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县流河镇中街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种菜能手

发布时间:

蔬菜大棚里的致富带头人
记流河镇中街村民董彬
在青县流河镇中街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种菜能手,他就是董彬,今年31岁。从事大棚蔬菜种植近5年了,这些年,他潜心研究蔬菜种植,用自己过硬的技术本领和坚定的信心,战胜蔬菜大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如今,他的大棚蔬菜正一天天壮成长,大棚内各类新鲜蔬菜长势喜人,枝繁叶茂,可谓硕果累累。
董彬虽然是个初中生,但他思想进步,头脑灵活,勤劳能干,前几年流河镇党委、政府组织部分农民和干部到山东蔬菜基地寿光考察学习,董彬也参加了。到了寿光,看着寿光百姓们经营的一座座高效大棚,以及棚内生机勃勃、果实累累的蔬菜,他不禁发出感叹:同为农民,别人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做呢?于是,他就下定了决心,苦学瓜菜种植技术,决定利用现有的条件,建棚种瓜菜,一定要闯出一条致富的新路来。
董彬率先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建起了竹竿拱棚,开始摸索种植大棚瓜菜,第一年他试种了大棚黄瓜,由于是直播,出苗慢,管理跟不上,上市迟、价格低,加之黄瓜成熟季节生病出虫,一年的努力基本没有赚钱,村里人热嘲冷讽,家里人唠唠叨叨,他心里很不是滋味。第二年,他继续试种,并及时向镇、县农技人员进行了请教,提早选购了适宜大棚种植的品种,及早育苗,在大棚内又铺了地膜,进行双膜栽培,加强管理。他的辛勤劳动终于

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当年种植的黄瓜由于上市早、价格好,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两年收入的对比,使他深深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为此,他购买了大量的科技书籍和技术资料,开始通宵达旦地钻研设施瓜菜种植技术。他还把书带到田间地头,结合实践学。通过学习,他逐渐掌握了一套适合本地瓜菜生长的生产模式。不仅如此,他还与县、镇农技站的技术人员交上了朋友,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及时向科技人员请教。
董彬靠种植大棚瓜菜致富后,并没有满足,他认识到,自己虽然靠早起步种植瓜菜赚了钱,但既要种,又要卖,实在太辛苦,且受市场影响很大,单家独户的小家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动员更多的群众从事瓜菜种植业,必须把一些种植大户联合起来,才能形成产业基地,才能吸引远方客户上门购买产品。因此,他把自己近年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在实践中摸索的经验,毫不保留地向其他农户进行传授,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中街村掀起了一股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种植大棚的村民们纷纷来找他取经,而他则无私帮助村民们,他家成了村民的技术咨询点、信息汇聚点、学习培训点、便民服务点,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义务技术员,每到一个管理阶段,他都会事先查找资料,看该干什么活,温度如何掌握,是否容易发生病变,及时入棚指导,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就与县、镇技术员联系,请求帮助解决。几份耕耘、几份收获,董彬的辛苦换来的是带给自己和群众的好效益。现在,每座大棚每年都能净赚7000多元。随着瓜

菜种植规模的扩大,他建议村上成立了瓜菜协会,吸引群众入会,协会成立以后,先后组织群众到一些优良的瓜菜基地去参观学习。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大家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增强了他们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勇气,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吸引了客户到瓜菜基地购买,缩短了流通环节,减少了流通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目前,镇党委政府正在积极协调村里开展大棚技术培训活动。
经过几年的发展,董彬的蔬菜大棚已由起步时的1个棚、7亩地,发展到现在的6个棚、70多亩地,种植品种有芹菜、黄瓜、西红柿等,而且黄瓜市场非常抢手。由于大棚采取绿色种植,使用农家肥、不使用高效、巨毒农药及催熟剂,蔬菜无公害、质量好,吃着放心,随摘随卖,新鲜度是蔬菜商倒运的蔬菜无法相比的。因此他的蔬菜很受青睐。董彬说,大棚可种植三到四茬菜,可以常年卖菜,经济效益是大田粮食的30倍。
辛勤汗水浇灌出科技之花,董彬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能手,他一系列的刻苦努力没有白费,自己经营多年的蔬菜种植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家里的条件一年好过一年,实现了小康生活。在他的带动下,附近群众很多都搞蔬菜种植,走上了致富之路。
董彬说: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这是蔬菜种植户对我的信任,我除了感到光荣,更多的感到这是一份责任,我只有带领他们扎

扎实实勤劳致富,才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0年全村蔬菜收入比去年提高20%以上,这一成绩的取得,都与董彬辛勤工作和努力是分不开的,他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全村农民的好评。


在青县流河镇中街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种菜能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