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人物分析

发布时间:

中文化 分类: 《史记》人物


令狐采学
令狐采学
王者师之张良
——读《留侯世家》
几乎所有读过《史记》的人都知道刘邦评价张良的话:“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位“王者师”。是后代那些梦想通过辅佐君王建功立业的士子崇拜的偶像。
张良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重要阶段:为韩灭秦、拥刘反项、巩固汉室。 为韩灭秦
第一阶段,是张良为韩报仇。他的主要功绩在灭秦。大的事件有三件。
第一个大事件就是刺杀秦王。这是张良的亮相之作。在中国2000年漫长的历史上最有名的刺客可能就是家喻户晓的荆轲了,他的刺秦壮举经司马迁的神来之笔“荆轲刺秦王”而名垂青史,万古流芳。相反,知道张良刺秦的人就不多了。张良祖上五世相韩,秦灭韩国之后,张良国破家亡,对秦恨之入骨,誓言报仇。他“弟死不葬”,散尽万贯家财,为的就是报答韩王对他们一家五世之恩。这次刺秦,张良经过了精心准备,志在必得。最后虽然误中副车,但是这一次暗杀行动却使秦始皇无比震惊,“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可以说,是张良的这一次的暗杀行动给了秦王朝的统治者一个警告,并且也激励了后来者。其后十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起义的烽火瞬间燎原,秦王朝终于结束了它短暂的十五年统治。可以说张良之功,功不可没。卢大经说:“子房欲为韩报仇,乃捐金募死士以铁椎阻击始皇,自此陈胜、吴广、田儋、项梁之徒,始相寻而起,是褫祖龙之魄,倡群雄之心,皆子房一击之力也。其关系岂小哉。”(《史记评林》引)明代陈仁锡也认为:“子房一椎,宇宙生色。”(《史记评林》引)
第二件事情就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圯上受书。
张良刺秦不中,反被秦始皇全国通缉。从此他隐姓埋名,静观时变。正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影响他一生的圯上老父赠书之事。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令狐采学

令狐采学
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对于这样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后人对它的真实性多持怀疑态度。如清代吴见思说:“此节夜半来去,悄悄默默,写有鬼神气。”(《史记论文》)日人有井范平说:“《左传》善写鬼,此段若有若无之事亦类鬼。史公盖自狐突见太子申生之章变化来,极脱胎换骨之妙。”(《史记评林补标》)其实,这段故事带有一定的虚构成分,不能完全把它当作历史来看。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写,无非是为了突出张良后来的足智多谋是天授,非人力。不过这段文字里圯上老父赠书一事对张良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以后,黄老思想在他身上打下了坚实的烙印。张良由一个卤莽豪侠之士正式转变为王者师。
后来,张良跟随沛公一路过关斩将,“下韩十余城,攻下宛,入武关”,打了无数大仗。最精彩的一战就是峣山、蓝田之战。当时,刘邦本来只想派两万人马去攻打峣山。张良分析说:“秦军现在还很强大,不可轻敌。我听说守关的将军是一个屠夫的儿子,像这样的市侩之人最好用利益来引诱他。我们在山头上多挂旗帜,以为疑兵,然后再派人带着重金去宝物去收买秦将。”秦将果然反叛了秦朝,并且还提出要和刘邦一起攻打秦朝的首都咸阳。这时,刘邦就想答应他们,张良再次献计,认为这只是秦军的主要将领要投降,下面的士兵恐怕不会听从,不如乘着秦军松懈的时机,出其不意攻打他们,这样秦军必败。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举兵攻打守关的秦军,果然秦军大败,于是刘邦的军队一路打到咸阳,秦二世子婴终于开门投降。刘邦得以第一个入关。
令狐采学

