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8华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学原理真题及答案(83页)

发布时间:2019-04-27 10:10:43

华南师范大学 914 小学教育

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1 华南师范大学914小学教育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定义:从根本上来说,习惯本来就有学习之意,当我们讲学习与习惯联系在一起,组成学习习惯这个概念的时候,实际上可有两种最基本的理解方式,第一,从学习理论上将学习的过程理解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即学习习惯说,其代表人物是华生,其主要观点是学习的过程就是习惯形成的过程,人的各种行为不外是肢体的习惯、言语的习惯与脏腑的习惯,理论依据是刺激-反应说。第二,将学习习惯理解为学习的习惯,即学生所形成的关于学习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也就是学生在一定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

学习习惯的特点:后天养成,固定化、自动化和情感依赖。

学习习惯的作用: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3、有利于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2、定势

定义: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定势使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作出反应,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倾向习性,并影响问题是否顺利解决。定势虽然有时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但从总体上来说是消极的,它使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变得呆板。当定势阻碍问题解决时,应暂时停下来,休息一下,或进行一些别的工作,过一会儿,定势会自然消除。

表现形式:定势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如运动定势、注意定势、知觉定势、问题解决定势等。

3、教师空间

精神空间:该有以下几条:1要继续学习,2要赢得学生的尊敬,3要富有情趣,4要能群,5要有宽容精神,6要学会敬畏,7要学会享受生活,8要做卫道士,9要有静气,10要理解学生的苦衷,11应靠知识吸引学生,12要与学生共同学习,13做自己的主人

学术空间:1、不断提升自身教育专业能力2、不断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并进行自主研究3、不断提升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科研思维与能力。

4、教育知识

定义:教育知识是指那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成长的知识技能方法论规律。教育教学知识应该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

教育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还包括教师能力、学科专业知识。从另一方面来讲大致包括三大块:1、教育与教学理论及政策法规。2、教学方式方法及教材分析。3、课本上的知识。

5、教育内容

定义:为实现教育目标,经选择而纳入教育活动过程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世界观等文化总体。

内容:广义上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所有内容,狭义上特指学校教育内容

构成:从人的发展结构看,教育内容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从社会结构看,则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

二、简答

1、教育平等含义是什么

定义:指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们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信仰、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事实上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内容第一,人即目的,人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自由和谐地发展,只有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

第二,教育权利平等原则。这是相对于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来说的;

第三,教育机会均等原则。良好的教育制度是每个人有均等的入学机会,在教育过程中有均等的对待和成功的机会;

第四,差别性对待的原则。由于教育的效果会因受教育者个人的天赋、机会与机遇而不同,机会均等不可能机械地实现,因此,教育平等的实现必然对每一个个体以不同的教育待遇。把教育看成是走向社会平等的一个比较的途径,通过一定的教育必将导致人们取得经济或社会地位的平等,这就是平等论。

2、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⑴遗传:①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以及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特别是脑机能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没有从遗传获得的机体,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②与此同时,不同个体之间在遗传素质上是存在着客观差异的。每个人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③但是,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限于提供物质的前提,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环境和教育,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并不会转化为现实④在正确分析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同时,要反对形形色色的遗传决定论。在遗传决定论者看来,人的知识、能力和个性等如同他的眼睛、牙齿和手指一样,是自然赋予的,是先天得来的,教育和环境对其是无能为力的。即是说,人们的遗传素质决定着一切。遗传决定论者完全用生物学的观点分析人的发展,否定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贬低教育的巨大作用,是极其片面和有害的。

⑵环境:①环境,即围绕在人们周围,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人的发展中,社会环境起着更为主导的作用。②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明的整体水平,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水准,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发展的程度和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③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虽然是经常的和广泛的,但这种影响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它对个体身心发展有时可能起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以有时可能起不利的、消极的影响。④人并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环境的影响。由于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人在环境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不但能正确认识外部世界,还能主动地改造世界,不仅是环境改造人,人也可以反过来改造环境,通过改造环境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那种认为人的发展是由环境消极决定的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⑶教育:人的发展是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实现的,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它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人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保证了人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消除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自发性和盲目性。②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进他们获得全面发展的活动。在这里,教师的职责和工作特点保证了青少年发展的正确方向。③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最需要受教育也最适宜受教育的时期。青少年时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知识比较贫乏,经验不足,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他们的成长有赖于正确教育的引导。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主导的。

3、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指作为社会职业人的教师从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到新手教师,再到专家教师的持续发展过程,教师发展,又称为教师专业发展或教师专业成长。

包括:一、不断学习。不断学习又包含两点,1、广泛阅读与观察。包含三层含义:(1)、广泛阅读,意味着小学教师既要阅读一线教师的经验性著作,也要阅读相关学者的理论性著作,既要阅读经典的书籍,也要阅读专门的报刊,既要熟悉我国本土的成果,也要获悉国外有关的进展。(2)在阅读经典书籍的基础上,小学教师还应该随时关注有关的杂志和报纸,跟踪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最新前沿,同时小学教师还要了解与自己所教学科紧密相关的杂志,熟悉该学科课程与教学等的发展动向和近期成果。(3)在阅读书籍报刊的同时,小学教师需要大量观摩教育教学现场。但是观摩学习别人的教育教学,不能生硬移植,机械套用,而应有所取舍,有所创新。2、深入思考与践行。在广泛阅读与观摩的同时,小学教师需要进行深入思考与践行。小学教师在广泛阅读与观摩的基础上上,需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进行深入思考,突破自己的发展困境,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予以切实的践行

二、深入研究。包括校本教育研究,教师行动研究和新兴方式。1、校本教育研究。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研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以教育管理分权制为背景,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小学孕育起了校本教育研究的新方向并逐渐制度化。具体来说,校本教育研究强调真实问题,实践研究和全员参与。(1),校本教育研究致力于解决教师在真实的学校与班课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2校本教育研究是一种实践性研究,它不同于专业研究人员的理论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学校中现实问题的解决。(3校本教育研究是全员参与的,而不是个别教师的事情,不是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专利。(4校本教育研究是课目特定性的,在寻求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同时,努力将研究获得的新发现转化和升华为课目教育学知识。

2、教师行动研究。当前。教师行动研究是一种新兴的校本教育研究趋向,具体表现为教师将自己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遭遇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和践行有效的解决策略,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观察和反思等,最终解决问题,改进教育教学行动,同时创新出科目教育学知识。

行动研究是行动与研究的有机整合,是创新性行动过程与反思性研究过程镶嵌交融的活动。行动研究蕴含着两个基本理念:一是在实践中学习,二是实践者成为研究者。教师的行动研究,把教师置身于自身实践的具体过程中进行再思考和再体验,为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能力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教师在反复的和反思的实践中成长。

3、新兴方式。国内外对教师开展研究以促进专业发展进行了广泛探索,创新出“授业研究”“课例研究”“课堂学习研究”与“校本学习研究”等多种有效方式。

三、坚持写作。一般来说,小学教师的写作,需要把握促进思考和寻求分享两个关键。

1、促进思考的写作,专门研究发现,教师的写作是一种自我存在的彰显,一种思维的训练,一种个人知识的管理,一种反思习惯的养成。

(1写作意味着自我存在的彰显。教师写作将使一个人的一生变得更加丰富与实在,将通过有意识的追求和生命表达,区别于一天又一天就这样过的,麻木的,虚无的存在状态。(2写作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写作的表达媒介主要是文字,组织文字及思考表达结构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逻辑训练的过程,于是,通过写作,将促成教师更富有洞察力与敏感度的专业实践。(3写作深化了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通过写作,教师可以将当下的、流动的体验加以整理并积累下来,将日常运用的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缄默性个人实践知识显性化。

(4写作有利于反思习惯的养成。由于体验是即时的,是当下的,当下体验的瞬间很难是反思性的,但把体验描述出来,是一个文本化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

2、寻求分享的写作,优秀的小学教师,无一不是善于表达自己教育教学观点与行为、善于与他人分享教育教学主张与做法的教师,而写作是小学教师表达与分享的一个主要途径,其中,有效分享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相关报刊上以论文的形式发表或在出版社以专著的形式出版,具体来说,(1),小学教师写作并发表成果,有利于获得他人的反馈。他人的肯定,是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他人的批评,是完善自己的可能,他人的建议,更是改进自己的资源。(2),小学教师写作并发表成果,有利于他人借鉴学习。(3),将自己个人化的经验和观点撰写出来并发表,使之进入公众的事业,还可以带来公共教育知识的增长。(4),新时代的小学教师需要增强国际交流意识,可以考虑将相应的研究成果撰写形成外文论文,力争发表于外文刊物。

4、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趋势特点

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的定义: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往往是分步进行的.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即先学习符号本身的代表意义.再提高至概念学习水平。

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趋势特点:(1)概念的具体性减少、抽象性增加。(2)概念的模糊性减少、精确性增加。(3)概念形成减少、概念同化增加。(4)概念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5、网络隐性课程类型

(1)网络隐性课程,与传统教育中的隐性课程比较相近,主要也体现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三种类型,但是却充分体现了网络教育的特点。

(2)物质形态的网络隐性课程,指人们上网所使用的设备和技术手段等,它们使学生在上网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掌握了有关知识技能和获得了有关教育经验,网络技术,网络资源和管理平台,能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坚实的和物化的人文环境。

(3)制度形态的网络隐性课程,是指维系师生个体网络教学生活及相关的文化共同体的网络关系法制,它又可以分为“社会规范的网络文化”和“行为方式的网络文化”两种。社会规范的网络文化基于学生和教师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认同感,确定网络活动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制度,从而构成了网络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总体要求,行为方式的网络文化,是为了师生个体在网络活动中约定俗成的规律性方式,它伴随网络活动中外在的物化技术力量和资源的演化而不断更新。

(4)精神形态的网络隐性课程,是师生个体和群体的精神的、内化的网络意识和素养的集中体现,它外化为网络课程文化的精神支撑,是网络课程文化的核心之所在,它又可以细分为网络课程的客观精神文化和网络课程的主观精神文化。前者是后者的外化、客观化,如关于网络的基础知识、网络道德规范等;后者是网络课程文化共同体中人们经过长期的网络教学活动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等。

三、论述

1、我国小学教育目标的确立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3)人们的教育理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如何理解、把握和应用小学教育文化的特征

(1)再生性,文化在小学教育领域的入口处,要历经“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两把“筛子”的反复筛选,这样,教育内容尽管来源于文化却已不是人类创造出来时的原生性文化,而是一种再生性文化。再生性决定了教育内容的选择,存在着“创新”和“退化”两种功能性,主要表现为积极嬗变和消极嬗变,积极嬗变,将成就教育内容的文化创新结构和功能;消极嬗变,则会造成教育内容在文化样式上偏执于某种取向,在文化水平上退化到某种低级阶段,导致文化的结构与功能退化。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提升课程内容开发与教育内容研制能力,选择教材的合理程度以及选择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技术和方法等。

(2)简洁性,一定量的而不是全部量的知识经验就可以全面地涵括一般性的人类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借用摄影术的话说就是,知识经验具有人类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的全息性,即少而精的一定量的知识经验,可以凝结已有人类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的全部信息,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思考如何使少而精的一定量的小学教育内容仅凝结在小学教育所需要的人类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的各种样式和各种水平。

3、联系实际,论述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特点

(1)注重课程的发展功能

如果说20世纪是学生以学校为基地、以课程为途径、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标的世纪;那么,21世纪则是学生以学校教育为突破口,结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种场所,以学生基本教育和社会化学习为途径发展他们的态度、方法、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世纪.因此,注重课程的发展功能不仅表现为强调“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而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在以下几方面都得到发展:首先,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确定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给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赋予新的内涵;其次,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第三,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思想品德、性格意志、态度、价值观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实现课程设置的整合性

首先表现为课程结构的整合性:实现学科领域的综合,即在一门学科中提倡综合的生活体验、经验和能力,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有机联系;新设综合学科,主要是一般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课.其次表现为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强调把学生的生活、个人知识与直接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的内容;把当代生活作为课程的内容,让学习与生活产生紧密的联系;关注科学、文化的最新发展,例如最新的观念、信息技术等.

