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郑敏

发布时间:2014-10-15 19:38:45

谈到郑敏,自然绕小开其成名作《金黄的稻束》,一幅静穆庄严而又温情脉脉的油画跃然眼前,我总是在这首诗中看到无数个劳苦的母亲,在田园里化成一抹柔和的色彩;就像梵高注入的生命感悟化作“向日葵”,给人岁月流动中的静穆之美。“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由此联想到“疲倦的母亲”,仿佛看到了黄昏路上“那皱了的美丽的脸”。稻束一天天成熟,母亲的皱纹就一天天多起来,时问在相对静比的空问里渐渐流淌,母亲生命的价值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显现。古往今来,有多少位母亲在看似静比的时问流里慢慢等待着时光把她们的青丝染成白发,一代代重复着难以逾越的宿命和角色,,’4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颠上,暮色里,远山围绕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比这更静默。”静默是时问里的永恒,永恒是铸刻在母亲手里的幸福。

从稻束到母亲,作品从物性层面上升到了人性层面,由物及人,是感情的自然过渡,诗歌像油画,画中一位伟大的女性站在田埂上欣慰地望着自己的作品一一金黄的稻

l2jl

静夜里的玫瑰一浅析郑敏诗歌的静穆之美 闰增珍

要完成诗的最后建构,必须对意象进行组合。郑敏将诗的结构分为展开式和高层式两类。高层式是指“写一种经验时不仅写其形,而且使它的神,也就是本质的精神,隐约渗透”。展开式结构,“像我国传统的庭院房屋,通过第一进到第二进,三进,四进……直到后花园”。展开式有三种:一种是层层展开,意象并列,层层深入,结尾形成一个高潮;第二种是突然展开,奇峰突起;第三种是在结尾的高潮中突然提出一个全新的思想,但并不再发挥,留下无限耐人寻味的空间。L2l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LMl.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3.

自生活着自己的生命”。《鹰》表面上是写鹰,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个象征式的隐喻,只不过在这个隐喻里,喻体与喻指已完全重合,喻体是可见的事物“鹰”,一只“冷静”的能与世界拉开距离,从而“认清世界”的鹰,喻指却是隐藏着的,但我们能从中读出隐藏着的喻指是指像鹰一样冷静智慧、敏锐、果断的人。这就使《鹰》在表层的现实叙述之外,另有一层超现实的象征意义,从而构成了高层的结构。

距离的综合审美把握,袁可嘉将其概括为“既坚持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主张,又保留抒写个人心绪的自山,而且力求个人感受与大众心志相沟通;强调社会性与个人性,反映论与表现论的有机统一。”身为九

u]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自序LMl北京:人民

文学出版社,1994.

组成了具有较强的客观实在性成分的结构。从切入视角来看,郑敏采用的是空间视角,其实她绝大部分的诗作采用的都是空间视角,即便是前首的《寂寞》,如此感性的寂寞,在她笔下,还是以空间位序的排列出现,是“一扇玻璃窗上的两个格子”,是“海里的两块岩石”,是“种在庭院里不能行走的两棵大树”,“各

郑敏不赞成机械地反映现实,主张将生活现实转换成艺术现实。她的“现实”,不仅指“物质的”与“社会的”现实,而且也包括精神的心灵的现实。与其说《雕刻者之歌》中郑敏将自己想象成了一位雕刻者,还不如说她是在借用雕刻者的形象传达自己的观点。这里,雕刻者不正可以代表着所有的艺术家吗?他们投入地从“无生命里唤醒生命”以至于“暂时忘记他自己的生命”。然而陈敬容的“雕塑

流动的音乐与凝定的雕塑

这正是借现代主义丰富现实主义与对现实的现代主义介入之间的区别所在,也正是主体心灵客观物象化与客观物象主体心灵化之间的区别所在。

郑敏在《英美诗歌戏剧研究》中指出:“诗如果是用预制板建成的建筑物,

意象就是一块块的预制板。它对诗的作用好像一个集成线路的元件对电子仪器的

作用。”郑敏认为,意象除了是诗人感知合一的体现而为诗歌带来隽永深长的内

涵外,意象的形成也是意识活动与无意识碎然接通的表现,无限能量由此源源输

出,诗人潜存的生命经验瞬间获得了自己的艺术肉体。因此,意象是诗的生命细

胞,是诗人创造性才一能的超常呈现。郑敏诗歌的艺术价值更多的是通过意象艺术

传递出来的。郑敏诗歌意象主要有母亲的意象、寂寞的意象、生命的意象、死亡

的意象,这四类意象几乎占去了郑敏诗歌意象的绝大部分。

郑敏正是通过“以我观物’夕、“以物观我”

