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和东晋2

发布时间:2012-11-22 10:07:16

23 西晋和东晋

()教学目的

1.知识传授:

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对司马炎、苻坚的简要评论;西晋的起止年代、西晋短命的原因;内迁的五种少数民族名称;十六国时期的起止年代;东晋建立的年代;淝水之战的简况及胜负原因的评议。

2.思想教育:

①由西晋的兴亡、疆土的分合、淝水之战的胜负,以期获得历史发展中治乱、成败之因的思考。

②了解民族矛盾(民族斗争)与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在历史上交缠错综的表现,了解中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由此希图建立正确的民族观,特别是民族平等的观念和情感。

3.能力培养:

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基本观点,指导具体的历史分析,尤其是透过纷繁交错的历史现象观察历史的本质,学习评议重要历史人物与历史发展进程的关系。

教学重要、难点:

西晋的短命原因和淝水之战的胜负原因是本课重点。

对头绪繁多的课,要把握整体,把握主线,权衡主次轻重,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学习第23——西晋和东晋,同学们打开课本139页,(板书)一,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先请你们回忆一下上一课——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哪一国发展得最强?(学生议论)历史的事实是曹魏的发展超过吴和蜀,因为它的地域最宽广,尽管东汉末年遭到严重的破坏,但经过大兴屯田,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生产工具,经过中原人民几十年艰苦努力,黄河流域原来有着悠远深厚的文明,超过了吴、蜀。魏蜀吴三国都曾追求以自己的国家统一中国,但三国的角逐竞争,结果是——不仅吴、蜀,就连曹魏也未能如愿,反而是在不长的一段时间里,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

要了解这个变化,还得从139页上画的这个老头说起,你看他,由两个丫鬟搀着————是架着,病势沉重,眼瞧着就要一命呜呼,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司马甏。其实,他的病是装的,骗得同他一起辅佐曹魏朝政的曹爽对他不加提防,被他夺了兵权。从司马甏到他的儿子司马昭,逐步控制了曹魏的军政大权。曹魏皇帝在一个漆黑的雨夜里,密召一些大臣,他说——请你看140页第1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司马昭之心是——(学生答:篡夺帝位之心。)是的,这句话后来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这个皇帝要亲自去讨伐司马昭,当然他哪里是司马昭的对手,结果是兵败身死,司马昭再立了一个姓曹的傀儡皇帝,这是260年的事情。263年,司马昭派兵灭了蜀汉(板书),刘备的宝贝儿子、昏庸的刘禅投降。到265年,司马昭的仪仗、冠服等等都如同皇帝一样,只是未来得及登上皇帝宝座,就死了。当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了曹魏的皇帝,自称皇帝,定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历史上称之为西晋(板书)。司马炎就是晋武帝。这似乎是曹丕逼汉献帝禅让的故事重演,而都发生在洛阳城,不由使我联想到后世一位大史学家的两句诗“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司马炎轻而易举当上皇帝,而值得称赞的是他能在祖、父两代人多年经营的基业上,于280年,派遣大军,冲破长江天险,攻灭东吴,最终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分归一统,总归司马氏,西晋完成统一(板书)。请同学们看一下教材第140页“西晋的疆城”。

