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小班表达性语言障碍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8 14:34:35

论幼儿园小班表达性语言障碍个案研究

摘要表达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显著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患儿常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甚至也不知道怎样用手势或其他非言语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还可伴有构音障碍、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冲动、攻击等行为。在遭遇挫折时因为难于表达幼儿可出现暴怒发作,较大儿童可拒绝对答。

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34岁的幼儿发音机制已开始定形也就是说3-4岁的幼儿是学习发音和口语表达的最关键期。

本文针对小班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的现状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及教学经验从幼儿园、家庭、社区、乡土等周边环境出发,利用综合手段对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进行干预。

关键字表达性语言障碍 语言 教育策略

根据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现象发现现今我国特殊教育对象主要是残疾儿童还有更多的“特殊需要儿童”如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写作障碍、计算障碍等在内的学习障碍、情绪情感障碍、言语障碍、多动症儿童、行为困扰、纪律问题儿童、交往障碍、身体病弱、自闭症等因此教育服务需面向更多的“特殊需要儿童”。

其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今的幼儿园存在少数有以上情况的儿童如表达性语言障碍它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显著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

据美国资料报道严重的表达性言语障碍患者约占儿童人口的0.1%而轻症患者则可能十倍于此。表现性语言障碍发生率学龄儿童约为3%~10%男孩比女孩多2~3有发育性口齿不清或其他发育障碍家族史者发生率较高该病可能与脑损伤、脑发育中若干问题或遗传因素有关但迄今证据都不足。患有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口语表达运用能力很低但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常并且发音器官和神经系统无异常。

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说话往往很迟2岁还不会说单词3岁时不会说短句讲话很简单不灵活错误很多让人难以理解。这样的儿童在语言表达上虽然问题严重在学龄期后往往也会产生学习困难及情绪和行为问题。患儿常伴发情绪失调行为紊乱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与同伴关系不好,在学龄期尤为突出。

经过研究及调查发现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和有该类儿童的家庭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一、生长发育方面:

11周岁时对熟悉的名称无反应到1岁半时不能识别几种常见的物品,或到2岁时仍不能听从简单的日常指令。

2语言理解障碍2岁以后仍不能理解语法结构不了解别人的语调和手势等意义其严重程度超过同龄儿童的正常变异范围并伴有语言表达能力和发音的异常。

3多数患儿对真实声音有部分听力缺损缺乏辨别声音方位及来源的能力,但失聪程度不足以引起当前程度的语言受损。

二、家庭教育方面:

1患儿双方父母都具有高学历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情感和语言沟通。

2患儿从小多为上辈人管教过于包办和宠爱双方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语言练习机会欠缺。

3家庭成员使用多种语言或方言,幼儿无所适从感受不到学语言的乐趣或只学习了方言等进入正常的教育环境中时听不懂或不能理解普通话造成无言或失语现象。

三、其他方面:

1此类患儿多伴发社交-情绪-行为紊乱,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社交不良、焦虑、敏感或过分羞怯为多。

2社交发育延迟,活动及学习兴趣明显受限。

3用字困难,咬音不正,难以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我。

4可能有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家族史。

根据调查发现,在现在社会中,这类患儿不再单一的进入特殊教育机构进行教育,而是慢慢的被幼儿园接收。往往幼儿园的师资不能做到一对一的进行教育,那么这些患儿必定要和其他正常儿童一样接受正规教育教学活动,在这种正常幼儿接受的教育中环境中,如果没有给予该类幼儿特殊的教育和照顾,那么这种教育对该类幼儿产生的后期影响较小,常此以往,或多或少的会耽搁该类幼儿的能力发展和治疗。 根据以上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怎样更好的对这类儿童实施干预,那么整个教育过程就显现的非常重要了,新《纲要》中指出: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时,不能局限于语言这一单一领域,而应该贯穿各个领域,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教育。

根据美国郝拉姆倡导的‘综合沟通法’,在语言干预活动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沟通策略。除了听、说、练习,还可增加表情、手势、动作、姿势、绘画、写字等多种方法。比如:学习儿歌、故事时,老师提供的示范既可以是听到的语言,也可以是看示范图片,还可以看老师的表情、动作。让孩子在多种语言刺激下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

