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生态维护设计

发布时间:2011-06-07 23:21:01

中国古代生态维护设计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古代贤哲对“天人关系”、“人地关系”不仅有深刻的认识,提出过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并且以其指导人们的实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古代先民也以他们的智慧和精巧的设计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物质财富。

一、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

中国古代虽未有“生态”一词的说法,但自古就有并不缺乏对自然、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很多哲人、学派都对此有着自己的观点。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人主张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之天,即天地万物,可理解为自然界、自然环境),认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独立于自然界的,而为自然之物,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将人与万物一视同仁,视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并批判那种偏狭的人类功利主义的伦理、秩序和价值观。

古人的这种生态伦理观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坚实的哲学基础的。“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论者和代表应当首推道家的庄子。

庄子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齐物论》)。而早于此,老子就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

儒家称三才。三者的地位是不均等的。一方面人是天地所生,另一方面认为人超然万物之上,强调人的价值。荀子不赞成孔、孟的天人合一调和论观,他承认天地者生之本也的同时,强调人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儒、道二家虽然说法不一,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认为,人是天地自然所生,天与人既区别又统一。只是在人与自然的统一方式上稍有不同:孔孟强调和谐统一,荀子重改造自然(制天),而老庄则主张回归自然(顺天)。先秦儒、道二家的天人哲学对后世的影响久远。

易传则综合了庄子的“顺天”思想和荀子的“制天”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说,强调人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文言传》)。其中的“先天”是指在自然变化未发生以前加以引导,而“后天”是指遵循自然的变化,尊重自然规律。秦汉以后,历代思想家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明确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哲学命题,使“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唐代刘禹锡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辨证思想(《天论》上),认为天人之间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北宋张载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观点(《正蒙乾称篇》),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的朋友,人类要尊重万物,友善对待自然。宋明理学的程朱学派、陆王学派都提出过“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并对“万物一体”论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认为人与万物、自然处于和谐、均衡与统一之中,人和自然都遵循统一的规律,天人协调是最高的理想境界。

总之,“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质是主张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的和谐整体来考虑,既要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人类的生产活动,从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关系。

二、 中国古代生态观在农耕文明中的体现

古代贤哲不仅提出了丰富的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文化思想,而且在实践中通过设置专门政府机构、颁布法律法令、设立“保护区”等措施,集中体现了他们对生态文明的追求。概括来讲,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的生态维护大体有这样几个方面的体现:

1、适度利用思想

中国自古就有较发达的农业文明,而土地又是农业的根本。因此中国古代许多农学家非常重视土地的养护,提出了种地与养地相结合,合理使用土地,维护土壤养分平衡的理论主张。古人已隐隐约约意识到自然界中各种资源的再生能力是有限的,对自然资源的索取速度不能超过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应保持对资源的适度利用,以维持自然界的再生产平衡。据《尚书尧典》记载,尧把职位禅让给舜后,舜即任命伯益为掌管“上下草木禽兽”的“虞”官,以使“万物接用不亏”,亦即出现了政权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监管。孔子提出“钓而不纲” (《论语述而》),很显然他是意识到用大挂网拦河捕鱼会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而主张只用鱼竿钓鱼的。孟子主张向大自然索取要适度:“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劝告人们不要用细密的网打鱼,以留下个体较小的鱼继续生长繁殖;砍伐木材要遵循规定的季节,循自然之性,以满足继续利用的需要。古代对于狩猎活动也有若干限制,如《礼记曲礼下》所载:“君春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凡是不遵守礼制规矩而滥杀禽兽,则被视为“暴天物”。《礼记王制》:“田不以礼,曰暴天物”。“暴殄天物”,肆意损耗自然资源,其结果必然导致“山林薮泽之匮”,使得“万物不繁兆,萌牙卵胎而不成”(《淮南子本经训》),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阻滞社会的发展。而《尚书武成》篇中谴责殷纣王倒行逆施的行径,将“暴殄天物”列为一大罪状,与“害虐丞民”相提并论,可见其罪莫甚焉。

