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部纪录片推介题材情况表

发布时间:2019-01-08 19:48:20

附件:

25部纪录片推介题材目录表

序号

题材

名称

题材内容梗概

题材

类型

扶持政策

拍摄要求

1

《留在自然的双手——微纪录新兰州系列微纪录片》

通过生活在自然中的普通西北人,阐述西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环境带给西北人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反映西北人独特的气质。

全片从兴隆山上采野菜的晏老汉和养殖土蜂的王师傅,反映西北人用双手在自然中寻求食材的智慧;通过结合新媒体宣传开面庄的张明武,反映兰州人是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西北特有和尚头小麦传播给更多的人;通过在一起种植了40年苦水玫瑰的施大爷和施大娘,反映在自然中平凡爱情的伟大。

当代社会

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外宣办出资20万元启动拍摄。

因本集纪录片前期调研内容复杂,中期摄制过程要求较高(会涉及较多航拍、延时摄影、升格镜头较多)后期剪辑精密且后续宣传要求较高。

2

《天下第一桥》

兰州黄河铁桥,1909年建成,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桥”,也是仅迟于上海外白渡桥的全国第二座城市钢桥。100多年来,它曾经是黄河上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近代走向对外开放,认识、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象征。这座铁桥作为中国桥梁史上的重要工程,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传奇:黄河铁桥的修建是20世纪初的一项世界性创举,因为它的建设发生在20世纪初叶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黄河铁桥是僻居西北、地瘠民穷的甘肃与西方人在自主、自愿前提下的第一次成功合作;黄河铁桥的建设材料,包括一个铆钉、一根铁条,乃至建成后刷铁桥用的油漆,都是在当时国内极其落后的运输条件下,从德国辗转万里运至兰州,这些都使兰州黄河铁桥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具有深厚的史考价值和催人奋进的现实意义。

当代社会

给予50%的经费支持

初步预算为100万。

与兰州电视台合作拍摄。

3

《凉州会盟》

公元1247年的“凉州会盟”把西藏正式归入了中国版图,奠定了蒙古汗国─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实行有效行政管辖的法理基础,西藏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以前已经有过一些以“凉州会盟”为题材的作品。但是完整还原和真实再现这段历史的电视纪录片,目前仍是空白。因此,组织拍摄一部专门展示“凉州会盟”历史及其影响的电视纪录片,对于让世人了解“凉州会盟”的全过程和深远意义,让海内外广泛了解“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有历史依据的事实,反击“藏独”势力分裂图谋,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人文历史

给予50%的经费支持

初步预算为100万。

与兰州电视台合作拍摄。

4

《关山》

关山,地处陕甘边界,从古至今,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为兵家必争之地。从秦皇汉武到丝绸之路,从岑参、杜甫到左宗棠、于右任,从关山古道到宝兰高速,风云变化,沧海桑田,关山始终是一种象征。对这么一个有着史地特色和象征意味的地方进行电视观照,应该有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人文历史

天水市2014—2015年重点投拍项目

预算30万元。

本纪录片计划拍摄三集。

第一集,主要介绍关山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古道的历史变迁以及发生在这里的历代战事;

第二集,主要反映诗人墨客行经关山的诗词歌赋以及当地民俗风情;

第三集,主要展示关山的秀美风光和文化特色,特别是现代交通的发展变化。

5

《大地湾的古文明世界》

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东北的五营乡邵店村,是一处距今8000—4800年的史前遗址。它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遗址,比广为人们所知的河南渑池仰韶村和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都要早。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考证,大地湾文化遗存的相对时代约为距7800-4800年,上下跨越3000年左右。大地湾遗址以文化类型多、延续时间长、历史渊源早、技艺水平高、分布面积广、面貌保存好而备受考古界关注。

其几大之最为:1.中国最早的彩陶; 2.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3.中国最早的宫殿式建筑;4. 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地面;5.中国最早的绘画;6.中国最早的度量衡与十进制;7.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

人文历史

项目预算7万元。

6

《铁汉御史安维峻》

安维峻(公元1854年-公元1925年)字晓峰,号盘阿道人,甘肃秦安县人,清代著名的谏官。189311月(光绪十九年十月)任福建道监察御史。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前夕,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入侵,清王朝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安维峻面对国家民族危亡,不顾个人安危,与投降派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冒死直谏,义正辞严地抨击了慈禧太后李鸿章等主和派卖国投降的行为,发出了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呼声,成为敢于抨击当时威权无比的封建统治者慈禧太后的第一人,被誉为“铁汉御史”。

