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 - 访“2016年玉溪陶瓷工艺作品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发布时间:2018-09-26 22:37:49

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访“2016年玉溪陶瓷工艺作品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

汪霄洪

龙窑民族陶艺坊。作为华宁现存为数不多的古龙窑的传承人,他秉承着祖祖辈辈做华宁陶的传统,自己拉坯,用煤柴混烧的方式在传统的龙窑中烧制器物。从小的接触和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汪霄洪在陶艺制作方面有着敏锐的感知力,他能够将日常生活和艺术作品紧密地结合,本次获奖作品《苦尽甘来》就是来源于劳动生活中的创意,因为苦瓜的外表极具造型,可以很好的用作装饰品,另一件获奖作品《凤凰笔挂》也极具美感和造型。他告诉记者,无论作品如何,有人喜欢的作品才是好作品。为了能够把华宁陶传承下去,他也在渐渐地把自己的手艺传授给后人。 罗永林

玉之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玉溪青花瓷烧制技艺”市级传承人。祖祖辈辈传承的陶瓷制作,让他选择与陶艺相伴终身,为了传承青花瓷,罗永林从陶土、颜料及烧制方法各方面进行了无数次的试烧,最终找回了那抹深邃、古老、野性的蓝色。他的获奖作品《将军罐》为仿古青花瓷,罐体青花色调呈深蓝或黑灰色,令人再次感受到了玉溪传统的工艺美。他认为,本次大赛为陶瓷工作者提供了交流接触的平台,通过这样的平台推进玉溪市陶瓷文化更好更快的发展。 胡文森

华宁古月窑陶艺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为了让华宁传统釉陶技术得到传承与创新,他在学习雕塑课程之后,决然投身到华宁从事陶艺制作,他的作品不但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肯定,而且也在省、市、县陶艺比赛中屡获头奖。他的作品《陶衣瓶》在本次大赛中脱颖而出,他表示,釉对于陶瓷就如同衣服一样,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首要考量的就是釉色。“看到那么多的学生参与陶艺,心里感到很欣慰。”他感慨道。将来,他的公司仍然会坚持纯手工制陶,将更好的陶器提供给消费者。 王玉珏

玉溪技师学院,陶艺教师。看到他作品的人都会发出同样的疑惑:“这小衣服真是陶瓷做的?这些残卷也是泥巴做的?”他本次的获奖作品《和平年代》与《残卷时代的守望者》都试图通过对泥料新的理解和尝试,用“硬”的陶瓷材质表现另一种“软”的材质特性,打破陶瓷材质以往呈现出的坚硬、冰冷的感受。作为老师,他鼓励同学们挖掘陶艺创作中无限的可能性,作为陶艺师,他不断尝试创新,将生活中的常见物以陶艺作品的形式呈现。他表示,魔术性的变质也许正是陶艺的精义所在。 张海英

玉溪联元医院。童年时用泥巴捏小猫小狗的快乐,至今仍会让她感到满足,虽然对陶艺的接触和了解不够深入,但她凭着浓厚的兴趣,认真刻苦的学习陶艺的制作及装饰,最终在男朋友的指点下完成了获奖作品《花开半零落》。制作该件作品时,因烧制方法不当而面临失败,不过在调整之后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因此而命名,同时也告诫人们人生哪能事事追求完美,偶然的残缺,也会带来意外之喜。 刘丽娇

华宁县职业高级中学教师。陶艺的恬淡和美好,是她与陶艺结缘的缘由;借由陶艺作品表达内心的追求,是她对陶艺深刻的认识;明朗阳光的陶艺作品,是她内心热情的呈现。她的获奖作品《窗》,明亮的作品似乎拥有温度,让人品味到温暖的内在美,也似乎在轻轻诉说着:心有小窗,便有亮丽的阳光进来,便不会迷途,便可拒绝黑暗、胆怯。未来她会继续把陶艺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人,让人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张丽

虽然陶艺只是她日常生活中的一点兴趣爱好,但是她力求完美,深入学习各类与陶瓷相关的知识,把不同的陶艺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和创新陶艺制作方法技巧。《一域一器》是她在本次大赛中的获奖作品,借鉴和学习了景德镇青花瓷器的装饰手法,两个罐体融合了玉溪与景德镇的青花文化,分别绘制鱼藻纹、凤穿牡丹,既适应当时人们追求吉祥寓意的审美风尚,又与当代人们寻找的传统古典美不谋而合。 杨亚

玉溪技师学院,陶艺教师。由于一部电视剧的缘故,她毫不犹豫地选择陶艺工作,尽管存在男女不平等的劣势,也丝毫不影响她对陶艺的热爱,在校任教让她对玉溪市的陶艺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见解。她的获奖作品《松》和《中国味》,期望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陶瓷类型和陶艺风格,尝试着改变老一辈对陶瓷单一的理解,让玉溪市的陶瓷文化更加多元化且具有创新思想。她将会在陶艺的路上继续探索前行,把她所理解的陶艺传播给更多的陶艺爱好者。 何菲玉

华宁县职业高级中学学生。心怀传承陶艺的理想,她希望能为中国陶艺文化传承尽绵薄之力,尽管在创作中面临设施不全、经费紧张的困境,但她依然坚持做出有思想的宝贵作品。她的获奖作品《一壶人生》来源于她对生活的深刻体会。在本次大赛中,她看到有一家父子三人均获得了不错的名次,她便对玉溪陶艺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并且她希望以后可以多举办这样的大赛,鼓励和慰藉那些投身于陶艺事业的人们,推动玉溪陶艺文化的创新发展。 马睿斌