2、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家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思想。孔子提出“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反对射猎夜宿之鸟,显然,他是反对人类的滥捕滥猎,破坏生态平衡的。《国语论语上》记载,鲁宣公在夏天到泗渊张网捕鱼,鲁太史里革“断其罟而弃之”,并说,古人在“大寒降,土蛰发”时,才开始捕鱼,而在“鸟兽成,水虫孕”的夏天是不允许捕鱼的。文中称这类规定为“古训”,说明保护环境有着更深刻更悠久的渊源。古代思想家在论及生态保护问题时,往往要求统治者要躬先表率,爱惜物力,并将其视为“仁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子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孟子、荀子十分强调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注重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荀子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荀子王制》)把注意到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繁殖季节时进行保护,不加取用的做法称为圣王之所为。《荀子王制》中还讲到,“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之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类似的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不仅限于秦汉前后的律令、《礼记》等诸子学说之中,《逸周书大聚篇》则记载了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禹时期传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入夏三月川泽不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而公元前11世纪西周颁发的《伐崇令》中也有“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的规定。综上所述,我们的祖先不仅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且在法律制度上也有明确的规定。可见,古人已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自觉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而孟子、荀子则把自然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将之同国家政治联系起来,认为这是王道政治的起点,是同“养生丧死”息息相关的大事。

3、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思想

管子认为自然界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他说:“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管子形势》)他还进一步分析说:“根夫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化,谓之则。”(《管子七法》)这种规律就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一样,从古到今别无两样;这种规律也是普遍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顺之还是逆之,其结果大不一样。所以,管仲把怎样对待天的这种运行变化规律概括为:“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管子形势》)因而他提出了“五谷宜其地”的思想,并把这一思想与国家贫富联系起来。他指出“桑麻不殖于野,五谷不宜其地,国之贫也。(《管子立政》)”反之,“桑麻殖于野,五谷宜其地,国之富也。”不同的农作物不种植在适合其生长的土地上,就不会有好的收成,也就是管子所说的“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管子牧民》)。

具体到“因地制宜”,管子根据土壤和植物生长的规律,按照土壤的地下水位与水性,土壤状况对土地进行了分类,并详细阐述了各种土壤及其所宜生长的草木和农作物(《管子地员》)。管子主张政府应委派专门官员具体负责和指导农业生产: “相高下,视肥跷,观地宜,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钧修焉,使五谷桑麻皆安其处。”(《管子立政》)孔子在司空任上,也曾“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 (《孔子家语相鲁》)古人还认识到农业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产业,是故在发展农业生产时特别要注意各个季节的特点,搞好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收成。“因时制宜”,成为我国古代人民一条重要的思想原则。“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荀子王制》)“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不务天时则财不生””(《管子牧民》)要求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不夺农时”,以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管子臣乘马》曰:“彼王者,不夺农时,故五谷兴丰。”《管子小匡》又说:“无夺农时,则百姓富。”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从一个在姜太公初封齐国时地薄人少,百姓贫困(正如《汉书》记载,乃“泻卤之地,不生五谷也”)的国家发展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在诸侯纷争中成为大国、富国、强国,竟然能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重要的就在于当时的齐国统治者,非常注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经济。

4、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区”。

汉唐时期,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已发展到较高水平,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国土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整治问题。尤其是在唐代,山林川泽、苑囿、打猎、城市绿化、污水排放、郊祠神坛、五岳名山等都纳入政府管理的职责范围,《唐律》详细、具体地规定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措施及对违反者的处罚标准。据《旧唐书》记载,当时的政府还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通过设置“自然保护区”的方式来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这对保护祖国的秀丽山川起了很大的作用。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使大唐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空前繁荣的朝代,而且也成为当时闻名于世的大帝国。毋庸置疑,唐代的生态文明思想与环境保护措施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此外,儒、道的“天人”哲学观在其他诸多方面也都有体现。譬如绘画,中国山水画往往于莽莽山势之际、滔滔江水之头,会发现有很小的亭、人,或一小舟、一钓叟,仔细揣摩,会感觉有一种效法自然的“道”。譬如音乐,古典音乐《空山鸟语》会让你领略到大自然的宁静,而《百鸟朝风》则让你体察到自然界的繁盛。再譬如诗词,“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幅清新的自然画卷,宛若仙境;而“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茶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则又引起你几多飘渺无限遐想,让你感受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

