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错题汇编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发布时间:2018-11-07 19:19:42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选择题(48分)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发生冲突的案件迅速增多,但在1901年后数量又迅速递减,辛亥革命前后此类案件已渐趋于无。这一变化最能反映当时

A中外民族矛盾日趋走向缓和 B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C西方各国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D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2、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的“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理论的外衣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3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4、张之洞在《邓学篇》中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下列主张突破了张之洞观点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仪为干橹 D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5、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6、(2018武汉调研)京师同文馆创办之初。八馆学生“按等给予膏火薪水。……疑习洋文者,月给膏火三两,俟学有成效,选拔前馆,月给膏火六两;越数年课业颇有进益,则增至十两;更择其优长者举充副教习,月给薪水十五两。”当时,一个翰林给中堂尚书家教读,每月最多也不过八两银子。这从侧面反映了

A清末新政重视教育 B新式教育已成主流

C官办学堂待遇更好 D新式学堂招生艰难

7、(2018苏州调研)晚清时人惊呼“五经去其四,而《论语》犹在疑信之间,学者几无可读之书,势不得不问途于百家诸了。”这一评论针对的是下列哪一著述。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变法通议》 D《四洲志》

81919年美国教育家杜威访问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化的和新的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这一评论反映了

A五四运动推动青年改造中国社会 B杜威夸大了中国学生对新思想的渴求

C新文化运动对学生的影响 D稳定的社会有利于自由思想的传播

9、有著名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之“新”,不在“民主、科学”,而在个人主义,对此正确的理解应是新文化运动

A促进了思想与个人的解放 B民主与科学的内容已缺乏新意

C对广大民众的影响较小 D阵营内部存在分歧

10、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1949年以后中国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从1919年开始已酝酿了30年),这反而使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更接近了。”这说明

A美国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通过五四运动传入中国

C中美政治理念趋向相互认同 D马克思主义开拓了中国人的国际视野

11、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之、陈独秀一班人闹起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之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胡适之、陈独秀的推动 B白话文的自身价值

C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D制度环境的根本变化

12、(2018浙江金华十校联考)1919年前后,北京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著名的有新潮社、国民社、少年中国学会等;在《新青年》的影响下,新式刊物如《新潮》《国民》等也纷纷发行。上述现象反映出

A五四运动唤起了国人对政治的关心 B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革命路径

C思想的解放推动了新思潮的涌动 D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13、(2018全国卷超级全能生联考)陈独秀说:“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重而仍复旧观者,此自然必然之事也。”由此可知,陈独秀

A以民主科学作为反对尊孔复古的武器 B主张政治革命、文学革命与伦理革命并重

C视反对旧道德为新文化运动的首要目标 D冲破传统道德礼教的束缚,倡导女性解放

14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录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15、梁启超指出,近代中国“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明,惟以多为贵。”出现这一现象的时代背景是

A救亡图存运动的推动 B阶级成分日趋复杂

C西方新思想不断涌现 D世界市场日益形成

16、(2018河南重点中学联考)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魏源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

A缺少近代化色彩 B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

C不够系统和完善 D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

17、(2018天津南开中学一模)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文化论争中,杜亚泉认为中国文化虽不完美,但基本精神没有错,若能补以西方文化优点,便可成为救济中国乃世界的真理;李大钊认为东西方文明虽有诸多差异,但“互有长短”。材料反映了二者的论争

A注重比较东西方文化的优劣 B仍未超脱“中体西用”的范畴

C批判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D主张西方文明更适合时代要求

18、(2017甘肃兰州诊断)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的《海国图志》已在中国绝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A近代中国印刷业滞后 B清政府实行文化钳制政策

C中国社会变革意识淡薄 D魏源的思想主张脱离中国实际

19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社论中提到:今日之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这说明

A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政治运动 B戊戌变法具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革命运动形成广泛的社会风潮 D政治变革成为晚清社会各阶层的共识

20、(2018江苏南通模拟)皮锡瑞在《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中写道:“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持其说。”该想法:

A导致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B着眼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C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1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由此可以说明马建忠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 聚焦西方科技军备

C认为西学有本末之分 D 思想转向同情革命

22马建忠特别强调外贸在国家经济中占头等重要的地位,认为外贸是国家财富的来源,而外贸顺差就是财富增殖。他分析西方国家之所以富强,其根本原因不在于船坚炮利,而是在于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的高度发展上。这一观点

A带有浓厚的重商主义色彩 B是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

C 没有突破重农抑商的思想 D改变了中国在外贸中的不利地位

23、民国初——“孔道会”“孔社会”“尊孔会”“孔圣会”等民间团体兴起,多以“昌明孔教,救济社会”为宗旨。1913年,袁世凯炮制的《天坛宪法草案》第19条规定,“民国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这反映了民国初年

