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发布时间:2016-04-22 11:39:31

小学数学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论文)

蕲春县青石镇桐梓小学 舒存智

在过去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只是简单的把知识灌输在学生的大脑中,而学生只是单纯的记住知识根本不知道怎么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作为数学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数学,其实数学并不枯燥,只要把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那么数学就会变得乐趣无穷,而且课堂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也许有很多年轻的老师会问:“怎样让数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呢?”,这就需要老师合理的去引导,让学生明白数学不是死的,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会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老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例如:上街买东西要用到加减乘除,房屋装修预算材料,建造房子要画出图纸等等,这些都是要用到数学知识的。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理论如何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谈几点自己见解。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有时会感受到自身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用数学》时,根据学校刚刚举行过运动会,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多媒体展示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看到的是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兴趣盎然的纷纷提出问题,有的说:“左边有6个同学,右边有3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有的说:“穿校服的有4个同学,不穿校服的有5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有的说:“女同学有5个,男同学有4个,一共有几个同学?”这样让大家各抒己见,大胆回答,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数学就会变得趣味无穷。

 

  数学题目生活化,感悟数学的乐趣

在数学教学中讲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时,如果老师仅仅教大家简便运算的定律,那么学生只会套用而不会灵活运用于生活中,所以在教学本章节内容时,老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设置与生活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当中。例如:―位顾客有365元人民币,买物品应付198元,他付给营业员200元,营业员又找回2元,顾客还有167元人民币。提炼出数学算式:365-198365-200+2167元;营业员已有665元,应再收198元,当收到200元人民币时,她应找2元,现实有人民币863元,提炼出数学算式:665+198665+200-2863元。购物对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的事情,从活动中提炼出了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理,既抓住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多加了要减,多减了要加”的道理,还增强了学生对数学与生活具有非常紧密联系的认识。我们不仅要会用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在做完题目时思考一下这个结果符不符合生活实际。例如:在五年级教学中小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有一个题目出的很巧妙。小明有13元钱要去超市买可乐,已知可乐4 /瓶,问小明可以买几瓶可乐?很多学生的解答是这样的: 解:11÷4=3.25(瓶) 答:小明可以买3.25瓶。那么请问小明的做法对吗?这是很多学生容易犯的错误,虽然理论上可以这样算,但是可能买到半瓶可乐吗?所以实际问题我们还要实际解决。那么最终答案我们用去尾法就是只可以买3瓶。与之对应的还有一个题目:有13个小朋友准备去公园玩已知一辆小汽车只能坐4人,那么请问需要租多少辆小汽车? 解:13÷4=3.25(辆) 答:需要租3.25辆小汽车。这种做法对吗?在理论上是对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你能租到半辆车吗?这时就需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实际问题实际解决。本题答案就是用进一法最终答案就是4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只有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那么数学就会充满乐趣。

   将“生活经验”引入“数学课堂”,注重情商培养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注意适时适度的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教育、美育教育,并与艺术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打破以往的“纯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下师生融融的氛围,会极大地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非智力因素,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力,使智商和情商产生和谐共振。例如在五年级会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当我们在教学体积时可以举这个例子:现在有一个长方体的玻璃容器,里面装了一部分水,现在把一个苹果放入玻璃容器中,请大家思考:“容器中的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此时可能有很多同学能够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回答出水位会升高,那么老师就可以说:“因为苹果有体积所以水会升高。”进而引出体积这个概念。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实践,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尝试着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实践活动、生活问题相结合。 例如:在教学《人民币》一课时,在课堂上创设“红领巾市场”的情境,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实际进行交易,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并进行计算,做到算对钱,不出差错,学生在游戏中练习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实践活动实际上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参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数学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和态度,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手中的工具,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小学数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是目前数学学习的主流。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广泛应用的过程。”“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更应该学以致用,用数学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我作为一名扎根农村的普通老师,以上所述仅仅是我个人的浅薄见解,我只希望广大老师能够带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让数学回归生活。

小学数学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