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炼与铸造笔记--问答简答

发布时间:2015-01-09 23:31:46

分析铸锭对金属熔体质量的要求

熔铸是金属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为后续的加工工序提供质量合格的锭坯。熔铸质量的基本要求有:1,化学成分合格2,形状、尺寸公差及表面质量合格3,结晶组织细匀且无明显缺陷

向金属熔体中吹入惰性气体,有什么精炼作用?为什么?如何提高其精炼效果?

答:充入惰性气体会产生吸附作用

向金属熔体中导入惰性气体或加入的熔剂能产生中性气体,在气泡上浮过程中,与悬浮状态的的夹渣相遇时,夹渣便可能被吸附在气泡表面而被带出熔体。

惰性气体在导入熔体前必须进行脱水处理和净化处理。

三种晶粒细化技术及其原理和方

1,增大冷却强度,采用水冷模和降低浇注温度2,加强金属液流动,随着流动的加强,金属液能更好的与模壁接触,有效的发挥模壁的激冷效果,温度起伏和对流的冲刷作用,增加游离晶数目,改变浇注方式、使铸锭模作周期性振动、搅拌3,变质处理,向金属液内添加少量物质,促进金属液生核或改变晶体生长过程,变质机理有:1.变质剂的非均质晶核作用2.变质剂的偏析和吸附作用。

减少金属熔体中气体含量主要有哪些方法?

分压差脱气,化合脱气,电解脱气,预凝固脱气

以界面热阻为主,水冷模铸锭凝固时的温度分布

P106页坐标图

减少铸锭中非金属夹渣的主要方法

防止或减少非金属夹渣物的有效措施,是尽可能彻底的精炼去渣,适当提高浇注温度和降低浇注速度,供流平稳均匀,工模具保持干燥等。

静置澄清法(此法适用于金属熔体与非金属夹杂物密度差较大,而夹杂物颗粒尺寸适中的合金),浮选法(利用通入熔体的惰性气体或加入的熔剂所产生的气泡在上浮过程中与悬浮的夹杂相遇时,夹杂被吸附到气泡表面的熔剂中去),熔剂法(通过熔剂与夹杂之间的吸附,溶解和化合作用而实现除杂),过滤法(网状过滤法、填充床过滤法、刚性微孔过滤法)。

为什么提高浇注温度有可能形成较大的等轴晶、较长的柱状晶?

答:提高浇注温度,游离晶重熔的可能性增大,故有利于扩大柱状晶区,但浇注温度提高延长了形成稳定凝壳的时间,温度起伏大,故也有利于等轴晶的形成。所以,随着浇注温度的提高,柱状晶区变宽,等轴晶变粗。

SP在钢中的再分布系数K1~~~试问这样的浓度不均匀分布是如何形成的?属何种偏析?

答: 根据图中显示,SP的再分布系数都<1,所以是因为过度区凝固处处于非稳定态,凝固即将结束时仅残留极少液体,界面上溶质向液体中的扩散受到限制,致使界面上的液相成分显著提高,而在最后凝固的固相中产生严重的偏析。

属于带状偏析,带状偏析出现在定向凝固的铸锭中,其特征是偏析带平行与固液界面,沿着凝固方向周期性地出现。带状偏析的形成与固液界面溶质偏析引起的成分过冷有关。

除渣精炼的温度是不是越高越好,为什么?

在溶剂一定时,影响溶剂吸附、溶解和化合造渣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因为在整个造渣过程,尤其是化和和溶解过程,是由扩散传质速度所控制的。

但过高的精炼温度对脱气不利,并且可能粗化铸锭晶粒。控制精炼温度要兼顾除渣、脱气两个方面。

简述成分过冷对晶体生长方式的影响?与晶体形貌的关系?

当稍有成分过冷时为胞状生长,随着成分过冷的增大,晶体由胞状晶变为柱状晶,柱状树枝晶和自由树枝晶,无成分过冷时,以平面方式或树枝晶方式生长。

相同条件下,为什么不锈钢模比砂模更容易获得柱状晶?

因为钢模比砂模冷却能力强,凝固开始时模壁上会迅速生长大量晶核,且晶粒相互连接而形成稳定凝壳所需要的时间较短,晶粒脱离模壁的过程较快结束,故卷入到铸锭中部的晶体数目较少,因而柱状晶较发达。

试分析铸锭中热裂与冷裂形成的原因,如何防止?

