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5-04-12 20:44:38

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222012303072003 张童

自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始,中国近现代史相继掀起数次大规模的反省传统文化的浪潮,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时期的夷夏之争;戊戍维新前后的中学与西学之争; 五四前后的东西方文化问题之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起的文化热”。一次次的文化反思,对于人们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中国社会,具有不可低估的社会功用。但由于我们反思的方式主要是价值评价”,而非事实认识,因而使传统文化的反省出现了种种弊端,直接影响到封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今天,在重新反省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过程中,总结教训,免得重蹈覆辙,无疑是有意义的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必然受一定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在文化类型、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消极因素也对教育的和谐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伦理文化中森严的等级观念、刚性文化中的过度努力心态、重人伦而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而轻利、重道而轻器、重学而轻术的观念阻碍着教育的和谐发展。

在我国漫漫千年的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秦汉时儒家独尊的文化一统,到魏晋南北朝时儒、玄、道、佛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碰撞,再到后来的宋元明清时的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的交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采众家文化之长,吸收古今中外文化之精髓,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体系。然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重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传统文化也不例外。不可否认,这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的确对中国教育起了巨大的、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那些消极的因素对今天我国教育建设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成为教育建设的沉重文化负累。

首先,中国伦理文化中森严的等级观念制约着教育的和谐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从总体上属于伦理型文化。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大一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建构了一套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以及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征,主要根源于中国古代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完善及其长期的影响。由于古代中国一直处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紧密联系的带有某种血缘亲情的家族制度和宗法制度也深深地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再与残酷的专制制度相结合,使国家结构也打上了家族结构的印记,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分配都是严格的家长制, 导致了“家国同构”、“家天下”的社会政治结构。与这种“家国同构”、“家天下”的社会政治结构相联系,“六亲”、“九族”、“三纲五常”等观念构成了中国社会意识的轴心,在社会心理方面,中国人非常讲究“忠”、“孝”,重视“名分”等级。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等级观念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反映就是缺乏民主精神,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师道尊严”。此时,教师成了具有统治地位的圣贤之言的传达者、知识的权威, 学生成了被统治者、服从者,教师与学生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在学习中,教师常把学生置于不平等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和权威,控制学生的行为,甚至控制学生的思想。学生没有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权力和机会,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消磨、被扼杀,使教育效果和质量大打折扣。这种名分等级观念、“师道尊严”观念与今天大力提倡的和谐教育格格不入,阻碍着现代和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民主、平等关系的构建。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还是一种重继承文化。人们自觉不自觉地用以前的经验来决策今天,用以前的文化、思维方式来影响今天的决定。这主要与我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经济基础有关。在以农业为生存根基的中国,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主体——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躬耕田畴,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向老一辈学习复制前辈的农业生产经验,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周期和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周而复始的循环现象铸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农业型物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实用——经验理性”,如包含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等等。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人们容易表现循古蹈常的惯性,好常恶变,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从而导致了社会发展缓慢停滞。

这种因循守旧的、求稳、求久的意识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使中国古代教育缺乏开放性、灵活性和创新性。从教育内容上看,“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著作始终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标准教材,千百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从教学方式上看,实施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崇尚书本,对学生进行棍棒纪律教育,没有丝毫的改进;选拔人才方式上,通过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起,直到清末新政改革废除科举制度,实施长达一千三百多年;最为严重的是,千百年来的读书人已经习惯于这种“不需要”创新精神的教育,已经变得“麻木不仁”。直到今天,我们的教育还依然可以看到这种保守、落后、求稳、求久意识的影子。教师“一枝笔”、“一张嘴”的传统课堂讲课方式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将既有的教育理论或方法视为权威,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教学仅凭借过去积累的教学经验应对新的时代环境,从不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教学水平原地踏步。这对今天和谐教育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已经跨入了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新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教育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使学生将眼光瞄向瞬息万变的未来,以便能很快地适应社会,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传统教育,对今天的意义关键不在于传统文化或者传统教育的内容本身,而在于今天我们如何去使用它。一方面要超越传统文化悖谬的历史魔圈,消除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劣质国民性。另一方面,要在传统文化的理性氛围中,注重受教育者能力的发展,知识的增长,品性的陶冶,体质的增强,以达到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与完善。这样才能走出传统文化悖谬的误区而通向辉煌的理性彼岸!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