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五类主题

发布时间:2023-01-19 19:25:54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五类主题
连日来,全国各地受暴雨袭击,进入“看海”模式,网友们“调侃”要去“武汉看海”“安徽看海”、“河北看海”……在网友调侃的背后是城市和市民隐隐的生态之痛,更突显了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涉及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要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条件较好的城市,五年之内,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十年之内,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的目标。将海绵城市的建设提高到关系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
由政府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组织各部门合力推动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协作,系统推进,坚持问题导向,梳理全区目前城市内涝、黑臭水体、热岛效应等问题较为突出的区域,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制定治理方案,改善生态环境。要确定近期建设重点区域,确定远期建设规划,结合本地情况,组织编制重点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的详细规划、建设方案,并滚动编制年度建设计划。要自觉把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莫要顾此失彼。
要大力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实操和案例,总结借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经验,全面推进区域型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可以初步将项目分为“道路与广场”、“公园和绿地”、

“建筑与小区”、“旧改项目”、“水务项目”五类,根据工程特点实施对应的海绵城市建设方式。
1.道路与广场
转变道路和广场建设理念,以控制面源污染、削减地表径流为目标,以雨水入渗、调蓄排放为主要方式,变快速排水为分散就地吸水,提高城市道路广场对雨水的渗、滞、蓄能力。
既有道路和广场,将有计划地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在改造时同步实施海绵化改造。
新建道路的绿化隔离带和两侧绿化带要因地制宜运用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池、植草沟等多种形式,将道路雨水引入绿化带,增加道路绿地雨水的海绵功能。新建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广场、停车场推广使用透水铺装系统,采用透水基础,增加透水性。
2.公园和绿地
城市公园绿地要因地制宜地采取小微湿地、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旱溪等多种形式,增强对公园自身及周边区域雨水的滞蓄能力。在公园绿地内硬质铺装、步行系统、停车场等应采用透水材料,提升公园绿地对雨水的滞蓄和净化能力。
街头绿地宜结合城市景观、游览休憩等功能,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优化雨水的径流路径,增强蓄洪排洪能力,净化雨水径流。
3.建筑与小区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五类主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