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0-06-04 13:09:16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责任教师郭云莹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已经进入了紧张的毕业论文写作阶段,为了使同学们能够保证质量、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特将毕业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以下提示。

一、 如何突出毕业论文的学术性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的门类,学术论文则是最为常见的学术文体。学术论文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凭借,是反映学术成果、传递学术信息的工具。可以说,“学术性”是学术论文所应具备的最起码的条件,也是学术论文区别于其他应用性文章特别是一般理论文章的本质特征之一。而从以往电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情况来看,恰恰经常在学术性方面有所欠缺。因此,这里专门强调一下学术论文的学术性问题。

要使学术论文的学术性得到突出,必须在从选题到行文的各个环节上都有所注意,而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则主要应当在以下几个环节的安排上多下功夫。

首先,研究课题的选择要注重学科意义。学术性是学术论文之本,而课题具有学科意义,又是使学术论文具有学术性的基础。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历史,每个学科也都有每个学科的体系,选题时要认真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充分考虑课题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免把毫无研究价值的问题选作论文题目。

一般来说,要使研究课题具有学科意义,至少有这样两类问题是不宜选取的:一是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问题。学术研究是一项探索性活动,独创性是学术论文的生命。虽然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的独创性的要求,通常不像对专门用于学术交流的交流论文那么高,但毕业论文也毕竟不同于平时作业,应当写出一定的新意,如果研究的问题已有通说定论,自己的论文只是已有研究成果的简单归纳或梳理,研究或写作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需要说明的是,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还有可能作为学士学位论文提出,而学位论文则应当包含新的研究成果,应当具有独创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明确指出 ,学位论文是指“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成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面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严格地说,所谓的独创性,是指论文的观点是新的学术见解,是与众不同或前所未有的看法。当然,拿出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见解并非易事,因此,如果能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或者能以新的认证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对已有的理论观点加以阐释,论文也应当算是带有学术创新特点的。一是缺乏理论色彩的常识问题。学术论文所反映的不是一般的现象和过程,也不是浅显的经验法则,而是对研究对象的理论认识。问题本身不具备任何理论探讨价值,是难以对其形成理论认识的,因而是不能作为学术论文的论题的。文章所探讨的问题是一个真正的学术问题,对问题的认识能够上升至理论的高度,学术论文才有可能具有较强的学术性。

其次,内容的表述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含量。撰写毕业论文既是一项科研活动,同时也是学习过程的一个步骤,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不仅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促进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总结学习成果,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也正因为如此,毕业论文的选题一般要求以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而不应脱离自己的专业范围。同时,与纯粹的交流论文相比,毕业论文的知识含量较大,其中不仅要写入自己的研究成果,还要有背景知识的描述和评介,以便充分反映自己对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其他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

最后,结构的安排要注重在逻辑框架之中,整篇学术论文应当自成一个理论认识系统,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缜密的论证体系。从文体归属上看,学术论文是议论文的一种,并且是比较复杂的议论文。说服性是议论文所应肯具备的特点,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则是议论所不可缺少的要素。论题即研究课题,是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论点即观点,是作者对问题的看法;论据是证明论点所用的材料;而论证便是运用论据证明观点,是作者对问题的看法;论据是证明论点所用的材料;而论证便是运用论据证明观点,从而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的过程和方法。论证的过程也训是进行逻辑推理的过程,是形成逻辑框架的过程,各种逻辑推理形式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论文重在一个“论”字,论文作者的思路通常是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展开的,这一思路外化为文章的结构,训形成了序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也即人们常说的“三段论式”。

二、如何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题目

有人说:选对了题目,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这话可能有些极端,但也不无道理,因为选题确实在很大物程度上决定着论文的价值,也关系到研究的成败。所谓“选对了题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课题有研究的必要性,二是指课题有研究的可行性。关于前者,各位老师的文章中也有较多涉及,这里主要谈谈后者,而且所谈的只是一些比较具体的细节问题。