司马炎灭吴后,把年号改为太康,意思是太平康宁了,反映了统一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一定的改善。但以司马氏为代表的大地主的贪婪、奢侈的本性,随着所谓国泰民安而迅速暴露。司马炎自己就带头卖官,有一段司马炎与大臣刘毅的君臣对话,司马炎说:“爱卿啊,你看我可以比汉朝的哪些皇帝?”刘毅说:“陛下可以比汉桓帝、汉灵帝。”同学们回忆一下那汉桓帝、汉灵帝是什么样的皇帝?(学生答:亡国之君、暴君、昏君。)说他们是东汉末年的两昏君比较合适。司马炎说:“我虽然德行不如古人,但还能克己为政,又平定东吴,混一天下——混一也就是统一——你将我比做桓、灵,恐怕过分了吧!”“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而论,陛下不如桓、灵。”你看这个大臣恐怕该掉脑袋了吧,不,司马炎大笑着说:“桓、灵的时候听不到这样的直言,今天我有你这样正直的大臣,所以我比桓、灵好多了。”一个是刚直不阿,一个是恬不知耻。国家的事,是上行下效,皇帝竟然卖官鬻爵以聚敛财富,如此贪财好利,贵族、官僚、地主比富、斗富,有的成了千古丑闻,有人说当时是“奢侈之费,基于天灾”。西恶社会急剧地走向腐败。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国家大政方针上的重大失误,司马炎大封司马氏皇族为王,还赋予其军政大权,这大封同姓王必然导致的后果,想想以前历史上有什么事情呢?(学生答:西周的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后来互相混战)。是啊,西周分封,造成诸侯割据称雄几百年,这个教训有多大呀,但毕竟离得太远了,较近的有什么事吗?(学生答:西汉时的七国之乱。)对呀,可司马氏为什么重蹈复辙呢?这是因为他们错误地分析了他们的前朝即曹魏灭亡原因,就认为是皇族无实力,以至皇朝孤立而亡。

司马炎死后,他的那个傻儿子晋惠帝——就是那个说百姓饿死,怎么不吃肉粥的那个痴呆儿子一即位,不到一年工夫,真是司马炎坟上的泥土还没干,看课本141页小字第二段,“手握重兵的八个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战’”(板书)祸起惠帝即位之后,而根在武帝在位之时。七国之乱三个月就平息了,而八王之乱打了16年之久,从中能够看出点什么问题呢?(学生答:汉景帝时中央集权力量比这时候强。司马氏王的力量也比西汉时的七王的力量强。)八王混战从洛阳延展到黄河南北。课本141页第三段小字当中有一句话:“洛阳周围13岁以上的男子,都被迫当兵或服徭役”,你们十几岁?(学生答:我们13岁。)13岁的小男孩就要上战场,这场战争夺去了几十万人的生命,毁坏了不知多少人的家园,多少人背井离乡,他们被称为流民,当他们走投无路时,只能群起反抗。在流民的队伍里,在起义者的行列中,还有不少的少数民族,下面补充说明一个问题“内迁的各族”(板书)

早从东汉时候起,我国西边、北边的少数民族,陆陆续续迁居到黄河流域,请看课本142页《西晋内迁各族的分布图》,对照课本141页最后一行五种主要的少数民族,名称是: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上称之为“五胡”。(板书)。内迁的少数民族在汉族影响下逐渐走向定居,走向农耕生活,而他们也把原来西、北各族的许多东西带入内地,你看142页当中一排图,那胡床、椅子、凳子,比我们在16课课文中的家具图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学生答:腿都高了。)是的,内迁的少数民族遭受到西晋政府和官僚地主的歧视、压榨、凌辱、屠杀,他们忍无可忍,就在八王之乱的过程中,与汉族人民共同掀起席卷南北的大规模的流民起义浪潮。司马氏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结果是自掘坟基。正当西晋统治岌岌可危时,匈奴贵族刘渊乘机起兵反晋(板书),先是攻破洛阳,司马氏迁都到长安,到316年,匈奴兵又占长安,西晋灭亡(板书)。西晋前后多少年(学生答:51年。)统一大致维持多少年?(学生答:36年。)所以说西晋王朝是短命的,统一是短暂的(板书:补前“短期”二字)。这为什么呢?(学生答:西晋统治者腐朽。大封同姓王,造成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使西晋衰落、崩溃。西晋官僚、地主残酷压迫各族人民,激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各族人民起义沉重打击了西晋统治。少数民族的贵族也就趁机起兵推翻了西晋。)从此中国进入分裂状态,回想那三分归一统,司马氏功营卓著,再看这重陷分裂,司马氏罪责难逃。