(3)关注实施过程与科学评价

课程改革不再仅仅是重视设计与编制,而是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了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及相关反馈与评价上.《纲要》认为,“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所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强调研究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同时强调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及教师角色的转变,课程由特定知识的载体转变成注重发展的过程.在强调实施的同时,改变课程的评价观.《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同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具体表现为: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建立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协商关系等.

(4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

在课程管理、教材编写与管理等方面通过制定有利于激发地方积极性的有关政策,实现课程管理权限的下放;同时,以“渐进性”作为重要策略,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建立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模式,明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的课程管理职责;并且,在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基础上,重视校本课程的研制与开发.

2012 华南师范大学914小学教育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技能

  (1)定义:技能是活动方式或动作方式。主体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练习形成的对待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是行为和认知活动的结合。技能属于知识范畴。在认知主义广义的知识观中,动作技能、智慧技能和认知程序性策略被认为是不同形式的知识,将知识、技能和策略都统一在知识范畴中。

(2)特点:①技能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后天习得的。外显的动作技能和内隐的心智技能都可以用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技能的发展和提高是一个面向目标不断熟练化的过程。因此,人的技能培养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贯彻人的终身。②技能与知识密不可分。知识带有和无的性质,技能则以熟练和不熟练来衡量。在知识并不直接转化为能力,技能就成为联络知识和能力的桥梁。

(3)分类:基本技能:作为发展更深度技能的必要基本技能。例如,读写能力、计算能力。一般性技能:包括问题解决、团队合作以及增进个人学习与表现的能力。职业技能:能够帮助达成某职业任务的技术性技能。  

2、教学环境

(1)定义:教学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各种客观条件的综合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教学环境就是教育环境,狭义上,教学环境限定于学校教学活动,教学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学环境是指那些与教学有关,影响教学,并通过教学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所有因素。

(2)特点:教育性,可控性,纯化性,开放性。

(3)分类::物理环境:设施环境、自然环境、时空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环境:1. 班风与课堂气氛,情感环境与师生关系。

3、小学教育内容

(1)定义:小学教育内容是指为实现小学教育目标,经选择而纳入小学教育活动过程的

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世界观等文化总体。

(2)选择标准:社会发展需要,个人发展需要和文化发展需要。

(3)构成:从人的发展结构看,德智体美劳,从社会结构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宗教。

4、校园文化

(1)定义: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2)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3)功能: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军训、理论探讨,学术报告,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4)任务: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在这里,首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5)作用:1、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3、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4、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5、学习共同体

(1)定义: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学生同时在一个教室中参与教学活动,彼此之间可以很容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学习共同体,比如一个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都可能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

(2)特征:1、行为主体性。2、系统开放性。3、成员组织性。4、目标整体性5、活动整一致性。

(3)功能:1、建立学习共同体是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需要的重要途径,2,学习者与辅导者进行交流,同时又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学习者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看到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而这又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想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理解和思路。

二、简答

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2、教育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

(1)引言,在引言部分应简要讲明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方法与步骤,主要是教育调查报告中所要采取的方法与具体实施步骤。

(3)材料分析,材料分析包括用来对比或说明现象结构的背景材料、其他调查材料、典型调查材料以及文献资料。

(4)总结,总结包括结论,预测,建议和对调查的估价。

(5)附录,附录包括各种调查表格或问卷、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调查报告不一定都有附录。

3、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学期开始,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的重点,安排好各项工作。

②了解和研究学生。研究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才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生活环境等。掌握学生集体的发展情况、干部情况、班风、主流与倾向等,为自己和其他教师的工作提供依据。

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协调班内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互通情况,统一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制订课堂常规,建立批评表扬和学生学习手册等制度,共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掌握学习方法。

④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要配合有关教师开展好课内外体育活动。

⑤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其他公益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关心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⑥领导班委会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好班委会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⑦依靠并指导共青团、少先队做好工作。既要尊重团队组织的独立性,又要充分发挥它们的组织作用,使团队组织成为班集体的核心。

⑧作好家长工作。通过家庭访问、书面联系、家长座谈会等,使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与学校的要求协调一致。对家长不适当的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

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和校外活动。作好操行评定工作。

⑩处理班里的日常工作。如批准学生请假、安排值日、检查课堂常规、审查班级日志、组织早操和课间操等。

4、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它要求教师应努力学习,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角度讲,它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决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学生既不是教师的四肢,可以由教师随意支配;也不是泥土或石膏,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做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抗拒。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三,学生是责权主体。从法律、伦理角度看,在现代社会,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是一个法律上的责权主体。同时,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也是伦理上的责权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视学生为责权主体的观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的教育关系的基本前提。强化这一观念,是时代的要求。 

5、当代小学教师角色定位

第一、学生的关怀者。在小学,教师需要适时用目光、笑容等各种体态语言和谈心、赠言、活动等多种方式向儿童传递关怀的信息,需要适时发展学生的亲社会情感,并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教师不仅要关怀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关怀他们的情绪感受、情感体验,并且教师作为关怀者的出发点是尊重,它建立在相互平等、协商和对话的关系上,作为关怀者的教师不仅需要诉诸情感,而且需要诉诸理智。关怀者必须在真正了解对方的基础上给予有分寸的关怀,而且应该使对方确实感受到这一关怀,进而从关怀中受益。第二、知识的传授者。学校是以知识的传授和传播为 核心和基础,当代小学教师的基本角色定位也必然是知识的传授者。知识,当代小学教师需要冲破传统知识观的束缚,树立起新的知识观。当代新的知识观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以符号形式呈现的显性知识,也包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既包括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也包括如何做的程序性知识,还包括具有填空作用的策略性知识。第三、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着眼的并不是日复一日的拉纤,而是如何让学生依靠自己的思维等来完成学习活动。在这个意义上,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者。教师成为领导者之后,他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着重点不再仅仅是把自己的想法、把已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更多的考虑如何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如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并实现发展。第四、课程的开发者。课程管理体质的改革、赋予了当代小学教师课程开发者的角色。这一角色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1、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的再开发,可称为校本的课程开发。即小学教师需要根据学校的具体状况、教学的实际情景、学生的真实需要等,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创造性加工和改造。2、校本课程的开发,即在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预留的课程空间内,小学教师完全自主的课程开发。,小学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也意味着需要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方方面面的状况、倾向与问题,设计并实施相应的微型课程。第五、教学的组织者,当代小学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指教师能够对教学进行专业化的计划、设计、组织和实施,从而使课程内容顺利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经验。就教学活动设计来说,教师需要分析教学背景,确定教学目标,开发课程资源,选用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过程等。第六、团队的领导者,当代小学教育的逐渐民主化,使小学教师成为学校中团队的领导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班级的领导者,作为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的小学教师被称为班主任,班主任需要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各方面状况,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需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同时,需要认真评定学生的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此外,还要积极与其他教职员、家长进行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以此同时,班主任还要对自己身为少先队的中队辅导员这一角色定位提高重视。2、科组等学校组织的领导者。,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智慧高超的小学教师担任学校的科组长或年级组长,系统组织集体备课、科组教研等活动,由于科组教师快速有效地成长。3、合作项目的领导者,典型的表现为与大学教育院系的合作,通常称为院校协作,通过院校协作,小学引进智慧,大学亲近实践,共同研究课题,突破难题,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策略和技巧。目前,各类合作项目日益增多,小学教师在其中扮演的领导者角色也日渐鲜明。第七、教育的研究者。因为现代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存在许多的未知领域需要探索,因此,教师就要成为这些问题的研究者,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建构和创造教育的智慧。探索,小学教师成为教育的研究者,也意味着要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获得更合理的教育教学实践,增强教育实践能力和自我超越能力。第八、终身的学习者。当代社会的几句急剧变迁,更要求小学教师成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以促进其专业的终身发展。他们的学习,需要的主要不是课目定向的学习活动,而是以课目教育教学实践为中心或者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活动。第九、文化的创造者,教育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创造文化的手段。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教育充分发挥其创造文化的作用。这一作用的发挥,教师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学生。如果创新萌芽在小学就被扼杀,学生很可能成为因循守旧之人,如果创新倾向在小学就受到关注和培育,学生很可能成为勇于创新之人,可见,小学教师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之大,不可忽视。2、创造新的教育文化。新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思想的提出与践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创造。

三、论述

1、小学教育内容的特点

(1)小学教育内容具有基础性,小学教育本身就属于基础教育,所以,自然而然,他的内容也具有基础性,小学教育的内容相对于中学,大学乃至研究生所学习的内容表现出鲜明的基础性的特征,因为在小学,小学生所学习到的都是基础性的知识,是为学生以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奠定一个基础的,所以说小学教育内容是具有基础性的。

(2)小学教育内容具有全民性,那么所谓的全民性是指小学教育本身就是指向所有适龄的小学生的,所以,小学教育的内容也应该是适应所有适龄儿童的,是在他们可以接受知识的能力范围之内的,所以,小学教育内容也是指向全民的,是具有全民性的特征的。

(3)小学教育内容具有全面性,相对来说,小学教育是处于正在打基础的阶段,我们在儿童还未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人的时候,就应该努力要促进他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那么培养小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则必然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内容也应该是具有全面性,包括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等诸多方面。