热裂:液膜理论认为,铸锭收缩受阻,液膜在拉应力作用下被拉伸,当拉应力或拉伸量足够大时,液膜破裂,形成晶间热裂纹。强度理论认为:合金在线收缩开始温度至非平衡固相点的有效结晶温度范围,强度和塑性极低,故在铸造应力作用下易于热裂,裂纹形成功理论认为:裂纹形成功小,裂纹易形核,铸锭热裂倾向大。

冷裂:铸锭冷却到温度极低的弹性状态时,因铸锭内外温差大、铸造应力超过合金的强度极限而产生。

如何防止:合理控制合金成分,选择合适的工艺,变质处理。

分析铸锭对金属熔体质量的要求?

答:1.金属熔体中金属晶粒的细化度,防止出现异常粗大晶粒与羽毛状晶。出现表层粗晶粒会让铸锭表面产生条纹,出现悬浮晶会降低板材表面质量,出现粗大金属间化合物会降低铸锭的塑性,出现羽毛状晶会影响加工制品组织和性能的均匀性。

2.金属熔体中是否脱除溶解于金属熔体中的气体。对于提高金属熔体质量和保证获得合格铸锭溶解于合金中的氢是使铸锭产生气孔、疏松、板带材起泡及分层的主要原因,甚至使材料发生氢脆。

为什么圆锭形成中心裂纹的倾向大?

浇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铸锭拉出结晶器后,外层受二次水冷而强烈收缩,但此时内层温度高收缩量小,阻碍外层收缩产生拉应力,内层受压应力。一段时间后,外部温度低冷却速度小,中部温度高冷却速度大,收缩量大,内部受拉应力而易产生中心裂纹。

金属在熔炼过程中会发生高温氧化熔损,叙述影响金属氧化的因素及降低氧化的方法。

答:影响金属氧化烧损的因素:

金属及氧化物的性质 纯金属氧化烧损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金属的亲和力和表面氧化膜的性质。

熔炼温度 熔炼温度越高,氧化烧损就越大。

炉气性质 炉气的氧化性强,一般氧化烧损程度也大。

其他因素 使用不同的炉型,其熔池形状、面积和加热方式不同,氧化烧损程度也不同;在其他条件一定时,熔炼时间越长,氧化烧损也越大。

降低氧化烧损的方法:

选择合理炉型

采用合理的加料顺序和炉料处理工艺

采用覆盖剂

正确控制炉温

正确控制炉气性质

合理的操作方法

加入少量α>1的表面活性元素。

氧化精炼的基本思想?

氧化精炼是利用氧将金属中的杂质氧化成渣或生成气体而将渣排除的过程,其实质是利用化合作用除渣。氧化精炼过程是把含有杂质的金属熔体在氧化气氛下熔化,或将纯氧、空气或富氧空气导入金属熔池或熔池表面,有时也可加入固体氧化剂(如基体金属氧化物)。此时杂质元素Me’氧化生成MeO,或以独立固相析出,或溶入炉渣中,或以气体形式挥发而与基体金属液分离。

如何实现脱气精炼?

气体从金属中脱除途径有三:一是气体原子扩散至金属表面,然后脱离吸附状态而逸出;二是以气泡形式从金属熔体中排除;三是与加入金属中的元素形成化合物,以非金属夹杂物形式排除;这些化合物除极少数(如Mg3N2等)易分解外,大多数不致在金属锭中产生气孔。脱气精炼的主要目的就是脱除溶解于金属中的气体。

根据脱气机理的不同,脱气精炼有分压差脱气、化合脱气电解脱气和预凝固脱气等方法。

什么是成分过冷?如何判断是否出现成分过冷?

答:在固溶体合金凝固时,在正的温度梯度下,由于固液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成分有所差别,导致固液界面前沿的熔体的温度低于实际液相线温度,从而产生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

在固相无扩散,液相有限扩散条件下的定向凝固过程中,保持平界面凝固的成分过冷判据为:GL-mL(1-k)C0/kDL.其中GL为凝固界面前沿温度梯度,R为凝固速率,mL为液相线斜率,k为溶质平衡分配系数,C0为溶质浓度,DL为溶质扩散系数。

成分过冷及其导致的凝固组织特点

答:在固溶体合金凝固时,在正的温度梯度下,由于固液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成分有所差别,导致固液界面前沿的熔体的温度低于实际液相线温度,从而产生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

随着成分过冷由弱到强,单相合金的固/液界面生长方式依次成为平面状、胞状、胞状-树枝状和树枝状四种形式,得到的晶体相应为平面柱状晶、胞状晶、胞状枝晶以及柱状枝晶和自由枝晶。

配料和加料的基本原则?

