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管理基本知识

发布时间:2019-03-31 17:49:13

一通三防管理基本知识

1、通风基本知识

1 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 供给井下人员足够的新鲜空气;冲淡和排除有害气体及浮游矿尘,使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提供良好的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1、新鲜空气:指井巷中没有经过用风地点、受污染程度较轻的进风巷道内的空气。

2、污浊空气:指经过了用风地点、受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

3、矿井气候条件:指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这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状态。

4、相对湿度:指某一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蒸气量之比的百分数。

5、绝对湿度:指1m31kg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克数。

6、摩擦阻力:空气在井巷中流动时,由于空气和井巷周壁之间的摩擦及流体层间空气分子发生的磨擦而造成的能量损失称为摩擦阻力(也称沿程阻力)

7、局部阻力:风流经过巷道某些局部地点,如拐弯、分叉、汇合、断面变化等处时,引起风流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涡流,造成风流的能量损失称为局部阻力。

8、等积孔:用来衡量矿井通风难易程度的指标。即假定在无限的空间有一薄壁薄壁上开一面积为A的孔口,通过孔口的风量等于矿井风量,孔口两侧的风压差等于矿井通风阻力时,则孔口面积A称为该矿井的等积孔。

9、抽出式通风:又叫负压通风,是指通风机从井下或局部地点抽出污浊空气的通风方式。

10、压入式通风:又叫正压通风,是指通风机向井下或风筒输送新鲜空气的通风方式。

11、矿井漏风:是指矿井通风系统中,进入井巷的风流没有达到用风地点之前沿途漏出或漏入的现象。

12、矿井通风网络图:用不按比例、不反反映空间关系的单线条来表示矿井或采区内各巷道连接关系的示意图,称为通风网络图。

在煤矿通风中,有并联通风、串联通风、角联通风三种方式。井下各用风地点的回风风流再进入其他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
13、串联通风: 是指风流经过用风地点或区域后,不排入回风系统而进入另一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

其主要害处有:

(1)前一个工作面的沼气二氧化碳炮烟粉尘及其有毒有害气体被带入下一个工作面,故使被串联的工作面的空气质量下降;

(2)串联通风风路比并联要长,风阻大,影响采区供风量;

(3)一旦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或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会扩大灾害范围,因此必须对使用串联通风的条件加以限制

14、并联通风: 是指井下各用风地点的回风直接进入采区回风巷总回风巷的通风方式,叫分区通风(并联通风),又叫独立通风。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15、  角联通风: 是指角联通风网路在并联风道间将有联络的风道相互连接起来的风网。起联络作用的风道称为对角风道,两侧的风道称为边缘风道。只有一条对角风道的网路为简单角联网路,有两条以上对角风道的网路,称为复杂角联网路。当矿井通风出现角联风路时,对角联风路中的风流方向有时会发生变化,或者风路停止流动,造成风路的瓦斯积存,或者形成多个工作面串联通风,给矿井通风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预防角联风路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必2须使非对角风路的风阻达到一定的比例关系。

16、扩散通风: 利用空气分子的自然扩散运动,对局部地点进行通风的方式,叫做扩散通风。掘进巷道时,不得采用扩散通风的方式。井下机电硐室深度不超过6m入口宽度不小于1.5m并且无瓦斯涌出时,可采用扩散通风。

17、循环风 :局部通风机的回风,部分或全部再回入同一局部通风机的进风流中,叫循环风。回风流中含有矿尘和一定浓度的瓦斯,当循环地进入工作面煤矿口时,不但不能稀释工作面的矿尘和瓦斯浓度,反而和逐渐增加,使矿尘和瓦斯浓度超限,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18、风硐:风硐是联接主要通风机装置和风井的一段巷道。
风硐多用混凝土、砖石等建材构筑成圆形式矩形巷道,这是由风筒的特点所决定的。

19、风桥:风桥是将两股平面交汇的新、污风流隔成立体交汇的新、污风分开的一种通风设施。
根据结构特点不同风桥可分为三种:
(1)绕道式风桥。 (2)、混凝土风桥。 (3)、铁筒风桥

