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正名”思想总释

发布时间:2019-11-25 18:56:24

孔子“正名”思想总释

摘要:孔子“正名”论由来已久,其不仅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更是先秦诸子百家名辩之开源。因孔子“正名”一说中阐述不甚详尽,由是自孔丘后各家各派学者于“正名”理解各有千秋,自在情理。从早期正文字论、名分论、名誉论等,到近代胡适“以名正名”、冯友兰“以名正实”,皆极大丰富了孔子“正名”思想。进入20世纪后,西方逻辑远入中国,“正名”在逻辑上语用逻辑、概念等方面得以广阔外延。故吾侪务必总整各家之言,以咨鉴后来,本文有意为之。

关键词:正名;名分;逻辑;总述

随“西学东渐”,关于中国哲学的讨论研究俨然炙手可热。而中国哲学的分支即中国传统逻辑也因之为各大学者所热衷。孔子首倡的“正名”思想在新时期背景下被不同程度的解读,使之孔子思想有现代思潮的影射。

蒙应、甘安顺在《孔子正名学的逻辑贡献》认为:孔子的“正名”学说,无疑是为了恢复名分等级制度,以实现其复兴周礼的政治目的。但在其“正名”理论中,确确实实包含和揭示了一些合理的、有着一定科学价值的逻辑思想。如果不存偏见,就应肯定孔子的“正名”毕竟不是一种抽象的空洞说教,而是对于许多在实践中思维中行之有效的逻辑法则的概括与总结,有其一定的真理性。

马振泽在《论孔子的正名思想》中认为:孔子所谓的“正名”实际上不是“正名”,而是

“正实”,即纠正人们实际掌握的权力、实际享受的待遇、实际尽的义务对“名位”、“名份”规定的背离,其中最重要的是纠正在下位者实际拥有的权力对其“名位”、“名份”的背离。这也就是说,正名最根本的一点是要在下位者交出自己攫取的按其“名位”、“名份”不应拥有的权力,将其归还给应当拥有这一权力的在上位者,例如鲁之三家把鲁国的大权退还给鲁之公室,这是孔子正名的根本宗旨。

普理禄在《孔子“正名”说的伦理意义》中认为:孔子的“正名”就是以“正字”为基础和起点的“正分”。在社会政治领域,孔子的“正名”主要是订正君臣、父子之名,其实质就是维护父权和君权,使社会各个等级名实相符,实现道德行为规范从家庭到社会的贯通统一,使各等级成员各安其分,各善其事,不越位,不犯上。

而笔者认为,孔子“正名”思想在不同的解读下都有其情理和理论性,因而在各领域里面都能看到“正名”的先进性。尤其在逻辑领域,孔子“正名”思想体现了早期中国哲学逻辑的发端。

1、“正名”思想的提出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周衰,礼废乐坏,大小相逾”,王室没落乏力,诸侯割据侵伐,周朝的制度已经走向崩溃的边缘。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哀公六年,当时六十三岁的孔子来到卫国。孔子的弟子多在卫国仕,卫国国君有意让孔子为政。于是便有了关于正名的论证。

在《论语.子路》中记载:

子路日:“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迁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朴其所不知,盖阔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放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这里,孔子将“正名”列为首要政治前提,并且对“正名”的作用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但是对于“正名”的内涵则没有很好的论述到,故后人在对于“正名”的内涵上作了大量的假想和揣测。

2.“正名”即“正字”

“正字”,即做文字的规范工作,名作字解。就目前所能见的文献来说,最早对于孔子论

语作注的为古文经学家马融:“正百事之名”。马融之后,其高徒继承了这一说法。“正名谓正书字也。古者曰名,今世曰字。《礼记》曰:‘百名已上则书之于策。’孔子见时教不行,故欲正其文字之误。”许慎《说文》云:“ 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段注为:“ 名,自命也。《统祭》曰:‘ 夫鼎有铭。’ 铭者,自名也。此许所本也。” 则名的本义是铭刻,后引申为自命名,也就是字。在论语中孔子叹道“觚不觚”《论语 雍也》的情况,也进一步表明了孔子对于当时事物分类命名的一些看法,所以从第一个层次来说,孔子的“正名”应该是一种“正字”。“正字”的目的也就在于言顺。仅仅是从本章的字面和内容看,“正名”只是把“名”、“言”、“行”紧密联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和“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也”,两段明确说明行为由言语导出,语言由“名”产生。