(4)小学教育内容具有启蒙性,我们常把小学教育称之为启蒙教育,那么,这句话其实就反映出了小学教育是具有启蒙性的。那么随之,小学教育的内容也必然具有启蒙性。主要表现为在思想品德方面表现出启蒙性,在学习知识方面表现出启蒙性,在身体素质方面表现出启蒙性。比如说,思想品德方面,主要是通过开设专门的思想品德课程,通过教师的启蒙,让学生认识思想品德的重要性,进而成为思想品德良好的人,在学习知识方面,主要表现我们上课的教材,他不同于中学的教材,他往往是生动而形象的,是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的,在身体素质方面,其实也就是专门开设体育课,让学生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并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教育模式相对落后。虽然我国已经实施素质教育很多年了,但实际上主要还是应试教育。当前虽然大多数的小学教师及领导都认识到素质教育是关系到青少年各方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也知道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而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有效办法。所以他们都想从学生的素质教育抓起。但到现在,很多的学校只有口号却没有具体的实施。没有具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及考核方法,所以导致各学校的教师及领导无法进行实施操作。大部分的学校的素质教育只能摸索进行;而没有考核的标准,便不能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正确的评价。这些现状导致了,想抓素质教育的学校领导和教师,也因茫无头绪而无法进行素质教育;本来就不被重视的素质教育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因无约束力,自然不会去进行素质教育。而应试教育在我国的实施时间之长早已深入人心,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未脱离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仍没有得到大多数的人所认可。 

 (2)经济发展水平的地方差异导致各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从沿海往内地发展,先富带动后富,从而导致了我国各地方的发展极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相对密集,经济发达,民族相对单一,各种教育基础设备完善,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地形多样复杂,而且民族复杂,所以导致了教育发展的落后,在我国的贫困人口2500万人中,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地区。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也变得势在必得。 

 (3)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存在缺陷和隐患。从改革开放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家庭成员的结构跟七十年代相比,独生子女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并且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的孩子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体会不到生活的艰辛,从而导致生活中不能自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父母的教育,而不在于孩子自身。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法否认的,但爱表达方式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就不得不考虑。同时还有许多的问题也不可忽略,例如父母双亲高节奏的工作习惯,与孩子缺少交流引起的自闭症;或以金钱、物质利益来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和上进心。这些都可能为以后孩子的健康成长埋下不安全的生活陷患。 

(4)社会发展变化导致的许多不良习惯和作风,对学生产生许多不良影响。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开放导致了许多的观念缺乏,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事业也是日益的国际化,过去的生活习惯受到许多的挑战,改革开放的发展,各种思想观念不断地涌入我国,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也进入了中国,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小,对社会发展中的存在的美学辨别能力和价值观念不明确,如果教师和家长不以正确的引导,那么在学校中的许多的消极影响因素,将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一世。 

3、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1)定义: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这一原则要做到: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善于质疑,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指明所学知识的价值,以激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并进一步陪养学生对真知的探索和追求;二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强调学生的学习责任,培养学生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

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善于思考,教学生学会学习。启发的关键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向纵深发展。一、提出少而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并给学生时间,然后因势利导,使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二、启发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并结合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学会思考;引导学生亲自观察、动手操作,在多种教学实践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扬教学民主。这是启发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2013 华南师范大学914小学教育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班主任

(1)定义:班级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2)角色:(一)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二)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教育者(三)班主任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四)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长、社区的桥梁 

2、人的全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2)1)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从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手段和途径。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即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②西方思想家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观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和谐教育"。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泛智教育的理想,希望所有的人都受到完善的教育,使之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就是促进人的自然天性,即自由、理性和善良的全面发展。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倡导教育应以善良意志、理性、自由及人的一切潜在能力的和谐发展为宗旨。

2)全面发展教育是诸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把人的基本素质分解为诸多要素,即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

3、隐性课程

(1)定义:隐性课程是学校通过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教育文化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学术的与非学术的教育经验,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2)特点: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3)作用:1、促进课程研究发展的功能2、促进个性品质发展的功能3、激发学生学习动机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5、其他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和社会控制功能

4、教育国际

(1)定义:所谓的教育国际化就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而且要适应国际间产业分工、贸易互补等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

(2)核心或者本质,说到底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想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众所周知,在知识经济日益显现的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3)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5、教育模式

(1)定义:教育模式是人们对教育进行有效实践而采取的一种教育策略的集合体系.其特点主要是体现出一定的程式,所谓教育模式是指课程观、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及其评价体系等的特定组合形式,即教育模式是由一定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内容及其进程和安排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特定组合方式。

(2)核心要素:1。符合教育规律2。直抵事物的本质3。相对稳定性

(3)网络模式:根据网络教育的形态和特征,划分为单一模式、双重模式和联盟模式。

2、简答

1、小学课外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同2011年简答题3

2、专家型教师的特征

(1)定义:专家型教师主要指在教育教学的某一方面(主要是学科教学或学术研究领域)有专长的教师。专家型教师首先应具备一般教师所具有的素质,同时专家型教师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要成为研究者,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上,而是自己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和探索。

(2)特征:1、学科知识深厚:明确学科的知识体系来龙去脉,明了学科概念、定理、定律得发生发展和内涵及外延。且知晓他们之间的关系。还具有优化本学科知识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学科的知识内容。还应该知道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2、具备高效的课堂管理的专长:能维持课堂教学任务的进行。能预防和迅速消除课堂不良行为,例如你在授课的时候学生出现溜号的现象如何在不影响正常的授课的情况下及时地纠正学生的溜号现象。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教学高效的进行。3、具备深厚的教授专长。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策略和教授的方法。具备计划、监控、控制、评价、应变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能把本学科的内容转化为可操作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并且效率应该是高效的。传授与接受的效率很高。4、具备诊断的能力。指能够获得关于全部学生或者个别学生的信息状况。包括学习要求、学习目标、学习能力、现有的学业水平、学生的强项与不足。5、具备自我反思的习惯。专家型教师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及时的反思然后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和方法。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调整中开展自己的工作。6、热爱自己的工作,具有钻研的精神,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能和学生很好的沟通交流。

3、怎样组织小学生合作学习

首先,要回答下书上257页的内容。

(1)定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仅从表现形式上看,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结为学习伙伴,互相帮助,以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合作学习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可从不同层面加以认识。从学生的角度看,它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与个体学习相对应;从教师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教学理论,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技能。

(2)如何做:

(一)建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从合作学习的概念中可见,合作学习对小组成员的构成是有一定要求的,而不是几个学生的随意组合。教师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仔细观察、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学生的个性、成绩、能力、思维特点等多个方面,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之后,要注意收集小组成员的“磨合”信息,并酌情做出调整。这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

(二)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应合理分工,明确各角色的职责,使主持、记录、把握主题(讨论跑题时负责把话题引回主题)、汇报、记时等各有所属,人人有“事”干,以便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作用。

1.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

除合理分工外,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这些习惯包括:

(1)独立思考——没有每个个体的独立思考,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成果;

(2)积极参与——没有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合作学习就可能成为强势学生的“观点发布会”;

(3)踊跃发言,认真倾听——不仅每个人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能够倾听、尊重别人意见,有效接纳别人见解。讨论中对不同观点可以质疑和争辩,但不能讥讽和嘲笑。若小组成员间、小组之间不会倾听,自说自话,不仅难以求同存异,形成共识,合作学习所重视的思维碰撞和经验共享就无法实现;

(4)始终关注任务,而远离主题——无论陈述和辩论,合作学习都应围绕主题任务进行,而不应游离于主题之外。为此,每个成员都应是主动的提醒者。

(5)明确个人分工和职责——对于事先的分工,学生一旦接受,就应铭记并尽责。

(6)遵守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若无人遵守,合作学习对于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和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就无从谈起。

2.培训指导学生的合作技能

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教师应是学生合作技能的培训者和指导者。合作技能包括:

(1)倾听——在同伴陈述时能礼貌倾听不随意打断。

(2)说明——能简洁、条理、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求助——有困惑、困难时能礼貌地寻求帮助。

(4)反思——能理性地审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及其产生的结果。

(5)自控——能顾全大局、遵守规则、约束自己。

(6)帮助——能体谅他人,想对方所想,急对方所急,在同伴需要时施以援手。

(7)支持——为同伴的观点、行为提供情感上、论据上、行动上的支持。

(8)说服——以道理、事实服人而不是强词夺理。

(9)建议——为求得问题的解决和改进,能在认真听取别人意见、观点的基础上贡献自己的意见、想法、策略。

(10)协调——能在不同想法、观点间进行协商、调解、沟通以达成共识。

这些技能和细节看似简单,却决定着合作学习的成效,并对学生的规则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关注扶持弱势学生

(1)布置任务时照顾到弱势学生

(2)在组内形成主动扶持差生的氛围

(3)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合作学习中要使每个学生倾力投入,教师要以平等一员的身份参与其中,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对“异类”的观点可以组织小组或全班学生讨论、争论甚至是辩论,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轻易否决或不屑一顾。

(四)提供合理的合作学习时间

教师应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现场的进展情况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合作学习时间。

(五)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并非课堂教学中的任何时候都适宜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它需要一定的情境、时机。

(六)合理地设计合作任务

适宜采用合作的方式完成的学习内容可以是某个课堂具体问题的解决,可以是课题式学习,可以是实验设计,可以是某个阅读材料的理解等等。无论是哪类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合作进行时,合适的任务(或课题)应具备以下的特征:

1.学生不能马上解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学生通过群体的努力应该基本能够获得问题的解决,而对于个体而言,应是可以有些粗浅的想法,是可以起步的

3.有利于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4.具有多样的解决方式

5.有利于用语言进行表述、交流

(七)合理调控合作过程,加强学习指导

合作学习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承担好组织者的职责。首先,应向学生说明合作的内容和要求;其次,在学生进入合作之前,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第三,及时了解合作的进展、讨论的焦点和认知的难点;第四,要合理调控合作过程。

(八)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学生在小组内的讨论是一种交流,各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也是一种交流,而且是更大范围的交流,它使学生有机会了解到本组同学以外的观点,这对于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认识无疑是有益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并给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结果的机会。

4、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更加构成了知识的无限丰富与急遽增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转而注重培养学生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于是,配合课程功能的转变,评价的功能也发生着根本性转变,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评价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换言之,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以往的教师评价主要是关注教师已有的工作业绩是否达标,同样体现出重检查、甄别、选拔、评优的功能,而在如何促进教师发展方面作用有限。因此,时代的发展向课程评价的功能提出挑战,评价不只是进行甄别、选拔,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这一点已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认同。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即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学业成就曾经是考查学生发展、教师业绩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于是全球都在进行关于“教育与人”的大讨论,学业成就作为评价单一指标的局限突显出来。在关注学业成就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于是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这一点也已逐渐在世界各国获得认同。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即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对科学的顶礼膜拜,使人盲目认为量化就是客观、科学、严谨的代名词,于是追求客观化、量化曾经是各国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但在今天,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则表现出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特点,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丰富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被泯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而且,对于教育而言,量化的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也简单化了或只是评价了简单的教育现象,事实上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质性评价的方法则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受到欢迎,成为近30年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需要强调的是,质性评价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的评价,它常常与量化的评价结果整合应用。因此,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教师的发展状况。