一个课题无论多么有意义、有价值,如果不具备研究的可行性,也就是说自己不具备研究的条件,也是不能选作毕业论文的题目的。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考虑一个题目是否合适,是否可以选取,主要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首先,资料条件是最为重要因而也最值得重视的条件

资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凭借,是学术见解产生的基础。撰写论文,从事研究不能没有资料,而资料又不是随手可取的,资料条件并不是对于每个人都相同的。科学研究资料的种类很能多,而对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说,最常用的资料就是文献资料。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之中,可以经常利用的图书情报机构有限,而任何一个图书情报机构都不能无所不包,为此,选题时就要考虑能否拿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经过努力之后,得到的资料是否齐全、够用。

其次,时间条件和导师指导条件也是选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论文的写作是一个过程,是否具备充足的时间条件,直接关系到论文能否完成以及完成的质量。毕业论文通常要求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就更要求作者在选题时充分考虑时间条件,根据时间条件,衡量课题的大小是否适中及难易程度是否恰当。

为使论文写作的时间尽可能充裕一些,选题应当尽可能早一些。但是,这也并不是说越早越好。选题过早,对自已所学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专业知识的储备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选题就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也就很难找到一个真正理想的题目。究竟在什么时候选择并确定论文的题目为妥,要视作者的专业课学习情况而定。以大学本科生为例,大多数人应从二、三年级开始考虑论文题目,至少应当先有一个大致的研究方向,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不断思索、不断积累,待准备工作成熟之后,再用二、三个月时间集中撰写、完成论文。很多高校都把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且仅给十周左右的时间,如果从选题到写作的全部工作都在这段时间内完成,显然是不够现实的。另外,论文题目的选择并不都是一次到位的,有时会有变动或调整,这就更需要在时间上留出余地。

导师指导条件对于青年学生及所有缺乏研究经验的人来说,都是在选题时所应考虑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条件。如果感到自己缺乏研究经验,没有独立完成课题研究的把握,就必须格外重视导师指导的条件。任何一个学科的专家都不可能样样皆通,无所不能,在导师所熟悉的专业领域内选题,容易得到更为具体、细致的指导。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确定论文题目,开列参考文献目录,帮助学生制定写作计划,审阅开题报告及推广提纲,解答疑难问题,评审论文等等。有经验的指导教师总是能够非常到位地指导学生作好每一个阶段的工作,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最后,驾驭问题的能力更是选题时不可忽视的因素。这里所说的驾驭问题的能力主要是从研究题目的大小是否适中的角度着眼的。对不同级加紧的毕业论文的篇幅,通常有着不同的规定。而从总体上看,毕业论文的篇幅相对较长,为此,如果研究的问题太小,则难有展开的余地,写出的论文常会给人一种繁冗、庞杂,“小题大做”之感。相反,如果题目过大,而作者的研究能力及研究经验不够,则无法把问题研究得非常深入、透彻,写出的论文常会流于肤浅、空泛,给人一种“大题小作”之感。应当说,毕业论文的题目过大过小,都是不利于写出高水平的文章的。相比较而言,对于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甚至硕士研究生来说,“小问题”要比“大问题”更容易驾驭,“小题大做”要比“大题小作”更好一些。

为防止“大题小作”,作好课题的限定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课题的限定,把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到一点上,有利于深入分析,广征博引,把问题谈深谈透,把文章写得更有深度。

清人魏禧说过:善作者能于将作时删意,未作时删题。在论文写作中,“删题”就是删掉可有可无的的问题,把全部研究和论证都集中到一点上。有些缺乏研究经验的学生不懂得如何限定题目,常把一个大得惊人的问题作为论文题目。譬如,有一位学生只是对鲁迅散文的某一方面的特点感兴趣、有见解,但写出的文章却叫作《鲁迅创作论》,显然,在一篇大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完成这么大的一个题目是很不现实的。既然是《鲁迅创作论》,文章内容就要面面具到,对有关鲁迅创作的各个方面的问题都进行论述,至少要有所涉及,结果自己对问题的某一方面的独到见解反而得不到充分阐释,甚至被完全淹没,文章内容显得非常平庸。假如作者能对课题逐层加以限定,就可能会得到一个较为合适的题目:鲁迅创作论——论鲁迅散文——论鲁迅散文集《野牙》作为研究对象,最后把研究题目定为“论《野牙》深沉储蓄的艺术特色”,便于作者集中研究,写出有见解的文章。