三.“正名”即“正名分”

而正名分我们又可以分开成为三条主线,一条是正世子之名,一条是正君臣等级关系,一条是正“礼”。首先从孔子答问时的背景来看,当时的卫国是出公辄继承了卫灵公的君位。灵公生前外嬖佞臣弥子瑕,内惑荡妇南子,导演了其子蒯聩杀母未遂,逐子废嗣,以及以后的其子其孙争夺君位的一系列混乱。孙继祖位,与当时的通行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制有所抵牾,所以许多学者将孔子的“正名”理解成“正世子之名”。清代刘宝楠说到:“是正名指蒯聩之事,此必《古论》家说,受之安国者也。正名者何?正世子之名也。”

二是正君臣等级关系,即用等级名分去纠正超越岗位职责的行为。根据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孔子当时非常不满,君王权位没落,大夫当政,贵贱无序。对于类似于季士舞八佾、祭泰山,管仲树塞门,有反坫,臧文仲藏大龟等种种不符合等级名分的混乱,孔子也是深恶痛绝。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结合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提出“正名”的基本内容,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也就是说,作为君,要有君的权利和义务,“君”名之义;作为臣,要有符合“臣”名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同理,作为父、子者,要完成“父”、“子”所要求的伦理道德。否则的话,就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论语·颜渊》)。

三是正“礼”,即恢复周朝或者沿袭周制度礼仪。正因为有君不君臣不臣的现象出现,孔子才顺理成章合情合理地提出了“正名”的思想,深层次地体现出孔子迫切地对于恢复周礼的愿景,故孔子“正名”的另一涵义,我们姑且认为它是“礼仪”。《礼记·郊特性》所记载的“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的宗法等级制度是从周朝延续下来的。“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汉书·艺文志》)。不仅如此,除了祭祀惨败要符合礼仪身份外,家庭父子之间更是要守礼。孔子反对违礼,僭礼。《论语·阳货》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孔子所奔波号召的就是维护这种人人守礼的现象,这样诸侯割据不会出现,男有分女有归天下大同的社会氛围才能得以实现。

四.“正名”即“正名位”

王恩来在其论文《孔子“正名”考》中说道:孔子所说的“正名”,意思很简单,就是要求获得相应的职位或授权,以便名正言顺地履行职责。用司马迁记孔子的话说,即“为之必可名”。

我们知道孔子在驾着牛车四处漂泊,为的说通俗浅薄一些是名位,根据史料他在很多国家都提出过名位名誉的要求。“唯器与名不可假人”(《左传·成公二年》)在这里孔子将名位视为执政的要件。孔子认为礼器与名位是不能随便赐予的,他反对随便将其赐予给实际权力和责任不相匹配的人。而以孔子的才华,孔子在其奔走的过程中无疑只是需要寻求一个正当的名位来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施展手脚,维护周礼,是所在之国强盛。

五.“正名”即“以名正名”

目前关于“正名”的经典看法在胡适的《先秦名学史》中都有提及。胡适的《先秦名学史》写于1917年,1922年在纽约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于1919年在北京出版。这两本书都是胡适早期思想的代表。胡适的《中国名学史》是以西方逻辑思维展开对于中国逻辑思想研究的重要著作,这部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先秦名学综论的专著。

胡适认为孔子的“正名”是社会和政治的改革问题的核心。因而也可以说,孔子把哲学问题看作是思想改革的核心。孔子的名不正言不顺实际上是说没有思想的确定性和规律性,就不会有道德及和谐的生活。