四、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一改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评价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在以往被动地接受评价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扮演的基本上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被评价者对于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对于评价本身更是拒绝大于欢迎,或者处于“例行公事”的被动状态。与此相比,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并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进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都被摈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反而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近年来,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地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也只有在关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质性评价方法的发展为这种过程式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注重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成为世界各国评价发展的又一大特点。

5、促进小学生知识和技能迁移应注意什么

 一、理解学科知识,夯实迁移基础

  实现知识迁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对课程一般原则的理解和概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推论的理解,要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新学知识,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学生原有知识是否能够满足新知识的学习要求,如果学生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尚有困难,那么教师就需要及时给予知识的补充,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了解,只有将知识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原则相结合,才能做到真正的迁移。

  教师想促进学生学习迁移,首要的任务是抓好、抓牢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典型例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和应用机会,使学生真正掌握基本概念、应用原则和基本方法,才能真正实现知识迁移。

  二、加强新旧知识联系,实现迁移通畅

奥苏伯尔认为知识迁移就是,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由此可见,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基础所在,没有认知,知识迁移将无从谈起。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的这一过程中,关联点是重中之重,只有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学生才能将知识进行迁移。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对过往知识进行总结温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自觉地建立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类比促迁移,抓训练攻难点”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以旧学新”,突破难点,掌握新知识,达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三、注重知识同化调整,提高迁移水平

知识的认知结构是在学习的不断深入下扩大、深化和发展的,当新知识不易被学生掌握时,就要对原有知识进行改组,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不断提高迁移水平。

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完成知识迁移与实际的契合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必须要合理的探究情境,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情境探究成为教学中的一个新亮点。教学情境的探究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它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同时借助研究,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实现思维的拓展,思维的拓展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以一定的教学探究情境为载体,学生更容易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解题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在联系的思考和运用,便能达到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探究过程中既要符合学生兴趣又要与所学知识紧密相连。

总之,要创造符合小学生发展的知识,技能的提高始终不能放松。教师应在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具的基础上,注重夯实足额生的学习基础,糅合知识、技能与生活间的联系。

三、论述

1、教师资格应具备哪些条件?你对教师聘任制度是怎样理解?

(1)教师资格条件:1.中国公民;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遵守教师职业道德;4.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5.有教育教学能力。

思想品德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能力

1.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2.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并取得相应等次《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经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在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2)定义:教师聘任制度是指学校和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需要设置工作岗位,以签订聘任合同的方式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作用制度。其具体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教师聘任制度应当以双方平等自愿为原则。

第二,聘任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教师聘任制也是教师分配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就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在分配上打破平均主义,按照工作实绩拉开差距。教师受聘后,领取与其职务相应的工资,职务发生变化后,工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期满后,双方可以根据合作的程度决定是否继续应聘或续聘。

(3)原则:1、校长负责原则。 2、部门协作的原则。 3、按编聘用的原则。4、资格准入原则。 5、竞争择优原则

2、结合教学实际,说明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第一、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先决条件。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产生一种不断渴望新知识的强烈渴望,全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是实现主动学习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学习是要有目标的,当学生明确了目标后。通过不断的思考。动手实践,再思考,再实践来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一个好的学习目标,会更有效的引导学生去努力探究。学生真正动了起来,思维活了起来,学生就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根据确定的学习目标进行合作性的学习探究,这样带着目标去学习,他们合作的意识也被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第三、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1 教会学生倾听。要让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

2 教会学生思考。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

3 教会学生表达。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

4 教会学生质疑。要学生不盲从所谓的优等生,就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观点、重点及错误,大胆提出疑问要求解释。

5 教会学生组织。每次小组合作学习都要选定“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组织合作内容的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组织好纪律。

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四种好习惯。

1 预习的习惯。

2 复习的习惯。

3 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4 勤于思考的习惯。

3、结合实际,论述当前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的意义,并阐述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

(1)德育与智育,1、德育主导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的统一整体中,德育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成分。德育引导着智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社会价值的高低,主导着智育的潜力和方向。2、德育促进智育,一是德育所培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思想基础。二是德育为智育提供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三是德育为智育提供了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支持。3,德育承载智育。德育必须寓于智育之中,智育是德育的条件和基础,是德育实践的重要渠道、途径和手段,是德育的载体。4、智育融合德育,德育与智育尽管各有特定的含义和内容,各有各的任务与功能,但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德育与智育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2)德育与体育,学校体育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以及各种不同项目的特点和要求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体育活动形式的特殊性和学生心理特征的共性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打下基础,学校体育活动多以集体为单位,而且学生都乐于参加集体活动。

(3)德育与美育,德育主要是对人们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解决人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体现着“善”的要求。他能使人们分清善恶,偏重于说理,并要求人们用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而美育主要靠美的形象打动人,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以美引善,使人在榜样的影响下实现道德教育,使人乐善好为。虽然美不就是善,但它离不开善, 善是美的灵魂,美的事物从本质上讲应该是善的,正因为美中包含善,所以历来重视德育的人也都重视美育,是人在对美的追求中,明确美恶,振奋精神,归心向善,从中接受道德教育。正因如此,美育在道德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今天,面对经济的发展与道德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不能同步的现实,美育的这一职能显得更为重要。

(4)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者为教育缺一不可之物,四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5)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的意义:1、德育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2、德育能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3、德育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其个性发展。4、德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之一

2014 华南师范大学914小学教育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习共同体

同12年名词解释5

2、小学校本课程

(1)定义: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2)指导思想:以生活为基础,以人文素养培养为中心,以开放为原则

3、小学生学习习惯

(1)定义:第一,从学习理论上将学习的过程理解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即学习习惯说,其代表人物是华生,其主要观点是学习的过程就是习惯形成的过程,人的各种行为不外是肢体的习惯、言语的习惯与脏腑的习惯,理论依据是刺激-反应说。第二,将学习习惯理解为学习的习惯,即学生所形成的关于学习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也就是学生在一定社会活动中(提出是学习活动中)所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

(2)特点:后天养成,固定化,自动化,情感依赖

(3)作用: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3、有利于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4、小学学习环境

(1)定义:学习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小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

(2)内涵:1.学习环境最基本的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2.学习环境是一种支持性的条件;3.学习环境是为了促进学习者更好的开展学习活动而创设的;4.学习环境是一种学习空间,包括物质空间、活动空间、心理空间;5.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密不可分,是一种动态概念,而非静态的。它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其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6.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处于主动地位,由学习者自己控制学习;7.学习环境需要各种信息资源、认知工具、教师、学生等因素的支持;8.学习环境可以支持自主、探究、协作或问题解决等类型的学习。

5、表现性评估

(1)定义:对学生所学的执行行为或者作品的评估被称之为表现性评估(有时又叫行为评估、选择性评估、原评估等)。它能考察学生在真实环境里的所作所为。

(2)特征:具有明确的目的,确定行为的标准,创设观察的环境,评判行为的优劣。

二、简答

1、小学教育的特征。

1、儿童化。应该善于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善于将教育的内容儿童化,采取儿童化的教育方法,将教育内化为儿童的自我教育。

(2)、自动化。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当辅导员的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要引导学生自动化,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理解。

(3)、个性化。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发现是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现代教育观点,要鼓励学生冒尖,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己。让孩子们学会表现自我,就是鼓励他们把四肢五官调动起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地点、条件充分表现。强调个性化,要注重“创造”,要创造性地工作,进行创造性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创造

(4)、艺术化。一是语言的运用。把自己的思想准确地传达给孩子,根据不同的场合组织自己的语言,说话注意语气、语调等等。二是气氛的组织。鲜红的旗帜,响亮的鼓号,整齐的队伍,庄严的仪式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艺术,有了好的气氛能增强教育效果。三是情景的利用。

2、有效达成小学教育目标的途径

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整合

(一)对全面发展的常见误解 

常见误解之一:全面发展会压抑个性;常见误解之二:全面发展没有实际价值。然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全面发展”作为一种教育理想、追求和信念,包含着四个层面的内涵,即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

(三)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1.“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

2.“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动力。

二、理想目标对现实困境的超越

(一)迎合现实的惯性思维 

一些小学及其教师面临着客观存在的诸多难以左右的因素,迫于各种巨大压力,也出于自身生存发展的考虑,往往会采取“迎合”的态度,在学校和班级中实行应试教育,日久经年,应试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惯性思维。

(二)从“迎合”现实走向“超越”现实 

在多重外在压力下,小学教育面临着“迎合”现实或“超越”现实的选择。要超越现实,仅仅有超越的意愿是不够的,还必须能够对现实做出深刻的理性分析,积累起足够的知识与能力来破解难题,进而生成出超越现实的教育行动。

(1)形成超越的理性认识

(2)生成超越的知识与能力。具体来说,这至少有两点需要特别加以落实。第一,保证学生学业成就的教育教学方法必须是合理、有效的。第二,在保证学生学业成就的基础上,需要落实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三、外在目标到内在理念的转化

(一)目标的两种存在形态 

一是“外在目标”形态,或称“公共目标”形态,是脱离产生主体、借助于语言和文本等载体在公共领域得以传播、为某类群体或整个人类所共享的小学教育目标。

二是“内在理念”形态,或称“个人目标”形态,指贮存于小学教师个人头脑中、为个人所享有和认可的小学教育目标,是个人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对小学教育形成的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等的抽象概括,它代表着教师所向往与追求的“好”的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内在理念”的确立 

小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种策略来逐渐确立自己的内在理念。一般而言,“阅读经典教育著作”“提升自觉自为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善于提炼、总结和升华理念”是较为有效的策略。

3、小学生的入学特征

),六大要素。六大要素包括家庭环境、已有知识、认知风格、志向与期望、学习动机、学习情绪与情感

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又包括物理环境、家教风气、父母参与、认知刺激与学业帮助以及父母信念与态度。物理环境是指本身家庭条件好坏,这是一种物质条件。家教风气是指家庭的整个的风气是好还是坏,父母参与是指父母是否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的过程中,认知刺激与学业帮助是指家庭是否在孩子认知的过程中,给予他适当的刺激,以促进其认识发展,学业帮助是指家长是否能够在学业这方面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帮助。最后,父母信念与态度,父母信念其实就是一种父母对孩子的期待,父母的态度其实就是指父母对孩子的发展所持有的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态度。

2,已有知识,分广义和狭义来讲,广义上,已有知识包括个体先前习得的各类知识、技能与能力,他们对一个或一套具体任务的学习来说是基础性的,狭义上,已有知识仅包括个体先前习得的各类知识。其中已有知识中的具体课目领域知识,最大限度的影响着学习。

