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程》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09-10 09:42:07


《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程》读后感
教师,自古以来就是道德咼尚的象征,尊师重道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社会中一类特殊而重要的群体,教师对知识的传承、社会的进步、文明的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延承至今,教师的作用丝毫没有减弱,而是不断强化和扩展,由起初的“传道、授业、解惑”,发展到现在的“教书、启智、育人”。因此,教师肩负的责任愈加重大,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亦随之提高。
我们通常较为关注的是某某教师学历几何、知识几许,能否让孩子的成绩快速提高,而这也成为了评价一位教师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准。知识、学历固然重要,师德师风更应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首要因素。须知“学高仅能为师,身正方能为范”,孔子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无道理。设想,一个自身道德低下的教师如何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近期拜读了周德义教授的《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程》,感触颇深。当代社会物质大繁荣,文化大发展,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化,与之相随的更有物欲横流、道德滑坡,人们缺乏明确而一致的精神寄托,凝聚力随之降低。这有着多种社会原因,但和我们的教育也不无关系。当此之时,社会更需要教师发挥应有的教化作用。教师应当是社会道德的楷模,为人师范的榜样。因此,教师要教书育人,必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只有



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可以说: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教书者必须先人师,育人者必先行成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就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师德,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
任教以来,我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渐发现,教师的言行举止的确能对学生产生明显影响。教师的举止言谈、道德修养、处事方法、性格爱好,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如璞玉、似白纸,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而且他们年龄小,没有很强的是非观念,模仿能力又特别强,所以他们往往把教师当作自己的学习楷模。正是在这种模仿与影响的过程中,他们的性格、爱好、品质、修养等也在逐步形成。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甚至是终身的。正如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教师更应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平


《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程》读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