令狐采学
张良在这一战中,先是虚张声势,多布疑兵,使秦军不敢轻举妄动;其次重金利诱,分化瓦解敌军斗志;最后又乘着敌军松懈的有利时机突然发难,一战成功,使刘邦得以先入咸阳,后来称王关中就顺理成章,名正言顺。
张良这一战之所以能成功,应归功于他善用黄老之学。也就是把黄老哲学的“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等应用到政治、军事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杨时曾这样评价张良的黄老哲学:“老子之学最忍。他闲时似个虚无单弱底人,到紧要处发出来令人支吾不住,如张子房是也。子房如峣关之战,与秦将连和了,忽乘其懈击之,鸿沟之约,与项羽讲解了,忽回军杀之,这便是柔弱之发处,可畏可畏。”(《史记评林》引)这个分析真是精辟。后来,张良还把他的这套黄老哲学应用到明哲保身上去,整天不问政事,一心修道炼丹,其实他是看到刘邦大肆杀戮功臣,所以避祸。 拥刘反项
第二阶段是楚汉战争时期。张良大的功劳也有三件。
首先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鸿门宴”。我们来看张良在鸿门宴上的表现。
刘邦之所以在鸿门宴上逃过一劫,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项羽内部出了一个“叛徒”,他就是项羽的季父项伯。而项伯之所以替刘邦说话,主要就是因为张良的关系。原来,早年项伯曾经杀了人,是张良救了他。现在项羽要攻打刘邦,项伯要报恩,所以前一天晚上来通知张良,他本意是要拉张良离开刘邦,可是最后却被张良说服,反而成了刘邦安插在项羽军中的一个棋子。请看项伯在鸿门宴中的独特作用。当天晚上回去就给项羽吹起了耳边风,说起了刘邦的好话:“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又怎么敢进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你却要攻打人家,这是不仁义的行为啊!不如乘机好好对待他。”项羽本来就是一个耳根子软的人,听了季父的话就答应了。这样一来,作为统帅的项羽就没有非杀刘邦不可的心思了。再看鸿门宴上项伯的表现。范曾看项羽不忍心杀刘邦,就出去叫了项庄,让他以舞剑助兴为名乘机杀了刘邦。本来这也是一条毒计,可惜自己内部却杀出一个项伯,死活要保护刘邦。作为主帅的项羽没了杀刘邦的心思,再加上项伯的保护,范曾一人孤掌难鸣,独木难支,最后还是让刘邦从容脱险。所以,没有项伯和张良这层关系,令狐采学

令狐采学
刘邦在鸿门宴上恐怕凶多吉少。
再看张良的表现。可以说是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从沛公进入项羽大营起,他就始终跟随左右,观察着局势,伺机保护着刘邦。可以说鸿门宴上的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先是争取了敌方阵营中的一个重量级人物,然后和刘邦密谋,帮助刘邦想好第二天见项羽怎么争取他的同情和理解。在刘邦形势危急的时候,兵行险着,导演了一出樊侩闯营的好戏。樊侩本就是一介武夫,为了主子可以命都不要。果然,一听张良说刘邦危急,樊侩按捺不住,带剑闯入大帐。先是撞倒卫兵,然后是不客气地喝了项羽送的酒,大吃生猪腿。最后一番义正辞严慷慨激昂的演讲把项羽说得哑口无言。正是樊侩这一闹,反而打乱了范曾的计划。刘邦乘如厕的机会从小路逃跑了。最后也是张良留下来殿后,处理了后事。因为张良留下是最安全的。
张良帮助刘邦打败项羽的第二件大功就是推荐了“三杰”,而最终灭项羽的正是这“三杰”。他们就是黥布、彭越和韩信。 韩王成被项羽杀之后,张良终于归于刘邦。可以说从这时起,两个人开始了真正的合作。张良献的第一计就出手不凡。当时,张良刚刚投奔刘邦,刘邦让他随军一起攻打项羽,结果没想到在彭城被项羽打得大败。刘邦就向手下询问灭项羽之策。张良向刘邦推荐了“三杰”,这三杰就是后来在灭项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黥布、彭越和韩信。黥布是项羽的部下,与项羽有隔阂;彭越不满项羽,在梁地反了;韩信本来就是刘邦的人。在后来刘邦和项羽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正是这三支部队,和刘邦的大军一起把项羽包围在该下,最终灭了项羽。同样让人叹惋的是,也是这三个人,汉朝建国以后先后造反,后来被刘邦一一所灭。但张良的善于识人却是毫无争议的。后来韩信在刘邦被项羽打得一败再败急需有人帮忙的时候提出要刘邦封他为“齐王”,气得刘邦破口大骂韩信。张良和陈平赶紧劝止了刘邦,刘邦也马上醒悟过来,封了韩信为“齐王”。这个事情在《淮阴侯列传》中有详细的记载。后人因此而对张良颇有微词。如宋代罗大经说:“虽王信以真王------信盖岌岌矣。然则淮阴诛族之祸,胎于良、平之蹑足附耳也哉!”意思是说张良、陈平的这些话给以后韩信的死埋下祸根。客观地讲也确实有点关系。但是站在张良的立场想一想,他当时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当刘邦破口大骂韩信的时候,他作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必令狐采学