3、认知风格,认知风格是指在感知、记忆、思考、问题解决与反思等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贯和持久的倾向性。包括场依赖与场独立认知、复杂与简单认知、聚焦与非聚焦扫描、广阔与狭隘聚类、水平性与深刻性,收敛与发散等类型。

4、志向与期望,志向与期望是指学习者态度与行为中广受关注的主题,一般指称一种准备性,指准备通过行动达到的目标。虽然学者对学生的志向与期望的解释不通,比如说有的人提出志向与期望表现了学生对已有社会条件下可欲的和可能的目标的现实评估,有人则指出志向与期望反映了父母灌输的价值观,是传递给学生的“文化资本”的一部分。但是,总的来说认清、激发或强化学生的志向与期望,可以有效地优化其学习态度,促进其学习动机,进而提升其学习成就。5、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能直接激起、调节、维持或停止学习活动的动力,它是学习及其结果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其次,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人格特征的影响,也受学习任务的内容与难度以及教师的教育行为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等的影响。最后,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认清、辨明各个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能够有效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动机,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6、学习情绪与情感,学习情绪与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状态,不论是消极还是积极。此外,学习情绪与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并影响其后续的学习态度与行为。

(二),两类状态。分为入学准备不足和入学准备充分。首先,入学准备不足的定义:入学准备不足是指小学生入学时,在家庭环境、已有知识、认知风格、志向与期望、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情绪与情感等所有要素或某些要素上,未能达到开始正规小学教育所要求的水平。其次对入学准备不足的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干预,分为三种。1、及早发现入学准备状态不足的儿童并在学前阶段开展提前干预。例如开展早期教育。2、通过入学筛选测验发现准备状态不足的儿童并在入学后予以补救训练。比如美国采取的阅读补助项目。3、在儿童入学后,小学教师通过日常观察发现准备状态不足的儿童,并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予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补救。入学准备充分定义,是指小学生入学时,在家庭环境、已有知识、认知风格、志向与期望、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情绪与情感等所有要素上,都达到开始正规小学教育所要求的水平。

4、我国小学教育制度的创建历程

(1)我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1、官学教育系统:我国古代的官学教育系统萌芽于商朝和西周时期,兴盛于汉,完备于唐,宋以后基本沿用唐制,元时开始衰落,明清时期则基本沦为科举的附庸。

2、私学教育系统:私学的出现比官学要稍晚一些,先秦时期,私学兴起,百家争鸣。秦废私学,汉时复兴,此后,私学一直成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一大景观。3、书院教育系统,书院始于唐代,原为藏书、校书或私人治学、隐居之地,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教学组织。兴于宋朝,1901年,清政府改书院为学堂。

(2)我国近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1、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该学制将学校系统分为三段七级。儿童7岁入学至通儒院毕业,共计26个学年。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是“中学西用”的产物。

3、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初等教育6年,分为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两段,分别为4年和2年,中学教育也分为两段,初级和高级各3年。高等教育4到6年,其中大学4到6年,大学院为研究之所,学习年限不限。

4、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建立了新学制

5、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3、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2)切实普及义务教育(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三、论述

1、小学教育活动的构成

1、小学体育活动

(一)注重体育游戏 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活动需要注重与游戏相结合。

(二)注重养护 小学体育活动主要是为强身健体而开展的,因而,注重养护是非常必要的。

(三)注重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体育锻炼习惯,是个体在长期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愉悦情感的、自身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稳定的行为定势。

二、小学德育活动

(一)突出基本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培养

 人有道德,才能享受精神的丰富、信念的坚定和心灵的安宁所带来的人生幸福感。同时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要在行为中表现出来,良好行为带来的积极效果也会给予道德主体以积极强化,进而促进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突出价值观的培养

 价值观是人的精神内核,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学生才能获得学习与生活的价值感,才能形成真正合乎道德的自觉行为。

(三)突出理想的培养

 教育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善的人为己任,就需要关注人的理想,关注儿童理想的形成与发展。

(四)突出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儿童的道德发展逐渐由以他律为主转向以自律为主,他律和自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无他律的自律,也没有无自律的他律。在德育活动中,要将他律和自律有机结合起来。

三、小学智育活动

(一)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

 在小学智育活动中,需要充分吸取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分类的学说,充分吸取其它一些有用的心理学学说,从而更好地让小学生掌握社会历史文化中的基础知识并形成相应的基本技能。

(二)注重经验的转化

 个体只有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才能把人类的智慧和人类的认识方法内化为自身的东西,从而促进自我的智力和能力发展;而智力的发展和认识方法的掌握又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的条件与动力。因而,需要重视儿童的“学习经验”,解决好“成人经验”向“儿童经验”转化的问题。

(三)注重知识与经验的意义建构

 小学智育活动虽然强调小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但这些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进行主动地建构。

(四)注重智力的训练与开发 在小学智育活动中,首先要明白智力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其次,教师应注意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与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中,实现智力的发展。再次,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进行智力训练与开发。

四、小学教育活动的综合性

在小学教育中,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类活动之外,还有美育、劳动与信息技术教育等活动。由于目前各种教育活动的割裂问题,出现了“非德育工作者”不管“德育”,将“智育”等同于“教学”等多种不良现象。对此需要强调小学教育活动的“综合渗透性”,需要确立小学教育活动的“综合渗透观”。

2、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多种类型,(1)七类型论,代表人物:舒尔曼。主要包括以下七种类型。1、课目知识,包括所教课目的具体概念、规则、原理及其之间的联系。既包括是什么的知识,也包括为什么是这样的知识,是什么的知识其实就是指陈述性知识。2、通用教育学知识,指不依赖特定课目内容的班级管理与组织的一般性原则和策略。3、课程知识是指精熟教学材料和教学计划等。就是指教师所具有的对教学材料就比如说教科书的相关知识。4、课目教育学知识,课目教育学知识是由课目知识、通用教育学知识以及教育实践知识与整合转化而成,是对教学法、学科内容、学习特征和学习情境等四个构成因素的综合理解,是处于连续的发展过程中。5、学生及其特征的知识,包括个体发展与个体差异方面的知识。比如说学生的个体发展呈现出良好的趋势,那么我们教师在这时就要学会运用相关的学生特征知识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6、教育情境的知识,包括小组或班级活动的状况,学区管理与经费,社区与地域文化等特点。,这里的教育情境其实就是指教育所处的环境和情境。7、有关教育宗旨、目标、价值以及他们的哲学与历史基础的知识,(2)、四类型论,代表人物,格拉斯曼。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通用教育学知识,2、课目主题知识。包括所教课目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高深知识。相对于舒尔曼的课目知识,它更注重课目的主题的知识。3、 课目教育学知识4、情境知识。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学校背景,社会背景和地方背景。第三、三类型论,这个三类型论由我国所划分的,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课目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品德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

(二)必备知识。必备知识包括课目知识和课目教育学知识。

3、小学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取向

发展性的小学教育评价,指评价主体以促进小学教育良好发展为目的而对小学教育所进行的评价。它是对甄别性评价扬弃式的超越。

(一)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理 

1、评价目的:促进发展

2.评价方向:面向未来

3.评价对象:注重全面性

4.评价主体:倡导多元性

5.评价方法:主张综合性

6.评价指标:强调弹性化

7.评价关系:追求平等协商

8.评价结果:重视共同认同

(二)发展性评价的实践开发 

1.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

2.开发评价技巧

2015 华南师范大学914小学教育考研真题及答案

1、名词解释

1、小学生

(1)定义,小学生是指运用专门时间在特定的小学学校里从事专门学习活动的年龄在6-12岁的人。(2)地位,小学生是小学教育的主体和中心,而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则是小学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基本依据。(3)构成,小学生的构成主要按两个方面来进行划分,一是按学习阶段进行划分,小学生可划分为低年段学生即1-2年级的学生,中年段学生即3-4年级的学生,高年段学生即5-6年级的学生。二是按学习水平进行划分,小学生可划分为学习困难生、学习中等生、学习优等生,(4),特点,分为好新、好胜、好动、好学。

2、显性课程

(1)定义: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官方课程,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与隐性课程相对。

(2)特征:计划性

(3)具体内容:列入教学计划的学科,也就是各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学科课程分门别类地把不同领域的人类文化知识系统地组织起来,在学校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课程结构的主体,是培养人才的主要依据。

3、隐性课程

同13年名词解释3

4、诊断性评价

(1)定义: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实施时间,一般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时候。

(2)作用:一则,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二则,适当安置学生

(3)目的: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设计出可以满足不同起点水平和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所需的教学方案,并分别将学生置于最有益的教学程序中。

5、形成性评价

(1)定义: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

(2)原则:1、科学性原则2、导向性原则3、多元化原则4、激励性原则5、情感原则6、可行性原则。

(3)过程:1、自评2、专家评价3、一对一评价4、小组评价5、实地评价6、进行中的评价

2、简答

1、小学教育目标的特点

(1)小学教育目标的定义,是指小学教育应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

(2)特点:一、全面性,与中学教育目标的分流性和大学教育目标的专业性不同,小学教育目标表现为鲜明的全面性特点。小学教育目标旨在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养育身心,以实现小学生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在体质发展方面,要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的健康生长发育,增强小学生的体质,并使小学生掌握初步的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在品德发展方面,要促使小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建立良好的价值观,树立起值得追求并可能实现的理想。在智力方面,要让小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个体性,三、升学性,四、基础性,基础性是指小学教育的目标相对于中学、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处于一个基础的地位,他所制定的教育目标是为了以后中学,大学制定教育目标奠定一个基础的,所以,相对来讲,小学教育目标更注重对学生提出一些基础的要求与目标,让学生能够容易达到。

2、西方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小学教育地位基础化 

小学教育地位的基础化,一方面表现为:小学教育为儿童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奠基。小学教育地位的基础化,另一方面表现为:承接传统初等教育的职能,结合当时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为广大平民阶层儿童进入社会适应近代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等准备。

(二)小学教育运行法制化 

随着资产阶级世俗国家政府的确立,小学教育的举办权也从教会的手中逐渐转移到世俗政府手中,小学教育成为一项公共事业。这种公立化,主要通过小学教育运行的法制化来强力推进。世界各国先后颁布了关于国家办学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

(三)小学教育对象普及化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小学教育对象迅速扩大到所有适龄儿童,不分出生的等级和男女的性别。教育对象普及化,成为近代西方各国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它极大地满足了各个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确立了受教育机会和权利平等的基本原则。

(四)小学教育内容世俗化 

基本的读写算技能与基本的科学与世俗知识,开始超越宗教知识的地位,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五)小学教育课程学科化 

传统的小学教育课程是一种艺术化的课程,但是,随着近代小学教育的发展,小学课程出现了学科化的趋势。具体来说,那时取得的课程成就主要有:第一,编写出教材。第二,形成了以“分科”为主要形式的课程体系。

