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建筑发展现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3-22 15:25:40

面对中国建筑发展现状的思考

——从王澍获奖感受到的

面对中国建筑发展现状的思考

——从王澍获奖感受到的

摘要:

在当今崇洋风气盛行的中国建筑界,在如今“千城一面”的城市化进程中,王澍获奖显示国际承认中国将在发展建筑理念中的作用,是对中国建筑风格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思考:建筑究竟是应当以传统为基础还是应当展望未来,要如何更好地建立富有自身特色的建筑文化。

关键词:

王澍、传统、未来、文化、建筑发展

普利兹克奖有着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中国建筑师王澍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对于有获奖情结的国人来说,此奖一出,立即引发了一系列关注。王澍、象山校区等等都成了人们不太了解却津津乐道的关键词。

“王澍证明了中国文化土壤孕育了非凡的创意,几百年来中国文化一直与自然和谐共融。”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这样评价王澍普利兹克奖的颁奖词有一个无处不在的中心词“传统”。这个“传统”既是王澍本人所述的文化传承,也是西方人感兴趣的中国历史文化,与今日中国蓬勃发展人惊愕的现实正成了映照。在当今崇洋风气盛行的中国建筑界,在如今“千城一面”的城市化进程中,王澍获奖显示国际承认中国将在发展建筑理念中的作用,是对中国建筑风格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思考:建筑究竟是应当以传统为基础还是应当展望未来,要如何更好地建立富有自身特色的建筑文化。

1 回顾历史

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中国在城市规划中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那么究竟中国建筑的根是什么,传统建筑又有什么值得我们传承发扬的呢,在我看来,大概有这么几点:

中国的建筑来源于关系和体验,园林很好的解释了这种观点。包括东方的哲学都是在研究关系,而建筑最终的表达也是关系。中国古代只有营造一说,建好的房子如何摆放是比建造更重要的问题,因此负责摆放的风水先生和文人倒是具有更多的话语权。“三分匠人,七分主人”的观点也许来源于此。

中国建筑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拜,按照居住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营造,在“象天法地”中遵循自然的规律。中国从“气”的宇宙观出发,用整体思维,以“天人合一”思想追求建筑的永恒之道。例如中国古代的院落结构,不像现在的建筑,全空调系统,虽然模拟最适合人工作生活的环境,但毕竟太封闭,时间久了产生缺氧的现象。而传统的中国建筑则讲究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小到一家一户,大到整个城市的规划,都可以看出来自然在其中的作用。

中国人讲究山水。山是依托,水是灵气。城市选址中依山傍水是最理想的居住环境;园林设计中山水代表着文人或者是被贬人士内心的一番抱负,胸中有山河;庭院中山水代表着一种寓意。自然是中国人所尊崇的,所以山水元素多为传统所用。

2 评判现状

王澍的作品浓厚的传统文化、乡土特色融入到现代潮流中,在当前中国建筑界崇洋风盛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清新。王澍获得这一荣誉,显示国际对中国建筑风格的充分肯定,这对于建立富有中国特色建筑文化极具启示意义。由于这些作品采用相当多的传统元素,例如材料和工艺,回收的旧砖瓦,再加上融入江南环境的姿态,给人以强烈的“拟古”印象。但与此同时,王澍出人意料的不按常理使用这些元素,例如超大尺度的“门”、“窗”,源自宋画而被戏剧性的放大了的“山形”……他们难免遭到现代主义的功能论者和古典爱好者的双重夹击。但是,也许正是这种别出心裁,使得“业余建筑”在当代建筑中获得了西方评委的垂青。相比较王澍的“个性”而言,中国的建筑界却走向了一个“共性”,由此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1.价值判断失衡

城市并非一个容器,不是所有的东西它都要一味地接受。美国白宫放在中国乡村就显得尤为怪异,但是在当下的建筑设计领域,求高、求大、求洋、求怪、求奢华气派已成为一种风气。一些城市的行政建筑的超标准建设,部分公共建筑追求夸张造型与奢华内部空间以至于建筑耗能严重,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突出、同时也比较普遍的例子。建筑的存在需要一定的语境,合理的才是最好的,而不是被异化为身份标志、装置背景,或者是沦落为商品广告建筑的本原和基本属性不能被消解价值判断的混乱和失衡,已经成为影响当前建筑创作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

2. 跨文化对话失语

以西方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作为我们的取向和标准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对中国文化缺乏自觉自信。在跨文化交流碰撞中“失语”是文化领域中颇为普遍的现象,而建筑设计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个最具体、也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是:廿年来,中国的高端建筑设计市场基本上为西方建筑师所“占领”。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中国主要城市的核心区,只有1/4的建筑是国内建筑师设计的。这情景可算是世界罕见。正是因为在跨文化对话的“失语”,导致人们热衷于抄袭模仿盲目跟风。

