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的历史及文献考察

发布时间:2013-03-07 23:23:58

“哥窑”历史及文献考察

"Ge ware " history and literature review

景德镇陶瓷学院

周思中 周珍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历史上有关哥窑的文献、历史、考古实物考察,接合文化演变论证了哥窑崛起于南宋末年之龙泉,在蒙元时替代了南宋官窑,受到南方汉文化士人的暗恋,至明代立国之后,随着汉文化的大复兴,哥窑重新大放异彩,并被官方和士族视为宋代六大名窑”。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history of Ge ware literature, history, archaeological material inspection, the joints culture change demonstrates the rise in south song dynasty Ge ware longquan, in Mongolian yuan replaced when Guan kilns, south of the han culture by the philistines unrequited love, to Ming dynasty founding later, with the big Chinese cultural Renaissance, the Ge ware to shine brilliantly, and was official and showed as the song dynasty " Six famous kilns ".

[关键词] 哥窑 文献 考证

[key words] Ge ware literatures Textual research

作为代表南宋官窑最高成就的哥窑,一直存在着众多的历史之谜。其最初的地望在哪里?是形成的,其名称又是如何演变的?对此,本文将从“哥哥洞窑”到“哥窑”名称的历史演变及文献角度作一全新考察,对龙泉窑及哥窑作一个浅显的观察,以丰富对哥窑的众多讨论,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宋代龙泉之“秘色窑”探讨:为何不见“哥窑”与“章窑”?

哥窑是如何形成的?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要首先解决哥窑的属地问题。如果属地问题不清楚,那所有的研究只是以空对空,无法进展深入。

目前,对于哥窑地望,有以下五种说法:

1、浙江龙泉说2、浙江杭州说3、吉州窑说4、景德镇窑说5、安徽寿州说

1 龙泉窑址分布图

仔细考虑,后面三个中的吉州窑、景德镇窑是中国著名的大窑址,也都生产过仿制过“碎器”,也有哥釉产品,这些从来都不是它们的主流产品,而只是类似的工艺偶尔为之,或是刻意的模仿、一时的炫耀,两窑从来没有过“哥哥洞窑”和“哥窑”的称谓和记载,其本身的产品及发展都独立、完整有序,产品的特色尤为明显,从产品逻辑上说,各窑口的先天及后天条件不一,其产品的出发点和结果就不一样。再者,景德镇窑和吉州窑本身就是自足成立的,犯不着用别窑的“名目”壮自己的声色。显然,这二个窑都可以排除。

至于安徽寿州的“哥窑”,仅见一明人笔记中的一句话:

哥窑瓷器有哥窑。寿州有舜哥山,此窑所出,今赏鉴家解哥字谓其兄所制,悞矣。”

舜哥山”在今安徽淮南,实际上叫舜耕山,亦称舜过山,传说舜曾亲耕于此,故此而得名。叫“舜哥”已属口音谐误,再叫“哥窑”更误。此处至今未发现过窑址,而离此不远的寿州窑至唐末已停烧。估计在明代徐渤认为舜哥山和寿州窑同一个窑址吧。

而浙江杭州说据说来源于明代高濂,后人又以为是杭州老虎洞窑,此说也不对,其理由后文自会讨论。

2龙泉金村窑址灰白胎青釉瓷片(周珍采集)

综合排除后,只有浙江龙泉具备哥窑的条件。

浙江龙泉窑是一个上承唐代越窑、五代秘色窑,下继到明代的大窑场。从五代金村窑开始、兴于北宋、盛于南宋、元、衰于明。(1)长期以来以青器为主要生产品种,在龙泉琉田大窑、溪口等地已发现和“哥窑”特征一致的器物。在宋朝尤其是南宋更具备创新“哥釉”的能力和条件。

3龙泉金村窑址灰胎青釉瓷片(周珍采集)