3、了解小学生特征的有效策略

(一):确定学生特征指标,(1),六大要素。六大要素包括家庭环境、已有知识、认知风格、志向与期望、学习动机、学习情绪与情感。(2),两类状态。分为入学准备不足和入学准备充分。1、入学准备不足是指小学生入学时,在家庭环境、已有知识、认知风格、志向与期望、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情绪与情感等所有要素或某些要素上未能达到开始正规小学教育所要求的水平,2、入学准备充足是指小学生入学时,在家庭环境、已有知识、认知风格、志向与期望、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情绪与情感等所有要素上,都达到开始正规小学教育所要求的水平。

(二):入学前的资料搜集,包括,1、查看档案: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以及成长历程2、家访:可通过直接、电话、网络访问家长以深入了解学生3、访问前任教师:对极个别特殊的学生可选择访问前任教师以获取他的相关信息。4、搜集学生作品:学生的作品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性格,习惯,喜好等等,有利于老师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学生。

(三):入学后的日常调查,1、现场观察:通过上课、听课等方式观察并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2、平时交谈:不时地与学生进行一些话题轻松的交谈,学会聆听学生内心的想法。3、访问调查:直接、电话或网络访问家长对学生作更深入的了解。4、分析作品,通过分析学生作品来揣测学生的心理变化。

(四),形成学生特征概念图,在精心搜集、调查和分析学生三大类特征指标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明确归纳出每一个学生的具体特征,形成相应的概念图,进而提高教育教学上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学生特征概念图,可随学生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增删改变。

4、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

同上

5、理想目标对实现困境的超越

(一)迎合现实的惯性思维 

一些小学及其教师面临着客观存在的诸多难以左右的因素,迫于各种巨大压力,也出于自身生存发展的考虑,往往会采取“迎合”的态度,在学校和班级中实行应试教育,日久经年,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惯性思维。

(二)从“迎合”现实走向“超越”现实 

在多重外在压力下,小学教育面临着“迎合”现实或“超越”现实的选择。要超越现实,仅仅有超越的意愿是不够的,还必须能够对现实做出深刻的理性分析,积累起足够的知识与能力来破解难题,进而生成出超越现实的教育行动。

(1)形成超越的理性认识

(2)生成超越的知识与能力。具体来说,这至少有两点需要特别加以落实。第一,保证学生学业成就的教育教学方法必须是合理、有效的。第二,在保证学生学业成就的基础上,需要落实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三、论述

1、班级活动的研制策略

(一)根据学情提炼主题 

晨会班会等班级活动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要能切实起到教育学生的功能,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在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提炼出相应的活动主题。

(二)围绕主题巧拟内容

要让学生学习什么教育内容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设计这些内容,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和认可这些内容及其所承载的价值观念等,进而使外在的教育内容真正转化为学生的个体经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巧拟活动内容。

2、表现性评估或档案袋评估的优势

(1)表现性评估

(1)表现性评估的内涵 

表现性评估的发展,并非要取代表现性评价,而是针对表现性评价之不足加以弥补,通过研究和开发综合性的表现性评估与评价体系,以改善学生学习过程并藉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发展水平。

2表现性评估的优点

1、题目大多是关于真实世界生活的内容;

2、能够帮助学生创建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3、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

4、对学生的思考过程与学习方式等能做出恰当的评价,并能找出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因素。

(二)档案袋评估:

(1)档案袋评估内涵:学生在教师、同伴或家长的帮助下,手机自己的一系列作业成果并放入档案袋以呈现知识增长过程与结果,通常学生需要在档案袋中对自己选择的成果进行说明。

(2)档案袋评估的优点

1、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以自己的喜好对档案袋进行设计,有兴趣去做,是自己喜欢的就能做得认真,比教师布置作业要求他去做更有效。

2、档案袋里可包罗万象:学生既能把自己好的作文放进去,又能在学习中把自己认为好的素材放进去,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除此家长、教师、学生三者的积极参与,也有助于家长与教师的沟通。

3、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以前学生只是把作文当成是完成任务,个别学生敷衍了事,学生对教师认真的评语甚至看都不看,教师劳而无功,学生也不对教师提出的建议进行改正。而作文教学档案评价袋让学生有更多自主能动性,学生是认真完成的,对教师的评价能认真对待。

4、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好的作文可以相互交流互评,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分享好的资源,探讨写作心得。

5、档案袋也是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档案袋记录着学生作文的进步,也记录着自己的成长的点点滴滴。

2016 华南师范大学914小学教育考研真题及答案

1、名词解释

1、小学生

同上

2、学习习惯

同11年名词解释1

3、隐性课程

同13年名词解释3

4、小学教育内容

(1)定义:小学教育内容,指为实现小学教育目标,经选择而纳入小学教育活动过程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世界观等文化总体。

(2)特点:基础性,全民性,全面性,启蒙性

5、小学教育环境

(1)定义:小学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活动的时空条件、各种教学设备、校风班风、师生关系等等。小学教育环境实质上是影响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

(2)特征:教育性,可控性,纯化性,学习化,开放化

二、简答

1、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近代小学的发端 

据考证,我国近代正式成立的小学,当以1878年张焕纶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后改称梅溪学校)为最早。

1897年,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外院”就是小学。这可视为中国公立小学的始祖。教师由南洋公学师范院学生轮流担任,所以也可视为中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之始。后来,外院改称“南洋公学附属小学”。

(二)小学教育制度的初创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癸卯学制”是我国近代学制的基础,第一次系统构筑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自此,我国近代小学在学校教育制度中得以确立。

(三)新中国小学教育体系的完善 

我国现行中小学学制是“六年制”和“五年制”并存,正朝着“六三制”靠拢。“六三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而“五四制”,则为小学五年,初中四年。“六年制”是我国小学的基本学制。

(四)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了公立和私立两类。

(五)建国之后的小学教育

1、普及小学教育

自1986年起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为尽快普及小学教育,一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即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办学相结合;二是实行多种类型的办学形式,全日制、半日制、巡回制)

2、学制改革试验

六年制→五年一贯制→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

3、教学改革试验

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六)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1、逐渐开始向小班化方向发展。

2、逐渐开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例如网络教育。

3、逐渐开始开展微型课程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4、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仅是应试能力。

2、教育的价值特性

一、小学教育的文化规定性

(一)小学教育是一种特殊文化

文化从人类存在之始就开始存在,他不仅包括了各种技能,而小学教育相比于以前非正规的教育,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小学教育是在人类学校教育历史中逐渐分化和成熟的教育形态,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小学教育成为人类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一种特殊生存与发展方式,成为一种特殊文化。

首先,从历史发展来看,小学教育始终是一种文化活动。虽然每个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但是人们一直将小学教育当成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特殊生存和发展方式,所以,简言之,小学教育是运用专门的文化方式,采用专门的文化内容,满足着适龄儿童的学习需要,有需要的推动者儿童的茁壮成长。其次,从地域分布来看,小学教育也表现为一种文化活动。不同地域的文化是不同的,同样,教育也是不同的。

(二)文化的价值是优化人的生命

价值有多种定义,如“需要说”“属性说”“劳动说”“关系说”和“效应说”等。文化的价值,就是“某对象的属性对人成为‘人’所具有的意义”。一切文化活动的价值,都需要回到这些活动对人的“生成”的意义这一层面上予以讨论。简言之,文化的价值,乃是优化人的生命。由此,小学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其价值就在于优化小学生的生命。

二、养育生命的价值取向

(一)小学教育的多重价值选择 

第一,“扫除文盲”的价值取向:在我国历史上有一段时间认为小学教育的功能就是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写算能力,能看报,能读书,能写信,从事简单的计算,从而让生活更为便捷一点。

第二,“知识传授”的价值取向:教育本身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技能。

第三,“培养能力”的价值取向:教授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包括如何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学会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怎样处理突发事件等等思维方面的能力。

(二)养育生命的价值凸显 

第一,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真知灼见:世界初等教育之父,以家庭教育的优点来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特别是人际关系淡化等问题。

第二,我国现实的迫切需要

第三,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3、小学生的入学特征

4、小学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

同上14年简答题3

5、小学教师的主要专业素养

(一)专业愿景(1)定义,专业愿景是小学教师的一种职业期许和发展设想,是小学教师愿意为之努力奋斗而希望实现的图景。作为小学教师,需要树立起专业愿景,从而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开拓空间,赢得机会。(2)内容:包括坚定的专业信念,明确的专业目标,执着的专业追求,坚定的专业信念,小学教师的专业信念,包含对小学教育工作价值与要求的深刻认识,立志投身小学教育事业的决心等,专业信念是小学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的重要源泉和动力。从准备当小学教师的那天起,就需要认识小学教师的工作,体验和思考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和积累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阅读和感悟著名小学教师的成长经历,逐渐明确和加强立志投身于小学教育事业的决心。第二明确的专业目标。专业目标即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专业目标包括成熟教师、有效教师和专家教师。执着的专业追求。执着的专业追求通常表现为热情投入、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意志。所以,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该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永不放弃的意志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教师是一个终身都在学习的一个职业,所以我们要学会不断的追求越来越高的目标,促使我们成为更好的教师,更好的人。

(二)专业知识。一是多种类型,二是必备知识。多种类型包括七类型论、四类型论和三类型论。第一,七类型论,代表人物:舒尔曼。主要包括以下七种类型。1、课目知识,包括所教课目的具体概念、规则、原理及其之间的联系。既包括是什么的知识,也包括为什么是这样的知识,是什么的知识其实就是指陈述性知识。2、通用教育学知识,指不依赖特定课目内容的班级管理与组织的一般性原则和策略。3、课程知识是指精熟教学材料和教学计划等。就是指教师所具有的对教学材料就比如说教科书的相关知识。4、课目教育学知识,课目教育学知识是由课目知识、通用教育学知识以及教育实践知识与整合转化而成,是对教学法、学科内容、学习特征和学习情境等四个构成因素的综合理解,是处于连续的发展过程中。5、学生及其特征的知识,包括个体发展与个体差异方面的知识。比如说学生的个体发展呈现出良好的趋势,那么我们教师在这时就要学会运用相关的学生特征知识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6、教育情境的知识,包括小组或班级活动的状况,学区管理与经费,社区与地域文化等特点。这里的教育情境其实就是指教育所处的环境和情境。7、有关教育宗旨、目标、价值以及他们的哲学与历史基础的知识,比如说相关的教育宗旨的历史渊源、教育的发展史等等。第二、四类型论,代表人物,格拉斯曼。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通用教育学知识。2、课目主题知识。包括所教课目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高深知识。相对于舒尔曼的课目知识,它更注重课目的主题的知识。3、 课目教育学知识4、情境知识。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学校背景,社会背景和地方背景。第三、三类型论,这个三类型论由我国所划分的,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课目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品德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行程呢过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

