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

发布时间:2012-02-26 00:31:04

什么是水文化?--水利、水文化的内涵与演变

人类要生存、繁衍,绝对离不开水。水利、水利工程与水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不可分。通过阐述我国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内涵,并从我国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历史沿革与演变,论述了水利、水利工程与水文化之间的辩证耦合统一关系。
    关键词 水利 水利工程 水文化
    地球上的人类要生存、繁衍,绝对离不开水。人类社会的演替和发展以及其相对应的水文化也都离不开自然生态水环境所提供的客观基础。
    一、我国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内涵
    从古至今,在各项水利工程建设和各种水利事业中都必然要创造与其相适应的水文化。而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的水文化,又反过来促进人类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重新认识,并把这种观念、思想、行为、价值观等反映于水利工程建设和所从事的水利事业工作中,形成新型的对应于这种水文化时代或时期的水利工程和水利事业。因此,水利工程、水利事业与水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持续演替发展的辩证耦合统一。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水文化是人类对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生态水环境与满足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准则,以及人与人之间对于在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事业工作活动中,进行经验交流和总结与评估其效果、效益及其价值的准则。同时,水文化也反映着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一定人群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认识程度,以及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中国的水利工程、水利事业与水文化具有我国民族的特点。我国水利工程、水利事业与水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中华民族自古迄今在对于水的领悟规律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带有独具中国特色的观念,从而形成我国水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二、我国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历史沿革与演变
    我国治水历史非常悠久,治水经验十分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我国秦代以前的水文化
    我国水利建设历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由遍布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遗址可以明显地看出,远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些遗址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在全国几乎每处江河、湖泊和宜牧草原,都有先民活动的遗迹分布在这些水源的附近。可以说明,原始社会人类活动的分布都是与水源的分布共生的。世代相传的大禹治水,就是典型的原始社会的水文化。传说鲧用堵法治水失败,只好自沉于羽渊,化为玄龟;而禹因受启示于龟背文(纹),用疏法治水获得成功;《洛阳记》载,禹时有神龟,于洛水负文列于背,以授禹。文即治水文也。致使后人在治水之前,均祭祀神龟,治水中,浇注大龟,以镇水妖,永保平安。
    我国进入奴隶社会,有记载可查考的最早的水利设施约在公元前两千年前,典型的河南登封龙山文化,就有凿井技术和陶制排水管道的记载。到公元前1600~前1100年前后,商代有关水利工程的文字记载了沟洫井田制度。公元前1000年前后,西周时期,已有蓄水、灌排、防洪等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记载。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兴建都江堰工程,郑国修建的郑国渠(即现在的泾惠渠前身),楚国修建的芍陂等,至今仍存在,经扩建、改造和发展,继续为人民造福。在黄河下游两岸,各诸侯国自筑防洪堤防,壅防百川,各以自利,以堤防保护本国,又以邻为壑,彼此水攻。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才废止了水攻,统一了全国水政。这些都表现出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水文化的主要特征。
    2.我国察代以后的水文化
    在秦代以后,我国进入了长时期的封建社会,其中经历了三次统一与三次和平时期,从而也带来了三次水利的大发展和人口的大增加,相应地,我国水文化也经历了三次大演变和大进展。
    1)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为统一治理江河,发展灌溉创造了条件。此时期的水文化为适应自然、满足人口增加及安居乐业的需求,对江河堤防实行决通川防,夷去险阻;水文化的代表性灌溉工程有关中的郑白渠、成国渠,以及为开拓岭南修建的灵渠,使湘漓通航。自汉代起,为巩固国防,在西北屯边垦殖,开发了青海的湟水流域、宁夏的河套地区和甘肃的河西走廊。
    2)隋唐宋时期
    隋炀帝修通了南北大运河。特别是唐朝,国泰民安,长江流域大规模开垦荒地,修筑圩垸,以及荆江和汉江堤防;塘堰灌溉遍布,并已有提水灌溉,灌溉面积大为扩大,作物单产和总产大大提高。公元1069年,宋神宗时期,支持王安石变法,水文化出现了《农田利害条约》法令,设立了农田水利官,四方争言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复兴。北宋徽宗,提倡围湖造田。南宋时期,珠江口大规模修堤围垦,太湖、浙东建设海塘,以及著名于后世的苏北以范仲淹命名的范公堤等。唐诗、宋词,人文传记和小说兴盛,以及李白、杜甫、王羲之、柳宗元等诗词和书法家都给后世留下了大量有关水利方面的文笔墨迹。此时期的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相互交融,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
    3)元明清时期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全国人口已达4.1亿,耕地面积达0.73亿hm2,复种指数达110%,这些均得益于水利工程和水文化的发展。如元代屯田,不仅在西北,而且还扩展到东北和西南边疆。公元154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更把荆江大堤连成整体,又修筑武汉市堤、黄广大堤,以及安徽同马大堤和无为大堤,康熙和雍正年间,又拨专款修筑湖广堤围,修堤围垦极盛,即湖广熟,天下足。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中,都有很多有关水的精彩描述。水文化充分反映了封建盛世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3.近代水利与水文化
