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类学考研笔记

发布时间:2023-11-23 11:13:53

精品文档一个人类学者的形象,往往是背着行装,远离故土与亲人,不惮风雨,不避艰险,以孤往之大勇,只身一人到异民族去,做长期的田野工作,对人类终极前途进行关怀与思考。因此,人类学者要有好的身体,能够背起行囊走南闯北;还要能够理解自身的世界,同时欣赏他人的生活。P3~P14历史建构理论古典进化论新进化论传播学派历史特殊论文化相对论理人类学新心理人类学P14~P18整体分析理论:法国社会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人类学P18~P20意义探求理论:象征人类学解释人类学P20~P27后现代人类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中国民族学P27~P32研究方法:田野工作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P32~P41人类学分支学科:体质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P41~P59四个基本研究领域与文化变迁:亲属制度经济制度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宗教与仪式文化变迁参考书目《人类学通论》庄孔韶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黄淑娉、龚佩华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民族学通论(修订本)》林耀华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宋蜀华、白振声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社会人类学》朱炳祥,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人类学基础》朱炳祥、崔应令,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民族学(ethnology民族学是以民族和其文化以及文化形成的原因为研究和解释对象的一门学科。(民族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氏族、部落、部族、民族)(文化包括历史发展规律、经济结构、社会组织、习俗信仰,又可分为物质文化、社群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其他定义:民族学是以民族共同体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产生、发展、变化与消亡规律的学科。民族斯大林经典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现代民族)民族特征构成:一是共同语言;二是共同文化特点,构成民族的最本质的特征是文化;三是民族自我意识,而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有赖于共同文化。共同文化是产生共同心理素质的基础。文化特点最能够表现民族的特色,体现族体间的差异的主要是文化特点的不同。一个民族共同体在共同地域形成以后,其民族特征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此后的民族过程中,即使一部分人脱离整体分散出去,失去了共同地域和经济联系,甚至丢失了固有的语言,但如果共同的文化特点始终保留或部分保留下来,就决定了一个民族有别于另一个民族,们的民族特征没有也不会轻易丧失。长期联系在一个共同经济结构中的不同族体,各自保持自己的语言、文化特点,而没有形成为一个民族体。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的民族的特征,既有共同性,前后继承性,又有各自不同的特殊性。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人类学(anthropology人类学是研究人类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通过研究文化来理解人性,通过研究时空和结构中的异文化来理解人类共性humancommonality自性self-identity和他性othernessorothersidentity人们最先研究的是距离人类最远、对人类行为所起的决定作用最小的现象。人们认识世界,首先是在天体、接着在地球物理现象、以后是在生物学领域的各类现象中区别自我与非我。天文和物理现象较之生理和心理过程,对人类行为的决定性影响更间接和微弱。在对人类行为影响最强大最直接的经验领域,科学产生得最迟,成熟得最缓慢。人类学被称为“历史最短,抱负最大”的“研究人类的科学”(马林诺夫斯基语)立场:我看人看我视角和研究方法:跨文化研究视角(crossculturalperspective、整体性视角(theholisticperspective、民族志田野工作(ethnographicfieldwork衍生论题:文化普同论(universalism、全貌论(holism、整合论(integration、文化适应和变迁论(adaptation,体质和文化的适应)、文化相对论(culturalrelativism任务:通过探索不同的社会,理出大多数人类社会所共有的特征,建构人类社会的理论模型。用理想社会模型来改革我们的习俗,创构更加美好的社会。特点:理论和应用并重贡献:理解其他民族并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其他民族论争与共识论争:文化与人性(CulturevsNature、个体与群体(IndividualvsCommunity、科学与人文(SciencevsHumanities共识:承认文化是个人认同的组成部分,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整体性。范式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在特定时期里共同信奉的理念和仿效的原则、主题及范例。要点:范式是理论框架或者看世界的主要途径;当范式不具有世界意义,范式出现危机,旧的范式倾覆,或者作为一个特别的答案,合并到更新更大的范式之中;新的范式解释了旧的范式不能解释的现象,但新旧两种范式没有“对”与“错”的问题,它们只不过是解释的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视角下进行的解释;无论新旧范式,都不是终极的解释。范式的转换(paradigmshift在旧的研究模式不能解释新情况的时候,研究者放弃旧模式而采用新模式解释情况。附:议程跳跃(agendahopping特定课题的研究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已经难以有新的突破,研究者转向其他课题的研究,并渐成气候。人类学的理论范式的转换表现为历史建构理论、整体分析理论、意义探求理论和后现代人类学理论这四种范式的转换,就是一个先由时间与空间的对立转向符号(意义)与事实的对立,再由“对对象的研究”转向“把对对象的研究作为研究对象”的过程。在理论范式转变过程中,不具有线性发展的特征,而是具有“文化叠合”的特征。母体范式:同一时期内各学派的研究和共同母题和主导理论取向理性—进化论时期(1850~1890人类追求进步的心智和本质一致;社会文化进化的路线和阶段一致;社会文化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一致。实证—结构论时期(1890~1970探讨社会文化的结构体系和平衡机制,包含超有机体假说、认识论的经验主义、方法论的科学主义、研究者的价值中立、研究的应用取向。精品文档

最新人类学考研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