我们知道在哥窑之前,浙江以“越窑”和“秘色窑”名世。而此两窑的地望和范畴长期以来就非常复杂,“越”乃一国之名,可以包括整个浙江省在内。故长期以来,越窑中心所在地从来没人说清楚,它包括“越境”之内的所有窑址都可称为“越窑”。其制瓷历史从东汉到唐代,其制瓷中心也从东到西移动,从平原到丘陵,从丘陵到山地,从余姚到龙泉。而“秘色窑”更玄,它可以指内府之秘,也可指瓷色若秘草之“秘”,更不是一个地名。假若“秘色窑”在唐代就有的话,五代之秘色只是唐代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换一句话,唐五代“秘色窑”只是东汉至唐越窑的进一步发展。从这个逻辑上来看,浙境内的窑址、生产技术、品种的变化、都在青瓷体系之内辨证地反复,罗旋式地上升。“越窑”、“秘色窑”乃至“龙泉窑”“哥窑”都代表着越境之内的著名陶瓷成就。“越”指一个大地域,“龙泉”指一个小地域,“秘色”指一种特定的青釉官窑品种,而“哥窑”既非地名而是主人身份的特点命名,以区别“弟窑”。因此,笔者认为,“越窑”和“秘色窑”都可以泛指,在历史上正是如此,并无一人把越及秘色窑专门指一个地方,原因就在于此二窑是一个以大套小的概念,在历史上经历了许多窑址的努力,制瓷中心也因时因地的加以转变,无法以一特定地名定之。

比如说秘色窑,在历史文献中其制瓷中心有三个:

1、浙江余姚,此说见于宋陸游钦定四库全书老学庵笔记卷二》:

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遂宁出罗谓之越罗,亦似稽尼罗而过之。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似以其类余姚县秘色也,然极朴不佳,惟食肆以其耐久多用之。

2浙江龙泉、临安,此说见于宋赵彦卫 撰《钦定四库全书云麓漫抄卷十》:

青瓷器皆云出自李王,号祕色。又曰出钱王,今处之龙溪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唐陆龟蒙有《进越器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传杯。则知始於江南,与钱王皆非也。近临安亦自烧之,殊胜二处。

3、浙江龙泉,此说见于宋庄绰 撰《钦定四库全书鸡肋编卷上》

处州龙泉县多佳树,地名豫章,以木而著也。山中尤多古枫树,其根破之文若花锦,人多取為几案盘器。又集以它木,為禽鸟花草色像如画,它处所未见。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於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

目前考古调查认为:五代到北宋早期是龙泉窑的第一发展阶段,代表性器物是淡青釉瓷器。(2)器形规整,釉面均匀光洁,透着淡淡的青色,有刻划修饰,与粗糙的早期龙泉青瓷相比有很大进步,与后来的梅子青、粉青相比又有差距早期烧制地点为庆元县的黄坛窑(唐至南宋庆元三年间归龙泉管辖)、安福唐代窑、龙泉金村(3)龙泉窑的兴起和为宫廷烧造“贡品”有关。当时江南一带属于吴越国钱氏王朝,钱氏一直奉行与中原修好的策略,瓷器是重要的“贡品”。 2001年,金村一农民在大窑犇整理田地时,发现一上铭“天福秋修建窑炉试烧官物大吉”淡青釉四系罐残件。天福元年是公元936年,是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吴越国是宗后晋的,据此推测,当时烧的“官物”除了吴越国自用以外,很可能还向石敬瑭进贡。当然,担任贡器烧造任务的主要是越窑,其贡器也称“秘色瓷”。秘色瓷起于晚唐,因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使用,故曰“秘色”。

4龙泉溪口窑址黑胎青釉瓷片(项宏金采集)

北宋后期到南宋是第二个辉煌阶段,北宋时施石灰釉,釉层薄而透明,光泽较强。早期产品胎薄而较白,施淡青釉,器物以盘、碗、壶为主、盆、罐等少见。中期以后胎呈灰或浅灰色,釉色青黄;装饰普遍使用刻花,辅以篦点或篦划纹,此外还有团花、波浪、蕉叶纹等纹饰。盘、碗内常刻团花和波浪纹,内填篦纹,外壁常划篦纹和直条纹。瓶、执壶腹部常见刻牡丹纹。图案花纹一般对称。

5龙泉溪口窑址黑胎青釉瓷片(项宏金采集)

