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陆偶像剧中男主角求偶优势资本的变迁看女性择偶观

发布时间:2011-08-26 07:19:38

从大陆偶像剧中男主角

求偶优势资本的变迁看女性择偶观

——1998年到2011年间电视剧为例

2010300110024 李舒萌

2010300110031 刘抒曼

2010300110034 胡奕玮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背景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快速的变化,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也日新月异地发展着。

女性择偶观的变迁便是这种时代变迁的产物。人们在70年代看重一个男性的政治条件、家庭背景;8090年代注重物质基础,比如新旧“三大件”。(俞琪:2009)而现在人们的择偶观愈益复杂。去年有争议的“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反映出来的是拜金主义择偶观,而前年金融危机时期流行的“经济适用男”反映出来的女性择偶时对于男性发展前景的偏好···女性择偶观的多元反映的是社会文化的开放与丰富。

中国文化产业中电视剧一枝独秀,受到比中国电影和动画更大的认可和青睐。从早些年红遍全国的《还珠格格》、《将爱情进行到底》到近一些的《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再到最近的《裸婚时代》,电视剧总能在中国社会中激起一阵阵的热潮和讨论,似乎对电视剧的这种关注与喜爱成了一种特别的社会现象。

那么联系女性的择偶观与电视剧便得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电视剧中女性的择偶观是不是发生着变化呢?如果是,那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电视剧中女性择偶观是不是现实中女性的择偶观变迁的反映呢?

我们想用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来尝试对上述问题作出解释。

2、文献回顾

1)关于择偶观的研究

择偶观是一种思想观念,且其对于了解社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择偶标准是男女选择结婚对象的条件或者要求。在以往社会,婚姻并非是个人的私事,选择谁与自己终生相伴,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而更多地受家庭制度、社会价值和风俗习惯的制约。择偶也因此成为备受家庭社会学重视的研究课题。” (徐安琪:2000)关于择偶观的研究不仅局限在社会学领域,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甚至经济学都对之进行研究。

在理论层次上,学者们对于择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影响力较大的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温奇的“需求互补”理论以及“同类匹配”“资源交换”“择偶梯度”理论。这些理论是在事实基础之上总结的抽象性较强的中层理论。

在抽象程度较低的层面,研究者们常常考察不同地点不同时代的具体择偶观,得出了许多的经验性概括。从方法上,许多研究者采用问卷的方式直接面对处于婚姻市场的男女从而了解他们的择偶观(Karlsson,1962:;李煜与徐安琪,2004;)。但是问卷法有其局限,面对被访者时被访者出于一定的考虑可能并不会透露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如一位女性不一定会愿意坦白自己最看重男性的经济条件,而且有时被访者自己也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倾向于什么样的男性,因为她并不处在择偶的情境之中。还有一些研究者通过其他途径间接对择偶观的内容进行概括。常见的是对于各种杂志上征婚广告的内容分析,从征婚者提到的要求得出择偶观的变化(钱铭怡等,2004;韩荣炜,2002)。这两年随着征婚节目的流行也出现了对于征婚节目的内容分析(王芳和荣岩,2011)。但是通过媒介得出的择偶观可能并不能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也有极少数非社会学背景的研究者直接以自己的经验作为依据进行概括而不进行实证研究。

结论上,研究者们对于女性择偶观的变迁似乎有一个大概的共识即中国女性过去将外在条件,如政治背景经济条件等作为最重要的标准,而现在渐渐将个性人品等内在修养也当做重要择偶标准,当然女性对于男性的社会经济条件仍然非常看重。

2)关于电视剧的研究

关于电视剧的研究以传播学为主,社会学研究较少。

传播学主要关注的是电视剧自身,如电视剧的创作、电视剧营销、电视剧产业的发展等等,对于电视剧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注较少,而电视剧社会学似乎在国内并不繁荣,仅仅找到一本名叫《电视剧社会学》的著作,书中提到“现实世界中的互动模式成为主流文化圈认可的时尚后影响电视剧的创作;电视剧中虚拟的现实所倡导的某些互动模式,反过来对社会成员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吴辉,张志军,2002)。关于电视剧与社会互动的实证文章我们仅仅找到一篇,它对于黄金时段电视剧老年人物的内容分析得出中国社会对于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关怀不足(陈勃,郭晶星等,2005)。