三、 古人在生态设计中的实践

1、 风水林

风水林就是古代人们深受风水思想的支配,认为对平安、长寿、多子、人丁兴旺、升宫发财具有吉凶影响的人工培植或天然生长并严加保护的林木。它是风水意识的产物。古代中国人对风水林的培护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人的绿化思想。

风水林是风水意识的产物,它是受传统风水观支配的。所谓风水观是中国人在长期适应自然生态环境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其目的是追求理想的生存环境。理想的生存环境必须“藏风”、“得水”、“乘生气”。中国古代人们对居宅、村寨、城镇、葬地的选择,都强调地形地貌对“藏风”、“得水”的功用,注重选择风、水结合和富有“生气”之地,特别重视对挡风聚气、藏水聚水的环境选择。风水理论认为好的风水地不仅形局佳、气场好,而且山清水秀、环境宜人。林木茂密就是好的风水环凌的表现。帛书《周易》“林”卦就记述了周人的这种观念:“知林,大君之宜,吉”“禁林,贞:吉”;“甘林,无枚利;既优之,无咎口”可见,古代先民们早就认识到林木植被对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小气候的功能,把禁止砍伐森林看作是“吉”的表现,把肆意破坏森林看作是“凶”的行为。因此,风水理论常把“土高水深,郁草林茂”(葬书内篇)的生态环境看成是理想的风水环境,并且把“气好林茂大吉”相联于一起。所以古代先民们一方面通过“好气场”的外部表现,即林木茂盛来寻找理想的生存环境;一方面通过广植林木或保护林木来获得好风水。古代人在风水理论的实践中常常通过保护龙脉来维持风水,并把它转化为有目的地保护山、林的实际行动。在古人意识中山峰即是龙脉,风水林是保护龙脉的龙之毛发,也是藏风得水的关键。四周林木茂密,则村子中不受恶风的危害,林茂则水源得养,万物滋生。有山有水而无林木,有如人之失却衣饰与毛发。山清水秀,人文才能健康发达。

风水林主要有村落宅基风水林、坟园墓地风水林、寺院风水林等基本类型。

村落宅基风水林,就是在村落宅基周围人工栽培或天然生长保护的风水林木。如福建闽西南客家人的山村后面,几乎都有一片古老的树木,少则几亩、多则几十、几百亩。这些树木都是上辈人传下来的,树龄已有百年以上,经历数代人而至今仍郁郁葱葱、茁壮成长。村落的主人称之为“风水林”。安徽祁门县祁红乡松潭村有一片三百多年历史、面积达140余亩的风水林,宛如一道绿色屏障,庇护着全村的世世代代。又如福建南靖

和溪乐土村黄氏家族在建村当时,将村周2000多亩山林定为风水林,现在黄氏祠堂后还有300多亩保存完好,成为罕见的原始森林景观,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村落宅基风水林主要有四类。一是水口林,主要种植在村落的水口处,具有护托村落生气的风水意义。水口是村落的总出入口,也是一村一族居民盛衰荣辱的象征。水口常常是三向环山、一向出口。只有在水口处种植大片村落水口“风水林”,才能保护一村生民之命脉,抵挡煞气(东北风和北风)的侵人。水口林又有“抵煞林,之称。在村口(即水口)往往建有亭、楼、桥、坊、寺、庙、塔、书院等建筑,与水口林共同构成水口园林景观。二是龙座林,主要是指坐落在山脚、山腰的村落或村落后山的风水林。三是垫脚林,主要是种植在村落前面河边、湖畔的“风水林”。四是宅基林,古代人们在宅基周围和庭院里种植的风水林木,主要是护卫居宅和庭院环境。

还有一说,村落宅基风水林分为三种:

挡风林,又名挡煞林。风水学上有“煞气”这一说法,煞气会损害人的健康、财运和寿命。山间盆地在内部的小河或小溪流出流入处会有缺口,如果这个缺口对着西北方向或者东南方向,便会有煞气进入。所以这些地方就需要种上挡风林以挡住煞气。

龙座林,一些建在山坡上的建筑,如果后山没有树林就会被雨水冲刷,周围的风力相对也比较大。这些后山就要种上龙座林。这种风水林因种在房屋后山,形如皇帝的座椅而得名。

下垫林,建在河边湖畔等水体旁的房子,即使是有龙座林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下垫林种在河边或湖边,以避免头重脚轻。下垫林也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坟园墓地风水林,这种类型的风水林是起源于我国殷周时期的“封树之制”,古代人们在坟园墓地或皇家在陵地周围人工栽培或天然保护的林木。

江西婺源的古杉木群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于淳熙年间在文公山祖墓所植的风水林,共有16株,是国内较为罕见的古杉树群。山东曲阜“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相传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各持家乡异种树木来植,二千四百多年延续下来,如今方回二百万平方米,古木参夭,有古树10万多株。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墓,有古柏林即公顷,古柏树8万余株。这是中国最大的古柏树林,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约3万株。

寺院风水林,即古代僧侣道士们在寺庙宫观庵周围人工栽培或天然保护的林木。安徽九华山和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和峨眉山、浙江普陀山、河南少林寺、江西三青山、湖北武当山等寺院、都有大片的风水林保存。

风水林体现了古代人注重林木景观、推崇绿化环境的风水思想;倡导植树的风水绿化思想和禁止毁林的风水护林思想。

浙江兰溪诸葛村
  至今在岳阳张谷英村、浙江兰溪诸葛村等古村落周围都留有许多风水古树和风水古林,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园林景观。这种风水林成为留给后代一笔珍贵的财富。

2、 园林

园林景点的林木:园林景点是人们休闲赏玩之所,南方地区许多古村落都建有公共园林作为村人聚玩休闲之地,有人称之为“水口园林”。可以认为园林最初来自于中国古代风水林中的一种宅基林,古代人们在宅基周围和庭院里种植的风水林木,主要是护卫居宅和庭院环境后来逐渐形成了园林的雏形。

古代园林是文人雅士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利用不同植物特有的文化寓意丰富植物观赏内容,寄托园主思想情怀,而且植物配置于诗情画意结合。古代园林植物造景常强调艺术性原则,很大程度上受到园主和造园家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影响。园林的建造不仅使人们意识到植物具有其本的美化和观赏功能,而且发挥了一定的环境价值,如改善小气候、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等作用。

苏州园林 (作者拍摄于苏州园林)

3、 原生态民居

传统民居设计在对人居生态上有着足够的重视和维护。

在建筑布局上,原生态传统民居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注重结合自然地理条件,结合地势,与自然和谐相处。如西南山区干阑式民居建筑结合地势底层架空,高低错落江南水乡民居多于河道密切结合甘肃一带的窑洞民居则充分依托黄土崖。这与现代生态自然观是一致的。而且利用自然地形,减少土石方量,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形式。

广西龙胜金竹寨的壮族住宅 西双版纳傣族竹楼

窑洞民居

在建筑平面布局、空间设计、节约能源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在营造小环境方面: 传统民居都很重视将自然景色引入狭小的建筑空间, 从平面到立体的全方位的多种手法的运用。如在南方民居狭小天井院落中种花植草或开辟水面, 把自然景观引入到建筑中。有的在墙上种植爬藤植物,在屋顶进行绿化处理,最终实现立体绿化。通过小环境的营造,一方面,它们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呈现出一种绿色的,可持续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通过绿色植物可以起到改善环境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它是生态建筑的一种最简单最经济的自然空调技术与表现形式,也是原生态思想的一种体现。

苏州园林 (作者拍摄于苏州园林)

