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小学语文文学常识积累

发布时间:

【每日一练】小学语文文学常识积累
1、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 A、丝 B、竹 答案:B 解析:丝竹,是汉族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如《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亦泛指音乐。弦乐器的发音方式是依靠机械力量使张紧的弦线振动发音,需要拨动弦才能发音;管乐器是以管内或腔内空气振动来发声,而要使空气振动依靠的是吹奏。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 A、怀疑精神 B、辩证法思想 答案:B 解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指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辞藻华美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出自《老子·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句话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

3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 A、品德高尚 B、子孙成群 答案:D 解析:五福临门中的“五福”源自《尚书·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是古代汉族人民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这是中国人对“福”的最早的解释。然而由于避讳,东汉桓谭于《新论·辨惑第十三》中把“考终命”更改,把五福改为:“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后来演变为演化为“福、禄、寿、财、喜”则是比较符合世俗的要求。

4、《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 A、名 B、字 C、号 答案:C 解析:曹雪芹(约1715-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居北京。曹雪芹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遗腹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5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 A、张飞 B、关羽 C、卫青 D、李广 答案:D 解析:诗句出自王昌龄的《出塞·其一》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而诗中提到的“飞将”就是历史上在对外战争中屡立战功的名将——李广。李广一生主要的时
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因此,作者在诗中就借助了李广来表达自己的战胜边敌的自信。

6、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墨方法?( A 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答案:B 解析:研磨的要求是:墨色要细润,用清水,适量。拿墨时,食指要放在墨的顶端,拇指和中指夹在墨条的两侧。磨的时候要轻,按下去时稍微重一点。磨墨要慢,用力要匀。过去有一种说法叫磨墨如病,好象生病的样子,其实它不是生病,为什么呢?因为太快了打滑,磨不下来。执墨研磨方式可分为三种,一以垂直推拉前后磨,一则以斜的角度前后或圆旋转磨,另一种是不规则的随便磨,无论那一种磨法,都不可太用力,用力过猛就无法磨出光泽。古人说,磨墨叫闺秀少女来磨最为合适就是。

7“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 A、《淮南子》 B 、《庄子》 答案:A 解析:“塞翁失马”是指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即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后来衍生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该成语出自典故《塞翁失马》,全文如下: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淮南子·人间训》
【译文】: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胡人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经过几个月,他的马带领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祸害呢?”家里有很多好马,他儿子喜欢骑马,(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吗?”经过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唯独只有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战场),父子俩保全了性命。

8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的意思是:( A 天空 B、大海 C、草原 D、高山 答案:B 解析:“成吉思”是“大海”的意思,颂扬他和海洋一样伟大。这是常见的一种解释,但是针对这个解释,后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但是也不完全统一,主要有三种解释:
1.据《史集·部族志》解释:蒙语“成”的意思是“坚强”,“成吉思”是其复数,《通史简编》也认为“成”是“刚强”,“吉思”是“多数”。因此成吉思汗是坚强的大汗的意思。 2.“成吉思”蒙古语意思为“天赐”。成吉思汗即是上天赐予蒙古人的大汗。
3.《蒙古源流》和《蒙古世系谱》两书认为:泰和元年那年,铁木真已28岁,即位前三天,每天清晨都有一五色鸟鸣,声声如“成吉思”、“成吉思”,似是一种吉祥的征兆。所以,“成吉思汗”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因为这对“成吉思”的解释还没有一个信服的说法,因而本题的答案采取较为通俗常见的解释。具体作何解释,同学们不妨自己思考探究。


9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
A、子路B、子张C、子贡D、颜回 答案:C 解析:孔子弟子子贡,姓端木,名赐,善货殖(擅长做生意),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子贡非常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孔子本人也曾称赞子贡为“瑚琏之器”,也就是可承担大任。(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成语“端木遗风”,讲的就是子贡,意思是表示经商并非末流。

10《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
A、《汉书》B、《史记》C、《三国志》D、《左传》 答案:
B 解析:《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二度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史记》,是由汉代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着,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睿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刘禅为先主传、后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着,也是文学名着。《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着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全书绝大部分属于春秋时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入战国时期。

