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力量

发布时间:2019-11-25 16:47:46

语言的力量

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言是现在人们最主要的交流方式,是人们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人们彼此的交往离不开语言。语言的本质是区分善与恶的。我们某件事做的比较好时,接收到的更多是鼓励,赞美;而当我们某件事做的不好时,接收到的大多数是批评或唾骂。

可我们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去赞美或唾骂一个人时,其语言的影响有多大,威力有多强呢。我们人生的很多时候都是在流言蜚语中度过的,活在别人的口中和眼里,我们总会记得那些伤害过我们的,激励过我们的语言对我们的人生影响有多大。

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语言的力量,往往比你想象的强大的多得多。

有可能短短的几个随意脱口的字语,在我们自己本身看来并没有什么;但对于别人,却是莫大的鼓励和帮助。相反,如果是恶语相向;哪怕只是一个字,也是莫大的伤害和打击。

我们在儿时的成长史中,受到的打击有大多数都是来源于我们父母,践踏我们梦想的人,第一个肯定就是我们父母;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而恶性语言就像是一把刀子一样,刻下的伤口是永远无法愈合的。

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语言作为人们最主要的沟通工具,应该最大限度地被善化,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美好的语言世界里。

语言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