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商隐咏史诗对杜甫咏史诗的突破创新

发布时间:2014-07-16 21:03:35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卷 第6期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Vol.2 No.6 2003年 6月(SOCIAL SCIE NCE EDITION)Jun.2003论李商隐咏史诗对杜甫咏史诗的突破创新文明刚(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632)摘 要:文章从作品入手分析,着重指出李商隐的咏史诗对于杜甫咏史诗在内容和技巧上的突破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李商隐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更加直接,讽刺更加强烈;二是在技巧上,李商隐把咏史的议论与抒情、描写相结合,提高了咏史诗的诗情画意和概括性。通过这两方面的突破创新,咏史诗到了晚唐,到了李商隐为代表的晚唐诗人手里,才真正超越了杜甫,达到另一个高峰。关键词:咏史诗;李商隐;杜甫;批判;讽刺;诗情画意;概括性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4X(2003)06-0027-04李商隐学杜甫,前人早有不少精到的论述。北宋王安石就说: 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 [1](P99)叶少蕴 石林诗话 说: 唐人学老杜,惟商隐一人而已。 [2] 贞一斋诗话 : 义山学杜最佳,法亦至细,善学人可借作梯级。 自中唐以降,学杜之人何止千万,为何独义山享此盛誉?李调元说得好: 学杜而处处规概,此笨伯也,终身不得升其堂,况入其室。唐人升堂,惟李义山一人而已。 ( 雨村诗话 )[3]吴乔则说: 于李、杜、韩后,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惟李义山一人。 ( 围炉诗话 )[4]可见,义山学杜的高明之处,是能在学习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和突破,建立自己的规模法度,自立门户,独成一家。本文拟就义山的咏史诗,对这个问题作一阐发。咏史诗,在我国源远流长,由来已久,寻根溯源,实滥觞于 诗经 。从先秦开始,历经两汉、魏、晋、六朝,到唐代,咏史诗才完全成熟。咏史诗借助历史题材以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议论见解,其创作在唐代蔚为大观。陈子昂、李白、王维、杜甫、高适、李贺、李商隐、杜牧、陆龟蒙等,均为咏史名家。他们面对现实,有感而发,将历史题材熟练地选择熔裁,制为瑰丽的诗篇,达到内容与形式相当完美的统一。而其中,杜甫、李商隐则是先后辉映,他们的咏史诗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堪称上乘之作。杜甫咏史之作约有50多首,大多写于安史之乱后。战乱造成的社会动荡,以及杜甫本人逃难谋生、暮年漂泊的艰难困苦,使诗人的体验和感受大异于前,创作了一系列内涵丰厚、艺术概括准确、史论独到的咏史之作,为咏史一体别开生面,对中、晚唐的咏史诗影响很大。而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大唐国运日薄西山。当时吐蕃、回鹘入侵,而国内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互倾,朝政极端混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农民暴动一触即发,唐王朝政权风雨飘摇,但最高统治者不思励精图治,仍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李商隐虽出身寒门,也有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 安定城楼 ) 的救世之志,他所创作的60多首咏史诗,便是这种思想感情的曲折表现。其咏史诗在继承和学习杜甫的基础上,思想内容及艺术表现手法都有大胆的创新和突破,作品内涵充实,意境优美,旨趣含蓄,议论精到,成为晚唐乃至整个唐代咏史诗中最杰出的佳作。下面就具体谈谈李商隐在咏史诗中对杜甫的突破和创新。一、 对封建统治者的直接批判和强烈讽刺杜甫忠君爱民,大名播于身后。爱民,使他对于封建王朝的种种矛盾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笔锋常常触及封建王朝的阶级对立,触及广大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可是忠君,又常常使他在面对封建君收稿日期:2003-03-11作者简介:文明刚(1978-),男,广东湛江人,暨南大学中文系200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27

论李商隐咏史诗对杜甫咏史诗的突破创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