安维峻上书声震京都,却因言获罪,被革职发派张家口军台。1899年后,安维峻主讲陇西南安书院,在家乡办学,辛亥革命中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总攥有《甘肃新通志》(100卷),著《谏垣存稿》、《望云山房讨集》等5部。

人文历史

项目预算3万元。

本纪录片计划拍摄三集。

第一集,主要介绍安维峻青年求学历程和前期仕途生涯。

第二集,主要介绍安维峻上疏《请诛李鸿章》,获得“陇上铁汉”的美誉。

第三集,要介绍安维峻晚年的丰富著述和开馆授业的事迹。

7

《华夏文明源流——轩辕故里·清水》

清水古称上邽,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司马迁《史记》记述:“黄帝居轩辕之丘。”郦道元《水经·渭水注》明确指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清水境内,至今留存着与轩辕故里息息相关的轩辕谷、轩辕溪、轩辕丘、轩辕窑、三皇塬、三皇庙等文化遗存。清水民间,存留着大量与轩辕故里相关的遗风遗俗和黄帝传说。近年来,清水县积极打造“轩辕故里”文化品牌,初步确立了轩辕黄帝“生于清水、建都新郑、葬于黄陵”的基本观点。

人文历史

项目预算:20

扶持政策:

1.已获取市、县政府部分资金支持;

2.已于部分企业达成赞助协议;

3.清水电视台投入部分资金支持。

与清水县广播电视台合作。

8

《屯田名将赵充国》

赵充国(前137—52年),字翁孙,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后移居湟中(今青海西宁地区),西汉著名将领。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的习性,历史上,赵充国“寓兵于农,屯田戍边”,提出以“非战”的方式解决民族矛盾,维护边疆稳定,这一政策不仅在当时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对后世亦有深远影响,因此他不仅是一代名将,更是享有盛誉的军事家

人文历史

项目预算:10

扶持政策:

1.已获取市、县政府部分资金支持;

2.已于部分企业达成赞助协议;

3.清水电视台投入部分资金支持。

与清水县广播电视台合作。

9

《武山旋鼓》

武山旋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武山旋鼓的诞生来自以生存要求、精神追求为目的的祭祀仪式。旋鼓诞生的缘由在于当初生存环境的恶劣,自然灾害的频繁,远古人们在神事活动中,以旋鼓敬奉神灵,祈福禳灾,形成了祭拜天地的民俗活动。

人文历史

项目预算10万元。

1.武山县宣传部提供交通、住宿、场地等政策支持;

2.武山县电视台投入部分资金,并提供人员、设备支持。

与武山县广播电视台合作。

10

《上坟》

清同治九年(1780)反清起义中,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学派第五代导师马化龙用自己三百多口家眷的性命救赎了金积堡几万人的生命,成为哲赫忍耶学派的“舍西德(烈士、民族英雄)”安葬于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学派主要圣地之一的宣化冈拱北。

农历正月十三日是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学派第五代导师马化龙归真日,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信教群众来到张家川镇东北部四公里的北山上坟追念,举行隆重的“尔曼里”。宣化冈的“尔曼里”,每年有来自以西北为中心的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四五万人来上坟。

人文历史

项目预算5万元,张家川电视台投入部分资金。

因过程只有一天,无法再现,需多机位拍摄

11

《秦州黑社火》

社火又称“秧歌”、“烟歌”。据史料记载, 秦州社火源于古代祭祀,明清时期天水黑社火已较为盛行。秦州黑社火表演艺术多姿多彩,堪称历代文化和民俗的博物馆。对这么一个有着浓厚的人文特色和象征意味的地方进行电视观照,应该有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人文历史

总费用5万元,台内筹资2千元。

本纪录片计划拍摄二集。

第一集主要介绍秦州黑社火历史特征以及其浓厚的人文价值和地域的特性。

第二集主要介绍近年来在秦州黑社火传承发展以及为何红火。

12

《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画廊新城古墓群》

位于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的新城乡戈壁滩上,已发现有1400多座砖墓群,多是魏晋时期(公元220-419)的地下壁画,规模庞大,素有“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画廊”之称。在已开掘的一部分当中,有8座是彩绘砖壁画墓,共出土壁画砖700余块。这些砖壁画色彩鲜艳,风格独特,画技巧妙,内容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农耕、养殖、采桑、宴居、出行、军事操练、狩猎等内容,是研究魏晋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及气候等的实物资料。其中绘画方面的内容,在美术领域填补了我国魏晋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而这些墓葬的内外建造方式和结构也独具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本片将深入探究新城魏晋墓独特的历史文化,让这颗戈壁文化明珠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人文历史

