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诗二首(教案)

发布时间:2020-02-08 08:09:09

11.《古诗二首》教案

教材分析:

《渭城曲》和《别董大》两首古诗,从内容和情感上讲都属于“送别诗”或“赠别诗”。

《渭城曲》原名《送元二使安西》,因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又名《阳关曲》。诗的前二句紧紧抓住富有特点和代表性的景物来写,展现了一幅清新明朗、和谐悦目的画面。这里非单纯的景物描写,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景物。杨柳是离别的象征,寓意依依惜别的挚情。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离别的依依不舍、深情体贴的叮咛及殷殷祝愿,化作一句“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达到了顶点,强烈而深沉。

《别董大》诗的前两句描绘送别时候的自然景色,纯用白描手法。黄云蔽天,绵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点余光。夜幕降临以后,又刮起了北风,大风呼啸。伴随着纷纷扫扬的雪花。一群征雁疾速地从空中掠过,往南方飞去。这两句所展现的境界阔远渺茫,是典型的北国雪天风光。此等景象,气象雄浑,意境悲凉,处处显示着送别的情调,以及诗人的气质心胸。日暮天寒,本来就容易引发人们的愁苦心绪,而眼下,诗人正在送别董大,其执手依恋之态,我们是可以想见的。但是,高适没有沉溺在离别的感伤之中不能自拔。他以理驭情,写出慷慨激昂的壮伟之音,把临别赠语说得体贴入微而又坚定不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因为是知音,说话才直率豪爽,不必含蓄委婉;又因其沦落,才化希望为慰藉,并在慰藉之又充满信心和力量。高适这两句,不仅紧扣董大为名琴师,天下传扬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无贫贱,天涯处处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

这首诗之所以卓越,之所以能为志士增色,是因为作者“多胸臆语,兼有气骨”,“以气质自高”。正是因为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所以,他才能把临别赠言说得如此贴切入微,坚定不移,朴实无华,感人至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渭”、“浥”、“君”“曛”四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学习古诗词的鉴赏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4.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1.从景入情,学习鉴赏送别诗,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送别诗的写法;

2.通过反复诵读,品味唐诗的语言特色,读中悟情,理解写景与表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2.通过学习唐诗,了解我国悠久、文明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诗所用的表达技巧;

难点:把握送别诗的特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诗词的用词高度凝练,教师课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品词析句,在同学的交流中,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通过学生自己搜集与作者相关的资料,教师适时点拨,更好地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在阅读过程中,强化朗读,以理解促朗读,以朗读促理解,通过反复诵读,品味唐诗的语言特色,读中悟情,理解写景与表情之间的关系,领悟诗中所用的表达技巧。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作者相关资料,其他的送别诗。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1.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出示课件复习以前学过的送别诗。

2.出示课件导入:学习两首送别诗《渭城曲》、《别董大》。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

3.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学古诗,知诗人。

二、朗诵诗歌,整体感知。

(一)解诗题,知作者。

1.从课题入手学习古诗,出示课件:

解题:《渭城曲》原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介绍作者,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及他的诗作成就。

2.默读古诗,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把诗读通读顺。出示课件

3.教师范读,出示朗读节奏课件

(二)抓字眼,明诗意。

1.自学: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的字面意思,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解释或感受。

2.小组合作:在学习和交流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先做上记号。

3.集体交流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点评。

·渭城朝雨浥轻尘,出示课件

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

浥:湿润(注意字型)

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

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

·客舍青青柳色新。出示课件

客舍:旅店。

柳色:柳象征离别。

新:焕然一新。

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

师小节: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

·劝君更尽一杯酒,出示课件

劝:请。

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

更尽:再饮完。

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

·西出阳关无故人。出示课件

西:向西行走。

故人:老朋友。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三)多诵读,悟诗情。

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整体内容。

1.从诗中,你看见了什么?

渭城的柳色——?

渭城的空气——?

渭城的客舍——?

渭城的朋友——?

2.从诗中,感受到什么?

前两句展现了一幅清新明丽的自然风景图,后两句抒发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

(四)学古诗,知诗人。

1.诗人王维介绍: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与孟浩然并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2.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王维的古诗

三、反复诵读,感情升华。

1.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轮流朗诵诗歌。

2.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相聚,也有分别。在分别之时,你会对你的朋友、亲人说些什么呢?可以用上学过的诗句,最好是自己创作的诗句。给大家1分钟时间思考,然后互相说一说,再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学生背诵《渭城曲》,复习该诗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2.“相见时难别亦难”,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是画,有人说离别是泪水。我们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今天我们在学一首送别的古诗《别董大》,看看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渭城曲》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

二、反复诵读,整体把握。

(一)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课件自读古诗,把诗读通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课件教师范读

3.简评,“曛”这个生字,指出形声字。“曛”是日落时的余光,曛黄,黄昏的意思。

第一句写了什么?途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天、雁、雪)

(黄云: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出示课件与“曛”联系起来即曛黄,指夕阳西下时天色昏黄。“千里”是不是就是一千里?联系学过的诗句理解是虚指,很多,满天。)

4.出示课件说说这几幅图中,哪一幅图和诗里所描写的景象一样,并说说理由。

同学们修改课文插图,理解诗意。

5.如果你来到这样的情景中送别你的好友,你会不由得产生怎样的情感呢?再读第1.2句,走进景中,和诗人一起回到那个送别的黄昏,用心去感受。

6.作者与好友的心情都是忧愁、痛苦、压抑、伤感的,此刻应是挥泪告别,应是借酒消愁。然而,高适写下后面的诗句,是带着这样悲情吗?

7.出示课件:集体交流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点评。(怎么理解“知己”的意思?古人常用到这个“君”,与你是有区别的,这里指谁?董大。)

说说高适所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出示课件作者是怎样豪情满怀的鼓励友人。为什么让董大“莫愁”

(三)学古诗,知诗人。

教师出示课件进行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介绍。

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

《别董大》是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董庭兰。据说董庭兰善古琴。当时盛行胡乐,他受到冷落,愤而离开京城,高适为他送行,留下了这首诗出示课件。你也能带着这样的情感来安慰一下董大么?

如果你是董大,听到朋友的劝勉会怎么想?

(四)多诵读,悟诗情。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

2.教师出示课件,总结诗歌的译文。

满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变得暗暗得;

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飞的雪花里朝南飞去。

你不要担心新去的地方没有朋友,

世上有谁不知道你、不敬重你呢!

3.诗人以自己的豪情抹去了朋友的愁情。现在我们再看这别时的路,透过这个白日曛和长啸的北风,纷纷的大雪,你看到的是怎样的前路?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整首诗。(全班练读)

教师点拨朗读技巧,再请学生朗诵诗歌。

三、比较学习,朗读提升。

1.教师:现在分别读一读已经学习过的这两首送别诗,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出示课件

1)这两首诗前两句都写了分别时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2)这两首诗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这两首诗的整体风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教师总结:这两首诗都采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但是《渭城曲》用一个清新明丽的景色表达朋友间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浓浓情意,《别董大》却用反衬的手法,一扫愁苦低沉的景致,鲜明地释放出积极向上的重重豪情;一个清新深情,一个慷慨豪放。

四、小练笔

高适的这首别董大写得很感人,请大家把他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11.古诗二首(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