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教案最全版

发布时间:2019-05-08 16:42:18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教案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陈桥兵变;北宋的建立;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作用及影响;北宋科举制的发展。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北宋政府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有效地防止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兵强马壮者”混战不休的局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北宋科举制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政权基础,同时又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要求培养学生能力

1、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作用的讲述与分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献,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关信息,提高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难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准备

利用投影仪等电教工具,有条件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加大课堂容量。

教学要点

一、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1、陈桥兵变

2、北宋的建立

3、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集中军权

2)集中行政权

3)集中财政权和司法权

2、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和影响

三、科举制的发展

教学思路

北宋统治者获取政权的途径与五代时期其他统治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却没有重蹈覆辙,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以本节课就须重点围绕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具体措施、作用与影响展开。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个问题,层层相扣、适时点拨,努力贯彻面向全体的原则,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唐末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也,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它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这段话出自司马光《涑水纪闻》,反映的是宋太祖召见大臣赵普,向他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唐末以来,战争连年不断的原因;二是要战事平息,使赵氏天下长久有何办法?对此赵普做了以上的回答。

设问一: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

设问二:为了“夺权、制钱、收兵”,宋初统治者又是怎样做的呢?

设问三:宋太祖采取赵普的建议后,是否真达到“天下自安矣。”

师:请同学带着三个问题来学习本节知识。由于北宋历史纷繁复杂,头绪众多,我们对教材重新整合,分为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三大部分,本节课主要学习第一部分:北宋的政治。由此导入新课。

一、“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一目

1、北宋的建立

师:设问一:北宋建立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发生于何时?定都何处?被黄袍加身的人物是谁?

生:陈桥兵变。960年,后周统领禁军的大将赵匡 东京东北的陈桥驿。建立宋年号建隆定都东京。他就是历史上的宋太祖。

师:设问二:北宋建立的方式与西汉、唐朝有何不同?

通过对知识的回忆比较,师生共同归纳:西汉、唐朝是借农民战争之机建立的,而北宋王朝是通过兵不血刃的兵变而建立的,社会未经大的动乱。

师:设问三:北宋的建立,标志着五代十国中哪一部分历史的终结?(五代)

(多媒体播放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

师:北宋初期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外部:南有十国,北的大辽,北宋生存于夹缝之中;内部:赵匡胤靠政变夺权起家,统治基础不稳。对此,如何才能稳固赵宋江山呢?

2、分裂局面的结束

宋太祖和他的弟弟宋太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北宋建立以后,宋太祖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进行统一南北的战争。

师:宋太祖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战略方针的原因?

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北宋统治者认为,北宋当时的军事力量对辽朝还没有必胜的把握,只能在边境上采取守势,而南方几个割据政权军事实力较为薄弱且统治区域大多物产丰富,因此其战略部署是先消灭南方割据政权,然后北上消灭北汉以及收复幽云地区。979年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对内——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从兵**钱角度思考)。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一目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设问一:北宋建国与五代政权的频繁更迭有相似之处,却没有重蹈五代的覆辙,而且后来还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们得出原因就在于赵匡胤卓有成效的、具有开创性的基本国策和重大举措。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就是解决了兵权和兵制的问题,这就为后面的内容作了铺垫。

设问二: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必然性有哪些?

教师可从唐末藩镇割据、宋建国时分裂割据的现状、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的方式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1、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扩张形成五代十国的局面,要结束这种局面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2、赵匡胤建立宋朝时,当时仍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要巩固封建统治,扩大自己的势力,铲除其他割据政权,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3、赵匡胤本人就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为了防止类似兵变的重演,也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出示以下题目加深理解。

设问三:为了“夺权、制钱、收兵”,宋初统治者又是怎样做的呢?

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可以归纳出:

第一,集中军权;第二,集中行政权;第三,集中财权和司法权。

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知识点细化,并做批注。如:

鉴于集中兵权的重要性,为帮助学生理解可以在此插入

太祖高度重视对兵权的驾驭,采取了哪些强力措施?分析其之所以如此的原因。

2、北宋某州张贴在衙门前一份关于增加税项的本地地方官府公告,上面盖有印章应是(

A.户部、枢密院、知州三个官印 B.知州的官印

C.知州、通判的官印 D.知州、通判、转运使的官印

总之,宋太祖、宋太宗经过上述一系列的改革,不仅收回了兵权,直接控制了地方官员的任免,而且把各州县的行政权、财权、司法权全面地集中到中央。所谓“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宋王朝从而全面地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设问六: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和影响如何?

