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江苏卷语文现代文阅读-“这是你的战争!”详尽解析

发布时间: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这是你的战争!”

①昆明下着雪。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几个学生从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停下来看着墙上的标语:“这是你的战争!Thisisyourwar
②前几天,学校举行了征调大会,盟军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批新式武器和作战人员,由于语言不通,急需译员。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男生入伍,其他年级的也可以志愿参加。
③历史系教授孟弗之从校门走出,他刚上完课。无论时局怎么紧张,教学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一起走的几个学生问:“做志愿者有条件吗?”弗之微笑答道:(补充交代上文征调动员大会的内容“首先是爱国热情。英语也要有一定水平,我想一个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足够对付了。”他看着周围的年轻人。谁将是志愿者?他不知道。可是他知道那些挺直的身躯里跳动着年轻的火热的心。
④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恭敬地鞠躬。弗之不认得。一个学生走近说:“孟先生,我们是工学院三年级的,愿意参加翻译工作。”(递手帕细节描写1弗之想

说几句嘉奖的话,却觉得话语都很一般,只亲切地看着那几张年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递手帕细节描写2一个学生接过,擦了雪水,(递手帕细节描写3又递给另一个,(递手帕细节描写4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布了。⑤雪越下越大了。弗之把那块湿布顶在头上,快步往回走。这时,一个年轻人快步跟上来,绕到前面,唤了一声:“孟先生。”弗之认得这人,是中文系学生,似乎姓蒋。他小有才名,文章写得不错,能诗能酒,也能书能画。“孟先生。”那学生嗫嚅着又唤了一声。弗之站住,温和地问:“有什么事?”蒋姓学生口齿不清地说:“现在四年级学生全部征调做翻译,我……我……”弗之猜道:(表明年级)你是四年级?”“(逃避责任)我的英文不好,不能胜任翻译。并且我还有很多创作计划……”“无一例外。”弗之冷冷地说,并不看他,大步走了。蒋姓学生看着弗之的背影,忽然大声说:“(尖锐、一波三折)你们先生们自己不去,让别人的子弟去送死!”弗之站住了,一股怒气在胸中涨开,他回头看那学生。学生上前一步:“只说孟先生是最识才的,叫人失望。弗之转身,尽量平静的说:“你,你无论怎样多才,做人是不能打折扣的,一切照规定办。”弗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回到住处时,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

⑥此刻,弗之的外甥、生物系学生澹tán台玮正在萧子蔚老师的房间里。(表明年级)玮是三年级,但学分已够四年级。师生两人对坐在小木桌旁,讨论着生物学的问题。子蔚感到玮有些心不在焉,已有点猜到他的心思。待讨论告一段落,玮道:“也是商量。他停顿了一下,说:(主动请缨)我只是觉得战场和敌人越来越近,科学变得远了,要安心念书似乎很难。“可是你并不在征调之列。生物化学是新学科,需要人开拓,要知道得到一个好学生是多么不容易。我也很矛盾。”子蔚站起身,走到窗前。雪已停了,腊梅林上的雪已消了大半。玮也走到窗前,默默地望着窗外。过了一会儿,玮转身向着子蔚:(含蓄、富有诗意)我会回来的。“那是当然。”子蔚说。玮向子蔚鞠了一躬。子蔚向前一步,拉着他的手郑重地说;“我尊重你的决定。”玮再鞠一躬,走出房间,回头说:“萧先生,我回去了。”子蔚默默地看着他下楼,又到窗前,看他出了楼门,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
篇小说《西征记》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11、文中第3节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联?(4题目分析:
其实是在问原因,问写师生问答的原因,属于“抓”题,局部找。题干中已经提示此题答题区间在第三节师生问答的上下

文。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去考虑。答题思路:
找到提问句以后,看上文,上文是交代了征调事件,很明显孟先生的回答是在补充交代上文征调动员大会的内容(见粉体字)再看下文,下文写了不同学生对于此事的不同反应,那么这段对话是在为后文作铺垫。标准答案:
1补充交代上文征调动员大会的内容;2、为下文具体描写不同的学生形象作铺垫(不同的学生形象指充满爱国热情的工学院学生、逃避征调的蒋姓学生。主动要求入伍的澹台玮
12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4分)题目分析:
依旧是“抓”题,局部找,找到手帕的细节描写,分条概括。答题思路:
找到手帕的细节描写(见橙体字)。描1表现了孟弗之的嘉许和关爱。“关爱”这点不难,有些考生会丢掉“嘉许”这一点,要注意描写1写到“弗之想说几句嘉奖的话”,这是对“嘉许”这个得分点的暗示。描写23表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间的忘形与契合。描写1-4表现了彬彬有礼的师生在民族大爱的召唤下情感的水乳交融。标准答案:
1、面对洋溢着爱国热情要做志愿者的

学生,递手帕的行动表现了孟弗之作为老师的嘉许和关爱;
2、学生间的递、接,表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间的忘形与契合;
3、师生间的递、接、还,表现了彬彬有礼的师生在民族大爱的召唤下情感的水乳交融。点拨:
凡是考小说的动作描写,要学会“分解动作”,然后再“组合动作”。即先把动作拆开,看看每一个动作体现的小点,然后再纵观整套动作,给出一个大点。
13、孟弗之与蒋姓学生、萧子蔚与澹台玮的对话场景,对比鲜明,请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境两个方面加以分析。6分)题目分析:
这是“夸”题,题干中已经提示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要扣住这一点夸,拿两段文字作对比。另外要从内容方面夸。最后注意答题格式一定要分成两方面:学生形象、对话情境。答题思路:
先到文章中找出对于这两处对话场景的描写(最后两段)。两段中绿体字表明了两位学生的身份:同是高才生,蒋姓学生四年级,澹台玮三年级。蓝体字表明了二者对于征调的态度:蒋姓学生逃避责任,澹台玮主动请缨。另外,两处场景描写尤其是紫体字体现的区别:蒋姓学生与孟弗之的对话尖

锐,一波三折;澹台玮所在的对话场景含蓄有诗意。标准答案:
1、学生形象:同是高才生,四年级的蒋姓学生处心积虑逃避责任,灵魂丑恶;三年级的澹台玮依然要求入伍,人格高尚。
2、对话情境:前者先平和交流而后尖锐冲突,一波三折,富于戏剧性。后者对话含蓄内敛,互通衷曲,蕴含诗意。
1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6分)题目分析:
仍旧是“夸”题,夸叙写自然景物的好处。从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象征人物性格三方面考虑。答案分成深刻寓意和对表现人物的作用两方面来答。答题思路:
找到所有有关自然景物的描写(见背景为黄色的字体)。开头交代下雪,明显是在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之后提到的腊梅林,是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第二问问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显然象征品格这一点要展开来答。注意腊梅林的变化:雪白——雪消了大半——人梅相映。每一个变化都是一个得分点:雪白:暗喻孟弗之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雪消了大半:暗示澹台玮和萧子蔚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人梅相映:表现澹台玮隐喻坚贞人格。

标准答案:
深刻寓意:1、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2、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
表现人物:1、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2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3、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

2011江苏卷语文现代文阅读-“这是你的战争!”详尽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