南宋时期,龙泉瓷窑烧成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粉青釉:为石灰碱釉的一种,以铁的氧化为主要呈色剂,还有少量的锰和钛制作方法是:以生坯挂釉,釉厚12.5毫米,入窑经高温还原焰烧成。因此,粉青釉厚而透明,釉面光泽,外观柔和淡雅如青玉。梅子青釉:亦为石灰碱釉。烧成温度比粉青釉更高,它的烧成除温度较高外,还需要较强的还原气氛。釉层比粉青釉更厚,釉的玻璃化程度也比份青釉高,釉层略带透明,釉面光泽亦好,色如翡翠。南宋时期龙泉瓷胎色有白胎和黑胎二种,而以白胎为主,白胎是龙泉瓷的特点。亦有呈“紫口铁足”和“朱砂底”者,这是由于胎内含有铁质以及烧造时受二次氧化所致龙泉窑瓷的胎体厚重,细密洁白,主要矿物的组成为石英、绢云母和高岭土。(4)由于瓷土掺和了“紫金土”,降低了胎的白度,因此胎呈白中带灰,或灰黑色。南宋龙泉窑主要窑址在龙泉大窑和溪口。(5)

可是,在宋人的笔记中却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哥窑”的记载,上文的几个作者,大多是南宋名流,以他们的见多识广,若宋代哥窑很有名气,他们早就会把它纳入史册。因而,笔者考虑,有可能龙泉窑场中的“哥哥洞窑”要到南宋末才有小名气,受到南宋宫廷的喜悦和垂青,但并未引起当朝文人的注意,他们注意的东西是当时混乱的政局、明哲保身的进退、逐渐失落的“秘色窑”,这种传说中的“秘色”精神,已成为激励南宋无名匠师奋发研制“新秘色”的动力,尤其是在离南宋政治中心不,制瓷原料、燃料、技术、运输条件都极为优越的窑场的龙泉,更是如此。

二、元代转入南人民间市场的“哥哥洞窑

有关哥窑之名最早出现是刊于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孔齐《静斋至正直记》,该书所述之事在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书云:

“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今在庆元见一寻常青器菜盆,质虽粗,其色亦如旧窑’”

文中可见在元代杭州即有哥哥洞窑香鼎出售,它与古官窑相似,而同样之器在龙泉所属的庆元也有,它类似旧窑。古官窑即旧窑,为宋官窑,哥哥洞窑所烧之物与之相近,此“哥哥洞窑”可以说是元代仿烧宋官窑的一个窑口。

此窑口在何处?杭州,还是龙泉?作者并未明言。孔齐提到“哥哥洞窑”、 “哥哥窑”,应是“哥窑”的简称,至少二者没有逻辑上的冲突,洞与窑在古代本来就是一个意思,窑与洞字义可以相互使用。

明曹昭撰《格古要论卷下古窑器论》也明确对“哥窑”的产品进行了解说,指出哥窑的特性:

“哥窑: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元末新烧者土脉燥,色亦不好。”董窰”乃“官窑”之别称,此说也肯定了哥窑有旧窑和元末新烧窑的区别。王佐在补注此段时又加上了“哥哥窑”的说明,云此哥窑即“哥哥窑”。

因此,笔者考虑,历史上的原始哥窑当有一个底本,这个底本是以后所有传说的依据。很有可能就是元人孔齐所云的“哥哥洞窑”之前身“旧窑”,与官窑相类,所在时代就是南宋晚期由于其优质的原料、莹润的釉色、端庄的造型、奇妙的纹理在南宋晚期超越在临安的修内司官窑,受到南宋宫廷的喜爱和垂青。但入元之后,由于蒙汉文化的冲突,“哥哥洞窑”转向民间市场而少量生产,以慰籍汉人士族文化心理,不再受到官方的支持。由于所烧之物为宋物,不被元人上层推崇,却被南人暗中仿制,以保持一种人的精神气息。相反,一些大器在官方的支持下风行海内外。“哥哥洞窑”即为南宋末年至元代末年的原始哥窑,具体窑址就在龙泉。其产品是以南宋官窑为样本,先是南宋官窑的补充,后来,由于条件好,加上章生的努力,越来越呈现哥釉自身的特点,成为代替南宋官窑的后起之秀,成为延续南宋官窑精神的一个标志性贡献。哥窑也从一个地方性小窑口一跃而上升为影响全国性的大窑口,但这个转变由于蒙元的入侵被暂时压抑,由于生产品味不对上层味口,就少量生产,转入民间汉人市场,以满足汉人的心理文化追求