令狐采学
然要提醒刘邦“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他尽谋士的本分和职责。至于韩信后来被夺了兵权,身死国灭,那是刘邦早就计划好了的,即使没有张良陈平的提醒,韩信的最终下场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张良的第三个功劳是劝止了刘邦分封六国后代的事情。
汉三年,项羽大军把刘邦包围在荥阳,刘邦非常恐慌,就和手下商量怎么办。郦食其说了一个点子。他建议刘邦重立六国的后代,给他们印绶和封地,他们必然对刘邦感恩戴德,俯首称臣,楚王也会毕恭毕敬地来投降。刘邦一听,觉得这个计策好,赶紧让他去刻印,准备出发了。这时,正好张良来见刘邦,刘邦就把郦食其的计策给张良说了。张良马上就说:“陛下如果真这么做,那么陛下的大事就完了。”接着,给刘邦分析利害关系:“天下之士之所以愿意跟着你,就是想以后能有一小块封地,如果你恢复六国的后代,那他们都会去侍奉各自的君主了,谁还会跟着你打天下呢?”刘邦也是聪明,一听就明白了,马上派人销毁了那些印绶。 巩固汉室
汉建立以后,张良对汉朝政权的巩固立下了三件大功。件件都是固国之本的大功。 第一是安定军心。
汉朝建立,刘邦大封功臣,萧何、曹参等二十多个大功臣封好了,但其他的将领们日夜争功,功劳大小一时定不下来。有一天,刘邦远远望见一些将领坐在沙地上不知议论些什么,就问张良。张良故作惊讶地说:“陛下不知道吗?他们是要谋反啊。”刘邦大惊,问:“天下已定,他们为什么还要谋反啊?”张良就分析说:“陛下现在已经封的功臣都是跟随你多年的老朋友,而你诛杀的都是你怨恨的人。所以他们一方面害怕你把土地都封完了,另一方面又害怕因以前的过失而被杀。”刘邦忙向张良请教对策。张良就问:“陛下平生最恨的人是谁?”刘邦说:“是雍齿。”张良说:“陛下赶紧先封雍齿,群臣看见连雍齿都封了,他们的心也就定了。”刘邦听从了张良的计策,赶紧封雍齿为什放侯,并且催促丞相、御史评定功劳,早早封赏功臣。这么一来,果然就再没有人担忧了。
其实,这段文字要细细推究起来,恐怕就会露出破绽:试想,谋反乃是灭门的大罪,哪有大白天坐在沙堆上公开商量的道令狐采学

令狐采学
理?张良恐怕是故意这么说给刘邦听的。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呢?
一般来讲,国家初立,政权不稳,民心未附,这些都要急于安定下来。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首先安定军心。兵难带,将难管,自古皆然。张良深知这些骄兵悍将们的心理:你汉家的天下是我们出生入死拿命换来的,我们打江山,我们就要坐江山,没有好处谁肯为你卖命?但说他们个个都要谋反,那肯定是没有的事,至少暂时是不会的,只可能是因为害怕封赏不公,心里有些怨气,脸上有些难看罢了。这些刘邦可能不知道,但张良一定是看在眼里或早有耳闻。我们还可以做些合理的推测:跟随刘邦的将领们人数肯定不少,功劳肯定也不少,有的没功劳也有苦劳,如何做出合理公正的评定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刘邦虽然是皇上,一言九鼎,但也不会完全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也许丞相、御史都要参与,这中间未必就没有一点猫腻。如果不说得严重些,真要激出一些事端来也是不得了的大事。从刘邦事后慎重对待这件事情来看,张良是深深抓住了帝王的心思。正如后人评价的那样:“当汉之剖符行封诸侯王时,虽多出高帝独见,未必非萧曹从中上下,而间有失诸将之心者。子房于此不言之恐有后患,言之又恐与萧曹生隙,故特假此恐喝高帝,及急封雍齿,则群疑定矣。此等皆子房呼吸风云处。”(茅坤《史记评林》引)这样的评价是很有见地的。

第二是安定首都。
关中是指现在的陕西渭水一带,包括长安、咸阳等地。秦朝就定都在这里。但是刘邦灭秦以后,可能是觉得定都前朝的都城不吉利,再加上手下的将领大多是殽山以东的人,他们都主张定都东都洛阳。他们认为洛阳东有成皋之险,西有殽山之固,背靠黄河,面向洛水,地利也不错。这时,一个叫刘敬的劝说刘邦定都关中,但刘邦拿不定主意,就询问张良的意见。张良毫不犹豫地主张定都关中,并举了几个理由。一,洛阳虽然有以上这些优势,但是面积太狭小,方圆不过几百里,而且土地贫瘠,四面受敌,不是用武之地。二,关中左有殽山、函谷关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右有陇山、岷山,沃野千里。南有巴蜀的富饶,北有放牧的草原,地利特别好。三,如果天下太平,可以用黄河、渭水来转运粮食;如果天下不太平,也可令狐采学