11“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A、下棋B、战场C、戏台 答案:
C 解析:戏台即戏剧舞台,是指为戏剧演出而建的专门场所。演员在戏台上的表演通常是以小见大,通过简单的表演动作、道具设计就可以展现世间百态。所以有以上称呼。
12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 A、《山海经》 B、《淮南子》 C、《搜神记》 D、《三五历记》 答案:A 解析:《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选项的四部书都是我国古代记载丰富神话故事的书籍,为后世的神话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13“杏林”指代的是:( A、教育界 B、医学界 C、书法界 D、文学界 答案:B
解析: 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故址在今安徽省凤阳县境,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说的是董奉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接受别人的报酬。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五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要病人种植一颗杏树。这样十几年以后,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我们现在说的“杏林高手”指的就是艺术高超的医生。
1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 A、孔子 B、屈原 C、宋玉 D、孟子 答案:B 解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第97句。漫漫:不清楚,模糊;其:代指前面提到的“路”;修远:修长,狭窄;求索:探究,追寻。原意是说: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细分辨清,百折不挠地去探索追求。结合上下文则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现在一般引申为: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问题。
15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 A、文章书画稿费 B 、替人研磨墨汁 C、为人作序 答案:A 解析:
古代人们用毛笔写字,但使用毛笔之前,通常会先用水泡一泡,把笔毛泡开、泡软,这样毛笔较容易吸收墨汁,写字时会感觉比较圆润。因此,毛笔泡水这个动作就叫“润笔”。后来“润笔”被泛指为请人家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代指稿费,这来源于一个故事,据《隋书·郑译传》记载:“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 高熲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意思是皇帝让李德林起草诏书召回郑译,高熲跟郑译开玩笑说笔太干了,郑译则回答说没有钱则没法润笔。以后就把稿费、书画酬金称为“润笔”了。
16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 A、花之君子者 B、花之隐逸者 C、花之富贵者 答案:B 解析: 原文是: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把菊花当成是隐逸的代表,牡丹当成是富贵的代表,而莲则是君子的代表。
17“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 A、静脉 B、动脉 答案:B 解析: “切脉”又称为“把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由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有无歇止)和形态等方面组成的。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往往反映于脉,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把脉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
18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 答案: A 解析:
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由此可知都江堰的修建年代更早。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墓之首。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园。秦始皇陵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秦始皇兵马俑是可以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它们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19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 A、制造琵琶的材料 B、演奏琵琶的方式 答案: B 解析: 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比”指“琴弦等列”。“巴”指这种乐器总是附着在演奏者身上,和琴瑟不接触人体相异。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
20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 A、八条 B、二十二条 C、十条 D、十二条 答案:A 解析: 地动仪是中国古代汉族科学家创造的一传世杰作,由东汉时期的张衡发明,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当时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国的重视。这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多年。
21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 A、扁鹊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答案:C 解析: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孙思邈是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华佗是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22“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
A、元好问 B、柳永 C、晏殊 答案:A 解析: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两句词出自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一词中。赞颂爱情的伟大,可以让人许下生死。在金庸武侠名著《神雕侠侣》中,为情所困的李莫愁常常会引用此句而被广为流传。 原词《摸鱼儿·雁丘词》“【序】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23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答案:B 解析: 成语“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纪下》:“我为百姓父母,岂可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意思是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障碍。 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于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后主陈叔宝却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虽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却依恃长江天险,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颎询问灭陈的计策,高颎回答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就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作好了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等他们不作准备,我们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屯积在地窖中,而屯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它,如果连烧几年,陈朝的财力就大大削弱了,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隋文帝采取了高颎的计策,经过七年的准备,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陈。出发前,他对高颎说:“我是天下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样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晋王杨广为元帅,率领五十万大军渡江南下,向陈朝的都城建康发动猛烈的进攻,并很快就攻下建康,俘获了陈后主,灭掉了陈朝。
24《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原名是:( A、《金陵记》 B、《石头记》 C、《金陵十二钗》 D、《情僧录》 答案:B 解析: 《红楼梦》是别名最多的一部小说,有《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等,而《石头记》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别名,而是原名。
2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 A、李商隐 B、骆宾王 答案:A 解析: 本句出自唐·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题中的两句富有哲理,写出了事物虽好,但总有凋零的一天。
P2 26



每日一练-小学语文文学常识积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