结合本园小班该类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从以下几点进行干预:

1一日生活中对该类幼儿实施“爱”的教育。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对外人特别是在老师面前他们往往表现地手足无措。如果我们能及时转换自己“教师”的角色给予孩子幼儿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个抚摸让孩子从教师的肢体语言中懂得教师的爱。用他们想要的方式与他们聊天增进孩子与老师之间的信任和感情。

案例一:

俊俊20107月出生性格:活泼好动,(一刻也静不下来)

优点:非常的聪明。不足倾听语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极弱。这天早晨入园后俊俊拉着奶奶的双手哭着不肯进班嘴巴里“吱吱呀呀”的说着什么。经奶奶说明才知道原来昨天在家玩的时候俊俊的小手磕破了影响了孩子的情绪。这时候老师蹲在俊俊身边,轻轻的拉起俊俊的小手抚摸着对俊俊说:“老师知道俊俊很痛,等下老师会好好照顾俊俊的你现在能好好的给我看一下吗?,说完老师把俊俊抱了过来俊俊放开了奶奶的手。

分析俊俊是由于受伤而不愿上幼儿园的教师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情感和需求给予及时的关心。虽然孩子不一定能听的懂但是从教师的一举一动和言语中能体会到爱。教师要充分利用每天的晨间接待时间与幼儿谈话交流是让幼儿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最佳时机。从最简单的互相问好及与家长道别的礼貌用语开始到师生之间互相的谈话交流。如“你今天的衣服真漂亮,是谁买的啊?”、“你的指甲有点长老师帮你剪下吧!”等老师一句句温暖的话即能使孩子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的亲切、关爱又为下一步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对话奠定了结实的情感基础。

2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该类幼儿实施“个别化”教育。首先个别化教育并非单纯是个别教育相对于模式化统一化课堂式的集体教育而言它是教师根据每个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寻找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使幼儿获得主动发展的教育。

对该类幼儿应做到:

(1)活动中时尽量让该类幼儿坐在老师身边结合肢体语言及时给予孩子鼓励的眼神、抚摸和拥抱等。

(2)和该类幼儿交流语速一定要慢声音要让幼儿听清楚指示内容清楚、简单不要让他们同时完成两个指令。

(3)和该类幼儿交流时多语言要多重复让幼儿慢慢理解。

(4)活动中多尊重该类幼儿的兴趣、需求和能力因材施教。

(5)多在集体面前鼓励和表扬该类幼儿给予自信。

案例二在今天的语言活动《好朋友》中教师特意安排了俊俊坐在自己的身边便于指导和照顾“特殊”的他。 活动活动中教师采用捉迷藏、丢东西、排排队等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方式把图片、食物、顺序等弄乱请宝宝们来一对一的帮助小动物们找食物在这些情景中加深幼儿对儿歌的熟练程度在每次的练习中巩固儿歌的学习。小朋友们每每找对后,就会开心的给自己喝彩。 俊俊在老师眼神的关注下,动作的提醒下安静的和小朋友们倾听着等到小朋友们喝彩时俊俊也会手舞足蹈的迎合着嘴巴里“呀、呀、呀”的喝彩着…教师把俊俊请到小朋友中间给俊俊竖了一个大拇指大声的表扬了他俊俊也开心的拍起了手。

分析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倾听能力会比较弱。教师利用座位的摆放、语言速度放慢、用肢体动作表扬等一些方法有效的将俊俊融合在了集体当中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俊俊的倾听能力和自信心为下一步开口说话起到了牵引作用。

3生活活动中对该类幼儿实施“特殊”照顾。因患儿语言能力欠缺其相应的自理能力和主动性欠缺这时候教师要对幼儿的生活环节多加照顾及时送上你的帮助和语言的提示让孩子在感受到你对他的关爱下相应的指导幼儿进行自理能力和日常用语的练习。