三、如何搜集文献资料

前面说过,撰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所用的资料主要为文献资料。搜集文献资

料,必须掌握合理的检索方法,检索文献资料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追溯法。这是以已掌握的文献资料后面所附的文献目录为线索,追溯查找其他文献检索方法。在缺少检索工具或检索工具不够齐全的情况下,可以分利用这种检索方法。但每种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毕竟是有限的,因此仅使用这种方法查找资料,漏检的可能性较大。

二是常用法。这是一种利用工具书查找文献资料的检索方法。如果在搜集资料时能够找到必要的检索工具,就应采用常用法,以便迅速、准确地找到比较齐全的文献资料。常用法还有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之分。顺查法是利用检索工具,由远及近地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即从研究课题产生的起始年代查起,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逐年查找。采用这种检索方法,即能防止漏检资料,又能摸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不过,如果问题产生的时间过久,研究历史过长,则工作量极大,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这项工作;倒查法是利用检查工具,由近及远地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即从近期的文献查起,逐年向前推移查找所需资料。后期的文献资料能够反映课题研究的最新水平,而且常常包含着前期文献资料的内容,能够集中体现已有的研究成果,所以,采用倒查找资料,有利于提高检索效率。但同顺查法相比,采用这种检索方法,漏检的可能性要大一些;抽查法是在全面了解本学科或某项课题研究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选定其中研究最为活跃,文献发表得最为集中的重要年工,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采用这种检索方法的好处是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为丰富的资料,前提则是必须准确地把握学科发展或课题研究的情况,以便找准时期。

三是循环法。循环法也叫混合法,这是一种把追溯法和常用法结合起来使用,循环查找文献资料的检索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的一般顺序是,先利用检索工具,也就是通过常用法找到一些文献资料,再利用这些文献资料所附的参考文献目录追溯查找资料。如果手中已有基本的检索工具,又占有了一定数量的资料,就可以采用循环法查找资料了。

四、如何拟定写作提纲

为使观点和材料能在一篇文章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必须设置一个能把观点和材料包括进去的逻辑框架,这个逻辑框架就是文章的结构。简单的说,结构即文章的内部构造,安排结构即谋篇布局,设定文章的总体格局。

安排论文的结构,主要应当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 确定结构程序

所谓结构程序,是指构造文章的步骤,或者说是指文章本身的基本构成模式。实用型

文章大都有着比较固定的结构形式,学术论文也不例外。从文体类型的角度来看,学术论文是议论文的一种,而在议论文写作中,作者的思路通常是循着提出问题恰好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顺序展开的,这一思路外化为文章的结构,就形成了文章的序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议论文的这种结构形式通常被人们称为“三段论式”。“三段论式”是对所有议论文体的一般构成规律或者说结构特点的总结,因而也同样适用于学术论文。

(1) 序论

序论又称前言、引论、绪论等等,这是一篇论文的开头部分。这一部分所写的内容通

包括:

提出问题。这几乎是所有的学术论文的序论部分都应包含的一项内容,序论部分的其

内容的表述也往往是围绕着问题的提出的。系提供理论依据。

指明选题的背景、缘由、意义及研究目的等。

明确观点,概括自己对问题的基本看法。

阐释基本概念。文章的基本概念是指构成研究课题和论文的基本观点的核心概念。为保证论题及论点的确定性、一致性,在序论部分可对基本概念的涵义加以阐释。

指明研究方法或论证方法。在课题研究中,采用哪些值得注意的研究方法,或者在论文中将采用哪种比较独特的论证方法,都可以在序论中写明。

严格限定课题的范围。有的问题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被研究的,论文的序论部分也应对此作出说明,至少要把论文将着重探讨问题的哪些方面或不准备涉及哪些方面,向读者交待清楚。