心思考,推动了客体真实向主体真实的转移,

涵,表现自我的同时展现了时代与现实的特征

1、诗思

1、深刻的生活体验——意蕴丰富

诗歌往往以情打动人,当我们打开一首诗作的时候,我们或许为其中的语言美所感动,或许为它的意象所折服,或许为其中的音韵所吸引,然而,仅仅以诗歌感性表征来打动读者的作品在启迪人们的心智方面却常常显得软弱,缺乏震撼力。因而,诗歌审美中应当包含深刻的思想内蕴的成分。这样,诗歌的感性与理性之间便会发生奇妙的、既有所排斥又相互吸引的联系。郑敏以其深刻的生活体验,所创作的诗歌意蕴丰富。

11超越的玄远

郑敏在诗歌创作上有意追求以哲学为底蕴,在感受生活、感受人生时,喜欢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追求在诗与哲学的交汇处发掘独特的诗意。正如翻开《诗集19421947》我们不难发现,郑敏虽为一位女诗人,并无伤春悲秋、柔媚伤感之作。有的是充满哲学理性、辩证睿智之作,这与郑敏的哲学出身不无关系。郑敏的哲理诗总体上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和西方哲学的影响,吸收了多位大师的精华,融合为一种复杂的生命哲学。由冯至引领,又受到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影响,诗歌有种沉思之美、静默之美。她与里尔克一样,每一首诗都好像是一幅静态写生,在雕像般的意象中凝结着诗人的智慧与哲思。当然,这与其后期的诗作在风格追求上、思想内涵上是可明显的看出其创作的转变的。

翻开她的诗集,会发现她的抒情哲理诗所占比例不少,比如《晚会》、《音乐》、《云彩》、《怅怅》、《永久的爱》、《来到》、《复活》、《马》、《Renoir少女的画像》等等。而有时一幅画,一个雕塑,就足以令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诗人用独特的视角对事物进行观察后,可以将眼前的景深入到内心,再通过哲学的思考,升华出一种哲理。比如《马》:

它曾经像箭一样坚决/披着鬃发,踢起前蹄/奔腾向前像水的决堤/但是在这崎岖的世界/英雄也仍是太灿烂的理想/无尽道路从它的脚下伸展/白日里踏上栈道餐着荒凉/入暮又被驱入街市的狭窄

也许它知道那身后的执鞭者/在人生里却忍受更冷酷的鞭策/所以它崛起颈肌,从不吐呻吟/载着过重的负担,默默前行…

形体渐渐丧失了旧日的雄美

这首诗描写了静默站立的马,通过鬃毛、前蹄、栈道、日暮、街市等的描写,用崎岖、无尽、荒凉、冷酷、鞭策、默默、丧失等词语来刻画,表达出马尽管在那崎岖的路默默行进,尽管愿意忍受那冷酷的鞭策,但是在经历过一切后,“形体渐渐丧失了旧日的雄美”,发现最终都已归于虚无。将一幅描绘静默的画上升到一个哲学的层面,让人读过后咀嚼不断,久久回味。

哲学背景使她在诗歌的思维方式上更加跳跃、流动;在诗歌的意象塑造上,更注重凝静之姿,从外在的象进入到内在的意;用智性化的语言,使诗歌获得无穷韵味。

12浓烈的生命观

郑敏强调诗要写生命的体验,她是生命诗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她认为最好的诗歌是从诗人生命内部甚至潜意识中自然结出的果实。她认为自己的“诗和生命之间划着相互转换的符号”[2],写诗是“与自己的生命对话,跟自己的生命的交流,把握自己对生命的体会,这是一个诗人在诗中要带给人们的东西。"[2]

