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非药品冒充药品

发布时间:2013-06-03 11:22:23

如何辨别药品与非药品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众多“非药品冒充药品”的产品,对于眼花缭乱的药品和非药品,普通群众很难分辨清楚。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非药品常以与药品同名但不同批准文号冒充药品。非药品主要有以下10种批准文号的产品:卫消字号,如奇瑞双唑泡腾片、正红花油;卫食字号,如健胃消食片、安神补脑液和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卫食准字号,如草珊瑚含片、天龙伟哥;卫食健字号,如排毒养颜胶囊;卫健用字号,如一正痛消贴膏;国食健字号,如多肽白蛋白;药监健用字号,如速效烧伤液;卫妆字号,如邦瑞特肤膏;卫管械准字号,如腰椎一贴灵;仅标示卫生许可证而无批准文号,如妇科排毒丸、复方甘草片等。以上10种非药品冒充的药品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使用某种药品通用名冒充药品;二是仿造某种药品外包装冒充药品;三是把保健品等产品的适宜人群内容夸大。

“非药品冒充药品”产品的主要表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名称、包装上傍知名药品。产品与知名药品的名称和外包装都非常相似,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很容易误以为是知名药品。另一种是使用已经批准的药品通用名称作为食品名称。

尽管“非药品冒充药品”的手段很多,消费者只要认真做到“四看”,基本上能正确识别。

  1.看药品包装盒上是否印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批准文号。国产药品必须有“国药准字”的批准文号;进口药品必须要有“进口注册证号”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号”,其包装及说明书上必须中文注明药品通用名称、成份、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未注明或仅有英文说明的,均为未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口或假冒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情况有所不同。医疗机构可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配制制剂,只能凭医生处方在该医疗机构使用,或在特殊情况下,经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之间调剂使用。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不得在市场上销售。

  2.看药品包装盒侧面或背面所印的药品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及有效期是否齐全,并整齐排列在一处,以及该药品是否在保质期内。

  3.看药品包装盒标签印刷的字迹、色彩是否光洁;色泽是否均匀、清晰;包装上有无粘贴、涂改,药品自身有无药液渗漏、污染等痕迹。

  4.看药品说明书,除标明功能主治或适应症、用法用量等以外,是否注明了药品生产企业的名称和地址;进口药品说明书是否翻译成中文。

   东胜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别提醒您,在我国只有具有“国药准字”文号的产品才能称之为药品,而冒充药品的非药品不但不具有疗效,而且会耽误您治病。使用药品应到药店或医疗机构购买,其他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地方销售药品都是违法行为,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如何辨别非药品冒充药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