙剧烈疼痛,但若牙髓已有化脓或者部分坏死,则表现为“热痛冷缓

解”现象,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疼痛不能定位。

5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

答:①细菌因素:致病细菌、感染途径(暴露牙本质小管、牙髓暴露、牙周途径、血源感染)

致病机制(内毒素、酶代谢产物)、宿主对细菌的感染反应)②物理因素:创伤、温度、

电流、其他③化学:垫底和充填材料、酸蚀剂和粘结剂、失活和消毒药物④免疫及其他。

1 固位钉的适应症、作用、类型、设计与钉道的设计原则

答:适应症:大面积缺损,且承受较大牙合力或固位困难;牙尖脆弱需加横向连接固定,以

避免牙齿咬合折裂;全冠修复的银汞合金钉固位核或树脂核。

作用:固定、连接充填体到牙体组织上,防止松动、脱落;脆弱牙尖通过横向固位钉的

固定、连接,防止受力后折裂。 类型:粘固、摩擦、螺纹三种钉

设计原则:①原则上钉数尽可能少,直径和深度可能小,以获最佳固位效果。一般缺一

个牙尖用一个钉,边缘嵴缺损用2个钉,后牙全冠缺损用4-5钉颊舌颈较宽的邻牙合邻

洞或仅剩颊尖或舌尖的牙,常在颊、舌轴壁作水平钉道,以交叉连锁方式修复。前牙多

选小直径钉,后牙用大直径钉。②固位钉深入牙本质和修复体均为2mm。固位钉上面

覆盖的修复材料厚度不得小于2mm,太薄易断裂。

钉道的设计原则:①钉道的位置在釉牙本质界内1mm为宜;如在釉牙骨质界处的根方

则距牙表面距离不得小于1mm;避让牙尖下的髓角和根分叉薄弱区;钉道位置不能太靠

近洞侧壁,距洞壁至少0.5mm;若多钉应用时,大钉间距不得小于5mm,小的大于3mm

②钉道的方向因与牙面平行,以防侧壁穿通。多钉道应在牙的不同平面制作,以防同一

平面力使牙劈裂。

1、 龋病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式

答:①意外穿髓:髓腔解剖不熟、髓腔结构变异、窝洞制备的操作不当;处理:可根据患牙

的牙髓生活状态、穿髓孔大小选择直接盖髓或进行根管治疗。

充填后疼痛:分为牙髓性和牙周性,牙髓性(激发痛、自发痛)多为材料刺激或备洞

时刺激所致,牙周性多由于悬突或咬合高点不适所致。处理:牙髓性:激发痛 观察症

状,若症状缓解则可不予处理、若症状未缓解则去除充填物,安抚后重新充填。自发痛

去除充填物,开髓引流,待急性症状缓解后,行牙髓治疗。 牙周性:轻度局部冲洗,

涂碘甘油;去除充填体悬突,去除局部刺激物;接触点恢复不良者应重新充填。

充填物折断脱落:多由于备洞固位设计不合理,材料调制、充填方法不当引起。

处理:去除残存充填体,修整洞形,按正规操作调制材料和窝洞充填;认真交代医嘱,

牙折裂:本身抗力不足,牙体缺损大,磨除过多牙体组织,充填体过高,材料膨胀。

处理:去除小裂片,修整后重新充填;或附加固位钉及粘结修复;完全折裂则应拔除。

继发龋发生的原因:备洞时未去净腐质,致龋病发展;洞缘在滞留区内或深窝沟处;

无基釉未去净或备洞又产生,受力折裂出现边缘裂隙,易滞留食物和沉积菌斑;充填体

与洞缘见有微渗漏。处理:去除全部充填体,并将腐质清除干净,修整洞形,重新充填。

2、 自发痛的病因;

答:对牙髓状况判断错误;引起激发痛的病因持续作用,未及时清除;未发现意外穿髓;充

填材料对牙髓有慢性刺激;急、慢性龋的窝洞腐质未去净,致病变发展累及牙髓。

1、 浅龋的诊断标准

答:发生于釉质层或牙骨质层的龋病。光滑面的浅龋呈白垩色、褐色或黄褐色斑点改变,

用探针检时有粗糙感,侧面拉动探针时有卡住针尖的感觉。早期窝沟龋龋损部位色泽

变黑、下方为龋白斑,呈白垩色改变。浅龋位于釉质内,患者一般无主观症状,对刺激

无明显反应。最常使用的诊断常规方法是X线片检查,可发现隐藏部位的龋损。发生

牙骨质或牙本质浅龋呈褐色或黄褐色斑点,表面粗糙。

2、 中龋的诊断标准

答:为牙本质软化变色,呈黄褐色或深褐色。龋病进展快,易形成龋洞。出现主观症状,患

者对酸甜饮食敏感,过冷过热饮食产生酸痛感,冷刺激尤为敏感,但刺激去除后症状立

即消失。邻面中龋可通过探诊,牙线提拉或者X线片检查不难发现。

3、 深龋的诊断标准

答:深龋临床上可见很深的龋洞,位于邻面及一些隐性龋,洞口较小,病变进展较深。若洞

口开放,食物嵌入,可压迫牙髓产生疼痛。遇冷热和化学刺激时,深龋的疼痛较中龋更

为剧烈,刺激后症状消失。

4、 浅龋的鉴别诊断(与釉质钙化不全、釉质发育不全,氟牙症相鉴别)