6现代哥窑灰青釉仿品(王运龙制)

有人云杭州老虎洞窑即为哥窑,笔者认为不对,若杭州哥哥洞窑,早就有文献记载,哥窑之所以至今神秘,其原因它一定是在一个地稍偏僻,没有多少文化人的所在所烧,杭州自古是人间天堂,宋元明都不乏爱瓷的文化人,若有哥窑,其名早就传之四方了。而处赣闽浙三省交界的万山之中的龙泉,恰恰具备器比人出名的条件。哥哥洞窑”名称的乡土气息,证明了其出身的卑贱和草根性,它要转变为“哥窑”一定要注入一股强力,才可登堂入室,步入皇家殿堂。因此,元人在那个特定的复杂时期,忠实地接受“哥哥洞窑”名称,也是恰如其分的。孔齐把这段事记录笔记,也说明了他看到了“哥哥洞窑”的珍贵性。

在明代“哥窑”成为“宋大名窑”

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开国之后,宫廷内府用瓷、礼仪用器仍执行宋代的制度,参考《博古图录》古诸书中遴选欵式典雅者,因而,一些在元代蒙古皇族所排斥的宋代名瓷又获青睐,在明代汉族的知识分子心目中,这些礼仪之器才是他们精神灵魂的真正表达和抒发,因而内府的陶瓷收藏,在经历多年的战乱和散佚之后,明代内府必然艰难地把已存在世的少数珍宝收藏宫中,并作为新器制作的一个范式,以保证汉族的精神不被泯灭,发扬光大。把“哥窑”与宋代官、汝、定、钧窑相提并论,并被后人冠以“宋代六大名窑”的文献依据出自吕震撰的《宣德鼎彝谱》一书

太子太傅礼部尚书臣吕震於宣德三年三月初三日接到司礼监太监臣吴诚賫出圣諭一道:着臣同太常寺卿臣周瑛、司礼监太监臣吴诚、查本部祠祭册籍、以及太常寺禋祀署司礼监内丰积库册籍所载、郊坛太庙内廷供用鼎彛等件,已经同诸臣参酌遵於《博古图录》古诸书中遴选欵式典雅者,纪得八十有八种。其柴、汝、官、哥、均、定中亦选得二十有九种,二共一百一十七种,谨写图形进呈御览。可否伏候上裁。”

据该书记载,作为制造铜器的参考样式,有仿造“宋哥窑”样式的狮首马炉,象耳大彝炉等。

7现代哥窑灰青釉作品(王运龙制)

又有大名窑,据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十二云:

“柴窑之外,有定汝官哥四种,皆宋器也”。

明代士族对宋五大名窑的颂扬,表现了明人寻找自己的文化面貌而对古代文化的一次全新探索。从宋以后一些遗失的记忆被人发掘出来,从而肯定自己站在一个汉文化发展的正统地位之上。明代陆深就是进一步对“哥窑”进行文化联系和记忆的探索和记录者,陆深的《春风堂随笔》是最早对“哥窑”的产地、产品特征章氏兄弟的记载。

《春风堂随笔》云:

“哥窑浅白断文,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处州之龙泉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

陆深明确地把章生一所主的哥窑和章生二所主的官窑作了一个清楚的划分。指出在宋代龙泉官窑和哥窑是并存的,且是哥哥与弟弟之间的关系。

胡宗宪、薛应旗嘉靖四十年(1561)《浙江通志》接着把探索载入史册

“(龙泉)县南七十里曰琉华山……,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为业,相传旧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于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是曰哥窑,弟曰生二窑”。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浙江杭州人郎瑛的《七修类稿续编·卷六·事物类·二窑条》载:

“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薄,油水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文,号百圾破,龙泉窑至今温处人称为章窑。”