让我们了解一下西晋灭亡之后的中国社会。(板书)先来看什么是十六国。课本143页第4段:“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大约一进三、四十年),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国家,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看看下面的十六国简表,从这张表,再看看内迁各族分布图,你能看出哪一个民族最强大?(学生答:鲜卑族。)是的,关于鲜卑族在这段历史上的作用还会再学到。十六国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但是,深重的灾难把各族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东晋(板书)是由司马睿——司马甏的曾孙建立的。西晋末年,当北方司马氏统治难以持久时,司马睿被派到南方,坐镇江南。等西晋灭亡,317年那一年,由北方南下的贵族官僚地主与江南大地主,共同拥戴司马睿称王,318年称帝,重建晋朝,都建康,即今南京,历史上称为东晋。司马睿能在江南稳住脚跟,得以立国,还有一段故事,课下你再自己看课文好了,不过你是否能意识到东晋统治者内部的矛盾,必然是复杂而尖锐的。

南迁的北方人中,大有有志北伐统一中国之人,而第一个北伐的英雄即祖逖(板书)。祖逖年轻时胸怀大志,“闻鸡起舞”,这个成语表示有志者及时奋发的一种精神,他在得不到司马睿支持的情况下,带领亲族同乡渡江北上,船到江心,也就是中流,他击楫(板书)——敲着船桨,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意思是祖逖不能扫清、收复中原而再渡江而归,让我象那江水一样有去无回吧!这也已是一个成语,比喻收复失地的决心,表现了怎么样的精神呢?(学生答:一往无前的献身精神。)祖逖北伐几乎收复黄河以南全部土地,但司马睿怕他功高难制而压制他,他忧愤而死。

南方的北伐半途而废,而北方的南征将会怎样?这就是我们下边要讲的淝水之战,爆发在383(板书)。在北方的混战中,氐族,这是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的一个民族,建立了国号为秦的一个国家,都城在长安,历史上称这个国家为前秦,你不妨在十六国的简表中找找它。前秦的皇帝苻坚重用一位出身贫寒而又才智卓越的汉人王猛,他们俩一见如故,好象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在王猛辅佐之下,通过整顿吏治,打击不遵法纪的贵族,兴学校,重教育,努力恢复发展农业生产,使前秦很快地就兵强国富。苻坚提出“混六合以一家”,“六合”即天地四方(东南西北),这句话表达了苻坚的什么思想?(学生答:要将整个国家、各个民族统一起来。)真是宏图大志。在王猛死的前后(370年起),苻坚派军东征西讨,灭掉了与之共存北方的其他各民族的国家,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又夺取了东晋的大片土地,雄踞于东晋的北方,我们看这幅挂图(《淝水之战形势图》)

382年十月,苻坚在长安的太极殿上大会群臣,他说:“今四方大体已平定,只有东南一个角落了,吾将亲自率军去征讨,你们以为怎么样?”在这场廷议中,如果你也在场,该当有何议论?(学生答:在统一北方过程中,已经是打了那么多仗,劳民伤财,军队疲惫,不能接着再打。晋是汉人建立的,是人心所向,特别是北方汉人还心向往之。)我发表一点看法:晋虽微弱,没有大恶(大的罪恶),群臣和睦,无隙可乘,不宜进攻,只能等待时机。其实这不是我的看法,这是王猛病危时的遗嘱。我补充要说明的是:面对北方前秦强大的威胁,东晋内部的矛盾也就缓和下来。东晋的宰相谢安已在加强防御,他的侄子谢玄奉谢安之命,在长江北岸招募8万农民子弟,训练了一支强悍的军队。为什么强悍?不仅是训练有方,而且是由南迁的北方人组成。请你们接着议论,如果劝阻苻坚不打,还能给他指出什么问题?(学生答:刚被打败的北方的其它国家,其它民族的首领不一定都真正真心归顺,一打仗他们就可能暴露出来。)这些人会乱中夺权,后来的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你考虑得很周到,不过这话可不能在殿上说啊,因为那些首领有的就在殿上,他们、还有些阿谀的大臣,不仅赞成苻坚,而且还极力怂恿,说什么“有征无战”。太极殿的廷议,以苻坚“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把全体官兵的马鞭投入江中,足以阻断流水——多大的口气)的狂言,最后拒绝了大臣们对他的劝谏。383年,苻坚下达征兵令,民户十丁出一丁,强征之下,组成一支80多万人的大军,开始了进攻东晋的一场大战。九月,苻坚到项城(指图),派他的弟弟苻融率主力25万,向淝水西岸的重镇寿阳进军。消息传来,东晋朝廷上下,惊恐万状,皇帝任命宰相谢安担任征讨大都督,谢安派弟弟谢石、侄子谢玄率8万主力迎战。