答:成分原则 质量原则 工艺原则 经济原则 物料平衡原则

如何进行熔体质量炉前检查?

答:主要评价熔体的精炼效果(减压凝固法 第一气泡法)和非金属夹杂物的检验(化学分析)。

影响金属凝固传热的因素?

答:1.金属性质 2.锭模涂料性质 3.浇注工艺

什么铸锭组织被称为具备正常的晶粒组织?

答:铸锭由外向内依次为表面细等轴晶区,柱状晶区和中心等轴晶区。

铝合金中常用晶粒变质剂的种类?

钛,磷,纳

减少金属熔体中气体含量主要有哪些方法?

分压差脱气,化合脱气,电解脱气和预凝固脱气等

铸锭热裂与冷裂的区别特点?

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裂纹称为热裂纹,凝固后冷却过程中产生的裂纹称为冷裂纹。两种裂纹各有其特征。热裂纹多沿晶界扩展,曲折而不规则,常出现分枝,表面略呈氧化色。冷裂纹常为穿晶裂纹,多呈直线扩展且比较有规则,裂纹表面较光洁。

造成铸锭枝晶偏析的原因?

在生产条件下,由于铸锭冷凝较快,固液两相溶质来不及扩散均匀,枝晶内部先后结晶部分的成分不同,这就是枝晶偏析。

金属熔体除渣精炼的基本原理?

1.密度差作用:当金属熔体在高温静置时,非金属杂物与金属熔体因密度不同而产生分离,发生上浮或下沉。2.吸附作用:向金属熔体中导入惰性气体或采取加入溶剂产生中性气体,在气泡上浮过程中,与悬浮状态的夹渣相遇时,夹渣便可能被吸附在气泡表面而被带出熔体。3.溶解作用:非金属夹杂物溶解于液态溶剂后,可随溶剂的浮沉而脱离金属熔体。4.化合作用: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溶剂,或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溶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可相互作用形成体积更大,熔点更低,且易于与金属分离得复盐式炉渣。根据其密度大小,在熔体中可上浮或下沉而去除。5.机械过滤作用:当金属熔体通过过滤介质时对非金属夹杂物的机械阻挡作用。

叙述偏析的种类。

答:显微偏析:枝晶偏析、胞状偏析、晶界偏析。

宏观偏析:正偏析、反偏析、带状偏析、重力偏析、V形偏析。

枝晶偏析和晶界偏析及其成因。防止偏析的主要途径。比较连铸、铁模铸锭和砂模铸锭这三种工艺的组织偏析状况。

答:在生产条件下,由于铸锭冷凝较快,固液两相中溶质来不及扩散均匀,枝晶内部先后结晶部分的成分不同,这就是枝晶偏析。

K1的合金凝固时,溶质会不断自固相向液相排出,导致最后凝固的晶界含有较多的溶质和杂质,即形成晶界偏析。

防止偏析的主要途径:增大冷却强度,搅拌,变质处理,采用短结晶器,降低浇温,加强二次水冷,使液穴浅平等。

连铸的偏析很低,铁模铸锭的偏析也较低,而砂模铸锭的偏析较高。

对流对金属凝固组织的影响。

答:金属的对流能引起金属液冲刷模壁和固液界面,造成温度起伏,导致枝晶脱落和游离,促进成分均匀化和传热。

对流造成的温度起伏,可以促使枝晶熔断。在对流的作用下.熔断的枝晶将脱离模壁或凝壳,并被卷进铸锭中部的液体内,如它们来不及完全重熔,则残留部分可作为晶核长大成等轴晶。

对流的冲刷作用也可促使枝晶脱落。因为铸锭在凝固过程中,由于溶质的偏析,枝晶根部产生缩颈,此处在对流的冲刷作用下易于断开,从而出现枝晶的游离过程。晶体的游离有利于金属液内部晶核的增殖,因而有利于等轴晶的形成。

如果能抑制金属液内的对流,则可促进柱状晶的形成。施加稳定磁场,可消弱或抑制金属液内部的对流,阻止晶体的游离,有利于得到柱状晶。

柱状晶的特点及如何获得

在表面细等轴晶区内,生长方向与散热方向平行的晶粒优先长大、而与散热方向不平行的晶粒则被压抑。这种竞争生长的结果,使越往铸锭内部晶粒数目越少,优先生长的晶粒最后单向生长并相互接触而形成柱状晶区。 凡能阻止晶体脱离模壁和在固液界面前沿形核的因素,均有利于扩大柱状晶区。如模壁导热性好,激冷作用强,易形成稳定的凝壳,则柱状晶发达。合金化程度低,溶质偏析系数小,成分过冷弱,晶粒或枝晶根部不易形成缩颈而被熔断也易获得柱状晶。

