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奇葩:定海的民间表演艺术

发布时间:2020-08-01 01:57:46

海岛奇葩:定海的民间表演艺术

潘瀚涛

【期刊名称】文化交流

【年(),期】2013(000)005

【总页数】3

定海,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来此拓荒的先民们带来了东南沿海的多种文化,在舟山群岛这一特殊的环境中,通过不断融汇、积淀和创造,留下了丰厚、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定海的民间表演艺术尤为出色,犹如一朵朵开放在东海中的烂漫奇葩。

在海岛敲响的舟山锣鼓

锣鼓响、脚底痒。舟山锣鼓作为一种独特的海岛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有着浓郁的海岛特色。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舟山锣鼓的历史渊源,据资料记载可上溯到十五世纪初的明朝永乐年间,此后在发展中融入浙东一带的民间艺术成分,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舟山锣鼓的演奏形式以排鼓套锣丝竹为主奏乐器,特点是音响恢弘豪放,鼓点丰富多彩,技法细腻高超,旋律奔放跳跃,气氛粗犷热烈,且富含祭海庆丰收等情节。长期以来,舟山锣鼓在海岛居民的婚丧嫁娶、祭海谢洋、庙会庆典等活动中频繁运用,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由此,催生了众多的吹打喜乐行班,其中以定海白泉镇民间艺人高生祥、高如兴父子等四人为主的高家班最为著名。

上世纪50年代,经过专业音乐工作者的参与,整理出一套舟山锣鼓吹打乐曲,正式定名为舟山锣鼓1957年,由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演奏,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了世界民间音乐比赛的金质奖。舟山锣鼓就此声名远播,成为民族文化的骄傲。此后,舟山锣鼓曾被10余个国家专业表演团体采风学习,并广为引用,成为中华锣鼓大族中的著名鼓种。

多年来,舟山锣鼓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大力关注下,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发展,目前,全市有舟山锣鼓演奏队伍20余支、省级传承教学基地2个、市级传承基地1个、市级传承教学基地4个,作品多次在省内和全国获奖。

跳蚤舞与跳蚤会

跳蚤舞最早由福建传入,清乾隆年间在舟山广泛流传,尤以定海为盛。因其常在丰年赛会上巡游取乐,因此,形成以跳蚤舞为主的会社,民间称之为跳蚤会

海岛奇葩:定海的民间表演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