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小报

发布时间:

春节
农历大年初一
中国农历新年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象征团结、兴旺同时对未来寄予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家家户户合家欢聚,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交”谐音,“合”“交”有相聚的意思,又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着生活步步高。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祭月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以此为馅做的月饼被称为“胡饼”。到了唐代,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先“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端午节
重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九月初九
端午节这天,民间都有吃粽子、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重龙船的习俗。传说这与纪念楚国大夫屈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原有关。
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相传战国时期,楚王宠信奸佞,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国主义诗人屈原主张变法却报国无门,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便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以自己的身死惊醒当朝者。人们划着小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舟,将粽子投入江中,供鱼虾食用,以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免伤害屈原的遗体,于是渐渐形成了在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端午节人们还会扫洒庭院、挂艾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便在民间传开了。
浊除腐,杀菌防病。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清明节
农历四月初五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国传统节日小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