1.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提供所需经费、拍摄场地、交通住宿等。

2.合作影视机构全面负责该片拍摄脚本的创作和编导工作,负责技术支撑及艺术和技术指导。

3. 嘉峪关广播电视台与影视机构共同分享该片拍摄所产生的利润。

1.嘉峪关市委宣传部牵头,嘉峪关广播电视台与竞拍影视制作机构联合拍摄;

2. 嘉峪电视台全程参与本片的拍摄过程,提供拍摄及后期制作所需的全部设备,负责本片的后期制作及包装,负责拍摄制作质量;

3.嘉峪关广播电视台拥有该片拍摄的影像版权。

13

《探秘黑山》

在嘉峪关市西北约20公里处,有一条长约10公里的峡谷——黑山峡谷,这里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峡内南北两山对峙,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在两侧的黑紫色悬崖上,古代先民留下了150余处岩画。岩画刻石较浅,手法古朴,风格粗犷,造型生动。画幅大小不一,内容各异,有围猎、骑射、操练、舞蹈等场面,以及众多的羊、牛、鹿、狗、驼、鸡、鱼等动物形象。在河西一带漫长的历史中,有多少民族先后交替在黑山地区繁衍生息?这些民族又是在什么年代什么样的环境下在这里繁衍生息?谁是这些岩画的创造者?他们是怎样在这样的悬崖峭壁上刻下这些岩画的?刻下这些岩画的目的是什么?纪录片《探秘黑山》拟通过对黑山石刻的历史文化研究,展示人类先祖在嘉峪关这片辽阔土地的繁衍生息以及留给嘉峪关的独特的文化财富。

人文历史

1.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提供所需经费、拍摄场地、交通住宿等。

2.合作影视机构全面负责该片拍摄脚本的创作和编导工作,负责技术支撑及艺术和技术指导。

3. 嘉峪关广播电视台与影视机构共同分享该片拍摄所产生的利润。

1.嘉峪关市委宣传部牵头,嘉峪关广播电视台与竞拍影视制作机构联合拍摄;

2. 嘉峪电视台全程参与本片的拍摄过程,提供拍摄及后期制作所需的全部设备,负责本片的后期制作及包装,负责拍摄制作质量;

3.嘉峪关广播电视台拥有该片拍摄的影像版权。

14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嘉峪关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第一座重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也是万里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如今正在进行的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更是会让这座在历史风雨中挺立了数百年的古关隘焕发出它应有的风采。该片拟通过现代拍摄技术和编辑技术的运用,演绎嘉峪关的建设艺术和美学价值,展示嘉峪雄关的雄伟壮丽和整体美感。

人文历史

1.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提供所需经费、拍摄场地、交通住宿等。

2.合作影视机构全面负责该片拍摄脚本的创作和编导工作,负责技术支撑及艺术和技术指导。

3. 嘉峪关广播电视台与影视机构共同分享该片拍摄所产生的利润。

1.嘉峪关市委宣传部牵头,嘉峪关广播电视台与竞拍影视制作机构联合拍摄;

2. 嘉峪电视台全程参与本片的拍摄过程,提供拍摄及后期制作所需的全部设备,负责本片的后期制作及包装,负责拍摄制作质量;

3.嘉峪关广播电视台拥有该片拍摄的影像版权。

15

《明代西部国防屏障的缩影新城草湖》

嘉峪关新城草湖土壤肥沃,水草丰美,是明代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草湖周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墩台,每一座墩台背后,都有一段兵戈铁马的历史故事;每次筑墩加强草湖区域的警戒守卫,都与一段纷繁复杂的历史冲突和军事对峙相关。如今,新城草湖风光迷人,已成为嘉峪关市的著名旅游景点。纪录片《明代西部国防的屏障缩影——新城草湖》拟通过展示新城草湖的明代国防屏障体系和作用,追忆当年的历史足迹,让现代人了解其丰厚的历史文化。

当代社会

1.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提供所需经费、拍摄场地、交通住宿等。

2.合作影视机构全面负责该片拍摄脚本的创作和编导工作,负责技术支撑及艺术和技术指导。

3. 嘉峪关广播电视台与影视机构共同分享该片拍摄所产生的利润。

1.嘉峪关市委宣传部牵头,嘉峪关广播电视台与竞拍影视制作机构联合拍摄;

