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国主义的成因

发布时间:2015-06-01 21:59:47

中国近代史纲要探索小论文

浅析日本军国主义的成因

姓名: 罗文艳

班级: 通信工程1301

学号: 0905130124

指导老师: 吴争春


浅析日本军国主义的成因

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掠夺狂潮中被迫走向了灭亡,曾经雄踞亚洲的古老中国揭开近代史屈辱惨烈的一页,为何我们被曾以为无足轻重的岛国日本伤得千疮百孔?

近代日本的军国主义下的大规模侵略扩张之路,对中国造成了难以消弭的伤害。侵华日军的三七一部队利用中华同胞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实验;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让三十万无辜平民血溅南京;在日本侵略者14年的血腥统治下,美丽富饶的东北变成一座人间地狱;从长白山下到兴安岭巅,从松嫩平原到长城线上,到处白骨累累,血迹斑斑,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惨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同时,日本还推行奴化教育企图以此达到泯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志和反抗精神。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野蛮侵略的罪行罄竹难书,直至今日,中华民族的尊严和感情都无法允许那样惨痛的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日本在战争认识问题上仍犯禁不断,内阁大臣频频“失言”;首相以各种名目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通行无阻,而批判皇国史观的人士却受到冷遇,甚至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尽管亚洲各国抗议的呼声不断,但日本我行我素,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侵略罪行的否认和美化,军国主义依然深植日本。

不管回顾历史还是立足当下,这一切说明,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日本的军国主义存在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深刻的历史根源所以有必要对日本的军国主义的成因进行研究。

1.地理环境与军国主义

由于日本作为岛国的特殊性,地理环境境对日本民族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影响,即对日本民族生存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资源短缺的影响。国土狭小,资源还要受到地震、火山、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无情破坏,给日本人造成巨大的生存压力,生存环境缺乏长足发展的条件,乃是不争的事实。日本人对土地的强烈渴望,与此不无关系。所谓‘大东亚战争’,归根结底,日本梦寐以求的还是在于获得领地正是这样贫乏的资源,构成左右近代日本历史动向的重要原因。

2、岛国地理的影响。四面环海的岛国地理使日本成为海洋国家,将日本民族造就成海上骑马民族,同时又使日本民族的生存环境具有外向拓展型特质。航海技术将海洋变成对外交往的桥梁,它为骑马民族作为食物猎获者的生活方式提供便利的交通手段,使日本民族自古以来就梦想着通过大海武力征服世界,建立军事帝国。

概而言之,以资源短缺的岛国地理环境为基础的生存条件,使日本民族萌生出举世罕见的“生存危机”、“忧患意识”。同时,也使日本民族萌生出依赖武力的思想意识和行动。土地上没有的,就用武力去夺取;不能依赖地理环境,就依赖军国主义向海外夺取更多的生活资源和生产资源,以满足自己的利益需要。

2、民族秉性与军国主义

为何日本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军国主义?如果说,日本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已使问题变得错综复杂,那么,日本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则更进一步加深了它的复杂程度。这种价值取向同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l、民族源流——骑马民族。日本虽然孤悬海外,但是,日本人的集团是在剧烈的民族移动过程中形成的,公元前3世纪一公元7世纪,来自朝鲜半岛、蒙古、中国东北部、东部西伯利亚等的大陆移民达上百万人,7世纪末大陆移民人数占全部日本人总数的70—90%。日本人的起源与亚洲人整体的移动和进化有着密切关系。

2、扩张意识。生存环境与生存意识、开拓精神、扩张意识成反比,越是生存环境差的民族,越是向往优化和改善生存环境。其目的完全在于现实生活的利益需要,即拓展生存空间、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以谋求更多生产和生活资料。日本国民之所以与政府的军国主义基本国策达成高度共识,其根源也在于自身利益的驱使。

3、尚武精神。武士道是日本独有的、影响时间长、程度深的道德规范。到了近代则成为日本军人教育的反动核心,把军队严格控制在军国主义者手中。武士道原是日本封建武士应尽的一种义务和职责。在朱子理学的影响下,用法律的形式将封建武士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固定下来,形成完整的武士道。