此外,论文的序论部分还可以写入其他一些内容,比如,如果是驳论式论文,则需要在序论中简单评介对方的主要观点,这也可以被看作这类论文提出问题的一种方式;如果论文的篇幅较长,则可以在序论中对本论部分的内容作一个简要的介绍,或对论证结果加以提示。

以上所例举的几项内容,在一篇论文的序论中一般不会全部涉及。论文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地写好其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内容。

本论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对问题展开分析、对观点加以证明的部分,是全面、详尽

集中地表述研究成果的部分。

本论部分的篇幅长,容量大,一般不会只由一个层次或一个段落构成。不同的层次或段落之间有着密切的结构关系,按照层次或段落之间的结构关系的不同,可以把本论部分的结构形式分为并列式、递进式和混合式三种。

并列式结构又称横式结构,是指各个小的论点相提并论,各个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问题加以论述,使文章内容呈现出一种齐头并进式的格局。

递进式结构又称纵式结构或直线结构,是指由浅入深,一层深于一层地表述内容的结构方式。各层次之间呈现出一种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逻辑关系,后一个层次的内容是对前一个层次的内容的发展,后一个论点是对前一个论点的深化。

所谓的混合式结构是把并把并列式同递进式混合在一起的结构形式。与其内容的复杂性相适应,学术论文的结构形式也极少是单一的。有的文章的各大层次之间具有并列关系,而各大层次内部的段落之间却具有递进关系,或者在彼此之间具有递进关系的大的层次的内部,包含着具有并列关系的段落,并列中有递进,递进中有并列;也有的文章的各大层次之间看书具有的结构关系就不是单一的,并列关系与递进关系分别存在于文章不同的层次之间。

为使本论部分更有条理性,人们常在这一部分的各个层次之前加上一些外在的标志,这些用以区分层次的标志主要有序码、小标题、序码和小标题相结合及空行等几种。

结论

结论是一篇论文的收束部分。这一部分大致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提出论证结果。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可对文章所论证的问题及论证内容作一个归纳,

提出对问题的总体性看法、总结性意见。

指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在论文的结论部分,有时作者不仅概括论证结果,而且还指

在该项课题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值得人们继续探讨,以为课题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个线索。

“提出论证结果”和“指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是学术论文的结论部分常写的两项内容,其中,第一项内容“提出论证结果”通常是结论部分的基本内容。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在论文的结论部分写入其他一些内容,比如,如果论文所反映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衫价值,作者还应写明对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前景的展望,或就此提出具体建议。如果研究成果是带有一定的突破性的,或者其意义及影响是不易为读者所了解的,则有必要在结论部分对研究成果的意义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实事求是的说明和估测。

序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后相续、紧密衔接,是学术论文常见的结构程序。但也有的论文开篇便直接进入对问题的论证,结篇点题,揭示论旨,即只有本论、结论,而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序论部分;也有的论文在序论中便概括全文的内容要点,出示论证结果,或在本论部分边论述边归纳,并不专门以结论的形式收束全文,文章只有序论、本论,而没有一个独立的结论部分。后面两种结构程序可被看作序论→本论→结论这种结构程序的演化或变体。在论文的撰写中,究竟采用哪种结构程序,要视写作的实际需要而定。

(2) 拟定写作提纲

在正式撰写论文之前,以写作提纲的形式把文章的结构反映出来,是提高文章质量的

个重要手段。

写作提纲是作者整理思路,并使思路定型化的凭借,是文章的逻辑关系视觉化的最好形式,它具有帮助思维、指导写作的作用。人们常把写作提纲比作文章的“设计图”,建造一座大厦,是离不开设计图的,撰写一篇论文,同样也是离不开写作提纲的。如果要写的文章较短,结构也比较简单,那么只以打腹稿的方式安排结构,或许不会有什么不便之处。如果要写的是学术论文这类篇幅较长,结构也比较复杂的文章,光靠打腹稿就不能解决问题了。可以说,编写写作提纲是论文起草前的准备工作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一份完整、正规的写作提纲,应当由标题、观点句和内容纲要等几个项目构成。