试看《荷花》这首诗,其意象比较常见,但是让人喜欢之处在于:她没有突出荷花的冷艳、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而是说荷的生之痛苦,进而说其痛苦的原因在于生命的丰厚,多么独特的视角,独特的生命观。还有“安静,安静,你可曾看见/他比现在睡得更安宁?/好象一只被遗弃的碎舟/无需再装载旅客的忧愁/自在的沉浮在风浪里……”《死难者》。一个人死后更加安宁,没有忧愁、束缚,那种死的解脱反衬生之痛苦。而最后一句“一个智者却早已对寂寞与烦恼/决定了他最后的挑选”更震撼人心:人活着来自谋生的劳累,来自风雨的袭击,精神的痛苦创伤,还不如学习智者做出选择死去。虽然郑敏的多首诗歌如《小漆匠》、《清道夫》、《人力车夫》、《残废者》等都讲述着生的痛苦,但总要活下去。于是有了《生的美:痛苦,斗争,忍受》 “沉默,沉默,沉默/像树木无言地把茂绿合弃/在地壳下忍受黑暗和压挤/只有当痛苦深深浸透了身体/灵魂才能燃烧,吐出光和力。”告诉人们要正视生命中的痛苦,要接受痛苦,阳光总在风雨过后。诗人在面对通过时做出了积极地选择,如《献给贝多芬》“从不忘/将充满希望的主题灿烂导出刀……你的心在黑暗里也看得见善良/在痛苦的洪流里永不迷失方向”,从不忘希望,不忘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迷失时找寻方向,这不仅是诗人献给贝多芬的颂歌,也是鼓舞我们自己的命运诗行。郑敏的这些诗歌的创作历程让我们明白在面对痛苦时,迎头而上,要在痛苦的背后看到希望的曙光,不向命运低头的强烈生之欲望。

13冷静细柔的情

一个诗人的诗作能感动人,让人喜爱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有着真诚、博大的人文关怀情感在其中。比如我国古代伟大诗人诗圣杜甫,因其诗歌如“三吏三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等忧国忧民的诗作,对下层劳苦大众充满同情、关怀,道出人们的心声而流传千古。郑敏的诗作中也充满着人文关怀。

她的《诗集1942-1947》在第一辑书写的是青春期对于爱情、自然的感受、希望与梦幻。在第二、三辑时开始将视野转向社会。比如《清道夫》、《人力车夫》、《小漆匠》、《盲者》、《1945413日死讯》等都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关怀。

试看《人力车夫》“举起,永远地举起,他的腿/……他是这古老土地的坚忍的化身。/”这里有对车夫的敬佩,是对中国大地上劳苦民众坚忍的赞赏。“路人的希望支配着他/他的希望被掷在赂旁/一个失去目的者为他人的目的生活……/他用那饥俄的双足为你们描绘/通向千万个不同的目标的路径/……奔跑,一条与生命同始终的漫长/寒冷的风,饥饿的雨,死亡的雷电里/举起,永远地举起,他的腿。”这里描绘了车夫的无奈、束缚、为追求生计而永不停歇举起双脚,走不计程的路,这里充满了对下层民众的同情。还有“那宁静而勤谨的涂下;辉煌/的色彩,为了幸福的人们。/……阳光也不曾温暖过他的世界/”。尽管自己勤劳的双手为了幸福的人们涂下辉煌的色彩,可是,阳光却不曾温暖过他的世界,这多么悲凉。于是,诗人发出疑问“我怀疑它有没有让欢喜/也在这个画幅上微微染下一笔?”回答是没有欢欣,也没有忧虑,只剩淡漠。读过后,心口感觉到微微犯疼。郑敏对社会的关注,对下层民众的书写,充满了同情、理解、无奈。

14深沉的历史感

郑敏经历了20世纪的风云变幻,历史的烟云曾在她心灵的天空翻卷而过。作为有着独立思考的诗人,她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感受和思考,这无形中记录着历史前进的身影、姿态和脚印,具有深沉的历史感。郑敏强调:“历史感打通诗人的心灵与时代的联系。如果诗中有历史的声音和时代的痕迹,这种诗就属于大家之作。所谓历史感并非指作品写到历史事件,而是要反射人对于这些历史史迹的强烈深远的感受和领悟。"

她的《1945413日死讯》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但当那惊人的恶耗传来/我们像航行在巨风里的船只/在我们情感的海里/垂下万钧的铁锤/压制着悲痛的波涛”这是指罗斯福总统去世的消息的传来使得诗人压制着那沉重的悲痛。“纵使在一个科学的时代/历史的因素中不仍是/存在一个不定形的“偶然”吗?/ 即使对于能计划未来的人类/ 不仍有一只外在的手/可以扭转他们的命运吗?”让历史的悲剧呈现,配之以诗人的沉思和追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表达出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审视和反思。