在通风方面:南方民居房间进深大,厅宽且高,门与窗,窗与窗尽可能对齐,形成“穿堂风”,加快空气对流带走热量。而且通过天井、厅堂、通廊与侧院相结合的布局方式组织通风。天井既是引风口,又是出风口。风从天井吹向厅堂,进入通道,从后天井或侧庭院回归自然。如果天气炎热,微风拂动,天井院落在阳光暴晒下温度急剧升高,热空气不断上升,即所谓的“拔气”作用。而建筑周围的冷空气却通过门窗等通道不断向天井补充, 形成冷热空气的对流。这种通风系统形成良好的“穿堂风”,以达到夏季自然降温的目的。在建筑的细节处理上,一般民居建筑采用檐口伸出遮阳处理,利用建筑物的阴影, 减少因太阳直射而引起的热量上升。有时还设回廊,以加大建筑物的进深,形成凉爽区,如云南大理白族“三房一照壁”的传统建筑形式。

云南大理白族民居 三房一照壁 (细说三房一照壁http://kx5099.blog.163.com/blog/static/1125542172009610742990/,云南文化信息资源网http://ndcnc.ynlib.cn/whly/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560

4、 都江堰

都江堰简介:它防洪、灌溉并举,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都江堰工程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环境;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都江堰是秦国雄心勃勃地为征服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而在其后方兴建的水利工程。地处黄河支流渭河流域的秦国为了夺取中原,制订了首先吞并相邻的小国,再利用岷江、长江的便利征服占据长江中游的楚国,然后北征黄河中下游北方各国的战略。公元前308年,秦灭蜀之蜀郡,开始了其对粮食、兵员供给后方的经营。52年后,即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岷江上游成都的西北。这里是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起点,在地形上具有自流引水的良好条件。要实现引岷江水进入成都,首先需开凿引水口,宝瓶口是利用岷山山脉余端凿开的永久性进水口,是都江堰最早兴建的关键性工程。宝瓶口开凿成功为都江堰的发展开创了广阔的前景。都江堰经历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至迟在唐代渠首即具备了现在的规模,形成了由分水工程——鱼嘴、导流工程——百丈堤和人字堤、调节工程——飞沙堰、进水口——宝瓶口组成的枢纽工程。鱼嘴建在岷江江心洲的顶端,江水在此一分为二,左侧水流称内江,水流经百丈堤、人字堤、飞沙堰、宝瓶口的综合调节,余水通过飞沙堰汇入岷江。渠首各工程组成有机的整体。科学的布置和合理的高程控制使都江堰排放相宜,运行至今,效益不减。

都江堰的建筑材料全部就地取材。岷江中的卵石、山区的竹木都是都江堰运用2000多年的主要建筑材料。都江堰所有的工程都由这三种材料修筑:用竹子编成竹笼,或绑扎成杩杈。以卵石充填而成的竹笼堤,以杩杈为骨架的土石堤,可以修筑各类水工设施。中国传统的水工构件、施工工艺几乎都可以在都江堰找到影子。


杩槎

古代都江堰灌区基本覆盖成都平原,灌溉面积达到20,0000顷,通航水道纵横平原东南西北,是成都平原行洪的主要通道。干渠进入成都后,渠系不断完善,并构成了成都的城市园林水系。灌溉和舟楫之利使成都自汉代以来便成为全国经济繁荣的重要商业都市之一,成都平原更是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而被称为天府之国(《华阳国志》)。

都江堰渠首枢纽工程处的岷江河床中,江水中有一排(或向东岸,或向西岸)低矮的竹笼杩槎,鱼嘴至飞沙堰低矮的金刚堤和断崖宝瓶口。金刚堤犹如河中的沙洲。其实,李冰创建都江堰时就是利用河中沙洲“壅江作堋”,而达到引水目的。宝瓶口,虽然是远古人为,今天看来犹如天造地设的自然山崖缺口。站在伏龙观上,放眼一切,山水林木和河床中水工设施,是那样和谐一体,古朴自然。而今虽有外江电动节制闸和两岸度假村建筑物,但水利工程本身的科学原理和基本设施未变。