1 标题

为论文拟写标题,一般可以着眼于两个方面,或者说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这样,

论文的标题也就相应地形成了两种类型:

一种是揭示课题的标题。这类标题所反映的只是文章所要证明的问题,而不涉及作者对问题的看法。

另一种是揭示论点的标题。这类标题直接反映作者对问题的看法,或者说标题就是对文章的内容要点的概括。揭示论点的标题虽然不如揭示课题的标题用得那么普遍,但也应当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标题形式。

除了上述单行标题之外,论文有时还用双行标题。

2 观点句

观点句也叫论点句或主题句,简单地说,就是概括全篇文章的基本观点的语句。在写作

提纲中用一句或几句话写明文章的中心论点,有利于观点的进一步明确,并能有效地防止写跑题。

3 内容纲要

内容纲要是论文写作提纲的主体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要以分条列项的形式把论文正文部分的结构框架如实地反映出来。

内容纲要的写作形式通常为:

一、 大的部分或大的层次的要点

(一) 段的要点

……

(1) 材料

……

二、同上

三、同上

……

可以说,内容纲要就是一篇文章的结构关系图,将要写入文章的所有观点和主要材料都应当能在其中得到一个最为恰当的位置。内容纲要大都从大的项目即各段的要点,最后是中项目中的各个小项目即段内层次的意思。而在依照内容纲要起草论文时,则要从小的项目写起,从一个部分的小项目写起,从一个部分的小项目再到下一个部分的小项目,渐次完成全文。

五、如何使行文更加合乎文体规范

毕业论文是一种对其写作形式的规范化程度要求较高的文体,为使写出的论文合乎文体规范,在行文中应当着重处理好以下环节。

第一, 标题的拟定要合乎规范。标题是一篇文章的名称,是读者最先接触的部分,写好论文的标题是很重要的。

无论哪种类型的标题,都必须符合确切、具体、醒目的要求。所谓的确切,是指标题要切合文章内容,要能十分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题文一致,题文相副,是标题确切的主要含;所谓的具体,是指标题要能恰如其分地表明论文的主要内容,而不能过于笼统、空泛,令人不知所云;所谓的醒目,是指标题要力求引人注目,要能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术论文的标题不同于文学作品的标题,必须避免使用模糊曲折、隐晦难懂的语言形式,也不要刻意雕饰,胡乱堆砌华丽辞藻或故意使用生僻词语,要写得平实、直白。实际上,不仅论文的标题应当如此,整个论文的语言都应当做到这一点。

第二, 段落的组织要合乎规范。文章是由一个一个的段落联缀而成的,段是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的撰写也就是段落的组织和衔接,如果能把每一个段落都写得非常出色,把各个段落之间的关系都处理得非常妥当,全篇文章的质量自然也就会得到提高。

组织学术论文的段落,应当力求做到:

一是段意要明确。一个段落一般应有一个主要意思即段旨,在构段时,要把它清清楚楚地告诉读者。或者说,每个段落要说明一个什么意思,最好能让读者一看便知,而不要含而不露,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揣摩。

二是段意要统一。一个段落应当集中表达一个意思 ,而不要把与段旨无关的语句写入段中。人们常把只有一个中心,只包含一个中心意思的段落,叫做单义段。组织单义段,以不同的段落阐明不同的段旨,既便于作者安排文章的结构,也便于读者概括、领会文章的内容。

当然,强调段意的统一,也并不是说学术论文就绝对不能有兼意段。兼意段是指包含着两个以上的段旨的段落,在某些情况下,兼意段的出现是无法避免的。比如,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前半部分往往是上文内容的总结,下半部分则是下文内容的领起,所以必然是包含着两层意思的兼意段。有时,相邻的几个段落都很短,各自的内容也非常简单,为了避免分段过于零碎,也可以把它们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兼意段。

三是段意要完整。一个段落应把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表述清楚,否则,属于上一段的内容却放到下一段去说,就会造成文章结构的混乱;在一个段落中,该说的话没有说完,就会使读者难以充分理解段意。而对段意理解得不够充分,对文章的基本观点也就不会理解得十分透彻。