20、风窗()
风窗是在巷道内设在墙或门上,在墙或门上留一个可调空间窗口,通过调节空间窗口面积从而达到调节风量的目的。

21、风障:在巷道内利用木板、苇席、风筒布做布障起到引导风流的作用。常用此方法处理高冒处、上隅角等处积聚瓦斯。

22、风筒:在巷道中利用正压或负压通风动力通过管道把指定的风量送到目的地,这个管道就叫风筒。

23、隔断风流设施
1、防爆门()
防爆门是装在扇风机筒,为防止井下发生煤尘瓦斯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毁坏扇风机的安全设施。当井下发生煤尘、瓦斯爆炸时,防爆门即能被气浪冲开,爆炸波直接冲入大气,从而起到保护扇风机的作用。
2、挡风墙
在不允许风流通过,也不允许行车行人的井巷如采空区、旧巷、火区以及进风与回风大巷之间的联络小眼都必须设置挡风墙,将风流截断。以免造成漏风,风流形成短路使通风系统失去合理稳定性而发生事故。
挡风墙分为:临时挡风墙、永久挡风墙。
1)临时挡风墙:一般是在立柱上钉木板,木板上抹黄泥建成临时挡风墙。
使用条件:服务年限不长,巷道围岩压力小,漏风率要求不不严时使用。
2)永久挡风墙:一般使用料石、砖土、水泥、混凝土建筑。
使用条件:服务年限长,巷道围岩压力大,漏风率要求严时使用。
3、风门:在不允许风流通过,但需行人或行车的巷道内,必须设置风门。
按结构分:普通风门和自运风门。
4、通风设施管理规定:
1)、通风部门做好系统的调整,尽量减少风卡以自然分配风量为主。
2)、爱护通风设施做到:风门严禁同时打开或用车撞风门、风门损坏及时汇报通风调度,如果影响系统风量受影响区域停电、撤人修复后再生产,安监调度组织分析处理。
3)、通风设施由通风部门管理,其他单位无权移动、拆除等权力,如需要拆除、移动需要提前和通风部门联系。
4)、严禁跨入栏杆、拆除栏杆、闭墙、风卡等通风设施。
风量的测定
矿井通风的主要参数之一就是风量,:单位时间内通过井巷空气的体积。
一、测风站要求

1、必须设在直线巷道中。
2、测风站长度不少于4m
3、测风站前后10m内没有拐弯和其它障碍。
4、测风站应挂有记录牌,注明编号、地点、断面积、平均风速、风量、测风日期、测风点。
5、测风站应设在没有漏风、支架齐全、断面变化不大的巷道内。
二、测风方法 测风采用定点法、九点法和线路法,求出平均风速。
在同一断面测风次数不少于三次,每次测量结果的误差不应超过5%,然后取三次的平均值。测得平均风速后通过测风站的断面积计算出巷道风量。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至少每10天要进行一次全面风量测定。
4、通风设施管理规定:
1)、通风部门做好系统的调整,尽量减少风卡以自然分配风量为主。
2)、爱护通风设施做到:风门严禁同时打开或用车撞风门、风门损坏及时汇报通风调度,如果影响系统风量受影响区域停电、撤人修复后再生产,监调度组织分析处理。
3)、通风设施由通风部门管理,其他单位无权移动、拆除等权力,如需要拆除、移动需要提前和通风部门联系。
4)、严禁跨入栏杆、拆除栏杆、闭墙、风卡等通风设施。

24、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大于0.5.

25、矿井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

19、井巷中的允许风流速度

2、瓦斯

1、什么是瓦斯:井瓦斯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有时单独指甲烷(沼气).它是在煤的生成和煤的变质过程中伴生的气体.在成煤的过程中生成的瓦斯是古代植物在堆积成煤的初期,纤维素和有机质经厌氧菌的作用分解而成.另外,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在成煤的同时,由于物理和化学作用,继续生成瓦斯.
瓦斯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但有时可以闻到类似苹果的香味,这是由于芳香族的碳氢气体同瓦斯同时涌出的缘故.瓦斯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0.554,在标准状态下瓦斯的密度为0.716kg,所以,它常积聚在巷道的上部及高顶处.瓦斯的渗透能力是空气的1.6,难溶于水,不助燃也不能维持呼吸,达到一定浓度时,能使人因缺氧而窒息,并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瓦斯的燃烧、爆炸性是矿井主要灾害之一.
瓦斯在煤体或围岩中是以游离状态和吸着状态存在的.
游离状态也称为自由状态,这种瓦斯以自由气体状态存在于煤体或围岩的裂缝、孔隙之中,其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贮存空间的体积、压力和温度.
吸着状态又称结合状态,其特点是瓦斯与煤或某些岩石结合成一体,不再以自由气态形式存在.按其结合形式不同又可分为吸附及吸收两种.吸附状态是由于固体粒子与气体分子之间分子吸引力的作用,使气体分子在固体粒子表面上紧密附着一个薄层;吸收状态是气体分子已进入煤分子团的内部.
几种状态的瓦斯处于不断变化的动平衡之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当压力、温度变化时,游离瓦斯转化为吸着瓦斯称为吸附,吸附瓦斯转化为游离瓦斯称解吸.
矿井瓦斯爆炸是一种热一链式反应(也叫链锁反应).当爆炸混合物吸收一定能量(通常是引火源给予的热能),反应分子的链即行断裂,离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也叫自由基).这类游离基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成为反应连续进行的活化中心.在适合的条件下,每一个游离基又可以进一步分解,再产生两个或两上以上的游离基.这样循环不已,游离基越来越多,化学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后就可以发展为燃烧或爆炸式的氧化反应.所以,瓦斯爆炸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定浓度的甲烷和空气中度作用下产生的激烈氧化反应.
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促使爆源附近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向外冲击,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巷道和器材设施,扬起大量煤尘并使之参与爆炸,产生更大的破坏力.另外,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

