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成长—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积极目标

发布时间:2015-05-20 14:36:39

第36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月 Vol.36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14──────────基金项目:唐山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001025) 收稿日期:2013-03-21作者简介:常秀芹(1971-),女,河北滦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140-教育教学研究创伤后成长——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积极目标常秀芹1,秦丽华2(1.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 唐山学院 学生处,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在分析现今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目标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积极目标即大学生创伤后成长,并展开对大学生创伤后成长概念、表现、发生机制等的探讨,最后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创伤后成长,实现心理危机干预积极目标的途径。关键词:创伤后成长;心理危机;危机干预;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4)01-0140-05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4.01.038 Posttraumatic Growth: The Positive Aim to Undergraduates’ Mental Crisis InterventionCHANG Xiu-qin 1, QIN Li-hua 2(1. College of Education,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2. Student Work Department, Tangshan College,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Ba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fects of undergraduates’ mental crisis intervention, the positive aim of mental crisis intervention is put forward. That is posttraumatic growth. The concept, factors, happening mechanism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undergraduates are discussed. The ways to stimulate 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are suggested.Key Words: posttraumatic growth; mental crisis; crisis intervention; undergraduates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目标存在的缺陷 近年来,由于东西方经济文化意识的冲突、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瓶颈转型期、高等教育快速大众化、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新生代大学生群体所特有的缺点等原因,导致信息时代中我国高校危机事件频发[1]。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办学秩序,影响了高校的社会声誉,而且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轻者情绪波动,短时间内不能安心于学业,重者可能导致长期的社会功能紊乱,不能正常生活,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政府相关部门、广大高校管理者以及相关的专家学者都认识到了危机事件的危害性,所以加大了对危机事件的管理与研究,有关大学生危机干预的实践举措及理论研究都取得了初步成绩。但对大学生危机干预的研究与实践仅有不到20年的历史,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有研究者指出大学生危机干预存在本土化程度不高、由外向内的单向干预、以学校为单一的干预主体、着眼于危机预防和应急处置、局限于对危机当事人的干预等问题[2];另有研究者通过访谈发现大学生危机干预存在诸如缺乏预防机制,干预效果不佳,危机干预的从业者素质欠佳,学校对危机反应过于敏感,不向学生汇报真相等问题[3]。实际上,仅从危机干预的内涵及目标的相关表述上来分析,不难看出一直以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目标上存在的缺陷。危机干预是一种短期的帮助过程,它的目的是随时对那些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

创伤后成长—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积极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