2. 嘉峪电视台全程参与本片的拍摄过程,提供拍摄及后期制作所需的全部设备,负责本片的后期制作及包装,负责拍摄制作质量;

3.嘉峪关广播电视台拥有该片拍摄的影像版权。

16

《敦煌海外寻宝记》

1900年夏天,莫高窟道士王圆禄发现藏经洞,5万多卷古代文书、绢画重见天日,随后,英、法、俄、美、日等国探险家闻风而至,藏经洞惨遭劫掠,4万件敦煌文书流失海外,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公私收藏机构,仅万余件存留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为了挖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追寻海外流失敦煌文物的踪迹,了解世界各地收藏、研究敦煌文献的现状,为敦煌文物回归中国营造舆论,我们策划大型纪录片《敦煌海外寻宝记》,以斯坦因、伯希和、鄂登堡、华尔纳、橘瑞超等探险家的考察笔记为线索,从敦煌出发,分赴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丹麦、芬兰、瑞典、土耳其、日本、美国、印度、韩国等12个国家的38家收藏机构展开巡防方式拍摄,专访各国研究人员,展示研究成果,厘清各机构收藏敦煌文物的家底,为海外流失敦煌文物建立一份永久性的高清数字视频档案,呼唤敦煌文物早日回归祖国。

人文历史

全片计划投资800万元,投资方拥有全部版权。

酒泉市将承担前期启动费用30万元。

本片是跨国采访,点多线长面广,涉及大量文物线索,采访难度极大,但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同样重大。

17

《丝路佛陀》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代印度,在公元一世纪左右进入西域,并沿着一南一北两条丝绸之路,经敦煌向中原传播,敦煌作为丝绸之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总枢纽,在2000多年佛教东渐的历史进程中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

从敦煌到长安的丝绸之路东段,是佛教东川的主要通道,留下了数不清的的佛寺、石窟和灿若群星的佛教文化遗迹。本片拟自西向东精选了敦煌莫高窟、张掖大佛寺、武威罗什寺、永昌圣容寺、永靖炳灵寺、泾川大云寺、扶风法门寺和西安大慈恩寺等八座千年古寺,用纪录片的手法,展示千年古寺的风雨沧桑,从佛教中国化的角度,解开以敦煌为轴心,辐射丝绸之路东段的佛教文化东渐的历史进程,撩开丝绸之路佛教文化艺术走廊的神秘面纱。

人文历史

全片投资500万元,投资方拥有全部版权。

酒泉市将承担前期启动费用30万元。

鉴于因本片历史跨度较大,拍摄路线长、技术要求严、学术品位高,且涉及大量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情景再现,投资较常规纪录片高。

18

《鸠摩罗什寺》

鸠摩罗什寺位于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北大街大什字北侧,始建于东晋后凉时期(公元386年至403年),已有16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初入内地弘法演教十七年的地方。寺内雄立的宝塔是为纪念鸠摩罗什而修建的,塔内供奉鸠摩罗什的舍利。鸠摩罗什寺是研究五凉文化的珍贵遗存,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威的一大奇观。古人曾经盛赞罗什寺是“由来僧宝摇篮地”,因“弘法利生集英”而“天下名”。

人文历史

1.场地提供:当地宣传、文广部门负责拍摄场地的联络协调,提供工作、生活上的便利;

2.交通住宿:根据联合议定的方式,予以不同方式的积极支持;

3.经费保障:根据纪录片摄制的成本预算和议定的联合方式,通过财政补贴、单位筹集和市场化运作等方式解决相应的经费。

合作方式:与中标机构联合摄制

19

《凉州宝卷》

凉州宝卷是一种散韵结合的民间说唱艺术。2006年,凉州宝卷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学者认为,宝卷是从唐代变文、俗讲一脉相承地发展演变而来,是“变文的嫡派子孙”。几千年来,凉州宝卷沿着说因缘、讲故事的俗讲传统,把神道故事、民间传说、戏曲故事、俗文学作品,甚至将时事编为说唱,成为民间文学重要的一支。凉州宝卷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各类题材的宝卷融入了浓郁的河西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浸透着惩恶扬善、忠孝仁爱的思想,具有不可低估的思想文化价值。凉州宝卷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文化积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西北汉民族的史诗,已成为文化活化石。

人文历史

1.场地提供:当地宣传、文广部门负责拍摄场地的联络协调,提供工作、生活上的便利;

2.交通住宿:根据联合议定的方式,予以不同方式的积极支持;