2、矿井瓦斯等级鉴定

井瓦斯等级是以相对瓦斯涌出量的大小来划分的。《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一个矿井中,只要有一个煤()层发现瓦斯,该矿井即定为瓦斯矿井,并依照矿井瓦斯等级工作制度进行管理。
矿井瓦斯等级,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划分为:
(1)低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立方米/吨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立方米/分。
(2)高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立方米/吨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立方米/分。

1)绝对瓦斯涌出量
单位时间涌出的瓦斯体积,单位为m3/dm3/min:
Qg=Q×C/100
式中 Qg-绝对瓦斯涌出量, m3/min;
Q-风量, m3/min;
C-风流中的平均瓦斯浓度,%
2)相对瓦斯涌出量
平均日产一吨煤同期所涌出的瓦斯量,单位是 m3/t
qg=Qg/A
式中:qg-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Qg-绝对瓦斯涌出量,m3/d;
A-日产量,t/d

3、各作业点瓦斯最高浓度规定

第一百三十五条 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瓦斯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第一百三十六条 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一百三十八条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动。
第一百三十九条 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第一百四十一条 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符合本规程第一百二十九条开启局部通风机的条件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
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3.0%时,必须制订安全排瓦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1.5%,且采区风系统内必须停电撤人,其他地点的停电撤人范围应在措施中明确规定。只有恢复通风的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内电气设备的供电和采区回风系统内的供电。

3、防尘

1. 什么是矿尘:

矿尘是指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并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矿石岩石的细微颗粒,也称为粉尘
  尘粒大小以平均直径或其投影的定向长度表示,称粒度。粒度可分为小于2μm25μm510μm和大于10μm四个粒级。小于10μm的矿尘能长期悬浮于空气中,难捕获,危害性大。表示工作场所粉尘状况的基本参数是空气中的矿尘浓度和分散度。

2. 矿尘的危害
  (1)矿尘不仅污染作业环境,降低了生产 场所的能见度。
  (2)矿工身体健康产生危害。长期吸 人矿尘后引起身体器官的病变,轻者能引起 呼吸道炎症、慢性中毒皮肤病,重者可导 致尘肺病。
  (3)矿尘中的煤尘,有的还具有燃烧爆炸 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
  (4)矿尘还会加速机械电气设备的损坏, 缩短精密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

3、煤尘爆炸

1) 煤尘爆炸的4个基本条件:
1.煤尘爆炸性
2.悬浮煤尘的
3.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  
4.一定浓度氧气

2) 爆炸因素:
1 煤的挥发分
煤尘爆炸的主要是在尘粒分解的可燃气体(挥发分)中进行的,因此煤的挥发分数量的和质量是影响尘爆炸的最重要因素。一般说来,煤尘的可燃挥发分含量越高,爆炸性越强,即煤化作用程度低的煤,其煤尘爆炸性强,随煤化作用程度的增高而爆炸性减弱。

