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发布时间:2014-06-10 16:02:39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2.实践的主体是: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3.实践的客体是: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知觉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主观唯心主义

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2.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2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2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26.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2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客观性

29.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3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2.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BC 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D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BCDE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E.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ABCD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6.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CD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E.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7.“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BD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8.“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ABD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9.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BCD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10.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BCE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E.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2.[材料l]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2]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材料3]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

l)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恩格斯与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3)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答案要点] 1)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