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 - 回忆老上海的经典

发布时间:2011-10-19 22:10:57

旗袍——回忆老上海的经典

“微风玉露倾,挪步暗生香”。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旗袍几乎成了上海新女性的典型装扮。旗袍,内敛而不张扬,沉静而不轻飘,贤淑而不争艳。穿上旗袍,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会因此平添一份摩登风情,城市的风景也在旗袍的装点下,有了不一样的风韵。旗袍的穿着,最早是清朝旗人女子的专利。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西方服饰文化的传入,旗袍的样式也在不断改变。因为旗袍的修长正好迎合了南方女子清瘦玲珑的身材,所以在当时的上海滩备受青睐。逐渐成为当时女性最主要的服饰。到了20世纪30年代,旗袍变得越发精致和华丽,而30年代的上海也因此如同一个巨大的T型舞台,穿旗袍的上海女子成了永不过时的主角。30年代是属于旗袍的黄金时代,旗袍已然成为了一种极具现代元素的流行服装。它摆脱了民族方面的局限,成为了当时时髦女性的时尚标签。

旗袍原是清朝的旗人着装,立领、右大襟、下摆开衩等特点,非常适合东方人的体形特征。而旗袍的发扬光大,则是和上海密切得联系在一起的。旗袍因“旗人之服”而得名,虽然出现在北方,但“发祥地”却是上海。上世纪20年代,经过改良之后的旗袍在上海女性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吸纳了西式立体剪裁方法,特别加入了连衣裙、晚礼服等巴黎时装元素,显示出女性玲珑有致的曲线和曼妙身材,此时,这种旗袍与最早满族的宽大袍服已是大相径庭,除保留原有旗袍的核心元素外,在裁剪、装饰、质地、趣味上的创新,已使古老的服装如凤凰涅槃般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30年代的上海已经非常接近国际时尚,能看到国外的VogueHarper'sBazaar等时尚杂志,还有原版的裁剪书,以及正在上海风靡的好莱坞电影。国外的服饰风尚也悄悄地影响着上海,传统的旗袍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结合了西方立体剪裁方法的海派旗袍。从制作工艺上看,上世纪30年代的旗袍逐步发生了变化,袖口、挂肩改小了,腰部、下摆、胸部位置都收紧了,但是长度都还在小腿以下。此外,裁剪的结构,也从平面变成立体的了。以前,旗袍放在桌子上能摊平的,改良之后是放不服帖的,最特别的是,当时的旗袍增加了胸省,类似于打了盖,这是很有标志性的,因为在此之前的女性都是束胸,紧紧绑着胸部,而上世纪30年代受到外国文化影响,女性开始突出胸部曲线,使穿着旗袍的女子看起来更楚楚动人。

随着设计和手艺的不断改进,旗袍样式日益繁多。三十年代,阮玲玉、胡蝶、周璇等一批电影明星,以及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各大报刊杂志的文化传播中,无一不是以旗袍作为重要元素,无形中大大推动了海派旗袍的发展,甚至风靡全国,几乎成为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使得旗袍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女性服饰中占据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时尚瞬息万变,随着社会审美观念的变迁和生活节奏的变化,旗袍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日常服饰,然而,相隔一个世纪,如今随着电影《花样年华》的上映,片中张曼玉身着旗袍、袅袅婷婷的身影打动了不少观众的心。像一阵风吹动人们心中对美的渴求,一袭旗袍总能穿出百样风情。从那时起,旗袍店又扎堆似的遍地开花。

虽然如今申城街头出现了不少旗袍制衣店,但真正的旗袍一定要是要纯手工量身定制,仅“量体”步骤就要求测量全身上下36处,纽扣花样更多达数百种,以这个标准来看,许多旗袍店的做法明显过于粗糙。常见的装饰法主要有镶、滚、嵌、荡、盘、绣、贴等几种,这和现在使用的手法几乎完全接近,比如有一种花式叫做如意头,就非常有技术含量。曾经手工最好的衣服,大概有200多个‘如意头’来装饰,但现在估计已经极少有人会做了,不禁让人感到非常惋惜。然而随着批量化时装的冲击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目前,传统的旗袍制作技艺已濒临失传,很少有人再能穿到由传统工序制作而成的旗袍了。

由于旗袍裁剪适体、做工精良、装饰独特,最是讲究量体裁衣和手工技艺,但因工艺精巧、耗时长久而受到现代成衣化发展的冲击,传统工艺已濒临失传。要保护的并非旗袍本身,而是其制作工艺。如果我们再不注意对技艺进一步传承和保护的话,几年之后,这些就永远找不到了。为此,上海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派旗袍制作工艺被列入8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这不仅仅为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工艺,也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旗袍 - 回忆老上海的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