炉料包括哪几种 备料包括哪几步

炉料包括新金属料、废料及中间合金,备料包括选择炉料,处理废料,配置中间合金及溶剂。

什么是中间合金 使用它的目的及要求 它的制备方法

冶炼时为了加入某些熔点较高且不易溶解或易氧化挥发的金属元素而将它们与母体金属制成合金,以便更准确地控制成分,而冶炼时加入此合金作为中间合金。

中间合金应:1,熔点应低于或接近合金熔炼温度2,含有尽可能高的合金元素且成分均匀一致3,气体、杂质及非金属夹杂物含量低、4,具有足够的脆性,易破碎,便于配料5,不易被腐蚀,在大气下保存时不应破裂成粉末。

制备方法:1,溶合法2,热还原法3,熔盐电解法4,粉末法

金属在熔炼过程常产生夹渣,请叙述夹渣种类和来源和除渣精炼原理及这些原理应用在何种合金冶炼中。

答:种类:按夹渣的化学成分不同可分为氧化物、复杂氧化物、氮化物、硫化物、氯化物、氟化物、硅酸盐、碳化物、氢化物及磷化物等。

按夹渣的形状可分为薄膜状和不同大小的团块状或粒状夹渣。

来源:外来夹渣,由原材料带入的或在熔炼过程中进入熔体的耐火材料、溶剂、锈蚀产物、炉气中的灰尘以及工具上的污物等。

内生夹渣,在金属加热及熔炼过程中,金属与炉气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的化合物。

原理:A比重差作用,当金属熔体在高温静置时,非金属夹杂物与金属熔体比重不同,因而产生上浮或下沉。比重差作用原理主要适用于CuCu合金中。

B吸附作用,向金属熔体中导入惰性气体或加入溶剂产生的中性气体,在气泡上浮过程中,与悬浮状态的夹渣相遇时,夹渣便可能被吸附在气泡表面而被带出熔体。通常适用于AlAl合金中。

C溶解作用,非金属夹杂物溶解于液态溶剂中后,可随溶剂的浮沉而脱离金属熔体。适用于AlAl合金中。

D化合作用,化合作用是以夹渣和溶剂之间有一定亲和力并能形成化合物或络合物为基础的。适用于熔炼温度较高的铜、镍等合金。

E机械过滤作用,当金属熔体通过过滤介质时,对非金属夹杂物的机械阻挡作用。过滤介质间的空隙越小,厚度越大,金属熔体流速越低,机械过滤效果越好。适用于含有与熔体密度相差不大、粒度甚小而分散度极高的非金属夹杂物的金属。

如何防止或减少铸锭中出现各种缺陷?

缩孔和缩松

1、调整合金液的化学成分或选用细化晶粒效果好的元素对合金液作变质处理或孕育处理减少枝晶组织,细化晶粒,改善其结晶状态,降低合金液的收缩性;

2、先用效果好的精炼剂和精炼去气方法,对合金液进行充分的去气除渣处理、降低其含气量和氧化夹杂物含量;

3、适当降低合金液的浇注温度,并减慢其浇注速度,提高铸锭的冷却速度;

4、使用矮的结晶器,提高水压,降低水温,加大铸锭的结晶凝固速度

裂纹

1、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炉前分析和熔炼铸造等操作,定期检验炉前分析仪器是否有故障,炉前分析报告是否准确,以控制准合金液的化学成分

2、适当降低合金液的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

3、选用合适的精炼方法精炼剂,对合金液进行充分的精炼,降低气体和氧化夹杂物的含量;

4、均匀分配液流,检查并防止漏斗倾斜

5、保持结晶器内表面光滑清洁及位置的水平放置

气孔

1、严禁把带有水气的炉料装入炉中,装炉前要在400度左右温度下烘烤2H

2、严格按工艺对大修、中修后的炉子进行烘烤;

3、熔化前按工艺要求对熔炉、浇注工具、熔剂等进行烘烧,然后才可使用;

4、选用合适的精炼方法和效果好的精炼剂充分精炼合金液,精炼后加覆盖剂保护。如果精炼后静置时间超过6H,则要进行二次精炼方可浇注或使用;

5、控制浇注时液流连续均匀地浇注,未注完锭模不要中断;