孔子在《易经》中,孔子发现了一套表明天地万物的错综复杂的变化的符号。孔子在对《易经》的研究中确切地吸取了这些教益。胡适说:按照孔子的逻辑,一切活动,器物和制度都来源于“象”或“意象”,除非凭借现在据以知悉的我们的活动、器物和制度的名,是不能被发现,也不能被理解。在《易经》中,“像”是人们注意或感知到的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用某种符号表示的、或者在某些活动、器物中所能认知的意象或者观念。因此正名意味着使名的意义按照它们所体现的原有意象而意指它们应该意指的东西。当名的意义和它们的原来的意象是一致时,名才是“正”的;名正,则“言顺”;否则,“事不成”。

六.“正名”即“以名正实”

虽然孔子没有明确地提出“名实”这一问题,但他的“正名”思想已经深刻地论及了名实关系,即区分了名和名相应的对象,如君名与为君之人;主张名实之间必须相符——“名正”,不相符则是“名不正”。

和胡适所论述的以名正名学说所不同,冯友兰注重于名实关系。“盖一名必有一名之定义,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以为此物者,亦即此之要素或概念也。如‘君’之名之定义之所指,即君之所以为君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君字乃指事实上之君,下君字乃指君之名,君之定义。臣父子均如此例。若使君臣父子皆如其定义,皆尽其道,则‘天下有道’矣。”也就是说要以君臣之内涵来框定君臣之做法,不符合名的做法都是不提倡的。

从这个角度看,我因此提出这个总纲性质的解释。孔子在我看来因而是个保守的唯心主义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在论述思想中,是以名正实的,即又君子命名,而社会按照君子制定的名来反省改进自己,使自己不逾矩不非礼。这个解释可以算作是逻辑上的一个简单的解释。孙中原《中国逻辑史( 先秦) 》说:孔丘所谓“名正”( 名词概念正确) 主要就是要求名称与实际一致, 名实相符,即语词、概念与其所指对象一致

七.“正名”即“褒贬政治人物之名”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少明在《儒家的历史形上观——以时、名、命为例》中说道:正名的方式,除了在政治实践中对己对人都要有规矩外,对孔子来说,还能通过对政治人物的褒贬评论来影响实际生活。董仲舒说:“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春秋》之“ 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 就是“ 正名” 的行为,即从价值规范出发所作的告之后世的评论。

我们知道,名与实有关,即名声根据于人的行为本身。但人的行为不管好坏,本身不会自动显名。而唯有通过后世行为评价,才能得到传播之结果。在这里,我们把“正”翻译成“评价”可行性犹未可算之。

八.孔子“正名”思想的延伸

孔子“正名”思想在胡适、冯友兰等大师的阐述之下已经算是有了大致详尽的体系。而如今在新时代多元背景的浪潮下,孔子的“正名”思想也体现了它前所未有的兼收并蓄包容性,“正名”在各个领域都有其合情合理之处。

(1)政治领域

孔子将名实关系问题的研究引介到社会政治生活领域,开拓了先秦名学具有明贵贱、分等级的关注社会现实的思想取向。孔子之正名所关注的正是要重新树立统治者在民众之间的权威,并由此与民众之间达成相互信任,进而确立其统治的合法性。

以政治的眼光,我们发现,不论从规范主义的视角(为政者之统治合法性来自于遵从道、礼),还是经验主义的视角(统治者之合法性来自于获得民众的信任与支持),都可以确认:孔子之正名论,就是一种政治合法性的学说。

(2)伦理层次

孔子“正名”是父子、君臣、夫妇的伦理规范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需要。而要做到“正名”,“孝”是以最基本的道德伦理约束的面目出现的,这种约束是华夏社会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延续和传承,并非孔子个人的主张。孔子的功绩在于把“孝”作为一种修身齐家的理念,作为他从事教育工作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作为重新构建春秋社会“礼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

(3)美学层次

孔子的“正名”理论,不仅与言、意、象的关系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而且在他的美学思想体系中也具有根基性的地位。“正名”对君臣父子关系的匡正不仅是“仁”得以确立和推行的前提,也是他修复礼乐的关键所在。“正名”还为儒家美学确立了“中和”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深刻影响了儒家甚至整个中国的古典美学。