案例三午睡午睡起床后小班孩子们在教师的帮助下穿衣穿鞋只有俊俊躺在床上手舞足蹈的甩甩自己的衣服,拉拉自己的衣服没有起床的意思教师轻轻的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俊俊,起床了,起床了”,这时俊俊也模仿着教师的话说道:“西、爽、呀!”“西、爽、呀!,教师听到后立刻表扬道:“俊俊说的真好再说一遍给我听下吧是起床了”俊俊又很有兴趣的模仿了起来。接下来教师帮助俊俊穿衣服、穿鞋子时都会把衣物的名字说上一遍俊俊饶有兴趣的模仿着。分析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在遇到困难时不会及时的给予教师求助的语言和信号这时教师就要对该类儿童的生活环节多加照顾,及时发现该类儿童的困境并给予及时的关注和帮助。教师对俊俊及时的帮助拉近了和他的情感俊俊也放开了心灵和教师一起练习着词语。

4、利用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及时性”的教育。

(1)利用动画片引发表达的兴趣。幼儿对画面生动、色彩鲜艳的动画片非常感兴趣,生活环节中,教师可带领幼儿集体观看动画片,让动画片引起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

(2)利用故事唤起语言表达的欲望。教师针对幼儿喜欢的故事,多创设一些语言交流的环境,让故事创设的环境引发幼儿的表达。如可利用组合故事的方法,你一句我一句的引导幼儿,和孩子一起随心所欲地口头编造故事。

(3)玩具是孩子的“语言教具”,可运用玩具创造交流的机会。孩子和孩子之间交流容易进行,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同伴作用,让孩子们在相互玩玩具中,提高患儿语言交流的次数和机会,发展患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案例四: 日积日积月累的练习和对话,使得俊俊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生活中也愿意与同伴们交流了。这天这天上午活动结束后,俊俊跑到正在制作玩教具的张老师那里,歪着头看了看,突然发问道:“你摘卓什么啊?,虽然口齿很不清楚,但教师仍然能够听懂俊俊的问题“你在做什么”,这句话给了教师很大的惊喜,教师顺着俊俊的话提问道:“我在画什么呢?长长的耳朵,你猜猜它会是谁呢?,俊俊听了后又歪着头看了一下,用小手一拍桌子说:“西、兔兔”,教师连忙引导到:“对啦,是小白兔,!它手上拿的是什么啊?,俊俊在教师的一问一答中很有兴趣的对话着…

分析:语言表达障碍的俊俊终于有了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忍不住的发问了,这时教师要抓住这种难的时机与孩子对话,在对话的同时也要加入词语正确的发音,让孩子在有兴趣表达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表达。

5、混龄活动中进行“补助式”式的教育。幼儿园的教育更偏重同龄幼儿间的交往与语言的交流,而异龄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比较忽视,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让表达能力强的大班孩子带领表达能力弱的小班孩子,发挥同伴示范作用,因此混龄教育也可以适当的进行补助

案例五: 今天,我们小班孩子和大班的孩子们一起进行了秋天野外采集活动,哥哥姐姐们负责任的拉着弟弟妹妹,一路走来和他们交流着。 俊俊是和大班的圆圆姐姐手拉手的,热情善谈的圆圆拉起俊俊的小手就问道:“我跟你做朋友吧,你叫什么名字啊?,俊俊开心的说:“郑居泽”,“小姐姐”继续发问道:“你家住在哪里啊?我下次去你家玩?,说完,发现俊俊没有回答,圆圆又问了一遍。一路上,圆圆和俊俊交流的非常开心,圆圆还会把路上发现的好玩的、好看的东西指给俊俊看呢。

分析:同伴之间的交流会更平等,更容易进行些。因此教师请了语言表达能力很强的圆圆和俊俊结对,在这次活动中,不但加强了俊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也培养了大班孩子的责任心。

此外,在语言发展的因素中,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所说的环境因素,是指家庭因素,因为家庭是孩子所接触的第一环境,也是主要环境。我们常说“儿童只要与能说话的人在一起,他们自然就会学说话了”。这种说法虽然肤浅,但是却说明了语言环境对幼儿学习说话的重要性。

根据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中的观点:孩子的知识不是通过教育得到的,而是通过儿童在他们特定的环境中吸取经验而得来。

由此看来,孩子生长的环境家庭,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家庭中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是需要成人和幼儿共同构建,因此家庭需要配合进行的教育有:

1利用家访走进幼儿的心灵。家庭是心灵的港湾,很多不愿表达的幼儿往往在家里的时候是最放松的,最活跃的。教师利用家访或探望等活动,在孩子心情最放松的地方与其进行交流沟通情感,了解孩子家庭中的表现与其发展的特点,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和商议下一步的培养计划。