在此郎瑛明确指出章生兄弟为南宋人,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于“哥窑”的知识。郎瑛,(1487~1566)明藏书家。字仁宝。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因身患疾病,而淡于功名。稍长,乃博览艺文,探讨经史。家藏图书有经史文章,杂家之言、乡贤手迹等,每日坐于书斋中诵读,揽其要旨,撮取精华,辨同异,考谬误,著《七修类稿》55卷。因郎瑛是明浙江杭州人,博览多识,当对哥窑情况比别处文人熟悉,故文中肯定了章生兄弟系南宋人之说。

明顾起元撰《说略卷二十三工考下》:

“又宋时处州章生兄弟者皆作窑,兄所作者视弟色稍白而断纹多,号白圾碎。故曰哥窑。”

明徐应秋撰《玉芝堂谈薈卷二十八》:

“又宋时处州章生兄弟皆作窑,而兄所作者视弟色稍白而断纹多,号曰圾碎,故曰哥窑。……柴窑之外又有定汝哥官四种,今惟哥窑有之者。……哥陶紫口铁足,其色白,其文断碎若折。”

明髙濂刊于万历十九年(1591)遵生八牋卷十四论诸品窑器龙泉窑章窑则以一个鉴赏家的角度对龙泉窑、哥窑之器物展开评论,不再停留在哥窑的宏观层次,进而达到哥窑的微观层面,显示出对于哥窑美学神髓的内行把握

定窑之下而龙泉次之,古宋龙泉窑器土细质薄,色甚葱翠,妙者与官窑争艶,但少纹片紫骨铁足耳。其若瓶、若觚、若蓍草方瓶、若鬲炉、桶炉、有耳束腰小炉、菖蒲盆底有圆者、八角者、葵花菱花者。各 股盆其氷盘之式有百稜者、有大圆径二尺者。外此与菖蒲盆式相同有深腹单边盥盆、有大乳鉢、有葫芦瓶、有酒海、有大小药瓶、上有凸起花纹甚精。有坐鼓、高墩、有大兽盖香炉、烛花瓶并立地挿梅大瓶,诸窑所无,但不甚雅,仅可适用。种种器具不法古而工匠亦拙,然而器质厚实,极耐磨弄,不易茅蔑,行语以开路曰蔑,损失些少曰茅,但在昔色以不同有粉青、有深青、有淡青之别,今则上品仅有葱色,餘尽油青色矣。亦愈下。有等用白圡造器,外涂泑水,翠浅影露白痕,此较龙泉度更觉细巧精緻,谓之章窑,因姓得名者也。

又说了“哥窑”有插花之功用:

髙子曰瓶花之宜有二:用如堂中挿花乃以铜之汉壶、太古尊罍,或官哥大瓶如弓耳壶、直口敞瓶,或龙泉蓍草大方瓶髙架两傍,或置几上与堂相宜。……若书斋挿花瓶宜短小,以官哥胆瓶、纸槌瓶、鵞颈瓶、花觚、髙低二种八卦方瓶、茄袋瓶、龙泉窑瓶、定窑花尊花囊、四耳小定壶、园口匾肚壶、青东磁小蓍草瓶、方汉壶、圆瓶、古龙泉蒲槌瓶、各窑壁瓶……亦可文房充玩。

明嘉定人张应文撰《清秘藏》,显示出作者内行的鉴赏眼力,他把章窑置于“元烧枢府字号器,永乐细款青花杯、成化五彩葡萄杯”之上:

“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定,柴不可得矣,闻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此必亲见故论之如是其真。余向见残器一片為绦环者,色光则同但差厚耳。又曹明仲云柴窑足多黄土未知然否?汝窑余尝见之,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隠起若蠏爪,底有芝蔴花细小挣钉者乃真也。较官窑质尤滋润。官窑品格与哥窑大约相同,其色俱以粉青色為上,淡白色次之,油灰色最下。纹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最下,必鐡足為贵,紫口為良,第不同者,官窑质之隐纹亦如蠏爪,哥窑质之隐纹如鱼子。……均州窑之下有龙泉窑,古宋龙泉窑器土细质厚,色甚葱翠,妙者与官窑争 但少纹片紫骨铁足耳。且极耐磨弄不易茅蔑,第工匠稍拙法不甚古雅,有用白土造器外涂泑水翠浅影露白痕,乃宋人章生所烧号曰章窑。校龙泉度更觉细巧精緻。……又有元烧枢府字号器,永乐细款青花杯、成化五彩葡萄杯各有可取,然亦尚在龙泉章窑之下。

