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发布时间:2020-04-30 01:31:14

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是指初中生对古诗词的内容、形式、风格的鉴别与欣赏的能力,是初中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水平的综合反映。探索寻找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关键问题。

一、 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意义

  《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明确规定初中生要初步具有鉴赏一般文学作品的能力,一般文学作品自然包含古典诗词。而九年制义务教育六至九年级语文教材收入讲读课的古诗词本上是历代著名诗人、词人的代表作或成名作,那些经过千百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诗歌)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这些作者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所以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奠定了这一文学样式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每年中考都有古诗词的背诵默写,都表明这一板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青睐。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诗之国,诗之国的子孙应从小汲取古诗词的营养,继承光大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正如江泽民同志说的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他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培养初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不仅可以扩展学生视野,夯实语文功底,而且能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对学生人格的造就和发展亦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内容

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诵读能力、赏析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

 1、诵读能力的培养

  欣赏古代诗词,一定要重视诵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朗读,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体验古诗词的节奏、韵律,体会诗词浓郁的感情。诵读是读诗词的基础,读诗词而不能背诵,等于不读;能背诵,则日后必然有所领悟。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赏析能力的培养

  赏析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对古诗词艺术形式(语言)的鉴赏、意境的鉴赏和人物形象的鉴赏。要能通过感知和分析古诗词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再现诗词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古典诗词的妙处在简练,言有尽而意无穷,要能通过咀嚼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领悟其主旨和意味,增补作品中没有说出的内容,以嚼出诗味词韵来。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感知古代社会生活,鉴赏古诗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3、迁移能力的培养

鉴赏古诗词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古为今用。迁移能力的培养,也是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而终极点在,到能够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只有诵读、赏析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上升到迁移的阶段,这样博闻强记烂熟于心,才有可能出神入化,借鉴引用、化用古诗词名句;才能得心应手、意随情牵,缘事而发”“有感而发地尝试古诗词的创作。

三、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方法

  初中生对古典诗词意蕴的把握、理解主要来自于教师的精讲与点拨,但光靠老师的这点讲解,显然是很难在短时间奏效的。一般来说,古典诗词的学习仍应以诵读为主。一方面,对待初中生在古诗词的理解上存在一知半解的现象,教师应持宽容的态度,不能求全责备,正如宋代理学家陆象山所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另一方面,我们主张理解记忆,反对死记硬背,但初中生在古诗词的背诵中不可能全部理解,有些古诗词就得死记硬背,即使不懂,也得先吃进去,吃下去了,随着日后知识水平的提高社会阅历的丰富,总能慢慢消化,有所领悟。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印证了这一点,他说他小时候背的许多诗句不全懂,七十多年来,在人生旅程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以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鸿飞那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真堪论死生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

诵读能力 ,自然包括朗读和背诵两项基本能力的训练。古诗词的朗读,既要达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的朗读要求,也要仔细品味诗的意境,了解一点格律,读出诗的韵律美。在鉴赏古诗词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朗读和背诵放到所有环节的中心位置上来,用读来带动并加深领悟,这样才能培养语感,没有良好的语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难以学好的。当然语感的培养,需要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弃井也,没有足够的诵读量,浅尝辄止,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是不可能有大的提高的。我认为初中语文教材H版的每周一诗是这套教材中最为靓丽的板快组合。上海市中学语文教研员步根海老师认为语文过关应该有一定的指标,其中最基础的指标是他的阅读量。科学研究表明,一个语文过关的人,阅读量应不少于两千万字,这其中文学作品占很大部分。古诗词背诵量的标准是多少?教育部最近制定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明确规定初中古诗词背诵量为50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几年语文教改产生的共识:不能忽视学生文学作品的背诵量。

那么如何来指导和落实背诵呢?

首先,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背诵、积累的重要性,背是为了用,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

其次,要揭示背诵记忆的方法,尽可能理解记忆,对语言的理解,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比如分析、比较、揣摩等。有的一时理解不了,也得囫囵吞枣,先背出来再说。要形成语感,必须不断重复,因为只有经过多次重复,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才会在头脑中固定下来,才会在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才会出现技能化、自动化反应。学生在朗读、初背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在词义理解上加以点拨,还要在韵律、对仗、情境等方面作一些有意识有针对性的规律性的概括。

第三、根据心理学记忆与遗忘的规律,用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来指导学生掌握读、背的时间间隔,达到长时牢固记忆的目的。古诗词的背诵,要靠重复,但要合理安排间隔的时间,前密后疏,到后来一个月温习一次,甚至半年温一次,也可达到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效果。必须指出现在大部分学生在古诗词的背诵上往往重视瞬时、短时记忆(强记),不懂规律,缺乏巩固,往往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教师指导得法,授之以渔

第四,背诵的检查措施一定要到位。常用的检查手段不外乎两种——背和默。但背和默都是有技巧的。在背诵方面,鼓励当堂背出,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可在散读、散背的基础上先齐背,允许滥竽充数者众;接着分组、分男女生背,显然滥竽充数者少;最后要充分照顾到部分同学的积极性,让那些表现欲强的同学独自背,树立榜样,教师肯定,这样即使再差的同学,只要他有兴趣,也会跃跃欲试,纵是课堂上背不出,课外也会笨鸟先飞。课后的背诵巩固实行责任制,以组为单位,组员到组长处背,组长到科代表处背,科代表到老师处背。教师负总责,随时抽检任何一位组长、组员、有徇私舞弊者,均要承担连带责任。这样的监督机制,保证了背诵能责任到人,不致流于形式。

默写是检验背诵成果最理想、最直接、最功利的手段。为了节省时间,提高默写质量,我常在上新课前用5分钟左右时间把近期学过的几首诗词混在一起进行局部默写,即教师读出上句(下句),要求学生写出下句(上句);或抽出其中的名句进行理解性默写。正如清人赵执信所认为的那样:诗之可贵,乃在于它能通过一鳞一爪,叫人联想到隐在云中的那条龙仍是首尾完好的。这既能检测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情况,又能管窥到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化程度。

第五、在古诗词的背诵中,教师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当堂进行下水背诵,会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

如何培养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