谢玄出发前请示谢安御敌之计,谢安神色坦然,但一言不发,他到山林中的别墅下棋去了。我们看前方战场,东晋援助寿阳的军队未到寿阳,苻融已攻陷寿阳,这支东晋援军只好退到硖石,秦军5万驻屯洛涧,东晋主力8万就在距洛涧25里的地方驻军,不敢镐然东进迎敌,打算“谋不战以疲之”,这是一种什么打法呢?(学生答:以逸待劳。)硖石粮尽,那里的晋军向谢石、谢玄求救,可恰巧这封求救信被苻融截获,苻融派人飞马禀告项城的苻坚,建议宜速进攻,赶快发动总攻。苻坚将大军留在项城,引8千轻骑兵星夜兼程,赶到寿阳,派朱序——几年前被俘虏并且降了前秦的东晋大将——到谢石、谢玄军中去劝降。苻坚哪里料到,朱序仍心怀故国,他密告谢石、谢玄前秦的虚实详情,建议趁前秦大军尚未全部到达而发动出击,败其先锋,挫敌锐气。谢石、谢玄听从了他的建议,改变战略,立即派精兵5千袭击洛涧秦军,大破秦军,乘胜进军淝水,与秦军隔淝水相对。

苻坚登寿阳城,看看146页上的那幅画,他望见晋军布阵严整,脸上出现惶恐的神色,以至以为远处八公山上的草木都是晋兵,这就是成语草木皆兵的来历。

谢玄遣使请秦军稍做后退,以便晋军渡河以决胜负。苻坚企图趁晋军半渡淝水时加以袭击,可又是一个让他没想到,秦军一退就不可止,加上朱序在军中喊“秦军败了”,顿时大军溃散奔逃,晋军趁势渡河猛攻,秦军在路上听到风声鹤唳(刮风的声音,鹤叫的声音),都以为追兵到了,真是失魂落魄。苻坚败归北方后,终于被羌族首领杀死。前秦瓦解,北方仍是分裂混战状态,进入了十六国时期的后一阶段。

东晋的北伐终成泡影。所以淝水之战后,仍是南北对峙。

至于淝水之战的胜负原因,我们在战前的分析中已经明了,请你再概括一下几个要点:(学生答:前秦的军心离散,是由于北方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尖锐)。这在战争的哪一过程表现得最为突出?(学生答:后辙时)对,接着分析。(而东晋因强敌压境比较心齐;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当。)恰恰相反的是谢石、谢玄的指挥非常出色。那谢安的作用呢?(学生答:谢安坚决抵抗,又能镇定自若,稳定了军心民心,他也不对前线瞎指挥。)关于淝水之战的评议,等我们讲过200多年历史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一定能看得更清楚。

最后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147页,我们一起来完成教材给我们的三道练习题。

(编者注:教材有关“八王之乱”的内容,已改成小字。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作自行处理。)

西晋和东晋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