令狐采学
以顺流而下,一举荡平叛乱。这才是真正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刘邦听了张良的建议,最终定都关中,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一带。后来还有东汉、魏晋、隋唐等多个朝代定都在这里,西安成了名副其实的六朝古都。
表面上看,定都好象不是什么大事,但事实上,一国都城,关乎国运,不可等闲试之。历代帝王都讲究坐北朝南,君临天下。西安被风水师们看好,就是认为此地有王气。这个且不去管它。仅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西安确实是一个风水宝地,它不仅有地利之便,更有山川天险,在冷兵器时代是一个天然的用武之地。难怪那么多朝代都定都在这里。 第三是安定太子。
要说张良的这三件功劳,件件都是固国之本的大功。但最最重要的一个却是这第三件功劳:安定太子。
在古代,君王登基之后首先要考虑的一件大事就是“立储”,因为这涉及到国家稳定,涉及到自己的一姓之家天下能否千秋万代传下去的问题。“立储”有很多规矩,比如“立长不立幼”就是一条,“立嫡不立庶”也是一条。曹操当年也曾想改立三子曹植做自己的接班人,就询问手下的谋士贾诩。贾诩说了一句:“魏王没看见袁绍废长立幼的后果吗?”曹操听了这话,立马就打消了废长立幼的念头。当年,一代明君康熙皇帝晚年也曾为立太子的事铰尽脑汁,弄得筋疲力尽。所以自古以来“立储”就是涉及到千秋万代的大事。不是极为特殊的原因,决不能轻言废立之事。
刘邦当初立的太子就是后来的孝惠帝,惠帝是吕后所生,是刘邦的第二子。刘邦的长子是肥,但是因为是庶出,所以不能立为太子。刘邦一开始立孝惠为太子,也自然是因为孝惠是嫡出,当太子名正言顺。但后来又想废太子而另立赵王如意,一方面是赵王如意的母亲戚夫人正得刘邦宠幸,但另一方面恐怕也正因为太子是吕后所生,凭着他对吕后的了解,他不愿意看到他死之后,刘家天下落入吕氏之手,所以动了改立太子的念头。以张良之智,他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但是,张良的态度却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太子不能废。我们想一想就明白了,理由有三。一,孝惠和赵王如意比起来,孝惠是长,赵王是幼;孝惠是嫡,赵王是庶。废长立幼、废嫡立庶都是立储的大忌,弄不好国家是要发生动荡的。二,就算真的立了赵王如意,我们令狐采学

令狐采学
想想,赵王凭什么在朝廷立足?戚夫人除了有皇上的宠幸,她还有什么?她在朝中可有自己的势力?她在军中可有自己的队伍?都没有。三,假如立了赵王如意,吕后岂会善罢甘休?刘邦在的时候她自然不敢怎样,一旦刘邦百年之后,凭着她的手腕和野心,还有她跟随刘邦征战多年,朝中军中遍布党羽,以皇太后之尊对付赵王母子还不是易如反掌?到时免不了一番血雨腥风,国家动荡。所以基于以上理由,张良清楚的知道,废立之事决不可行。
但是刘邦执意要废掉太子,改立如意。吕后没办法,只好请张良帮忙看能否说服刘邦。这让张良很为难。因为立储大事虽说涉及国本,但毕竟是帝王的家事,作为一个外臣是不好参与,也不能随便参与的。以张良的谨慎,他肯定不会主动出面来劝刘邦。在古代,做臣子的绝对不能参与的事情就是君王“立储”。因为这涉及到接班人的问题。如果选对了人,站对了队,自己的下半辈子甚至子孙后代就有了依靠,但如果选错了人,站错了队,弄不好就会引来杀身之祸,甚至是灭族之灾。所以历代君王都严禁皇子私下和大臣往来。而且,张良心里也很明白,现在不比当年。正如他自己分析的那样:“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张良就是张良,他非常明白时移事易的道理,当初是当初,现在是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不是吕后让建成侯吕泽胁迫张良,逼他出谋划策,他也不会献出请商山四皓之计。而正是这商山四皓,后来为太子立了大功。
汉十一年,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黥布谋反了。这时,正好刘邦病得厉害,带不了兵,他就想让太子代他亲征。本来这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但是这个差事接不得。商山四皓给建成侯吕泽是这样分析的:太子带兵出征,有功则赏无可赏,因为你已经是太子了;可是一旦无功而返,那就是从此受祸了。况且和太子一起出征的都是曾经和皇上一起打天下的虎狼之师,他们是不会听从太子调遣的。加之皇上本来就想改立太子,所以这个差事一定不能接。后来吕后采纳了商山四皓的计策,劝说刘邦收回了命令,保住了太子之位。这时候我们就看出了张良的过人之处:他先是自己不出面,而是推荐了商山四皓在太子面前帮助太子。然后,张良又有一次极为精彩的表演。刘邦要御驾亲征了,群臣都送到霸上,张良虽然有病,但之前已是闭门不出令狐采学