现有研究的不足:

关于择偶观并采取内容分析方法的文章中,研究者直接把自己通过内容分析得出的媒介中反映的择偶观等同于现实中人们的择偶观。但事实上这种对应是有问题的,媒介中得出的择偶观不一定能反映真实的情况。笔者认为通过内容分析能准确得到的只是媒介中择偶观的变迁。

采用内容分析方法的研究也仅仅分析了综艺节目和征婚广告,而忽视了对电视剧这个在中国有巨大影响的媒介的考察。

传播学对于电视剧的考察范围十分有限,大多数仅仅是对电视剧和电视剧产业的考察,是就电视剧论电视剧。而社会学领域却忽视了电视剧跟社会实体的互动。

3、研究意义

首先,本研究与以往研究的不同在于它的考察对象是电视剧,突破了以往研究在采取内容分析法时只考察征婚广告和相亲节目的局限。

其次,相对于传播学的研究来说,本研究采取社会学的视角,关注电视剧与现实生活的互动,意义更加广泛。

第三,具体说来,本研究将电视剧中女性择偶观与已得到的对于现实女性择偶观的相对比会得到有关女性择偶观的新认识。

二、研究方案

1基本概念

青春偶像剧:由偶像明星或者是具有成为偶像明星潜质的演员加盟主演,以爱情为主要线索和叙事动力,着力展现青年人恋爱、生活、事业面貌,讲述现代青年青春故事的电视连续剧。多以爱情为题材,故事结构比较单纯,人物观念既新潮,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主人公以青年人为主体,但是观众却跨越了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等多个年龄阶层。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

角色,亦称社会角色,它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角色期待: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s)是指,团体中多数成员期望或要求其中某一成员做出的某些应有的行为方式;即担任某一职位者被期待的行动或特质,其内涵包括信仰、期望、主观的可能性、权利与义务的行使等

投射:一词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也就是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以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

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指全体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等级标准划分为彼此地位相互区别的社会集团

社会支持整体来说有四大方面的看法。(1)亲密关系观: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社会支持的实质。这一观点是从社会互动关系上理解社会支持, 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 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 它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社会交换, 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互动关系。(2帮助的复合结构观:这一观点认为社会支持是一种帮助的复合结构。帮助行为能够产生社会支持。(3)社会资源观:社会支持是一种资源, 是个人处理紧张事件问题的潜在资源, 是通过社会关系、个体与他人或群体间所互换的社会资源。 (4)社会支持系统观:社会支持需要深入考察, 是一个系统的心理活动, 它涉及到行为、认知、情绪、精神等方方面面。

2理论框架:

本课题主要从符号学、家庭社会学和社会学的理论角度来探讨问题。

青春偶像剧属于一种视觉文化,现代对视觉文化的研究首先来自卡西尔。他将人类文化演进看作如下两个交织的过程:

其一是由人类和自然直接交往的关系向中介关系转化的过程。当我们和自然的关系转化为一种中介关系时,意味着我们越来越多地与我们自己创造的符号打交道。

其二是符号自身生产方式不断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三个阶段。在最初阶段,符号是作为图像被制作出来的。图像与自然的形式是等价的。第二阶段,符号和现实不再是复制关系,而是一种因果关系,此时的符号是标识符号。第三阶段,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符号生产,这一阶段人们可以自由创作符号,表现为人们思想和精神的外化。这是的符号是象征符号。

青春偶像剧中塑造的人物属于象征符号的一种,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理想化和戏剧化,是人们心中理想青春和理想青年的投射。