2 煤的灰分和水分
煤内有灰分是不燃性物质,能吸收能量,阻挡热辐射,破坏链反应,降低煤尘的爆炸性。煤的灰分对爆炸性的影响还与挥分含量的多少有关,挥发分小于15%的煤尘,灰分的影响比较显著,大于15%时,天然灰分对为尘的爆炸几乎没有影响。水分能降低煤尘的爆炸性,因为水的吸热能力大,能促使细微尘粒聚结为较大的颗粒,减少尘粒的总表面积同时还能降低落尘的飞扬能力。煤的天然灰分和水分都很低,降低煤尘爆炸性的作用不显著,只有人为地掺入灰分(撒岩粉)或水分(洒水)才能防止煤尘的爆炸。
3 煤尘粒度
粒度对爆炸性的影响极大。粒径1mm以下我煤粒子都可能参与爆炸,而且爆炸的危险性随粒度的减小而迅速增加,75μm以下的煤尘特别是30~75μm的煤尘爆炸性最强,因为单位质量煤尘位质量煤尘的粒度越小,总表面积及表面能越大,粒径小于10μm后,煤尘爆炸性增强的趋势变得平缓。煤尘粒度对爆炸压力也有明显的影响。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煤种不同粒度条件下,爆炸压力随粒度的减小而增高,爆炸范围也随之扩大,即爆炸性增强,粒度不同的煤尘引燃温度煤尘燃温度也不相同。煤尘粒度越小,所需引燃温度越低,且火焰传播速度也越快。
4空气中的瓦斯浓度
瓦斯参与使煤尘爆炸下限降低。随着瓦斯浓度的增高,煤尘爆炸浓度下限急剧下降,这一点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煤尘爆炸往往是由瓦斯爆炸引起的;另一方面,有煤尘参与时,小规模的瓦斯爆炸可能演变为大规模的爆尘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后果
5 空气中氧的含量
空气中氧的含量高时,点燃煤尘的温度可以降低;氧的含量低时,点燃煤尘云困难,当氧含量低于17%时,煤尘就不再爆炸。煤尘的爆炸压力也随空气中含氧的多少而不同。含氧高,爆炸压力高;含氧低,爆炸压力低。

4综合防尘措施

1) 建立消防、防尘洒水管路系统,201091日起施行的“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中的规定实施以下措施:

2) 湿式作业:湿式打眼、水炮泥、煤层注水等

3) 放炮喷雾、装岩洒水

4) 通风除尘、净化风流

5) 定期冲洗巷道、清扫积尘

6) 喷雾洒水

7) 个体防护设备

5预防煤尘爆炸

()减少煤尘产生的措施

1、采用合理的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减少煤尘产生量。

2、加强通风管理,保证采掘工作面风速适宜、稳定,有效稀疏排放煤尘。

3、采取综合防尘措施。

()控制和消除引燃煤尘爆炸的火源

认真执行相关规定,从以下方面进行控制和消除:

(1)防止爆破引燃

(2)防止煤层自燃引燃

(3)防止电气火源引燃

(4)防止切割摩擦、撞击产生火花引燃

(5)防止产生明火火源引燃

1)隔爆抑爆措施:可采用隔爆水棚、岩粉棚、撒布岩粉、隔爆水幕等隔爆措施,按控制情况分为被动式和自动式、分为隔爆装置和抑爆装置,按作用分辅助隔爆棚和主要隔爆棚。

2)被动式隔爆技术指依赖煤尘爆炸冲击波的动力使隔爆装置动作(水槽、岩粉槽破碎,水袋脱钩并抛撒消焰剂形成抑制带,扑灭滞后于冲击波传播的爆炸火焰,以阻止爆炸传播的技术。技术特点:质量轻、破碎压力小、成本低,并具有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适用于煤矿井下辅助隔爆棚和主要隔爆棚,目前是我国防止煤尘爆炸传播的主要措施之一。

四、防灭火

矿井火灾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1、外因火灾是外部高温热源(如放炮、烧焊、电流短路、明火等)引起可燃物质燃烧造成的火灾。这种火灾多发生在井口房、井筒、井底车场、石门及机电硐室和有机电设备的巷道等地点,具有火源明显、发生突然、来势凶猛等特点。由于外因火灾往往是由表及里进行的若发现不及时,可能酿成恶性事故,若发现及时,还是容易扑灭的。

2、内因火灾是煤炭或其他可燃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本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产生并聚集热量导致着火而形成的火灾,也称自然发火。内因火灾大多发生在采空区、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煤巷的高冒处以及浮煤堆积的地点,它具有发生和发展缓慢、须经历一段时间、有预兆和火源比较隐蔽等特点。由于火源比较隐蔽,致使人们不能及时扑灭火灾,导致有的自然发火可以持续数日、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不灭,燃烧的范围逐渐蔓延扩大,烧毁煤炭资源,冻结大量煤炭。井下火灾一般是在空气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发生的,特别是采空区火灾和煤柱内火灾;即使发生在风流畅通的地点,其空间和供氧条件也是有限的。因此,井下火灾发生发展过程比较缓慢。另外,井下人员视野受到限制,且大多数火灾发生在隐蔽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是不易发现的。初期阶段,其发火特征不明显,只能通过空气成分的微小变化,矿井空气温度、湿度的 逐渐增加来判断,只有燃烧过程发展到明火阶段,产生大量热、烟气和气味时,才能被人们察觉到。火灾发展到此阶段,可能引起痛风系统紊乱、瓦斯、煤尘爆炸等恶果,给灭火救灾工作带来预想不到的困难。