段意臬才算相对完整呢?在一个段落中,能转绕着一个段旨,采用必要而又充分的材料展开论述,使段旨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和清楚的表达,段意就算是完整的。

四是段的长度要适中

段的长短适度,是提高文章的整体效果的一个条件。段落过长,容易使人在阅读时产生沉闷感、疲劳感,而且往往是把几个意思混到一起了;段落过短,则容易给人一种不断跳跃的感觉,使文章缺少沉实感、庄重感,而且往往是把一个意思拆开写了。所以说,段落过长或过短,都不会给阅读带来不便,使表达效果受到影响,而且往往是同段意的杂乱或残缺联系在一起的。

论文的段的长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实际写作中,要根据文章的长短、段的性质,特别是表意的需要来确定。就其总体情况而言,由于学术论文的篇幅较长,每段又都有着非常充实的内容,所以,它的段落通常要长于其他文章的段落。在一篇论文当中,不同性质的段落,在长度上也常常是有区别的,比如,开头段、结尾段大都比较短小;本论部分的段落也就是文章的中间段,则要稍长一些。在中间段中,过渡段等性质的段落也是宜短不宜长。

总之,段意明确、统一、完整,段的长度适中,是对学术论文构段的基本要求,完全符合这几项要求的段落就是规范化的段落,简称规范段。

为使论文的段落符合规范化要求,在构段时,必须注意:

一是要把段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章单位来看待。撰写论文,不能只考虑如何在全篇文章中,把问题论述得全面、充分,同时也要有段的观念,注意从段落的组织入手,把每段的意思都写清楚。一篇文章固然是一个整体,篇中的段落也应具有一定的独立必性。在组织段落之前,要认真想好段的内容,而不能信笔由之或随兴所至地推着写,写到哪里,觉得差不多了,就结束这一段,开始下一段。缺少段的观念,不反段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文章单位来看待,就不可能写出符合规范化要求的段落。

二是要善于疏通思路,以增强思维的条理性。文章的结构脉落是作者思路发展轨迹的体现,段的划分是思维步骤的外化形式,所以从根本上说,构段问题实际是思维问题,要把段落组织得规范,首先就应在思路的疏通、思维的条理化上多作努力。

作者的思路是构段的内在依据,而客观事物的构成和发展规律又是思路形开的基础。论文作者既要有全局观念,能把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以保持思维的连续性,又要把善于问题分成几个方面,从不同的侧面去考虑,使思维具有合理的阶段性。

三是要善于使用段中主句。段中主句是概括段落的中心意思的语句。段中主句便于读的作用暂且不说,对于作者构段来说,段中主句也有很大的作用。有了段中主句,段落就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作者可以围绕着它,一句一句地写下去,始终保持段意的统一,避免把与段旨无关的语句写入段中。

在一个段落中,段中主句并无十分固定的位置。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将段中主句置于段首,在段的开头便表明段旨,段中主句也就是段中领句。段中主句在段首,突出醒目,既易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又有利于下文的展开和全段内容的统一,所以,段中主句应当尽可能写在段首。但也有一些段落,如归纳段、叙述段等等,是无法把段中主句置于段首的;段中主句在段尾,以结句的形式出现刀是很常,

见的情总。在一个段落中,段尾同样是比较重要的位置,把段中主句放在段尾,既能有力地收束全段的内容,又能加深读者对段意的印象;如果段落的内容较为丰富,作者可以采取把段中主句分置于段首和段尾的方式构段,即段中主句先在段首出现,领起下文,又在段尾出现,收束上文,前后照应,使段意得到强调,使结构更加谨严;还有的段中主句是对段内上下两意思的概括,只能在段的中间部分以腰句的形式出。段中主句出现在这个位置上,不够醒目,不便于突现段旨,所以用得不多。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毕业论文的总体构成格式应当合乎规范。一篇完整、规范 的毕业论文通常要由以下项目构成:(略,见实施意见)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