6、使用含水量符合要求的煤或煤气、油等燃料熔化合金液。

偏析

增大冷却强度,搅拌,变质处理,采用短结晶器,降低浇注温度,加强二次水冷,使液穴浅平等

非金属夹杂物

尽可能彻底地精炼去渣,适当提高浇注温度和降低浇注速度,供流平稳均匀,工模具保持干燥等。

简述铝合金晶粒细化技术。

答:增大冷却强度:采用水冷模和降低浇温。

加强金属流动:改变浇注方式、使锭模周期性振动、搅拌。

变质处理:向金属液内添加少量物质,促进金属液生核或改变晶体生长过程的一种方法。

铝合金变质处理的目的及其机理

答:目的是为了获得细小的晶粒尺寸,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和加工性能,提高合金的强度和塑性。

机理:一是以不溶性质点存在于金属液中的非均质晶核作用;二是以溶质的偏析及吸附作用。

铝合金返回料通常只能降级使用,讲讲其中的原因。

答:铝合金返回料由于在熔炼过程中对炉衬的冲刷作用,会带入新的杂质元素,以及随着熔炼次数的增加,杂质含量会逐步地累积,使原本的杂质含量超标,因此铝合金返回料通常只能降级使用。

熔剂在熔炼中的作用,铝合金常用熔剂配方及铜合金常用熔剂配方。

答:熔剂与金属熔体直接接触,参与其间的物理化学反应和传热过程。通过对所使用的熔剂成分、性能和加入量的调整,可以提高除渣脱气精炼效果,减少金属氧化、吸气、挥发和与炉衬的相互作用,提高金属质量和收得率以及延长炉衬寿命。同时还可借熔剂来加入合金微量元素和作变质剂,以抑制一些微量杂质的有害作用,改善合金的工艺性能。此外,电渣炉中的熔剂作为电阻发热体,起着重要的精炼意义。

铝合金覆盖剂50%NaCl+50%KCl 精炼剂细化剂45%NaCl+40%NaF+15%Na3AlF6

为什么黄铜的夹杂含量要好于紫铜。

答:黄铜含大量易挥发和氧化的锌,在熔炼温度下的蒸气压相当高。含锌量越高,越易氧化和挥发熔损。在960℃时,锌蒸气会把黄铜内的氢、水、气体以及杂质带出。因此黄铜的夹杂含量很低。紫铜中铜的纯度达到99.95%,杂质只能通过静置法和扩散除去,夹杂量比较高。因此黄铜的夹杂含量要好于紫铜。

铜合金常用木炭和米糠作覆盖剂。

怎样计算补料和冲淡

当炉前分析发现个别元素的含量低于标准化学成分范围下限时,则应进行补料

当炉前分析发现个别元素的含量超过标准化学成分范围上限时,则应进行冲淡

含气量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凝固,凝固过程包括几种

液体金属的流动包括几种

1液体金属的对流2枝晶间液体金属的流动

什么是对流区

影响液注穿透深度的因素有哪些

对流怎样影响结晶过程

4种凝固条件下的温度分布

影响凝固传热的因素有哪些

金属性质、锭膜涂料性质、浇注工艺

凝固方式有几种 分别说明其适用条件

顺序凝固,适用于纯金属和共晶合金。同时凝固,适用于结晶温度范围宽或铸锭断面的温度梯度小的合金。中间凝固,适用于结晶温度范围较窄或铸锭断面的温度梯度较大的合金。

什么是单向合金

合金凝固有别于纯金属的特征是什么

纯金属和共晶合金凝固只有固相区和液相区,除此之外的合金均存在固相区,凝固区和液相区。

叙述液相完全混匀的溶质再分布过程

叙述液相部分混匀的溶质再分布过程

成分过冷的判据是什么

叙述4种生长方式

什么是枝晶粗化

铸锭组织包括什么

表面细等轴晶区的形成的原因

怎样获得等轴晶 柱状晶。柱状晶对铸锭性能的影响

中心等轴晶的形成原因?枝晶被熔断的原因?

表面粗晶粒的形成原因及清除方法

金属氧化的热力学判据是什么

金属氧化速率和哪些因素有关

质量作用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影响金属氧化烧损的因素有哪些

降低氧化烧损的方法有哪些

氧化精炼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杂质的来源及除去的途径

脱氧剂应满足什么要求 几种脱氧方法

影响金属挥发的因素及降低方法

除渣精炼的原理有哪些 具体方法有哪些

影响金属溶剂除渣精炼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气体的来源有哪些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吸气过程及影响金属实际吸气的因素

溶剂的作用和要求有哪些 应怎样保管

简述配料步骤

熔炼与铸造笔记--问答简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