答:①釉质钙化不全表现有白垩状损害,但表面光洁,可出现任何部位,但浅龋有一定的好

发部位。②釉质发育不全表现为釉质表面程度的局部硬而光滑,病变呈实质性缺陷,甚

至是牙冠缺损;也有变黄变褐色的情况,探诊时病变呈对称性。③氟牙症受损牙面呈白

垩色,患牙对称性分布,有地区流行情况。

5、 个型牙脱位的治疗方法

答:治疗原则是保存患牙①部分牙脱位:应在局麻下复位,再结扎固定四周②嵌入性牙脱位:

复位后2周内应做根管治疗术③完全牙脱位:半小时内进行再植,可避免90%牙根吸收。

6、 牙髓感染通过什么途径感染牙髓组织?其治病机制是什么

答:①经牙体:患牙暴露髓腔,细菌直接入侵牙髓②牙周途径:深牙周袋通过根尖孔或侧枝


根管引起逆行性牙髓炎③经血液:血液中的细菌被吸引到以发生损伤的牙髓。

牙体牙髓病学包括:龋病学、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牙髓病学

龋病好发牙面:咬合面、邻面、颊面。

龋病好发牙:下颌第二乳磨牙、上下颌第一、二磨牙、。

龋病的分类:①按发展速度分:急性龋、猖獗龋、慢性龋、静止龋②按深度分类:浅、中、深③按好发部位分:窝沟龋、光滑面龋、根面龋④按有无治疗分:原发性、继发性。

龋病的特征:细菌感染性、多发性、常见性、古老性与现代性、慢性破坏性。

龋病的发病学说:化学细菌、蛋白溶解学说、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龋病四联因素:食物、时间、宿主、细菌

获得性膜组成:蛋白质、糖类、脂肪

牙菌斑的形成:获得性膜形成和初期聚集;细菌迅速生长繁殖,粘附聚集、菌斑的成熟。

龋病治疗分为:保守(药物、再矿化治疗、窝沟封闭治疗)和充填修复治疗

窝洞基本固位形有:侧壁固位、倒凹固位、鸠尾固位、梯形固位

洞隔湿的目的:避免细菌感染、防止唾液渗入、影响充填材料和消毒药物的性能。

洞消毒药具有的特点:消毒力强、渗透性大、对牙髓刺激性小、无毒性、不使牙变色

窝洞的结构由:洞壁(侧壁与髓壁)、洞角、洞缘组成

盒状洞形基本特征:底平、壁直、点线角圆钝。

窝洞隔离方法:棉卷隔湿、吸唾器、橡皮障隔离

唾液的作用:机械清洁、润滑、之金额保护、缓冲、抑菌、具有抗菌能力。

龋病治疗的并发症:意外穿髓、充填后疼痛(牙髓性和牙周性)、充填物折断、牙折裂、继发龋

龋病的预防包括:控制牙菌斑、使用氟化物、对含糖食品的限制、增强宿主的抗龋能力、治疗过程中防龋措施。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包括:牙发育异常、牙体损伤、牙本质过敏症

牙结构异常:釉质发育不全、氟牙症、四环素牙、先天性梅毒牙(半月形切牙、桑椹状磨牙、蕾状磨牙)

牙内陷包括:畸形舌侧窝、畸形舌面沟、畸形舌侧尖、牙中牙

牙萌出异常:早萌、迟萌、错位萌。

牙数目异常:多生牙和先天性缺牙

牙体急性损伤包括:牙震荡、牙脱位、牙折

牙脱位分类:脱位、嵌入、脱出

牙折分类:冠折、根折、根冠折

牙体慢性损伤包括:磨损、磨牙症、榭状缺损、酸蚀症、牙隐裂

牙髓病指:牙髓炎、牙髓坏死和牙髓退变等

牙髓的功能:形成、营养、感觉、防御

根尖周组织:牙骨质、牙周膜、牙槽骨

固位钉类型:粘固、摩擦、螺纹三种钉

牙髓病分类:可复性与不可复性: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闭锁型、增生型、溃疡型、残髓炎)、逆行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牙髓钙化(髓石、弥漫性钙化)、牙内吸收。

急性根尖周病:浆液性和化脓性

慢性根尖周病:肉芽肿、脓肿、囊肿、致密性骨炎

临床是使用的机动器械有;电动钻牙机、气涡轮机


电动钻牙机由电动机、传动部分和机头组成。

1 充填材料分类

答:按性质分类:金属(银汞合金)、树脂(复合树脂、牙胶)、粘固粉(磷酸锌粘固粉)。按时间分:暂时性和永久性。

1、 龋病好发的牙齿一般规律:

答:磨牙多于前磨牙,前磨牙多于前牙。在磨牙中下颌牙多于上颌牙;上前牙多于下前牙。

口腔内科学重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