A孔子的地位达到最高峰 B民间思潮左右了政府的决策

C社会出现广泛的信仰危机 D民众享有充分的言论结社自由权利

24、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东方民族,初遇西方文化时,基本上对西方文化持反对、拒绝、鄙夷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思考后,先后有一部分人出现对固有文化的离异,主张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但等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之后,又必然出现整体性的对固有文化恢复自信。材料意在强调

A回归是东方文化比西方文化优越的突出体现 B文化离异是从根本上促进上东方社会的近代化

C回归是东方文化发展的必然,离异是暂时的 D文化离异是东方固有文化恢复自信的基础

二、材料题(52分)

25、(2017南昌一中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8世纪上半期,随着启蒙运动从英法向整个欧洲的扩展,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但是,德国的启蒙运动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为:一方面,它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还针对德国分裂落后的现状,将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在宣扬理性等启蒙观念的同时,伴之以浓烈的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了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构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自信,而且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

----摘编自刑来顺《德国贵族文化史》

材料二陈独秀说:“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胡适也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根本意义是承认中国旧文化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分接受世界的新文化”,中国应该“接触新世界的科学民主文明而复活起来。”

-----摘编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10分)

2、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启蒙运动时期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与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的主要异同。(15分)

答案:

背景:启蒙运动的拓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德国四分五裂状态的阻碍。

内涵:宣扬科学、民主、理性、宽容、进步、文明、民族情感;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相伴而生,共同发展。

同:都反对迷信,提倡科学、民主、文明、理性、进步等启蒙思想;都力图使本民族适应世界而生存;在性质上都从属于资产阶级文化。

异:1、德国:建立在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中国:是在彻底否定中国旧文化的基础上,主张以世界(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

2、德国:民族文化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加强了民族自信;但滋生了极端的民族主义

中国:推动中国近代文学艺术转型;动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了平民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26、(2017全国卷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东西方的列强竞相侵略中国,在巨大的变故面前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地探索救国之路,由军事而政治,由政治而思想文化,探索的主体,由资产阶级而至无产阶级,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

明清之际,中国衰落,西学东渐之势渐强,鸦片战争迫使中国人开始主动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中体西用成为主流。但后来的一系列中外战争的失败使后继的先进的中国人再次觉醒,进而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仅学习西方的军事,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最终历史选择了无产阶级来完成任务,从而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27、(历史人物评说)2018揭阳一模)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刘锡鸿(?-1891),字云生,广东番禺人。他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他考取举人后做过郭嵩焘的幕僚,镇压过农民起义。1876年,由于郭嵩焘的提名,刘锡鸿就成为了一名外交官,跟随郭嵩焘出使英国。但是,他对郭嵩焘只提名他为参赞而不是副使十分不满,这为他俩后来的交恶埋下了隐患。

刘锡鸿在使英期间有过很多私下感叹,如以前都说英国人是岛夷,“惟知逞强,无敬让之道”,现在才发现人家“上下同心,以礼自处,顾全国事如此”; “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応()之事……街市往来,从未闻有人语喧嚣,亦未见有形状愁苦者。地方整齐肃穆,人民欢欣鼓舞,不徒以富强为能事,诚未可以匈奴、回纥待之矣”;观其议会“各出所见,以议时政……务适于理、当于事而后已……而举办一切,莫不上下同心,以善从之”;“此法诚善,然非民主之国,则势有所不行;西洋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然而私下里对“西洋国政民风之美”倾慕不已的刘锡鸿却受朝中守旧权贵之命监视郭嵩焘,不断密告其要“以夷变夏”图谋不轨。并在公开场合猛批郭离经叛道,破坏纲常。他声称:“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

——摘编自刘锡鸿 《刘光禄遗稿》、《英轺私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锡鸿“矛盾”表现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刘锡鸿的“矛盾”表现进行简要评价。(9分)

1)原因:受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影响;亲身体验了西洋先进文明;钻营政治,攀附守旧

权贵;与郭嵩焘逐渐交恶。(每点2分,共6分,答出3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评价:他是晚清首批驻外使节,他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远超出同时代的中国人;但他又是一个顽固的封建卫道士,是西方文化的坚决反对者;他不念知遇之恩,密告和抵毁郭嵩焘,依附守旧权贵,其人品不佳;刘公开场合的形象是极端守旧派,私下却对西方文化很羡慕,心口不一,口是心非。(每点3分,答出3点得9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高三复习错题汇编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