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有效识别互联网虚假信息的立体化微雕

发布时间:2020-04-09 17:02:48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有效识别互联网虚假信息的立体化微雕
作者:权凌 陈锦莹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年第13

        新媒体引爆信息传播量的同时,虚假信息趁虚而入,对社会和高校教育产生多方面影响。在自身素质较高这一内因和高校、社会共同外因作用下,当代大学生虽然对虚假信息有一定防范能力,但究其根本,却缺乏系统化辨识方法。从虚假信息特征分析、大数据源头控制、知行合一双促链路、创新思政格局、实践育人提升内力五个方面,构建立体化微雕,对新媒体时代帮助大学生有效识别互联网虚假信息提供借鉴价值。

        新媒体虚假信息有效辨识立体化微雕新媒体时代,微信、微博等操作便捷、信息量豐富的微平台迅速发展,不遗余力地给人们带来了一场沟通方式的变革。截至2016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普及率达到53.2%,网络已经逐渐占据了人们的主体视线。伴随着互联网信息爆炸的脚步,一方面,新媒体为当代大学生提供着更加深刻认识世界的沃土;另一方面,一些虚假信息也顺势以几何速度在网络上传播。近年来甚嚣尘上的网络虚假信息,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更有虚假信息涉嫌诈骗。互联网虚假信息侵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更损害国家形象,影响社会稳定。

        一、假信息对社会和高校教育的影响具有多面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熟,海量信息涌现,人们无从了解全部信息成了一切互联网虚假信息得以滋生的理论基础。基于此,别有用心者处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就会利用人们的认知盲点,制造虚假信息,操纵舆论。同时网民的言论随意性和道德约束缺失性,共同加剧了虚假信息的蔓延速度。当虚假信息不断滋生扩散,与真实信息总量不相上下,真假难辨,就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度。对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对信息极度渴求,且身处象牙塔中不谙世事的大学生来说,其甄别信息的能力和意识相对较弱。虚假信息一旦被大学生采信并传播,就会给学生的学业、心理、家庭、学校造成极大危害,而大学生危机事件又是社会关注焦点,极易引发社会恐慌。主要的危害如下: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有效识别互联网虚假信息的立体化微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