同学们基本能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回答出教材中的观点,即:

积极作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唐末五代时期那种君弱臣强的局面不存在了。

消极作用: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书中所举的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总结北宋败亡教训的史料,并分析举例说明。如实行兵将分离政策,致使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各级政府权力分散,旧官加上新官,使官员数目不断增加,官僚机构空前庞大,互相扯皮,行政效率低下,而国家的财政负担却越来越重,国家对人民的剥削也就相应越来越苛刻,这就必然加剧专制主义国家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尖锐化。

北宋空前庞大的官僚队伍与北宋科举制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三、“科举制的发展”一目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设问一:科举制到北宋有了哪些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经过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归纳出:(1)严格考试程序与办法,克服“恩出私门”的流弊。(2)增加录取的名额,扩大了北宋政权的基础。

对于第二问,教师除引导学生得出上述结论外,还应强调指出:科举考试经过宋代的改革完善,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科举考试的客观性与公平竞争,限制了势家子弟对科场的控制与垄断,削弱了门第血统关系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使科举取士向整个地主阶级乃至“布衣草泽”敞开了大门。这样,唐代那种“朝廷选官,须公卿子弟为之”的情形,到宋代便转化为“取士不问家世”的趋势,为地主阶级各阶层通过平等的考试跻身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不过,录取人数太多必然出现“官吏猥众”的局面。

科举制发展情况:

1)隋朝兴起科举制:

隋文帝 隋炀帝

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 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2)唐朝完善科举制: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增加考试科目 增加取士的人数,创武举和殿试 高官主考,提高科举地位

3)北宋发展科举制:

严格考试程序、严密考试方法,减少考试科目、扩大录取名额

【课堂练习】

1、北宋强化中央集权政治的具体措施的特点。

师生大体归纳特点如下:(1)采取计谋削夺功臣、宿将的禁军指挥权,并逐步削夺节度使的实权;(2)“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加强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极力削弱地方州、县的力量;(3)“分化事权”使官员相互监督、牵制,便于皇帝总揽大权;(4)建立文官体制,任用文官,发展科举制度。

2、你认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积极作用?

积极作用:(1)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的统一;(3)有利于抵御外来侵扰,维护国家主权;(4)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抵御减轻自然灾害;(5)有利于借鉴交流生产经验;(6)有利于民族融合。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北宋建立以后,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接受赵普的建议,采用“杯酒释兵权”等措施,收回朝中大将和节度使的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和司法等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这些措施又是一柄双刃剑,它所导致的“冗官、冗费、冗兵”现象,也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导致了后来严重的社会危机。