4、商匪一体。日本民族生活在四面环海的岛国,是大海的统治者和海洋骑马民族。海上骑马民族善于经商和造船,其经商活动往往商匪一体、商盗不分,集商贸、海盗、殖民于一身。经商行为视对象而异,对方弱则抢,对方强则骗,势均力敌则老老实实做生意。“倭寇”的海盗式攻击、掠夺,曾是以中国为主的东亚国家的严重祸害。骑马民族的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典型地表现了以生命求生存、求发展和利益至上、不惜以武力满足利益需要的特征,也是日本民族选择和依赖军国主义的另一重要基石。

三、历史根源与军国主义

在历史上,日本是一个军事封建色彩十分浓厚的岛国,长期的军事封建帝制和对大陆国家地位的渴求,孕育了日本无休止的向亚洲大陆侵略扩张的皇国战略思维传统。

l、神道教与天皇制的结合使日本军国主义制度化。

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使天皇制近代化、法律化,并赋予天皇极大的权力。通过宪法,天皇掌握至高无上的大权,而不负任何责任。特别是关于军队、外交等方面的规定,使军队成为天皇手中的玩物,天皇可以任意发动对外战争。明治维新仍然是在天皇制下改革的,天皇制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奠定了制度基础。天皇制与神道教的结合使日本政府利用一切手段特别是通过日本民族笃信的宗教对日本国民进行皇民教育,向日本国民灌输“皇国史观”。从而使军人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实现对外扩张的工具。

2、武士登场、刀剑夺权。

武士作为争夺土地财富和政治权力的工具,适应武力社会的需要而产生。武士形成地区性武装集团,是中世纪的军国主义力行者;武家社会以尚武精神为特色,是中世纪的军国主义社会。武士以战争为职业,以刀剑为谋生工具,以取人性命的搏杀能力为谋生资本,以战争作为谋取财富和权力的源泉,以战场上的建功立业为价值目标。依赖武力满足利益需要的生存方式,养成了武士自私、冷漠和好狠斗勇、穷兵黩武、嗜杀成性等非人性的性格特征。

3、伦理支柱、战争工具。

日本民族不仅在历史活动中选择了军国主义道路,而且还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军国主义精神——武士道,日本政府对日本国民进行奴化教育。国家神道教在军国主思想下性质发生变化,它不单纯是一种宗教,而成为宣扬国家主义和神国思想,对内统治人民、对外为侵略战争服务的精神工具。强调超越政治是非的愚忠、盲从和奴性,将生命作为侍奉主君的手段;刻意追求尚武精神,驱使武士追求战场上的“丰功伟业”,以穷兵黩武为极大的荣耀,将凭借武力获取权力财富视为天经地义;以培养战争工具为已任,铸造人性泯灭、超越生死之界的杀人魔王,要么以刀杀人、要么以刀切腹。最著名的神杜是靖国神社,由于它安置了日本历次战争(包括侵略战争)及二战中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的牌位,它成为国家神道教的精神支柱和军国主义的象征。这也是现在亚洲人民反对日本政府公开或私人参拜靖国神社的原因。

军国主义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善恶观念,早已融入日本人的血脉之中,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日本不可能仅仅因为二战的失败,弹指一挥间,就跳出漫长历史岁月中形成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习惯的圈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日本资本主义的天下是靠武力侵略打出来的,没有侵略扩张,就没有日本资本主义的今天。因此对日本资本主义来说,否定侵略,就等于否定了它的全部历史。正因为如此,它必定要千方百计去美化那个血腥的历史内核,同时着力去培植和利用裹在那个内核外面的、被近代国家目标的设立所激发的民族内聚力,特别是作为这种内聚力底蕴的传统的共同体意识,和以尊皇为支柱的民族一体感。在日本历史上,每当出现某种危机和困境时,统治集团总是要动用这一民族传统的法宝,以达到其现实的政治目的。今天,当然也不会例外。在日本政治舞台上,为历史的亡灵扬幡招魂,大肆鼓吹皇国史观,其用心仍在于借此调动民族情绪,为其现实的政治目的服务。因此,外部压力的增大只会使日本统治集团对过于露骨的行为做出某些暂时的策略性调整,而对于他们骨子里的那个根深蒂固的历史情结却是不想解、也解不开的。对此,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日本军国主义的成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