令狐采学
一年多。这一次却勉强自己起来送刘邦,并且这一送就送到了曲邮,终于有了一次和刘邦单独见面的机会。在说了对楚人作战要注意避其锋芒之后,好象是轻描淡写、正好遇上的样子,劝谏刘邦让太子做监军,监守关中所有军队。刘邦不仅答应了,而且还让张良做太子的太傅。这就是张良。他总是让自己处在幕后,不露锋芒,但又事事想在人前,高人一着。难怪汤谐这样评价张良:“留侯一生作用,著著在事外,步步在人前,其学问全在用人。”(《史记半解》)正是有了商山四皓的力量,太子之位终于保住了。最后连刘邦也无可奈何地对戚夫人说:“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其实,商山四皓是台前,张良则是幕后真正的策划者。 张良的自我保护
最后,我们来看看张良的自我保护。说穿了,其实就是四个字:黄老哲学。
汉初,刘邦大封功臣。张良因为功多,刘邦要他“自择齐三万户”。张良却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于是刘邦封张良为留侯。想想看,当时有多少人为了争功而争吵不休。当年,毛泽东主席也曾作诗讽刺过一些开国将领,说他们“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衔时”。可见,打下江山之后,将士争功也是必然的现象。可是张良这段话说得很清楚:我之所以自愿选择留这个地方,一是因为我是在此地和陛下相识的。二是陛下用了我的一些计策,侥幸常常奏效。言下之意是我并没有很大的本领。三是我的功劳没有“三万户”那么大。留县地处河南境内,饱受战乱之苦,地瘠民贫,不说三万户,恐怕连三千户都不一定有。这和其他的文臣武将们相互争功攀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刘邦不会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综观张良一生,他给刘邦出谋划策无数,但大多都不是自己主动说出来的,都是别人先给刘邦出了主意,刘邦拿不定的时候来问他,他才说的。或是先让别人说,然后看情况再决定自己是否出面。比如,刘邦第一次打下咸阳,贪恋宫里的珠宝美人,不愿还军霸上。先是樊哙出来劝,刘邦不听。后来张良又劝,刘邦才退回霸上。又如,刘邦一开始想定都洛阳,先是娄敬出来劝了一次,刘邦不听。后来张良又劝了一次,刘邦才定下来定都关中。总之张良都是后发制人。
令狐采学

令狐采学
张良的黄老哲学用得炉火纯青的时候,正是刘邦大肆诛杀功臣的时候。
先看高祖六年发生的事。
《留侯世家》记载,高祖六年,“留侯从入关。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在张良称病,闭门不出的这一年,朝廷发生了什么事呢?据《淮阴侯列传》记载:“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游云梦。’实欲袭信,信弗知。------(信)谒高祖于陈。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②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原来,这一年韩信以谋反罪名由“王”贬为“侯”。韩信正是张良推荐的“三杰”之一。
再看高祖十一年发生的事。
《留侯世家》记载,高祖十一年,“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彊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穀,道引轻身。”张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学什么赤松子游呢?这一年,朝廷又发生了什么大事呢?据《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被杀正是在这一年的正月。再据《魏豹彭越列传》记载,紧接着两个月,“三杰”之一的彭越被杀。“三杰”的最后一位是黥布,他接到用彭越的肉煮成的粥之后,感到害怕,干脆在这一年也反了。至此,当年张良推荐给刘邦的三大功臣都因谋反被诛。了解了这些史实,我们就明白了张良为什么在这一年要高唱什么“欲从赤松子游耳”了。
司马光《通鉴考异》这样评论道:“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虚伪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难处。如高帝之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也?”“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张良被后人尊为“王者师”,不仅是因为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还有和他一辈子不离不弃、讲究“以令狐采学

令狐采学
退为进”“以柔克刚”“明哲保身”的黄老哲学。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这才配称“王者师”。 张良当之无愧。
令狐采学

张良人物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