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330478

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纲要》)中明确地提出“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由此可见,家园共育工作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在沟通、交流、合作上还存在着问题,对幼儿的身心成长、技能掌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家长与教师积极协商、沟通、交流,共同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笔者以“家园共育”为探讨主题,简述了其教育意义,指出了现阶段家园共育中较为突出的几点问题,从合作、共享、活动三个角度出发,对家园共育的模式展开分析,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教育建议,以期对家长及教师有所帮助,为幼儿打造高质量的成长氛围。一、家园共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意义幼儿园是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场所,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良好习惯的培养等,都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作为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其成长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强化家园共育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第一,家园共育可以让家长及教师更准确地掌握幼儿成长动态。幼儿作为发展中的人,受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氛围中会有不同的生活状态。在家园共育工作中,家长与教师通过及时沟通,能够让彼此快速了解幼儿在幼儿园、在家庭的状态,通过讨论确定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共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第二,家园共育可以拉近家长与园所间的距离。在信息时代中,信息传播速度快,多种不实消息、舆论新闻给幼儿教育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这些信息的出现,导致家长对幼儿园始终持有不信任的态度。在家园共育工作中,家长可以走进园所中,和幼儿一同学习、成长,通过自己的视角观察园所教育及幼儿活动,从而逐渐改善对园所教育的偏见。
第三,家园共育可以让家长建立科学的育儿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溺爱、超前教育是社会中常见的现象。《指南》《纲要》中对幼儿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教育指导方向。因此,在家园共育中,

教师可以发挥出自身专职人员的作用,利用一些沟通、交流契机向家长介绍、传输教育经验,让家长理性地看待幼儿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形成科学的育儿观。
二、现阶段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一)家庭合作意识不强现阶段家园共育中,“独角戏”的情况较为严重。所谓“独角戏”是指在教师与家庭沟通时,家长合作意识不够强,共育活动没有按照理想中的进程展开。家长不配合,不仅给教师增添了不小的教育难度,还影响了幼儿的成长进程。如在学前教育中较为常见的“5+2=0,就是因为家庭与园所的不配合,导致双方教育内容、方向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反而影响了幼儿能力的提升。
(二)家校双方不够信任在社会舆论的引导下,学前教育行业中出现了许多负面新闻,这就导致在教育中出现问题时,家长常常会与园所站在“对立面”,给共育工作增添了不少问题。如在小班幼儿刚刚入园时,家长常常会询问幼儿一些问题“幼儿园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老师有没有说你?有没有人抢你的东西?”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足以证明家校双方信任度不足。
(三)共育理念存在偏差幼儿园教育以《指南》《纲要》为教育主导依据,从儿童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创设满足幼儿实际需求的活动,并“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过于重视儿童的智力教育,抱有“超前教育”的思想。尤其在大班幼小衔接期,家长常常要求教师讲一些拼音、写字类的课程,这就导致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上出现偏差。幼儿学习内容混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四)沟通渠道不够丰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年轻的父母早出晚归,常常缺失儿童的成长过程,将幼儿交给家中的长辈照顾。这就导致在召开线下家长会或者讲座时,老人无法理解全新的教育理念,并且也无法准确地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幼儿父母,容易出现信息误区的问题。因此,为保证家校共育的质量,教师及家长要增添全新的教育渠道,这样才能给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
三、提高家园共育质量的策略(一)合作——促使幼儿全面发展1.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