总之,从郑敏的诗中,我们能读到历史的血泪和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历程。它们能引导人们透视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伤痛,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2、独特的视角——回味无穷

21主客观相结合

郑敏借人酒杯浇己块垒,是“观念寻找客观对应物”即“客观物象主体心灵化”。郑敏在诗歌中写到了大量的客观物象,如荷花、鹰、马、稻束、画像等等。但这些客观物象在进入诗人的艺术世界时,无疑都经过了诗人思想感情的过滤、催化和变形,异变为一个个能表现诗人情思和审美情趣的意象,它们共同组成了郑敏丰富而又独特的意象世界,从不同的层面上表现了郑敏对客观世界的观照和感悟。例如,太阳这个客观物象在诗人的笔下异变成了一个崭新的意象:

22空间视角

23具体化抽象

诗人决定走“写诗是条寂寞的路”的同时,学习里尔克等诗人观察事物的深刻、方式。将眼前景物细细静静的观察,然后经过主观思想的过滤,化为一种视觉的静默画,流动深沉的思想,富于启发性。

3、节制冷静的情感——诗情厚重

凝练 。深度

二、诗艺

1诗之所以成为诗的特殊内在结构

郑敏重视诗的结构,曾密切联系古今中外的诗歌,对诗的结构做过深入的研究。她在《诗的内在结构一一兼论诗与散文的区别》一文中曾强调指出:“我们常常碰见这种缺乏诗的结构的所谓‘好诗’,读后总觉得像做了一次没有目的的旅行,或者始终没能将我们带到目的地的旅布示”,“在诗里意念、意象的安排(即诗的内在结构),也是诗的灵魂,它决定一首诗的生命的开始,展开和终练”,“结构的诞生是诗创作的关键时刻只有词或只有意都不能保证一首诗的诞生,只有当诗人对所要写的诗有一个整体的结构感时才能有把握的动笔疾书”正因为如此,她自己在诗歌创作中,诗歌的形式整洁多样,大多是自由体诗,并且商籁体在她的《诗集1942-1947》中数目不少。而她把诗歌的结构分为两种,一种是展开式;另一种则是高层式。

展开式就是将人或事物在不同时空下的活动或形态一步步展开,组成类似电影蒙太奇镜头的流动画。比如《荷花》这首诗,从上往下铺展开了来:最先进入眼帘的是那朵花,仿佛永远不会凋零,挺立着载着人无言的永恒;接着是那不急于舒展开的荷叶,稚叶包裹着那空明而又纯洁的心,在享受着水珠时向着世界张望;随即进入视野的是那弯着的荷梗,在我们平日里见着的稍稍倾斜一边的荷花觉得很平常,会以为是那荷花太重或是由于风的吹拂才会歪斜一边,而诗人却以一种新的视角:荷花生命的丰盛,是一场痛苦的演奏;最后,写到荷根,说荷梗的弯垂,不是因为风吹雨打,而是它承受了更多的生,那生命丰厚的负担。这样从花、叶、梗、根顺序的描写,将那静立着的荷花,写得流动而丰满。

高层式就是采取层层递达向深处拓展的方式,用郑敏的话说是“写一种经验时不仅写其形,而且使它的神,也就是本质的精神,隐约渗透”[4]来安排诗的结构,:“优美的是那消失入阴影的双肩,/和闭锁着丰富如果园的胸膛,/只有光辉的脸庞像一个梦的骤现,/遥远的呼应着歇在矮门上的手,/纤长”《一瞥》,通过树、落叶、黄昏等意象将少女的一瞥锁定,这一瞥究竟包含了怎样的情感?只见诗人反复深入,描写优美的双肩没入阴影中、胸脯闭锁、脸庞如梦般骤现,虽然少女的身姿在眼前,但是笼罩在一片幽暗中。诗人层层推进,内容绵绵不尽,将其复杂曲折的情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最后,才让人体会到这在黄昏之中静立门边的少女向世界投去那偶然的一瞥,可是这一瞥中所包含的情感只能依靠读者自己去想象、揣摩了。

还有《鹰》这首诗,表面上是写鹰,一只“冷静”的能与世界拉开距离,从而“认清世界”的鹰,但我们能从中解读出另一层更深的寓意即:像鹰一样冷静智慧、敏锐、果断的人。这就使《鹰》在表层的现描述之外,另有一层超现实的象征意义,从而构成了高层的结构。