【布置作业】

1.秦汉以来建立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

2.归纳隋唐至北宋科举制发展的情况。

3.谈谈你对北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的认识。

“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而要改变行为,就要先改变思想。是的,若要改变自己,让我们从思想开始人要昂扬不要张扬昂扬,是乘风破浪的船帆,张扬,是折戟沉沙的暗礁。人们常说:“人要斗志昂扬,切不可趾高气扬”,说明人活于世,还是要有点儿精神的。生活中,大凡张扬者,总是傲慢自恃,目空一切。由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必然遭人嫉恨,以致于众叛亲离,郁郁而不得志;而一个昂扬向上的人,由于心态积极,大气随和,且与人为善,一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大多都能一步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最终走向成功。所谓“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人要执着不要固执执着,说到底是对信念的不懈坚持,是一种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而固执属于非理性的,固执虽然也是坚持,但却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偏执。因此,我们切忌将坚持与固执划等号。许多时候固执是非理性的想当然,而坚持则是经过理性分析之后做出的理性决断。现实中,我们既要做到不因他人的错误劝解,而随意放弃自己的目标,也不要因为对方的善意且正确的提醒或规劝而固执己见。人要执着,只有执着才能成就人生;人不能固执,一旦固执,人生也必受困人要自信不要自负自信与自负的区别在于:自信者相信自己的能力,既能恰当的评估自己,还能看到别人的自信和长处;而自负的人总是目空一切,习惯性高估自己,也不会尊重和采纳他人的正确主张或建议。可以这么说,人的一生自信是成功的起步,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人一旦没了自信,做起事来就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不仅难以干好工作,也容易丧失机遇。当然,倘若自信过了头,也容易变成自负,因为盲目的乐观,也会让人一叶障目。因此,做人既不能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夜郎自大,也不能因为过往的挫折或不幸而丧失信心,低估了自己的能徐悲鸿曾说: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这傲骨指的就是骨气。做人绝对不能有傲气,因为,骄傲会使人变得无知。人一旦有了傲气,就会自命不凡,容易变成井底之蛙,从而目光短浅,目中无人,这无异于人生的“毒药”,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不幸;做人不可以没有骨气,因为,人有了骨气才会有原则和立场,才可以处理好身边复杂的事情,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因此,骨气,既是做人应有的风范,也是人性的大美。一个有骨气的人,不仅人格有高度,做人也有温度人要大气不要小气大凡“小气”不外乎三种情形。一是对自己抠门却对外大方。这种人其格局也是大气的,无疑值得敬佩和交往;二是对自己大方却对外小气的人。这种人非常自私,时间久了朋友都会慢慢疏远或离去,自然难有真心朋友;第三种是对自己和外人都吝啬的人。这类人最为悲哀,既缺乏生活乐趣,也没有朋友难以享受人生。常言道:欲成大器,得养大气。大气之人不仅谈吐大方得体,处世自然和谐,还能海纳百川,高屋建瓴地看问题。就如一本好书,让人感觉厚重而爱不释手。人要多些书卷气,少些书生气显然,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有书卷气的人,身上不仅散发着一股淡淡的书香,带着纸的气息,透着墨的芬芳,千百年来,那一缕缕飘逸的书香,也把一批批文人志士,熏陶和浸润得文雅儒雅、优雅高雅。现实中,有些人虽然读书不少,由于不接地气,充其量也只是个“书生”.古人云: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为什么?因为,一旦读书读成书呆子,看问题就会简单片面,做人若不懂得变通,就容易活在真空和虚幻之中,以至于既成不了大器,也很难成大事示强,并不是看谁的嗓门大、音量高、话语狠。必要的时候,我们必须示强,可以说是一种智慧的运用。既是一个人坚强意志和顽强态度的对外宣示,也是一个人力量和立场的刻意表露。如果说逞强,是一种耀和显摆,是嚣张、狂妄的耍威风;那么示强,代表了秀肌肉、亮剑和示人心。生活中,真正的强者从不逞强,有一种说法,示强是力量的表露,逞强是自不量力的表演。在我看来,示强而不逞强,威而不怒,屈人而不以战,且懂得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示强人可示弱不可软弱虽然人的本能是不轻易向人示弱,但适度地示弱,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气度。现实告诉人们,人可以示弱,决不可软弱。因为,人若软弱,就会扛不住事担不起责,就会习惯性仰人鼻息、寄人篱下而苟且,没志气没骨气没底气。