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周作人儿童与儿童文学观比较

发布时间:2011-05-09 12:34:17

   收稿日期:2004-12-03  作者简介:宋其蕤(1947-),女,河南淅川人,广州大学副教授,从事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研究,同时从事文学创作。鲁迅和周作人儿童与儿童文学观比较宋其蕤(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  摘 要:鲁迅和周作人同时投身“救救孩子”的新文化运动,以人道主义思想基础同时接受西方“儿童本位论”儿童观,构筑其大致相同的儿童文学观。十年以后,各自思想发展历程不同,其儿童文学观亦发生变化,一个提倡儿童文学培育新人,一个仅仅主张顺应儿童需要;一个主张“有味”与“有益”并重,另一个只提倡儿童文学的“趣味”。  关键词:鲁迅;周作人;儿童;儿童文学观;比较  中图分类号:I 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4X (2005)05-0047-06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位先驱鲁迅与周作人,都曾以极大热情提倡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他们具有相同又有极大不同的儿童和儿童文学主张,本文试将两位文化巨匠的儿童与儿童文学观做一比较。(一)人道主义是周氏兄弟儿童观的共同出发点;鲁迅发出“救救孩子”,周作人首先提出儿童文学的称谓,并且明确地把儿童文学纳入“人的文学”中  五四时期的鲁迅,第一功绩在于《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振聋发聩的呐喊,虽然不能完全说是这第一声呐喊震醒了中国文化界,使文化思想界注意到儿童、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但这呐喊确实使更多的文化人关注并投身到研究儿童的儿童热中。之后,《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随感录》25、40、49、63等阐述儿童问题的杂文在1918~1919年间的《新青年》上陆续发表,并且把儿童问题纳入他反封建文化思想的批判体系中,把儿童问题当作批判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开宗明义说明自己作文章的本意,是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又因为亲权重,父权更重,所以尤想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看法。鲁迅提倡解放孩子,把儿童当人,当作独立的、自主的人。鲁迅在其《随感录》二十五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子女是他父母福气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的萌芽。“小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他大力抨击封建伦常不把儿童当人的封建家庭的儿童观念,极力提倡新的儿童观。在他看来,父生子不过是自然规律,而非父对子的恩。这大逆不道的宣言是一声惊雷,动摇了父权的基石。为了让每一个父亲成为合格的父亲,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严格区分“孩子”与“人”的不同,把父亲区分为“人之父”与“孩子之父”,只有成为“人之父”,才能对孩子“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使子女有自立的能力,独立的能力。他呼吁父亲为子女牺牲,为子辈创造光明的未来。“先从觉醒的人开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1]鲁迅提出理解儿童。鲁迅认为,儿童与成人平等,但儿童又不等同成第4卷第5期2005年5月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G uangzhou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 Edition )V ol.4N o.5May 2005

鲁迅和周作人儿童与儿童文学观比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