都江堰宝瓶口 (中国大坝技术网http://211.157.115.63:8887/gctk/

都江堰鱼嘴,取水于自然的岷江河床中,而非分水于拦河的长堤高坝之下。通常人们一说到水利工程,不禁地联想到堤坝。潴水之多以灌溉,积水之势以发电,而水性即流且漫,无堤无以蓄多,不壅无以成势,这是当今普遍的看法。

而都江堰无坝,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结晶。都江堰主要功能是灌溉农田。李冰修建都江堰时是为“避沫水之害”、行舟、溉田。防洪排涝,是那时保全川西居民性命,改造川西湿地,发展农业的当务之急。都江堰建成后,创造出了川西平原“江村事事幽”的优美人居环境。都江堰创造出了良好的农业环境,提高了农业经济生产率。

都江堰工程主要解决农灌用水,引水、用水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农业用水,主要在春末初夏,此时是一年中雨季开始的季节,是岷江上游水源岷山积雪开始融化的季节。都江堰渠首以上,积水面积达25820平方公里,岷江每年来水量150.82亿立方米,千里岷山雪终年不化,更是天然水库,水源丰富而稳定。李冰修建都江堰,亲自考察至氐道(今松潘),了解到岷江上游的旷野和雪山有丰富的水源,考虑到岷江枯水期、洪水期与农业灌溉用水不相违,也就不须修坝潴水。这是天成和人需的统一。没有高坝,景观和谐。

当今世界上,截江栏河修建水利工程,排沙是久困人们的大难题。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水利工程因排沙问题未妥善解决而堙废。都江堰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一是渠首枢纽工程选点的科学,最佳的地点,最佳的河段。二是工程设施的巧妙,诸设施各自发挥主要作用和辅助作用,相互有机配合,共同实现分水、溢洪、排沙、将一定量较清的水引入灌渠的总目标。三是管理规范、制度化,年年岁修落实。全部设施简单、管理易行,而功效巨大,每年1300万吨泥沙没有淤积于此,都江堰得以永恒。

李冰从客观环境出发,“因高卑之宜,驱自行之势”,“因地制宜”,“乘势利导”的指导思想和工程实施原则,最终解决了都江堰的这一难题 。这完全是遵循于自然而求我之需,让主观意图在客观条件中实现,共臻和谐。都江堰实现排沙的精妙之处,专家、学者们说是“弯道环流”也罢,说是某堤岸某岩石“挑水”也罢,总之成功地实现了排沙,一切均在自然中。这实在是了不起的杰作。

人类修建工程,是在改造自然环境(即使微小局部),是在索取自然资源(即使微小数量)。现代生产对自然的过度开发,生活方式的暴殄天物,作歹量的积聚,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在生态环境的报复威胁下,人们醒悟了。20世纪下半期后,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始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认识和求持续发展的行为准则。

带着这种眼光来审视都江堰水利工程,无不为中华民族先民“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与行为在这里得到充分而完美的体现感到惊叹。

综上所述,中国古人在“天人合一”这一总的思想下,营造、维护了大片的风水林木,结合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胆创新,精巧设计了众多园林、生态民居。虽然有些是在一定程度的风水迷信指导下的行为,有一定的被动性,但它们客观地收到了生态维护的实效,做到了老庄主张的“回归自然”。而修建了诸如都江堰这样的神奇工程,达到了荀子主张的改造自然(制天),又不失如自然和谐统一。早在二千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蕴藏着极其巨大的科学价值,它内含的系统工程学、流体力学等,在今天普遍受到推祟和运用,仍然是处在当代科技的前沿,是中国古代生态维护设计的典范。古人在生态维护上思想的实践,仍值得我们当今社会人们的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国锋. 浅论中国古代的生态和谐思想.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自然学科, 2009

[2] 张岱年. 天人合一自然观是一种全面的观点. 北京:北京大学学报,1985

[3] 古今图书集成(47). 北京:中华书局,1934

[4] 纪怀禄. 原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实验. 建筑学报,2004

[5] 俞孔坚. 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 刘沛林. 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7] 楼庆西.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8] 古代唯一的生态建筑——都江堰. 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f?kz=222524558

[9] 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 都江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test/2006-03/29/content_239215.htm

中国古代生态维护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