    我国近代水利始于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乱不已,外侮日深,导致国力大大衰退。世界上一些国家经历了工业革命后,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大量涌现;但我国却因长期受封建统治遗留下来的思想观念影响,保守固执,因循守旧,致使水利事业停滞,水利工程效益锐减。不过此时我国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忧国忧民,献身水利,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和材料兴修水利工程,以减轻水旱灾害。其中以李仪祉先生为代表,在杨虎城将军的支持下,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大型灌区泾惠渠,以及渭惠渠和洛惠渠等灌区,成为当时我国水文化的主要民族特征。
    因此,水利、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紧密关联,充分体现着各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人类为适应自然环境、适应当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在满足兴利除害要求活动中所创造的水利、水利工程和水文化所包含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
    4.新中国成立后的水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国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虽然在江河中下游及湖海周边,兴修了大量堤防和围垦工程,但均无水库调节,蓄洪、滞洪处于自然状态,圩垸零乱分散,防洪排涝能力很低。灌溉面积虽有0.16亿hm2,并有都江堰大型灌区等古代水利伟大成就,但灌溉技术十分落后,而且绝大多数灌区仍然依靠小型塘堰和人、畜、风、水力设施,工程极其简陋,灌溉保证率很低。总之,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30年间,水利建设停滞倒退,水旱灾害频仍,如1915年珠江流域大水灾,堤围溃决,广州城被淹。1920年秦、豫、冀、晋、鲁省大旱,灾民2000万,死亡50万。1921年江淮大水。1928年华北、西北、西南13525个县大旱。1929年黄河流域各省大旱,灾民3400万。1931年江淮和1933年黄河大水,1935年黄河南岸决口,汉江、漓水等支流大水。1938年国民党在花园口决开黄河大堤,豫皖苏344县市5.4km2一片汪洋,等等,直到1949年人均占有粮食仅209kg,远不能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贯重视水利建设。早在1950年周总理就提出兴修水利,我们不能只求治标,一定要治本。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在我国水利面貌发生了巨大历史性的变化,其功不在禹下,中国现代的水利科学技术,中国的水文化比大禹创造的功绩更大,许多水利工程都已闻名于世界,如三峡工程、治淮、治黄和长江防洪工程等,全国灌溉面积达0.53亿hm2,中国以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以上的人口。
    进入21世纪,党中央又多次强调,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更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要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又强调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和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要求把解决水的问题作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来抓。水利部还提出了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思路;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扬优良传统,进一步提高水利管理水平,培养具有更高思想境界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的高水平的人才,以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水文化即将展现出更加夺目的光采。
    三、我国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辩证耦合统一
    我国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历史沿革与演变,充分表明,水、水利、水文化是民族之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且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具体表现为:
    1)水利、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静态与动态的辨证耦合统一。
    2)水利、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时间与空间的辩证耦合统一。
    3)水利、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水利与水害的辩证耦合统一。水利、水利工程与水文化既兴利又除害,但不恰当的水利与水利工程也会造成对水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危害,从而相应地使水文化遭受挫折与损害。
    4)水利、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供水与需水、用水的辩证耦合统一。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全民节水,发展节水农业,强化节水灌溉,在不断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同时,逐渐降低农业用水量,减少灌溉用水量的损失与浪费,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和生物需水、用水规律,建立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农业供、需、用水机制,以缓解我国目前的水资源危机,满足农业生产和生活对水的日益增长的需要,保障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为我国农业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这正是现代水利、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重点和中心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意识观念和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 邹德秀.500年科技文明与人文思潮.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山仑,黄占斌,张岁岐编著.节水农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 任三成主编.陕西灌区管理.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水利百科全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水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