(4)翻译学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言的形态直接影响思想的形成、表达和传达。语言哲学根植于它所产生的语言本身,中国的先秦名家既来自中国汉语语言,同时也可以对汉语语言特质做出说明。翻译这种跨语命名活动势必会造成不同语言哲学思想的交汇和碰撞。从先秦名学中的儒家名学和道家名学出发,能够透视出清末以来的中国翻译实践活动的状况。从中不难看出,西方哲学术语的译名“自反”现象以及中国哲学思想的西方译名的语义消解现象,都起因于中西方语言哲学观念以及语言形态上的差异。

(5)逻辑学

孔子“正名”思想在逻辑方面的解释研究讨论得最为激烈。孔子的正名理论第一次提出“名”(概念)这一逻辑范畴,指出了“名”在逻辑思维中的重要作用。“名不正则言不顺”,“名正”是“言顺”的必要条件。“名”就是名称、概念,“名正”就是名实相符,概念明确、准确;“言”就是表达思想的语句,即命题、判断,“言顺”指判断恰当,合乎情理。“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是说正确使用概念可使判断恰当,判断恰当可以指导正确的行动。因此,“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君子不能随便乱下判断,必须在明确概念的前提下遵循一定的法度去思维,才能做到判断恰当。

其次,正名学的特性在于处理了与名称间的包含关系相对的排斥区别。人一词完全是不适用地应用到一个强盗或者一个任其慢慢淹死的人。如果“盗”一词应用于一个人,那么人、君和君子等词就不能应用于那个人,这也是另一种名实论。

从孔子的言述来看,孔子的"正名"思想以及他的整个思想的本身就源自于一种伦理的主张,他特别关注字、词语或符号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景下的不同的了解和不同的用法所产生的不同的实际效用;或者说,它关注符号或词语在它所使用的情境中所体现出来的伦理意义以及词语使用者的责任或义务与行为是否名实相符,或者说,它更加关注使用这些名(或言语符号)的确定性和正当性范围。在赵汀阳先生来看,孔子的"正名"思想可以解析为:
1.如果一个名是有意义的或是正当的,当且仅当它的意义是确定的。

2.如果一个名是有意义的或是正当的,当且仅当它声明承担一种责任或义务。

3.如果一种名的责任或义务是有意义的或是正当的,当且仅当它存在着实施这种责任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只能承担有限的责任或义务。

最后孔子的思想中也是在很多语录中流露出超前的逻辑思想。“告往知来”,“温故知新”,“闻一知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等等,都说明了孔子看到了推理对形成知识的重要。这些选自论语的语句暗含推理、认知的意思似乎是明晓的,而这也是孔子“正名”思想中科学的、合理的成分了。

9.结语

孔子“正名”思想至今已逾千年之久,可见其思想的先进性。当我们今天反观孔子“正名”的思想,在这个社会却尤显重要。我们知道,中国在五四运动中曾有打倒孔家店之潮,究其原因,盖孔子思想之迂腐,然后我们何尝不可发明孔子思想之新,推孔子思想之旧呢。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之中,假大空放卫星喧嚣全中国,名实早已就扭曲,名实相怨,以致混乱无序,我们不得不引以为鉴。如今中国锐意进取,在发展上我们时刻也不能将名实关系丢之脑后,否则又有重蹈覆辙之可能。发扬正大孔子思想本是我辈之本分,笔者愚钝,难有推陈出新之质,惟述大师之思想,以期读者有铜镜之鉴。此为笔者之本意。

主要参考文献:

1.高尚矩 《论语歧解辑录》(下) 中华书局出版社

2.胡明 《胡适思想与中国文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宗桂 张造群 《传统儒学与历史省察》 广东省出版集团

4.陈汉生 《中国古代的语言和逻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翟锦程 《先秦名学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

6.崔清田 《名学与辩学》 山西教育出版社

7.杨沛荪 《中国逻辑史教程》 甘肃人民出版社

8.胡适 《先秦名学史》 安徽教育出版社

9.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廖永林 王志伟 王荣 《孔子“正名”思想阐述史》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

11.王恩来 《孔子“正名”考》 国学研究第435

孔子“正名”思想总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