玉溪市第四小学五年级(7)班。在爸爸的熏陶下,小睿斌对陶艺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从一开始捡爸爸剩下的泥料进行制作,到本次大赛中超越爸爸获奖,他在陶艺制作方面的能力愈发凸显。他在本次大赛中的获奖作品《十二生肖》,灵感来源于我国传统的属相,各属相惟妙惟肖、姿态各异,无一不向我们展示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作为本次大赛中最小的获奖者,小睿斌对陶艺有着无限的激情,爸爸表示,希望小睿斌能够一直坚持做陶艺,做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陈园

玉溪技师学院,2015级学生。为了弥补玩泥巴较少的童年遗憾,所以在进入学校之后毅然选择了和泥巴“打交道”的陶瓷工艺专业。她的获奖作品《筑巢》,代表着组建温馨家庭的美好。她说:“在创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组建一个完整家庭的困难,作品完成之后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制作出一个完美的作品便是她在本次大赛中最大的收获,通过陶艺作品,她能将自己内心最直接真实的感受传递给参观者。她希望自己未来能够做出更多更好的陶艺作品。 易艳红

玉溪工业财贸学校,2015级学生。她本着一颗拼搏的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创造不断超越自我的作品,通过自己的双手“化腐朽为神奇”,把普通的泥巴转变成不凡的作品。她的获奖作品《绽放》喻义在有限的生命里发挥无限的力量,让待放生命得到完美的绽放。本次大赛既为她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也让她学到了很多陶艺制作技巧,尤其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了王老师的大力指导。对于将来,她表示只要有能力就会坚持做陶艺。 赵顺婼

玉溪技师学院,2015级学生。小时候用泥巴捏小人、小汽车,让她觉得陶艺很有趣,而在专业的课程学习之后,她对陶艺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也就越发喜爱陶艺制作。她的获奖作品《花样年华》,一朵朵美丽的花朵象征着最美好的时光,寓意着每个人的花样年华都应该如花般绚烂。参与本次大赛,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学习到了很多,尽管陶艺制作是一件辛苦的事,但她表示会一直坚持做陶艺,并且用创新的想法来做出有意义的作品。 张稀

玉溪技师学院,2014级学生。做陶艺让她由毛毛躁躁变得认真耐心,并且也让她学习到了书法、素描、绘画、雕刻等等,能做一件让自己变得优秀又充实的事情是何其幸也!参加本次大赛,既是对她能力的锻炼,也是为自己两年的学习生涯交上最完美的答卷。她的获奖作品《千叶千寻》来源于大千世界各种花花草草的脉络,一千片叶子就有一千种纹路,形态各异才能称得上不同寻常。尽管制作时进行二次雕刻很考验功夫,但为了做出完美独特的作品,她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一如她对陶艺的坚持。 余翔

玉溪技师学院,2014级优秀学生。到建水游玩偶然领略了陶瓷工艺的深厚魅力,从此便对陶艺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既会深入探究陶艺制作的方法技巧,也会从日常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他的获奖作品《泥人陶》受到古埃及文化艺术的影响,表现出抽象与美感的结合。“虽然在制作时失败了无数次,但做什么事情都要为难一下自己才会做得更好。”他说道。在学校,他不但是认真好学的好学生,也是乐于帮助身边人的好同学,在本次大赛中他也为其他选手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曹梅

玉溪技师学院,2014级学生。没有任何其他因素,仅仅是因为纯粹的喜爱之情,于是她开始做陶艺,因而她的作品中饱含着她对于这个世界最为纯粹的认识,使人感觉干净清爽。本次大赛获奖作品《盘子里的世界》,她以独特的视角看世界,呈现出自己欣赏的简单,传达出每个人内心都应该有一个独属世界。虽然身体状况的原因让她对未来陶艺制作感到迷茫,但她相信所有的事情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绝不轻易放弃。 赵富贵

玉溪技师学院,2013级学生。初入学校时由于兴趣选择了陶瓷工艺专业,在学校老师的认真教导之下,他从欣赏陶艺作品转变成了能够自己动手做出美丽的陶艺作品。在本次大赛中他共有两件获奖作品,分别是《重生》和《行者》。《重生》从树桩上长出的瓶瓶罐罐象征着绝处逢生的顽强生命;而另一件作品则受到“一步一脚印,一辛一苦甜”的启发,寓意着只要坚定每一步,就能够收获最终的甜蜜。他还向记者透露未来想开一个自己的工作室,将陶艺制作坚持下去。 方敏

玉溪技师学院,2013级学生。“捏泥巴”的兴趣让他和陶艺结下不解之缘,尽管各类陶艺文化皆具有成熟的思想底蕴,但他对其有着自己独到的感悟,此次获奖作品《花器》,以器为大体,传达出器以盛放物体而具备价值。他认为,作品也应当以传达作者的感悟而有价值,作品应当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做陶器和做人一样,实现自身价值才能称得上是精品。他还说,器要应手,人要暖心,暖心之器才是他的作品。

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 - 访“2016年玉溪陶瓷工艺作品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