6、小学教育评价的最新发展

(一)学习为本评估新理念 

学习为本评估,广义上指新兴的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价值取向的评估范式或形态,狭义上则指班课层面超越学业成就取向而支持学习过程的评估方式。

(二)表现性评估 

1.表现性评估的内涵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基于质性评价研究产生的新的评价方法,通过评价对象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表现性评估的发展,并非要取代表现性评价,而是针对表现性评价之不足加以弥补,通过研究和开发综合性的表现性评估与评价体系,以改善学生学习过程并藉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结果

和发展水平。

2.表现性评估的特点 

表现性评估既有优点,也有局限。

a.优点主要有:

(1)题目大多是关于真实世界生活的内容;

(2)能够帮助学生创建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3)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

(4)对学生的思考过程与学习方式等能做出恰当的评价,并能找出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因素。

b.缺点主要表现为:

(1)任务的设计和实施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2)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不高。

3.表现性测验 

表现性测验是一种对学习中涉及到的独立判断、批判性思维和决策制定等技能进行有效评价的方法。表现性测验一般有“确定测验内容”“设计评价情境”“研制评分细则”和“规定测验要求”四个基本步骤。

(三)档案袋评估 

1.档案袋评估的内涵 

档案袋评估是表现性评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描述的是师生在特定课目领域中长期的教学与发展历程以及重要成果的增长。

2.档案袋评估的基本步骤 

创建和使用档案袋的方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七个步骤:

(1)确保师生理解档案袋的意义;

(2)教师和学生依据不同目标,共同讨论决定收集什么类型的作品样本;

(3)师生要在完成指定作品后将其收集起来,放进一个合适的容器(如文件夹、笔记本或专用袋)里;

(4)教师和学生一起制订评估档案袋作品样本的标准;

(5)确保师生依据既定的标准对档案袋作品进行自我评估;

(6)安排和举行档案袋交流会议;

(7)调动家长全程参与档案袋评估过程。

3.教学档案袋的开发 

一份教学档案袋必须包括:受评者一个时期里教与学情况的精华;受评者工作做得最好的代表作;部分学生作业样品;受评者的部分反思材料。

(四)表现性评估的创新 

将“档案袋”与教育目标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和开发,凸显其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并与测验相结合,这可能是一条前景广阔的评价改革与发展之路

三、论述

1、结合实际,论述小学教育内容的研制策略

1、教材内容处理策略

(一)尊重教材,研读教材 

(1)一般而言,教材凝聚了大量专业化学者的心血和智慧,可以相信有高度责任心和负责精神的教材编者都会仔细推敲教材中每一句话,反复斟酌教材中的每一个命题,精心挑选教材中的每道习题,作为课程标准的载体。教材中的每一章节,每一例题都有特定的目标,蕴含着特定的编写意图,因此,教师只有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研读教材与捋顺知识结构与编写意图,才能深入的挖掘教材的精彩之处,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具体来说,教师研读教材可问三个问题:

一是教材中编写了什么?意在熟悉教材的编写内容,

二是教材为什么这样编写?意在对教材的呈现方式和编写理念有深入的理解

三是教材这样编写对教学有什么启示?唯有以这般审慎的态度对待教材,从教材出发,积极进行合理的改造,才能真正做到超越教材内容,实现合理而有效的用教材教。

(二)调整教材,拓展教材 

教师不是教材内容的执行者,而是教学内容的开发者。教师在尊重和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智慧,根据自己的实践中的具体状况,调整教材内容与编排,拓展教材内容,都能够显著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调整教材、拓展教材,具体来说有以下方式:

一是调整编排。目的是为了优化教学。

二是更换内容。我国小学有地域差异,城乡差别,教材内容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地区的所有学生,通过教师的灵活更换,可以使其更适宜于学生学习。

三是拓展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教材就是提供教学素材,但教材不可能,也没必要为学生提供全部教学素材,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

 

2.结合实际,论述小学学习环境设计策略学习环境的空间利用

(一)班级课堂环境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需要进行特殊的安排,最大化地优化课室空间使用。

(二)课室组织的两种类型 

研究表明,有效的课室组织,有“场所型”和“功能型”两类。

在场所型组织的课室里,如何分配和安排学生的课桌椅子起主要的决定作用。在功能型组织的课室里,空间分配依据的是,一定科目领域里的专门材料如何才能方便使用,或专门活动如何才能有效开展。

(三)学生需要与课室空间 

教师在考虑课室空间安排和使用模式时,最重要的依据是学生的学习需要。此外,还要考虑学生的个别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并据此为他们提供尽量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有些形式在一些情况下也许是不适合一部分学生的,切忌一成不变。

(四)空间利用的匠心独具 

当代,人们可以根据“传统-现代整合化”“活动化”“生成性”与“研究性”等原则,创造性地进行班课空间利用的设计与开发。

(五)空间利用的自主评估

为了确保并提升班课空间利用的有效性,可以采用一些问题来进行自主评估。

2017 华南师范大学914小学教育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目教育学知识

(1)定义:课目教育学知识是“教师组织和表征课目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相结合的特定主题与问题,使之与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学习者相适应,用学习者可以理解的方式呈现特定课目主题的知识。”

(2)多样化模型:二因素,三因素,五因素,六因素论

(3)核心:关于教学某一年级水平的课目教学目的的知识和观念; 学生对所学课目材料中特定主题的理解、概念和错误概念的知识; 课程知识;教学策略和特定主题表征的知识。

2.学习习惯

3.隐性知识

(1)定义:又称缄默知识,是指那些未被表述的知识,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对,指那些我们知道但是难以表述的知识。

(2)分类:技能类和认识类

(3)特征:默会性,个体性,非理性,情境性,文化性,偶然性与随意性,相对性,稳定性,整体性。

4.小学校本微型课程

(1)定义:是由一个班级的任教教师根据所在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需要,带领学生开发出来的持续时间从半小时到半天不等的"班级层面"的"小型"校本课程。

(2)功能:"灵活"地满足学生的具体学习需要,让每位教师成为"真正"的课程开发者以及"深层次"地促进学生成长

(3)类型:防患未然型,解决问题型和延伸升华型。

5.档案袋评价

(1)定义:学生在教师、同伴或家长的帮助下,收集自己的一系列作业成果并放入档案袋以呈现知识增长过程与结果,通常学生需要在档案袋中对自己选择的成果进行说明。

(2)特征:①档案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而且数量很多;②作品的收集是有意而不是随意的;③档案袋应提供给学生发表意见和对作品进行反省的机会。

(3)类型: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以及课堂型五类。

(4)功能:①反映儿童的完整面貌②档案袋评价提供给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估和反省的机会③档案袋的内容可以帮助教师更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真实客观的学习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④档案袋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结合。

二、简答题

1. 小学教育走向

一、走向学习共同体

(一)学校成为共同体

学校成为共同体,主要包括“拥有共同的目标”、“教师成为领导者”以及“家长成为合作者”

(二)连贯的课程 连贯课程以语言为中心,形成具有共性的核心课程,并且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测量。

(三)促进学习的环境

促进学习的环境,主要包括“达成目的的教学方式”,“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为孩子提供的各种服务”。

(四)品格的塑造 学校需要致力于学生品格的塑造,培育学生养成核心美德,让学生有理想地生活。

二、创建理想的小学小学建设“学习共同体”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一是课堂教育要实现“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学习”;

二是以学习作为学校一切活动的中心,废除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三是将教学案例研究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任务;四是在教学案例研究时,可组织日常公开教学;

五是废除家长“参观学习”的活动方式,引入家长、教师共同参与教育实践的“参与学习”的活动方式。

2.认识小学师生关系

1.小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强:小学生十分依赖老师,认为老师说的话就是对的,老师的话甚至比父母说的还管用。

2.师生关系的稳定性较强:在小学阶段,师生之间一旦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巩固下来了。

3.师生关系简单:小学生年龄小,思想比较单纯,因而建立的师生关系是比较简单的。

4.师生关系对学生有极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喜、怒、哀、乐、期望与信任等等,每时每刻都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习进步、人格形成等产生着重大影响。

(5).师生关系的向师性:小学生还没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老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3.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一)不同

(1)两者的含义不同。

课程标准通常包括了几种具有内在关联的标准,主要有内容标准(划定学习领域)和表现标准(规定学生在某领域应达到的水平)。在广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面是全层次的。它即是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一般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提出某一课期望达到的目标。

(2)两者的指导对象不同。

课程目标指导整个课程,而教学目标只是指导某一课的教学过程。

(3)两者的概括程度不同。

课程目标较为抽象,是对科学课程在宏观上的指导,教学目标则较为具体,对教学细节上的要求。

(4)两者的实施主体不同。

课程目标的实施主体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门、课程指导机构、师资培训基地、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编写者与审核者、学校的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只包括担任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

(5)两者的灵活程度不同。

课程目标往往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反复研讨、推敲的结果,具有导向作用。课程目标一旦确立,轻易不会改动;而教学目标往往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和对实际教学状况的把握来制订的,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某门课程在某学期、某堂课甚至某个教学活动环节上的教学目标是可以随时随地调整更新的。

(2)联系

(1)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导向。

(2)教学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细化。

一切教学过程都必须以课程内容来支撑,不可能脱离课程而独立存在。小学科学课同样如此。课程目标明确了教学活动的方向,而教学目标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精细化。当教师和学生在教科学、学科学的过程中互动的时候,就把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连接起来、融合在一起了。综上所述,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隐性课程教育作用

(1)隐性课程的涵义 

隐性课程就是学校通过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教育文化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

非公开性的学术的与非学术的教育经验。

(二)隐性课程与道德教育 

隐性课程具有“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规范道德行为”等德育功能。隐性课程通过物质、制度、精神等各种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能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得到道德教育的熏陶和感化。因此,要重视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利用隐性课程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三)隐性课程的其他作用:

1、促进课程研究发展的功能,就课程领域的扩充方面,从正式课程扩充到非预期或意想不到的生活经验。

2、促进个性品质发展的功能,隐性课程避免了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一种自由,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境中受到教育,得到感化,获得知识和信息,同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3、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功能,隐性课程和现行课程是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隐性课程可以弥补现行课程的不足,尤其体现在促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上。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在素质教育实践中,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道德观等的作用更加突出。

5、其他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和社会控制功能,隐性课程是社会文化传递的必要途径,社会控制功能,社会批判者认为,隐性课程是传播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和意志的工具,激进的西方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社会预定青年命运的工具和在功能上满足社会稳定的工具。

5.小学教师角色

同上

三、论述题

1.学习为本评估

(1)定义:学习为本评估,广义上指新兴的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价值取向的评估范式或形态,狭义上则指班课层面超越学业成就取向而支持学习过程的评估方式。