2引导家庭创造积极交流的氛围。对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重点在于激发起语言交流的兴趣。家庭中父母双方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给孩子专一的语言环境,在孩子最初接触语言学习时,需要一个相对专一的语言环境,在入园前应着重训练孩子的普通话。此外家长在和幼儿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要尽量使用规范语言,不要用儿童语言,如“吃饭饭”“买糖糖”等。

3利用“兴趣物”训练幼儿发音。爸爸妈妈可以借助讲故事、看动画片等形式反复教孩子训练孩子发音,让他们慢慢地理解、记住这些词并学会使用这些词。这时候爸爸妈妈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孩子说的几个简单的词里面也许包含着很多的内容,如孩子说:“小猫?画画”,这时候家长需要及时根据孩子发音的意思,帮助孩子把相关的语言内容补充完整,给孩子一个完整的语言示范。内容可以是围绕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学习与生活,谈一些符合孩子语言特点的,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乐于说、乐于讲,同时家长应注意用规范的语言来与幼儿进行日常交谈。

4正确的选择阅读材料,促进孩子语言的全面发展。在现在的商业社会中, 多低幼读物都变了味,这就要我们家长在选择幼儿读物的同时多加留意和判断。3岁时期的幼儿在为其选择图书时应找一些不带文字的图片书,让宝宝练习看图说话。家长可为其选一个舒适安静的地点,在那里你们可以共同阅读、讨论一本书。根据该类宝宝的语言表达速度来逐渐提高阅读能力。不要强迫该类幼儿看书。 以免拔苗助长。

5充分调动语言表达的积极性。现如今,很多家庭父母双方都是高学历,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孩子,与孩子交流次数少,容因诱发孩子表达性语言障碍。碰到孩子说话晚、不流利、吐字不清楚、不说话的时候往往会单纯的认为孩子“奶声奶气”或情绪不好等。碰到以上情况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语言发展。让孩子开口说话的最有效办法是父母创设一个谈话和交流的氛围,利用任何可能的机会不停地和他说话、用他能听得懂的语言为其讲故事,即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父母的“一言堂”也要坚持。同时和孩子说话时要多使用重复语言,让孩子感受语言,利用启发、诱导、提问,设法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及时加以鼓励,使他得到语言表达的满足感。

6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表达兴趣要注意循序渐进,切勿操之过急。和幼儿交流时要密切关注幼儿的情绪,达成相互交流的情景,掌握培养的时间,家长不要刻意的或强制性的教孩子说话,这样会引起幼儿的反感,失去学习语言的兴趣。对于幼儿忽然冒出的“新词”要加以鼓励和表扬,在愉快的情绪下,更有利于幼儿语言潜能的开发。

7利用日常活动进行训练。家长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多和幼儿交流,如早上起床、穿衣、刷牙、洗脸等时间和幼儿交流一些日常用语。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反应及时给予一些回应和指导,潜移默化的指导幼儿发音。另外,家长还要带幼儿走出家门去公园、商店、动物园等多种场合,不仅认识了社会和自然,并从中观察和体验,了解、丰富了行业语言,在鼓励幼儿叙述所见所闻时,增加了幼儿学习语言和表达的愿望。

总之改变这类儿童的现状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重点在于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激发患儿表达的欲望训练患儿模仿别人讲话。家庭中父母能积极参与语言交流训练。只要家长留心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也处处存在着发展语言的机会即使是幼儿自言自语非交流性的语言家长仍然可以加入到和他一起对话交流另外这类患儿一般创造能力强并有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及绘画能力可因材施教多方面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促使语言表达能力快速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我国言语障碍儿童的现状及其教育建议》 作者:袁茵 荣卉 《中国特殊教育》 199803

2】《家庭教育心理》 作者:罗恒星,曾中辉,刘传贤 出版社: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版次:1991年第一版

3】《家庭教育百科》 作者:杨孟萍,卢稳子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版次:1992年第一版

4】《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作者:周兢 出版社: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次:2002 4月第一版

5】《精神病学》 作者:江开达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20058月第一版

论幼儿园小班表达性语言障碍个案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