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翻译

发布时间:2023-01-06 20:20:18


洛神赋翻译
《洛神赋》新探作者:顾农贵州文史丛刊199706期在现存的曹植全部作品中,《洛神赋》是传诵最广疑义最多的一篇。
该赋的作年,究竟是黄初三年还是黄初四年,至今未能论定;关于该赋的背景,早已有感甄之说,但该赋与甄后有无关系或有何种关系,始终模糊不清;关于该赋的主题,歧义尤多,清代的诠释家每认为此篇全是比兴,何焯《义门读书记》说它寄心文帝,此亦屈子之志也,丁晏《曹集诠评》跟着说此赋寄心君王,犹屈子之志也,此说流行甚广,而其实乃出于妄加此附,对此当代学者们已有很好的驳斥[1]但这里还有许多问题尚未作出清晰的合乎情理的解释。
三十年代沈达材先生作《曹植与〈洛神赋〉传说》(上海华通书局1933年版),其自序有云:《洛神赋》最先留在我脑海里的,只有些绮丽、哀艳这种印象,并没有留心到它里面有什么问题在呀,后来读到李善《文选注》中所引的传记,才知道曹植这篇文章是为他的爱人甄后写的。
稍后,又得读于光华的《文选集评》、丁晏的《曹集诠评》,于是先前所认为为甄后写的《洛神赋》又换了面目,它竟是为思君恋主而写的了••…问题既为此复杂,何去何从,我们只好自己打算便了。
这段话很能代表后之读者面对该赋的迷惘之情;但该书认为此赋没有什么深意藏在里面(第58页),恐怕未免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按《文选》将《洛神赋》列于情这一组,置于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之后,最是高妙,萧统早已把这篇赋写什么说



得很清楚了。
现在的问题在于弄清此赋与甄后的关系;又曹植生平有一大疑案,就是他黄初二、三年间第二次获罪的原因和经过,迄今未能论定,如果将这两个案合并审视,或可得一究竟。
(黄初二年(221临淄侯曹植连遭厄运。
当年上半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旨,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
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月,改封鄄城侯。
曹植为此事有过一篇《写灌均上事会》,说自己要把这次事件的有关文件都置之坐隅,孤欲朝夕讽咏,以自警戒,表面看去似乎有自虐的倾向,实际上却大有自嘲和反讽的意味。
曹植一向不甘寂寞,他根本没有认真地自戒,当年下半年他再度出事,又被拘至首都洛阳治罪,一直搞到第二年即黄初三年(222年初,问题才告一段落,复回鄄城。
关于这次获罪的来龙去脉,笔者已有专文论及[2],这里无须赘述,这里只要强调指出他由洛阳回鄄城的时间与《洛神赋》关系很大。
赋序云: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事,遂作斯赋。
这里所说的由洛阳东归的时间,与曹植其他生平材料密合无间,是完全可信的


洛神赋翻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