3.经费保障:根据纪录片摄制的成本预算和议定的联合方式,通过财政补贴、单位筹集和市场化运作等方式解决相应的经费。

合作方式:与中标机构联合摄制;

20

《蕃语胡歌》

在丝绸之路上曾经活跃过许许多多的游牧民族。其中的月氏、匈奴、回鹘、蒙古都曾在河西走廊驻牧生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重要的控制者和管理者。他们在东起兴安岭西至多瑙河的广阔地域上驰骋纵横,影响和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历史。

如今,他们的后裔仍然分布在中亚、西亚等丝绸之路沿线的各个国家。用纪录片的方式去追溯这段历史,就是对整个丝绸之路上民族变迁史的一次回顾。

人文历史

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万元,前期启动30万余。

1.张掖市委宣传部提供场地、交通、住宿等相关支持;

2.张掖市电视台投入部分资金。

与张掖市电视台合作拍摄。

21

《遥远的西至哈至》

裕固族是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他们和古代匈奴、丁零、回鹘、蒙古等民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他们不断地在亚欧草原上迁徙。

在裕固族中,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民歌《西至哈至》,讲述的是他们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迁徙。这一段历史充满了未知和谜团,在学界争论不断。破解这些谜团对研究和梳理整个亚欧草原的民族变迁史、丝绸之路上民族融合的历史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人文历史

项目计划总投资80万元,前期启动20万余。

1.张掖市委宣传部提供场地、交通、住宿等相关政策;

2.张掖市电视台投入部分资金。

与张掖市电视台合作拍摄。

22

《文明城市看金昌——金昌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29年纪实》

半个多世纪前,中国大西北的戈壁滩上,随着金川镍矿的发现,茫茫戈壁沸腾了。1981年,国务院批准在此设市,金昌城市建设就此拉开大幕。30多年间,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荒到绿、从绿到美,勤劳智慧的金昌人硬是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把昔日黄羊出没、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滩,变成了戈壁绿洲和现代工业新城。从1985年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9年来,金昌走出了一条西部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特色之路。

当代社会

项目由金昌市投资10万元左右。

计划拍摄1集。

要求在甘肃电视台播出。

争取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若在央视播出,可以奖励10万元左右。

23

《花草无语自芬芳金昌市资源性城市转型发展纪实》

在金昌市区北部防护林绿色长廊附近,有一块占地400亩的巨大花园,是金昌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的金川区紫金花卉示范种植基地,

2014年以来,金昌市委、市政府通过发展以香草产业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加快建设“紫金家园、生态绿城”,推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城市美起来、香起来,让住在这里的百姓热爱这座城市,让外来游客向往这座城市,这是资源型城市破解发展困局的大胆设想,是金昌在转型发展中独辟蹊径的朝阳产业。

当代社会

项目由金昌市投资10万元左右。

计划拍摄1集。

要求在甘肃电视台播出。

24

《邓宝珊》

邓宝珊,原名邓瑜,1894年生于天水市。他14岁从戎,16岁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加伊犁起义。上世纪二十年代,参加了冯玉祥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多年转战冀豫,屡创北洋军阀,受到孙中山致函嘉奖。抗战期间,出任驻防榆林的晋陕绥边区总司令。他一直赞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以民族团结、国家大局为重,为中华民族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贡献,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扬和评价。毛泽东曾于1944年底亲笔致函邓宝珊:“八年抗战,先生支撑北线,保护边区,为德之大,更不敢忘”。特别是在促进北平和绥远和平解放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解放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甘肃省省长等。

人文历史

项目拟投资150万,目前纪录片脚本创作已经完成,拍摄融资已经展开。

25

《丝绸之路上的黄河古渡》

黄河和丝绸之路是华夏文明的代表,这两条最主要的文明的线路恰恰在甘肃靖远发生了交汇。 靖远,是中华古文明的十字路口。中原农耕文化、西域游牧文化,包括草原文化、青藏文化这四大版块的文化都在靖远黄河古渡发生着巧妙的碰撞。虎豹口、乌兰津、索桥关、寺尔湾、五佛沿等等,这些丝绸古道上的黄河渡口,有着丰富的未被发掘的人文价值。纪录片《黄河古渡》选择了索桥古渡作为代表,以纪录片写实的方法, 探索古人如何选择渡口、渡河方法、渡口沿革等历史疑问。

人文历史

该项目由靖远县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具体协调,由靖远县财政支持,约30—45万。

备注:以上25部纪录片题材创意版权及内容解释权归第三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组委会所有。

25部纪录片推介题材情况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