而示弱则不同,很多时候,示弱者不显山不露水,不惹事不生非,给人的感觉不具挑战性和威胁性,既可以说是变通之计,也可以说是韬光养晦、养精蓄锐的一种策略。如果说不低头不屈服是有个性的话,那么示弱而不软弱,无疑是聪明的选择人可以示好不可讨好人与人交往,若有矛盾和裂痕一直僵着,绷紧的关系不仅不能改善,还可能因绷而溃。示好与讨好的区别就在于:讨好是纯粹的取悦、迎合或迁就,是不讲原则的曲意逢迎和别有用心的假意奉承;而示好则是表达友善的一种语言与信号,不仅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更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修为。喜欢讨好的人,千方百计揣摩别人的心思和脸色说话办事,没尊严没原则没底线;不懂示好的人一根筋到底,一条道走到黑,不懂得灵动善融,呆板而乏味;唯有懂得示好的人,才能审时度势,拿捏好火候,给人与人的关系抹上一道暖色,涂上一层亮色人可低调不可低声说到底,低声就是在做“鸵鸟”,也是在低级做人。既是人格萎缩、精神萎靡的一种写照,也是缺乏骨气,不敢担当的一种表现。低调不等于低声,低调的人不仅深刻而不肤浅、不显山不露水,还能以平和的心态、不争的姿态待人接物。低调的人,不仅具备分析判断、把握分寸的能力和智慧,清楚何时何地、何种情形下需要隐忍;也知道在纷纷扰扰中留一份余地,留一份清醒,懂得择高处立,寻平处坐,向宽处行。因此,低调不仅是为人的一种内涵,更是一门学问。方丈正在坐禅,将军冒冒失失开了口,老方丈眼睛都没睁开,很轻蔑地说:"你这样一介武夫,连个起码的礼数都没有,还配听什么修禅的道理."将军大怒,咣当一声拔出剑来,直指老方丈鼻尖"你个臭和尚,问你是给你面子,还不识抬举了?!"方丈睁眼,一指将军:"此一念,你就在地狱."将军一怔,忽然羞赧,掷剑伏地:"在下失礼,本来是为求教于师父,还请师父宽恕."方丈淡淡地说:"此一念,你已经在天堂."随着长大,看见都市里的街道一天比一天宽,人的心量却一天比一天窄.开的私家车越来越好,路却越来越堵,以至于出现了路怒一族.于是常常想:浮沉忙碌间,我们还能不能照顾好每一个起心动念?有句话"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人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有个诱因,难免就起了嫉妒、贪婪、烦恼、报复各种念头,关键是有没有一种觉悟能及时制止了念头,让自己明辨是非的理智赶在做傻事之前醒过来看"烦恼"二字,那是火冲上了顶、乱了心,"觉悟"二字,恰恰是"见我心".于狂喜中、于暴怒中、于飞短流长的环境中,得见自己的心,都不容易.世间最难辨识的不是远方,是近处;最难评价的不是网上的人和事,是自己.世间最难把握的也不是一生,是一念.一位朋友给我讲过一件乡村往事:三十多年前,在他女朋友家的村里,有一户人家的女儿跟人私奔,怀了身孕.连续几家女眷来跟他后来的丈母娘议论这件事,可他这位准丈母娘就是不接一句茬儿.别人义愤填膺之余好奇追问这位邻居不表态的原委,老太太慢悠悠说了一句:"我家有四个还没出嫁的丫头,我不敢担保自己家的闺女个个不落话把儿,我也不敢笑话别人家的闺女".后来,这家的女儿都考了出去,个个很有出息.乡里都说,是为娘的家有规矩,口上也积德.时时心存"不敢",就熄了些自己的妄念,多了点儿对别人的恻隐.一念不炽,就烧不毁理智清明.努力照顾好当下每一个念头吧.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悠悠岁月,悄然无声地从指缝间流逝。当醒悟时,剩下的或许只是一声叹息。人生苦短,岁月不待,在有限的生涯里,又何必在失落与苦恼中徘徊?人生是一本厚重的书,需要用一生的时间认真研读,用心领悟,我们很难参透自己手掌,那纵横交错的纹路,仿佛是无言的上苍在说一切命运尽在自己手里。人生是一种大境界,不必强求一切局部的完美,只有如此,才能多一分洒脱,少一分怨恨和抱怨,生命里也才会多些开心。在人生旅途,并非所有的呐喊都有回声,并非所有的蓓蕾都有开放的机会,只要我们以宽广的胸怀和开朗的态度对待生活的艰辛,永远都不放弃对生活的信念,那么无论怎样生活,也都会变得有滋有味,生活里也都会有笑声相伴。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说不清自己最重视的人或物会在何时与我们分道扬镳,连我们身体的某一部分,都有可能无法陪同我们走到终点。而心情,只有心情,像影子一样是我们一生不离不弃的挚友,是与我们的生命“等长”的东西。心情好,我们才能活得美,满怀着快乐,我们才能活出完美的生命。快乐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岗;快乐是一抹阳光,催开迟开的花朵;快乐是一汪甘泉,浇灌干涸的希望;快乐是一盏明灯,为他人也为自己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快乐是一种神奇的善良,它能使人世间的很多平凡变成精彩。有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不停在风口浪尖上摇晃,她说,只要盛开,就要怒放;只要坚持,就是希望!她的世界,禁锢在小小的花盘上。可是她说,眼里的天空,无限大,虽然孤独,却从不寂寞。风雨吹打着她,而她,却始终微笑。她说,笑容就是一块调色板,只要能够拥有快乐,生命的画图上就有了最美丽的色彩。她把痛苦与泪水,藏在花开的瞬间。她说,只要还能怒放,就要开成最美的一枝蒲公英。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教案最全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