3、煤矿规程对防灭火的主要规定

1)严格执行入井人员检身制度,严禁入井人员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入井。

2)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距离进风井不得小于80m。木料场距离矸石山不得小于50m并口周边20m内无杂草,井口外20m内不得有可燃物和火源

3)矿井必须设置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每季度应对井上、下消防设施情况进行1次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井上、下必须设置消材料库,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4)井下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严禁将剩油由、废油泼酒在井巷和啊室内。

5)并下和井口房内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必须制定安全指施。

6)并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7)进风井口应装设防火铁门,井下机电码室装有向外开的防火铁门。

8)入井人员要随身携带自器。

4、矿井火灾防治措施

1) 预防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原:二是尽量采用不燃或耐燃材料支护,同时防止可燃物的大量积存。

2) 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保持镇定,迅速弄清火情,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直接灭火。并及时报告调度室通知矿山教护队前来灭火。火情不论谁发现,迅速报告是关键:说明灾情和地点,请求教护和支援。

3) 现场区()长要立即按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受火灾威胁的地区、火灾下风流烟雾区、发生风流逆转后的烟区、以及可能发生爆炸等地区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4) 矿领导人接到火警报告后,要先弄清火情,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1)组织力抢救受灾人员,撤离火热扩大后,可能受到威胁地区的人员:(2)采取能迅速控制火热发展的措施(3)侦察火区,确定火源,组织人员灭火。

5) 消防器材储备地点

井口附近的消防材料库、井底车场运输大巷、井下爆破材料库、机电设备硐室、检修啊室、材料室以及采工作面附近巷道中,都应该储备一定数量灭火器材。

6常用灭火剂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水:用水灭火时注意,用水扑灭电气设备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不能用水扑油类火灾:水流应从火源的外围逐渐逼近火区中心,人要站在上风例保证正常通风,及时排除火烟和水蒸气。

(2)沫:泡能导电在扑灭电气设备火灾时,必须切断电源

(3)干粉:常用干粉灭火。用喷粉灭火器灭火的注意事项:要注主意堵管現象。喷射距离应视扑救然烧物的对象而定,原则上以不吹散燃油和药粉,使其粘附在设备表面为宜。要在通风干燥的地点贮存,定期设专人检查。

(4)卤代灭火剂适用于扑油类、带电设备和精密仪器等贵重物品的火灾。此种灭火剂产生的气体略有毒性,在室内灭火后要通风换气以保证人员安全。

(5)砂子和岩粉:砂子和岩粉能覆盖火源,将燃烧物和空气隔绝,从而使火熄灭,可用来熄灭电气设备和油类火灾。

(6)发现煤炭自燃征兆时,应立刻向现场管理人员、调度宝或相关负责人报告。如果自燃征兆十分明显应迅速撤高危险区域。

5、发生矿井火灾的应急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

1)首先要尽最大的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井灾害预方和处理计

划》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撒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2)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撒退。

(3)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看新鲜风流撤退,千万不能顺风流撤退。

(4)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如果距火源较近

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

(5)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教器的铜啊室换用自教器后再行撤退,或是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吁吸之用。

(6)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高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风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照应,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7)如果无论是逆风或顺风撒离,都无法躲避有火巷道或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独头巷或硐室、两道风门之间)就地利用现

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室,进行避灾自救。

(8)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这样做。除非是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道出口,而且又有脱离危险区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采取这种撒退方法。

(9)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又巷道时,应靠有平行并列巷道和交岔口的侧撤退,并随时注意这些出口的位置,尽快寻找脱险之路。在烟雾大、视线不清的情况下,摸看巷道壁前进,以免错过联通出口。

(10)当烟雾在巷道里流动时,一般巷道空间的上部烟雾浓度大、温度高、能见度低对人的危害也严重,而靠近巷道底板情况要好一些,有时巷道底部还有比较新鲜的低温空气流动。为此,在有烟雾的巷道

里撤退时,在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即使为了加快速度也不应直立奔跑,而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快速前进。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等爬行撤退。

(11)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还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力法进行降温或是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挡头部以防高温烟气刺激等。

一通三防管理基本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