清代对“哥窑”“哥釉”的再造:哥窑近现代面貌的形成

明清之际的大名士王士禎撰《弇州四部稿巻一百七十》也谈论哥窑:

“宋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遂命汝州造。青窑器北唐邓耀州悉有之,而汝為冠,处州之龙泉与建安之乌泥品最下。政和间京师自寘窑烧造曰官窑,文色亚於汝,价亦然。钧州稍具诸色,光彩太露,器极大。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号邵局於脩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模范极精,油色莹彻,為世所珍。又宋时处州章生兄弟者皆作窑,兄所作者视弟色稍白而断纹多号白圾碎,故曰哥窑。”

同样是孙承泽,在他的《砚山斋杂记卷四》中云:

“龙泉窑出浙江处州龙泉县,与哥窑共一地道,宋时名曰青瓷,明窑移处州府。处州青色土,堊火 较旧龙泉质劣,古器质薄,一种盘厎有双鱼,外有铜掇环,体厚者不佳。”

康熙主持的《御定佩文韻府》也把“龙泉窑”、“ 哥哥窑”收入其辞条

清代士陳元龙在其大作《格致鏡原》中,几乎收集了中国历代所有的陶瓷名籍,对于龙泉窑、章窑、哥窑几乎悉数收入,得到德国学者李约瑟的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部有用的、专门涉及科学技术史的小型百科全书”。

清代康乾盛世之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对于哥釉及哥釉的仿制,都不遗余力,他们不但负有再造清代新哥釉的使命,在哥窑文化、品鉴、传扬上都有所阐发,其咏题之多,可见之乾隆之《御制诗集》

《咏哥窑瓷枕》

瓷枕出何代,哥哥类董窑。金丝铺荇藻,铁足莭孤篍。文并柟榴重,珍非翡翠浇。赠宜漆园吏,梦蝶咨逍遥。

《咏哥窑盘子》

处郡章家弟与兄,弟陶纯美较兄精。春风堂不观随笔,那识哥窑所得名。

《春风堂随笔》载:宋时处州章生一生二兄弟皆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浅白纹号百圾碎,故名哥窑。

《咏哥窑葵花椀》

纯青虽觉逊官窑,椀肖葵花意独超。义叶河宜贮水,爱他生一有名标。

宋章生一生二兄弟皆主龙泉窑,生二所陶纯青如官窑,生一所陶浅白断纹名哥窑。生一之名有合於天一生水,而椀形葵办六出适符地六成之之义,故后二句及之。

《咏哥窑盘子》

色暗纹彰质未轻,哥窑因此得称名。雅如法僧弥矣,生一居然畏后生。

……

与此同时,明清宫廷为了满足礼仪及文房的需求,大量仿制和创新哥釉。(67)明代以后随着汉人文化的复兴,代表南宋官窑最高成就的“哥哥窑”重新大放异彩,并被官方和士族视为宋代六大名窑”。哥釉的生产窑口包括龙泉和御器厂景德镇,景德镇仿制的“哥釉”大量地充斥宫廷,真正原始的宋代哥窑随着时间的浩劫日见稀少,明清仿制的哥釉却日益增多,这就是为什么今日博物馆所存哥窑大部分接近景德镇“哥釉”的原因。明清哥窑的仿制和创新极大地改变了原始宋哥窑的面貌,因此,历史上的“哥窑”是从来不是一个单一的发展曲线,而是由多种文化经历漫长的历史时空,由观念、文化、技术的合力,由龙泉、杭州、吉州、景德镇、甚至全国各有条件的窑口共同铸造而完成的,最早的草根的“哥哥洞窑”变成日后精英的“哥窑”,正是综合合力打造的结果。

作者简介:

周思中: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清华大学陶瓷博士。地址:邮333001、景德镇市陶阳南路东方明珠小区6号楼2104室,电话:150********

周珍:台湾何浩天博物馆策划、龙泉哥窑文化研究学者。电话:139********

“哥窑”的历史及文献考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