这样看来,青春偶像剧中的人物形象既具有理想化的成分,但是有没有脱离实际。因此从青春偶像剧中男主角的形象来考察当代人们择偶观中理想的男性形象是有比较充分的理论依据的。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设计出如下理论框架:

基本框架

扩展框架

扩展框架

3、研究假设

假设一:青春偶像剧中男主角形象是在不断变迁的。

假设二:青春偶像剧中男主角形象的变迁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同时代女性择偶观为依据的。

基本依据:从家庭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人们的择偶行为主要受宗教信仰、相等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即中国人所说的“门当户对”,这是从个人角度来说的。从社会大环境来,在社会转型阶段,择偶标准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有一句顺口溜说的好:60年代红卫兵,70年代工农兵,80年代靠文凭,90年代爱拼才会赢。另外,在经济受影响时,功利性婚姻仍有一定市场。

假设三:青春偶像剧中男主角的形象和当代女性的择偶观不是完全重合的,他不仅满足了现实生活的需求,而且有理想化的成分,具有当代男性从整体上缺失的某种气质。较为完美的一种形象。

基本依据:青春偶像剧中的人物塑造要取得成功,必须为观众所接受,这就牵扯到符号传播的问题。施拉姆提出过三种传播模式:第一种是针对同一语言文或化共同体中单向信息的传播,第二种是由两个有不同经验范围的两个人在他们经验重叠的范围内进行信息传播,第三种是互动双向传播模式,两者都既是发送者又是接受者,两者在发送时都经过了编码和传播过程,在接受时都经过了解码和解释的过程。达到信息的反馈和共享的互动的连续循环。显然,青春偶像剧的属于第三种模式的传播。在制作过程中,片方要首先接受来自大众关于青年生活和青年形象的编码并对其进行再解释;而在播放过程中,观众则要对电视剧中被重新塑造的符号进行解读。大众的评价又可以通过传媒再度反馈到制片方,从而影响到今后青春偶像剧的制作。

三、研究设计

1对青春偶像剧类型的界定

要抽取样本必须先对总体范围进行确定。青春偶像剧这个概念对大陆观众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中国的许多年轻观众是从日剧、韩剧、台剧中了解到这个剧种并喜爱上它的。在研究中会发现,大陆偶像剧的界定非常不清晰,对于《还珠格格》、《恰同学少年》这样的电视剧,都归在青春偶像剧一类,并冠上“古装偶像剧”、“红色青春励志偶像剧”的名称。这样一来,似乎由年轻演员主演的电视剧都可以被称作“××青春偶像剧” (陈丹雯,2010进几年来新兴的青春偶像剧在大陆呈现多元化快速发展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这类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剧种进行明确的划分。已有研究中我们总结出对于青春偶像剧的两种分类

一种是狭义的,从典型的日剧韩剧台剧出发寻找共同点。这些地区与大陆同属亚洲,文化风格较为相似且对大陆青春偶像剧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它们是这类剧种的“发源地”,代表了一种文化的典型。它们有五个共同特征:由年轻俊美的男女演员演绎;以当前时代为故事背景;时间范围从少年求学到结婚之前;内容围绕主角的日常生活展开,描述发生在青春这一过程中的故事;风格杂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青春偶像剧主要表现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青春中留下的回忆和感受,其中爱情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爱情并不是青春的全部,所以青春偶像剧的题材也不是一定要有爱情,这是青春偶像剧在市场化发展过程中给很多人留下的片面印象。用这五条来衡量大陆电视剧,刚刚提到的《还珠格格》《恰同学少年》都不能被划入青春偶像剧的范畴。

还有一种是广义的,是由年轻演员主演的,发生在剧中人物青年时期的,以爱情和其他内容为主的生动展现人物生活且没有时代限制的电视剧。这样的定义展现出大陆青春偶像剧的独特性,比如说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度思考,以及对积极向上等美好品质的激励