2、意象的交融

在中西方诗歌创作和理论的发展历程中,意象都是非常重要的美学概念。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意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术语。古人认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周易·系辞上篇》中说:“子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即要表达意思,必须依靠象,即“立象’。《毛诗正义》中说:“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类,即意象,即取那意象来表达。南朝伟大文学理论家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这里的“意象”指的是创作中主体心意与客体物象相融合的艺术表象。他明确指出“驭文”与“谋篇”的关键所在就是“意象”的孕育与创造。而在西方,“意象”最早是被作为心理学术语提出。在心理学上,‘意象’表示有关过去的感受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或回忆,而这种重现或回忆未必一定是视觉上的。郑敏在汲取东西方文化后,她说“意象是诗人的理性和感性在瞬间的突然结合。因此,我们可以说意象是呼吸着的思想,思想着的身体。意象在经过这种改造后再不是仅起修饰作用的比喻,它和诗的关系有机的,内在的“。在诗歌创作中,郑敏积极探索与中国古典诗歌相承接,又与西方现代诗歌相沟通的意象艺术。

受中西诗学影响的郑敏,自觉以意象作为诗的重要元素。她诗歌中的意象独具特色,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中西诗学交流的婴儿”[3]

3、厚重的主题——死、时间的流逝、对未来的祈望

4、知性化的语言——感性魅力与理性光辉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既是语言艺术,就要有一定的语言作为载体。且,语言自身具有生命力。语言文字与情感、形式有着内在协调性。而语言和思想内容可以说是是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很深邃的思想如果用简陋的语言来表述真的是一种遗憾。而现在的西方后现代是非常可怕的,语言也简直是一塌糊涂。”面对大量平庸、乏味毫无意义的口水式诗语和过于扭曲晦涩的西化语言,拒绝是必然的。郑敏认为,大量白话口语入诗,必然减少诗性,是诗之大忌。语言只有通过提炼才能增强诗性。

5、个性化的风味

记得有人曾说过“一家语自有一家之风味”,这句话虽然是针对诗人诗作的风格而言,但也表明了诗美真谛之一——诗应该有个性。蒋孔阳先生说得好,“个性美是诗人精神成熟的标志”。如果说,精神美是一个人在特定的生活的精神境界的展示,那个性美则是诗人秉性气质、人格的反映。二者的融合传达出是人的内美情怀。

郑敏诗歌的个性美表现为进取、乐观、理性的人格特质之美。比如诗作《战争的希望》“自己的,和敌人的的身体,/比邻地卧在地上,/看他们搭着手臂,压着/肩膀,是何等的无知亲爱,/当那明亮的月光照下/他们是微弱的阖着眼睛/回到同一个母性的慈怀”尽管描写的是战争过后的死尸堆积的硝烟场景,但仍然怀抱希望:和平之后的相亲相爱,这是一种乐观的心态,那和平的日子终究是会到来的。《荷花》最后上升到一种理性的人生观:生命的丰盛,来自于承受生的负担,要正视负担、痛苦。

郑敏诗歌的个性美还表现为深沉静穆和直率明朗的艺术特质之美。《学生》、《清道夫》、《人力车夫》、《金黄的稻束》等等,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出发,面对现实表现出一种对社会、对生命等的沉思。诗作《兽》、《马》、《一瞥》等则表现出静穆之美。而《濯足》、《春天》、《音乐》等则表现出一种直率明丽的诗风。这些不同于其他诗人的鲜明的个性特征,给读者以震撼的美感。

