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睦友善的名言

发布时间:2016-06-23 15:50:44

马克思有句名言: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
和谐之美有着巨大的凝聚力。
和谐之美犹如一幅画、一首歌。
和谐之美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它的引人之处还在于其对人有着强烈的感召力。
和为贵,谐为美!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
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 ——鲁迅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是和谐而不会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而不会和谐

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

和谐美是美的最高境界。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说过:
"美在和谐。"可见,和谐 美是一个极古老而又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美学命题。

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 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
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 造就了环境的美。"

赫拉克利特说:"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

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黑格尔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

古人用典 劝兄弟和睦

 

 

古人在诗词创作中,除了讲究韵脚、平仄、对仗,也很善于用典。诗人、词家巧妙用典,使诗词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言简义丰,耐人寻味,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当然,由于现代人传统文化缺失,当读到古典诗词时,往往不懂和不知诗人、词家在用典,因此,或者不理解,或者误解。

最近在读冯梦龙《古今小说》,第十卷是《滕大尹鬼断家私》,故事讲的是,七十九岁的倪太守纳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做妾,生了一个儿子,在他死了以后,嫡庶争产,滕大尹断案。这篇话本开篇就是一首词,名为《西江月》,词中写道:

玉树庭前诸谢,紫荆花下三田;埙篪和好弟兄贤,父母心中欢忭。     多少争财竞产,同根苦自相煎。相持鹬蚌枉垂涎,落得渔人取便。

这首词上下两阙,八句五十字,却用典五次,其中三个典今人已经陌生,有两个典倒为人熟知。

玉树庭前诸谢,这里引的的是谢安、谢玄叔侄的故事。谢安、谢玄都是东晋的著名将领,也都有才学。东山再起说的就是谢安的故事。一次,谢安教训他的子侄们,他问道,为什么人家都希望自己的子弟们好?他的侄儿谢玄回答说,就好比芝兰玉树,人们都希望它们能长在自己的庭院中。谢玄把有出息的后代比作馥郁的芝兰和亭亭的玉树,它们高洁辉煌,长在自己的庭院,能够使门楣生辉,回答得很漂亮。

紫荆花下三田,这里引的是一个古代传说。西汉时,有哥仨,名字分别叫田真、田庆、田广。树大要分杈,人大要分家。他们家有一棵紫荆树,哥仨在分家时,就商量把紫荆树也劈了分为三份。没等劈,紫荆树自己就枯死。哥仨受到震动,他们就决定不分家了,紫荆树也就重新向荣,枝繁叶茂。

埙篪和好弟兄贤,这里引的是《诗经》语句。《诗经》《小雅》中有诗句:伯氏吹埙,仲氏吹箎。埙和篪都是古代乐器,埙像梨形,篪像竹笛形,但两者发音原理相同,发音音色相近。埙、篪在一起演奏可以获得音色和谐的效果。所以,伯氏吹埙,仲氏吹箎就比喻兄弟俩和谐融洽,埙篪就成了兄弟的代称。

同根苦自相煎。相持鹬蚌枉垂涎,落得渔人取便,这里引的曹植七步吟诗和鹬蚌相争的故事就是广为人知的了。

这首《西江月》用典五次使词劝兄弟和睦的目的更明确、内容更丰富,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方便说书人更好进入正题:滕大尹鬼断家私,让人在听书时也得到艺术熏陶。

2010·1·29

 

 

 

分享: 

2

喜欢

0

赠金笔

关于和睦友善的名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