3. 千城一面

中国人讲究建筑在自然中的位置,讲究地域性。吊脚楼就适合南方,应对潮湿的环境;而窑洞这种建筑形式,首先对地质有要求,再者针对气候等一系列的选择之后才存在。所以说中国传统建筑不是放在哪都可行的建筑,而是富有地域性特点的。在环顾一下我们周围的城市,看建筑识别城市的年代已经不复存在了。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和建筑文化特色缺失的现象已受到国内外舆论的质疑和诟病。

4. 体制问题

王澍自称文人,在古代的语境里这似乎是一个很有地位有文化的职业了,古代文人的话语权比现代文人强太多了,他们是很好的决策者。再看看当今社会,业主大部分为商人,他们追求的是经济效益。不仅大大限制了建筑师创作的自由性,而且由于他们的种种限制与利益上的追求,使得建筑趋向于高大怪,或是模仿成风。

3展望未来

王澍的获奖或许会对现在的城市化进程敲响警钟,对于建筑业来讲,也许是一个转折点 。“一个地方的建筑如果是庸俗的,在那里生活着的人也一定是庸俗的。”王澍曾这样说过,也许语气有些强硬,但一针见血。的确,在以量产著称的中国建筑师圈子里,他算是个另类。他既不向标准的学院作风看齐,也不向他出道以来甚嚣尘上的市场看齐。那他的获奖又能为中国未来建筑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1.传统与现代

王澍工作的焦点之一是将中国民居,特别是江南民居,进行现代化的转化,形成了自己的形式语言体系。在他的工作态度里面可以看出传统文人对他的深远影响,使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当中的活力。如果建筑是一种对人的生存空间的虚构,那么这种虚构就是和山石枯木一起虚构的,它们共享一种互通的“自然形态”。所谓的传统,不是指有形的形体,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感觉。在现代建筑中的活用,才是对传统的真正传承。

王澍作品(三合宅) 王澍作品(三合宅)

2.土与洋

东西方建筑本是两条平行线,工业革命的到来却颠覆了两种建筑价值观。想起范思沃斯住宅,这样孤立的东西怎么也不会在东方成为经典。其实用工业建造的手法同样可以做出东方感的东西,只要它能够表达出东方语境里的关系。原本我们的建筑也是不注重单体的,复制单体的手法和工业建造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不等同于西化,如何吸收外来的文化,每个人都在寻求一个特定的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王澍作品(五散房) 王澍作品(五散房)

3.粗与细

王澍十年在工地上的打磨,使他非常了解中国今天的建造工艺,因此不去简单的追求精细。他策略性的运用旧材料,更多构成一种文化立场和姿态,而不仅仅是出于对环境的考虑。做到这一点,需要大量的技巧和经验。对于我们而言,只局限于“纸上谈兵”,实际上却对建造工艺漠不关心,这样的状况才是导致问题的根源。“粗”是要求整体出发,不纠结细枝末节;“细”则是要求考虑细节,使建筑使用者能感受到建筑的话语,体验建筑的趣味。

4.合理与不合理

范斯沃斯住宅合理吗?在它的女主人看来,简直不可理解。这栋全玻璃的住宅更多的是密斯建筑理念的一种实验性产品,在居住者便利方面则相对弱化,无疑是让居住成为一种公众性、缺乏隐私的行为。但这并不影响其在建筑界的地位。相似的,王澍的象山校区学生公寓就有人抱怨说,宿舍像监狱。而对此王澍的解释是窗户规规矩矩的设计当然可以,但这样就做的没有趣味性了。对于我们现在的建筑业来讲,实用成为首先需要满足的功能,但是为了实用而放弃的很多东西也许是功能无法比拟的。所以建筑的合理与否,是在综合考虑之后的产物,而不是一味的向功能性妥协。

5.市场与理想

王澍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创作理想和获得市场成功之间需要选择。今天在中国,像王澍一样坚定地抵制市场压力,保持独立的价值观是不容易做到的。反之,认真地将市场化的产品做好,又具有社会意义。但摇摆只能是机会主义的,执着是必须的。

4 结语

王澍或许还并不足以改变中国巨大的城市化机器的发展方向。但普利兹克奖评委会将他作为传达以人为本的住所理念的国际信使的这种做法令人称赞。虽然悲观在当今崇洋风气盛行的中国建筑界,在如今“千城一面”的城市化进程。不过对于未来,也许层出不穷的出色建筑师是对此的最大安慰。王澍获奖会大幅增加建筑业中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度,对于中国建筑的未来,我很乐观。

参考文献:

[1] 程泰宁.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状与发展研究摘要. 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 2013

[2] 张永和.普利兹克奖与王澍.新观察2012

[3]

面对中国建筑发展现状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