试看《荷花》这首诗,其意象比较常见,但是让人喜欢之处在于:她没有突出荷花的冷艳、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而是说荷的生之痛苦,进而说其痛苦的原因在于生命的丰厚,多么独特的视角,独特的生命观。还有“安静,安静,你可曾看见/他比现在睡得更安宁?/好象一只被遗弃的碎舟/无需再装载旅客的忧愁/自在的沉浮在风浪里……”《死难者》。一个人死后更加安宁,没有忧愁、束缚,那种死的解脱反衬生之痛苦。而最后一句“一个智者却早已对寂寞与烦恼/决定了他最后的挑选”更震撼人心:人活着来自谋生的劳累,来自风雨的袭击,精神的痛苦创伤,还不如学习智者做出选择死去。虽然郑敏的多首诗歌如《小漆匠》、《清道夫》、《人力车夫》、《残废者》等都讲述着生的痛苦,但总要活下去。于是有了《生的美:痛苦,斗争,忍受》 “沉默,沉默,沉默/像树木无言地把茂绿合弃/在地壳下忍受黑暗和压挤/只有当痛苦深深浸透了身体/灵魂才能燃烧,吐出光和力。”告诉人们要正视生命中的痛苦,要接受痛苦,阳光总在风雨过后。诗人在面对通过时做出了积极地选择,如《献给贝多芬》“从不忘/将充满希望的主题灿烂导出刀……你的心在黑暗里也看得见善良/在痛苦的洪流里永不迷失方向”,从不忘希望,不忘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迷失时找寻方向,这不仅是诗人献给贝多芬的颂歌,也是鼓舞我们自己的命运诗行。郑敏的这些诗歌的创作历程让我们明白在面对痛苦时,迎头而上,要在痛苦的背后看到希望的曙光,不向命运低头的强烈生之欲望。

总之,从郑敏的诗中,我们能读到历史的血泪和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历程。它们能引导人们透视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伤痛,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还有《音乐》这首诗:

站在月光的阴影里/我的灵魂是清晨的流水/音乐从你的窗口流出/却不知你青春的生命/可也是这样的奔向着我?/但若我们闭上了眼睛/我们却早已在同一个国度/同一条河里的鱼儿

这首诗题为“音乐”,但是书写与音乐相关的句子甚少。读过全诗,我们不清楚诗人听到的是哪种音乐。只感觉到诗人站在月光下,仿佛听见优美流畅的旋律,在那晨风下静静流淌的河水中飘过。在聆听那优美的旋律的同时,诗人想着演奏者的心意是不是也像这流动的音乐般奔向自己?想来是的,看“但若我们闭上眼睛/我们早已在同一个国度/同一条河里的鱼儿”。这般陶醉在音乐的相知,在美的世界里的携手,而“同一条河里的鱼儿”与“清晨的流水”相呼应,暗示着诗人与演奏者之间心灵的契合,进入了一个在流动的音乐里安定祥和的境界。这首诗的字句温婉、雅静,用一种暗示手法让人读过后有深思、默想。

例如下面这首诗:

这一朵,用它仿佛永不会凋零/的杯,盛满了开花的快乐才立/在那里像耸直的山峰

载着人们忘言的永恒/

那一卷,不急于舒展的稚叶/在纯净的心里保藏了期望/才穿过水上的朦胧,望着世界拒绝也穿上陈旧而褪色的衣裳/但,什么才是那真正的主题/在这一场痛苦的演奏里?这弯着的/一枝荷梗,把花朵深深垂向/

你们的根里,不是说风的催打/雨的痕迹,却因为它从创造者的/手里承受了更多的生,这严肃的负担。

品味这首《荷花》(观张大千氏画)后,我们发现除了荷花这一意象外,即除了稚叶、荷梗、花朵外,没有其他语象,从这一传统的意象中,我们能体会到即使是生长于池水中,只是依靠淤泥、雨水就生长的美丽的荷花,也有着东方所特有的静琬、纯洁的美。但是诗人展现给我们的不仅是荷花的纯洁、冷艳,还有那荷花的痛苦,究其原因是“却因为它从创造者的/手里承受了更多的生,这严肃的负担。”它的痛苦来自它生命的丰盛,这是诗人独特的的生命观,能令读者对生命产生一种新的认识和启发。

为什么偏说行云流水/假如却指着说是/昨儿的山、石/昨儿的日,月和/这站在你面前的也就是/昨儿里你所怀念的我呢?/我曾对着黃昏的云彩想/它昨夜月光里的睡态/任这个世界不停如一章/音乐的变去吧。变去吧/但自一个安静里可以/看见多少个昨夜/我的心是深山里的一口井/天空永远卧在它的胸上/假如有一只苍鹰忽地/自郁黑的林里飞起/在蓝天上盘旋,盘旋/它一定也和我一样地想那云彩吧

天空好像一条解冻的冰河/当灰云崩裂奔飞/灰云好像暴风的海上的帆/风里鸟群自滚着云堆的天上跌没/在这扇窗前猛地却献出一角蓝天/仿佛从凿破的冰穴第一次窥见/那长久已静静等在那儿的流水/镜子似的天空上有春天的影子/一棵不落叶的高树,在它的尖顶上/

谈到郑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