2样本的选取

鉴于这次研究的主题是大陆青春偶像剧中体现出的男性求偶的优势资本,我们选择样本的标准有以下几条。

1.选用青春偶像剧的狭义定义并将内容限制在以爱情为主。

2.按播出时间顺序每一年选取两部代表作品。有一些电视剧出品和播出中间相隔几年,这其中可能有作品反映的思想主题过于超前而不能播放的原因。所以选取播出时间作为标准。

3.故事发生时间从大学到结婚前。因为在社会观念中到了大学可以考虑谈恋爱和结婚,而初高中阶段的爱情基本不与求偶有直接联系,所以省去这一部分。

3、资料收集方式

因为资料范围较小所以采用逐一评估的方式,在优酷网、土豆网等大型视频网站上按时间类型确定收集范围,选择可行范围内的作品进行试观看,并最终确定样本名单。

4内容分析

1.变量的确定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总结,我们选取以下一些变量作为衡量标准。因为偶像剧作为一种艺术创作中间所展现的很多情况都带有夸张成分,所以在变量的测量方面没有用取值来衡量,而是用相对感受

1 、显性因素电视剧中已经明确告知观众的条件。

年龄(与女主角相比)

大于女主角

小于女主角

相貌身材

出众

普通

健康状况

良好

有明显疾病

婚史

未婚

已婚

离婚或丧偶

地区

城市

小城镇

农村

职业(有无固定工作)

学历

高中及以下&专科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财产状况

富有

普通

贫寒

家庭背景

显赫

普通

穷困

1、不对年龄进行具体的数据测量,而是与女主角年龄进行比较,可以反映出女主角对姐弟恋的接受态度。

2财产状况和家庭背景两项,如果研究者通过观看可以得出结论但在女主角决定同男主角交往或结婚时并不知情,则这两项不计入研究。

②、隐性因素:通过故事情节展现出的男主角的身份特征

性格脾气

好(温柔)

差(暴躁)

气质修养

出众

一般

邋遢

生活习惯

良好

有怪癖

能力才干

突出、有专长

良好

责任心

进取心

根据这些变量,让观察者观看电视剧,并记录下相应的数据,然后进行分类统计,得出每一年中各特质在优势资本中所占的比重的情况,并加以纵向对比,观察这些特质的变与不变。将得出的数据与假设一进行对比可得出结论,并作为假设二和假设三的基础同其他女性择偶观的理论研究进行对比。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希望通过对代表着女性美好期望的青春偶像剧的研究来探寻它与女性择偶观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徐安琪,2000,《择偶标准:50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社会学研究》,第六期

2.徐远辉,1983,《试论电视剧的特征》,《现代传播》,第四期

3.周星,2003,《入世背景下中国电视剧艺术现实与发展问题思考》,《现代传播》第三期

4.俞琪,2009,《我国女性婚恋观的变革》,《苏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科版)》第二期

5. Georg Karlsson, on Mate Sel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 1962, (3), p91

6.李煜,徐安琪,2004,《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的解释》,《青年研究》,第十期

7.朱松,钱铭怡等,2004,《十五年来中国男性择偶标准的变化》,《心理与行为研究》,第四期

8.韩荣炜,2002,《两性择偶标准的差异研究》,《西北人口》,第一期

9.王芳,荣岩,2011,《从相亲节目看男性择偶——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344位男嘉宾为例》,《青年研究》,第二期

10.陈勃,郭晶星等,2005,《黄金时段电视剧老年人物的内容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第二期

11.齐薇,2009,《青春偶像剧的类型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吴辉,张志军,《电视剧社会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3.邓伟志,徐新,2006,《家庭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

14.陈丹雯,2010,《青春偶像剧的界定》,《当代小说(下半月)》第二期

15.金震茅,2009,《中国内地青春偶像剧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向》,《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三期

16.秦颖,2004,《从类型电视剧角度来看偶像剧》,《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第五期

17.李英培,2009《国内青春偶像剧的梳理与思考》,《传播实务》第九期

从大陆偶像剧中男主角求偶优势资本的变迁看女性择偶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