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3 16:15:01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分析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不仅加强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同时也给风景区所在地的居民社会带来了经济收益和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当然,居民社会应该成为积极因素,然而,它也可以成为消极因素,这在人口密集地区显得尤为敏感。当前,居民社会问题在我国大多数风景名胜区中都是客观存在和无法回避的。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这一专项规划,既是风景区有序运转的需要,也是与村镇、城市、区域规划协同进行并协调发展的需要。 桃源洞鳞隐石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过历史积淀和人口聚集,逐渐形成了一些居民点,这些居民点主要以集镇和农村的形式分布。随着国家风景名胜区建立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景区内常住人口规模迅速增长,风景区城镇化现象日趋明显,以及周边地区工业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直接或间接对风景区产生了负面影响,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与风景区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导致风景区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本研究旨在促使风景区有序运转;同时与村镇、城市规划协同进行并协调发展。 在居民社会问题的研究上,论文采用社会学调查的方法收集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包括乡镇的居民人口、产业情况、社会经济数据、座谈访谈记录等,

一、居民现状

1.“沟内游,沟外住”的管理模式,无论是在此工作的员工还是以前在此居住的居民,已到了傍晚之后,全部都要出沟,在景区外部居住

2.社区参与管理模式 

据调查,中国自然保护区只有约5.88%在管理机构中设置社区管理科室,九寨沟就是其中之一,管理局通过居民管理办公室和当地的居民保持良好的沟通,能较好地解决相互间的矛盾,这在全国的景区中不多见。

二、人口密度

九寨沟县原为南坪县,位于四川省北部,东部和北部与甘肃省文县、舟曲、迭部三县连界,南部和西部同四川省平武、松潘、若尔盖接壤。面积5290平方公里,全县辖17个乡镇,人口5.6万。 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区--九寨沟位于县城西南方向,距县城41公里,总面积62000公顷。这里地貌造型各异,结构成份多样,景观类型丰富,在世界高寒喀斯特地貌中独树一帜。

三、增长趋势

2009年户籍人口65756人,常住人口75456万人。2012人口低速增长。2012年全县户籍人口67039人,其中农业人口46816人,少数民族人口25578人;年末总户数22867户;常住人口81419人,其中城镇人口3745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43‰城镇化率46.0%

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四、人口发展控制

2012年九寨沟共接待游客453万人,同比增长41.4%,其中:九寨沟景区364万人次,同比增长28.9%;其他旅游者89万人次(指探亲访友、参加会议、一日游等);旅游总体收入583967 万元,同比增长56.37%

有宾馆饭店91家,床位2万多张,其中五星级饭店2家,四星级饭店3家,三星级饭店9家,二星级1家。全县宾馆饭店发展至100家、藏(农)家乐50余家、文艺演出团体10家,接待床位达2.3万余张。成功创建国家首批四川唯一中国旅游强县、全国首批5A级景区,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旅游产业辐射带动、助民增收的主导作用更加明显,2011年预计接待游客310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36亿元,较2006年分别增长13.5 %55.2%

五、风景游赏区内居民经营活动外迁规划

1. 外迁安置方案为:在沟外建立2处四星级宾馆,床位共500张左右;风景游赏区餐食实行统一管理,其经营收入的绝大部分作为风景游赏区居民收入;风景游赏区居民在绿色观光公司入股1000万元(人民币)作为风景游赏区居民生活费用;对风景游赏区部分劳动力实行就业安置。

2.外迁经费概算及筹资方式:风景游赏区经营活动外迁共需资金1.56

亿元(人民币)。其中,建宾馆9千万元;观光公司股份1千万元新建餐厅及原餐厅改造3千万元;原有房屋的拆除和整改2.56千万元。资金筹集方式:拟采用国家、单位、个人共同筹集。国家和单位投资为无偿投资,单位投资来源拟在九寨沟每张门票中提取20元作为风景游赏区居民经营活动外迁专项经费。资金投向:国家和单位投资主要用于宾馆和餐厅、房屋拆除等整改项目,个人投资作为居民股本金投入观光公司。

3. 外迁时间及人员安置

风景游赏区经营活动外迁预计在三至五年内完成。由于外迁工程繁杂浩大,外迁工作分两步走:第一步在诺日朗修建风景游赏区午餐点,预计2001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第二步宾馆建设在2004年底前竣工并投入使用。其后关闭原风景游赏区内所有客房服务。

六、居民调控布局

根据风景区发展需要,将风景区内划定为无居民区、居民衰减区和居民控制区。

1.无居民区

风景游赏区内除九个居民寨子的居民社会用地以外的其余地带均为无居民区。

2.居民衰减区

风景游赏区内九个居民寨子均为居民衰减区。由于居民经营活动外迁,居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将在风景区有关部门的统一管理下从事风景区的管理、导游、公交车营运以及游览设施的经营等职业。现有寨子仅保留部分农耕地,其余则退耕还林,也就是说仍有少量居民从事农耕工作。大量的居民投入到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工作中,他们将会对风景区的有关政策逐步加深理解;因而也就有条件逐渐引导部分居民迁出,使风景游赏区内的居民呈逐渐减少的态势,为几个寨子的建设风貌整改工程提供有利条件。居民的居住外迁用地考虑在彭丰白河以南靠山脚一带,也可自行解决。根据居民寨子的整改方案,风景游赏区内的居民数量应少于现有的1003人。

3.居民控制区

漳扎旅游镇的农业与非农业人口分布地区均为居民控制区。这些居民分布地区现状合理,与风景区的发展没有冲突,因而应通过合理的控制措施使这种状况保持下去。规划居民控制区除了风景游赏区内的居民可迁至控制区内外,不再接纳其余人口,居民自然增长率应控制在全县的平均水平,即0.25‰;常住人口除游客外,必须是从事旅游服务的人员,并应按直接服务人口与床位数之比为14控制。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