(2)发展过程:学习为本评估溯源,学习为本评估兴起以及学习为本评估孕育。

溯源,评估突出指称在学校情境下收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活动信息并进行价值判断和采取改进措施的过程与活动。那么这样,评估必然与班课同时进行,实质上就是融入性评估,融入性评估就是指在班课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学生作业,测试,练习和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的过程和活动。国外又将其分为教学融入性评估,课堂融入性评估和课程融入性评估。

孕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习服务型评估渐成主流,学习化评估基于两种学习观,一是学习即达成目标,二是学习乃知识的建构。人们开始全面的认识到评估有三个明显的目的,即支持学生学习,报告学生成绩和满足公众问责要求。

兴起:卡里斯和朱芬娜等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资助委员会提出的教学发展资助基金资助下,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学习为本评估项目。

(3)从评估中的关键角色来看,学习性评估还是教师主导的评估。为了进一步达成该目标,人们创新出学习化评估,旨在让学生成为评估活动的主体,通过自我评估和同伴互评,随时随地反思、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并丰富评估活动经验,增长评估知识与技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素养,成长为优秀的自我评估者和自主的终身学习者。

(4)学习为本评估的积极价值论原理

1.评估的根本价值不是清算过去和造成威胁,学本评估正竭力超越这种习以为常的恶性循环“怪圈”。如果说缺陷范式的评价是一种消极的价值哲学,纠缠于学生过去的不足,伴随着不间断的威胁,学本评估则秉持一种积极的价值哲学,给予学生希望及创造未来的可能。

2.评估的根本价值在于给予希望和创造未来,基于积极价值观的引领,学本评估倡导创建促进学生学习的价值文化。其一,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评估文化。其二,不断搭建学习脚手架的评估文化。元分析发现,反馈对学生学习至关重要,是有利于学生在下一阶段学习之中取得实质性成功的脚手架。在一定意义上,学本评估的积极价值论原理不仅是对评价的再概念化,而且是对教师信念、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再概念化。

(3)学习为本评估的文化认识论原理

1.评估即对学习目标的认识

评估总是与要达到的目标紧密关联。在学本评估中,师生要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共同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这可以由师生一道通过深入探究与认识学习活动来达成。或者,教师将自己的期望以学生能够明白的方式告知学生,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2.评估即对成功指标的认识

成功指标可以理解为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途径”或“方法”,不是描述让学生做什么,而是描述学生能够使用什么策略达成学习目标,或者学生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成功。所有学生清楚地认识这些“途径”或“方法”,是保证他们能够主动学习、成功学习并自我监控与调节自己学习活动的一个关键。

3.评估即对学习过程的认识

在学本评估看来,评估应该是课堂的基本组成部分,师生在课堂上的许多活动都是评估活动。完成任务和问答促使学生展示学到的知识、理解程度以及学到的技能。教师倾听学生的回答和观察学生的表现,就是在认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做出判断和解释,从而决定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

4.评估即对学习结果的认识

学本评估也要考核、呈现和判断学生的学习结果。然而,学本评估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认识是为了学生今后学习成功的富有价值关怀的认识,侧重于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深入的量化和质性分析,力争析明这些结果所暗含的更为实质性的学习信息。

5.评估即对下一步个性化学习需要的认识。

学本评估不止步于认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学生下一阶段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改进下一阶段的课程与教学,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学生则要清楚认识自己的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规划与实施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

2.认识学生观

(一)多维视野中的儿童观,分为社会法规形态的儿童观、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以及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社会法规形态的儿童观是指国际组织或国家政府提出的对儿童应有的观念,通常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表达。国际《儿童权利公约》来充实一下答案,其中国际《儿童权利公约》中有四条原则,一、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即任何涉及到儿童利益的事都应该以儿童利益为重。二、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即我们要尊重儿童尊严,培养其自尊心,涉及到儿童的权利问题。三、尊重儿童的观点与意见原则,任何涉及儿童本人的事情,都应该听取儿童的意见,充分尊重儿童自身的意愿。四、无歧视原则,这就涉及到儿童平等问题,不论儿童的家庭背景如何,不论儿童性别是男是女,都不能带有歧视的眼光去对待儿童,每个人生来平等,没有谁比谁更高贵。

(二)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书上分为四点。第一、遗传决定论的儿童观,代表人物:高尔顿,代表著作,《遗传的天才》代表观点:他认为教育不能改变儿童天生的遗传素质,只能加速或延缓儿童的遗传素质的实现,第二、环境决定论的儿童观,代表人物:华生,代表观点:不否认儿童的发展需要依赖一些遗传素质,但坚决否认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确信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决定的作用。第三、辐合论的儿童观,代表人物:吴伟士,代表观点:儿童发展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第四、后现代理论的儿童观,代表人物:西蒙斯坦,代表著作:《儿童观的后现代视角》,主要观点:1、儿童向成人提出的一些看似奇怪的问题并不是他们一时的想法,而是他们试图与自己的经验保持一致的结果,是他们试图用已知的和理解的要素来描绘世界的结果,概括来讲就是指儿童有自己的世界观,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2、儿童的思维能力远远超过其表面上表现出来的能力,他们用一种原始的方式掌握着几乎所有的科学概念,概括来讲就是儿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3、儿童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全身心关注当前的现实。4、儿童努力探寻世界的意义,5、儿童通过填空的方式创造理论6、儿童对情景具有依赖性。

(三)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是指广大社会成员对儿童的根本看法,他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待儿童的态度与行为方式,通常以隐喻的形式表现出来。1、儿童是花朵,一方面它是把儿童看成一个独立存在价值的实体,承认儿童生长的周期性,承认儿童的个体,承认儿童的差异,因为花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他又把儿童看成是脆弱的,易受伤害的,是需要保护的。按照分类,又把花朵比喻成自然环境中的花朵,温室中的花朵和祖国的花朵。自然环境中的花朵尊重儿童纯洁美好的本性,也反映出儿童是按一定时间进行生长的,同时他们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温室中的花朵则反映出当代中国父母普遍存在的溺爱,过分保护,依赖等不好的现象,这种就忽视儿童本身是否能适应这种过分的溺爱,可能会对他的未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祖国的花朵认为儿童是国家宝贵的财富,是具有潜力的资源,是祖国未来的继承人和希望,必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力量。2、儿童是小天使,主要观点:一是认为儿童是纯洁而美好的,二是认为儿童又是神秘而遥远的。优点:肯定了儿童的纯洁美好的天性,缺点:把儿童看的过于神圣,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

(四)学生观: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传统学生观把学生视为被动的客体,是教育者管辖的对象,是装知识的容器;而现代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学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两种理论,一是外塑论,二是内生论,外塑论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可以任人随意描绘或捏塑。学生的头脑是一个“容器”,可以任意进行填塞。这一理论的代表们把学生仅仅看成是教育的对象,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他们认为教师才是教育活动的主宰,具有绝对的权威。德国的赫尔巴特把教师与学生比作舵手和航船,认为学生的成长全仰仗于教师的指导,优点:强调了社会需要和教师的作用,缺点:忽视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内生论把教育过程看作是儿童自身主动发展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需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这一观点强调儿童的发展,并且认为学生具有一种内在的能力,凭借外力帮助,就能达到社会行为的和谐。优点:把学生放在教育过程的中心地位,缺点:把教师放在一个辅助的地位,抹煞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观认为学生的本质为学生是人,学生是人又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主要表现为学生具有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学生具有获得承认关怀的需要和学生具有身心发展的全面性。2、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主要表现为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地位又分为教育地位和社会地位。教育地位表现为: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社会地位表现为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和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是指从道义上讲,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从法制上讲,青少年是独立的社会个体,他们不仅享受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还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包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以及安全的权利。

3.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2018 华南师范大学914小学教育考研真题及答案

1、名词解释

1、微型课程

1学科视角微型课程所指的是将一门教学科目根据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相对独立、完整的单元群, 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中心内容或专门主题。这种界定最能体现美国早期开发的微型课程的特点, 我们可以称之为学科微型课程。学科微型课程开发的主体往往是学科教师, 强调的是在学科教学目标、学科知识框架下开发课程, 或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或是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创生。

2)校本课程开发视角:校本课程开发视角下的微型课程开发的性质定位为一种特殊的校本课程开发”, 将其含义界定为由教师针对任教班级学生具体学习需要, 所进行的短时 (从一节课到半天不等) 班级性校本课程开发活动

3)信息技术视角:信息技术视角的微型课程指的是“运用计算机通讯技术 (ICT) 来达到特定目标的小教学材料”。这种类型的微型课程我们可以称之为“信息化微型课程”。信息化微型课程的倡导和开发针对的课程问题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课程整合。

4)微型课程的特点:1)时间短;2)规模小;3)内容精炼;4)实施灵活;5)内容鲜活。

2、校本课程开发

(1)概念解读视角: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 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 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 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 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 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

(2)课程开发策略视角,: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实条件下, 以实施国家/地方课程改革方案为背景, 以学校教育人员为主体, 以满足学生教育需求为轴线, 以国定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转化和校定课程开发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学校整体课程开发策略

(3)课程视角: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落实”的课程, 它强调课程知识是从缜密的实践中得到的, 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 知识的再概念化、草根式民主、文化回归、学校重构、给教师赋权增能、面向教师现场和学生需求差异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3、合作学习

1)定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2仅从表现形式上看,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结为学习伙伴,互相帮助,以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合作学习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可从不同层面加以认识。(3)从学生的角度看,它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与个体学习相对应;从教师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教学理论,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技能。

4、网络学习环境

(1)定义:网络化学习环境是指在学习环境中引入网络因素, 通过综合教学系统、多媒体电子备课系统等应用软件实现教学信息化、现代化, 提高教学质量。网络学习环境是指适应各地使用的信息传输网络( 计算机、电信和数字卫星网络) 、完备的教学平台与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2)内容:硬件资源、软件环境、人员支持、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设备、教学管理

5、教育行动研究

(1)定义:行动研究是教师在自身所处的教育情境中, 通过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 在分析问题后提出改进策略并付诸实施, 从而改进实践, 提升实践知识和获致专业理想的过程。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具有多种形态的研究过程, 不同的教育行动研究具有不同的属性。

(2)分类:按照教育行动研究的水平分类:1)技术的行动研究;2)慎思的行动研究;3)解放的行动研究。按照参与者分类:1)独立式行动研究;2)支持式行动研究;3)协同式行动研究

(3)行动研究的步骤:明确要研究的教育问题;确立解决所要研究问题行动的目标与过程;按研究设计进行教育行动,并对行动进行记录,搜集证据并确认在什么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加工,总结行动与目标之间关系的一般性原则;在教育实践的情境中进一步对这些原则加以检验。

6、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1)定义: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内容一般可以表述为以下几点: ①将约束在单个学科中的教师的专业特性扩大到学校教育的整体: ②将与课程有关的决策重点从原先的 “上意下达”的方式转变为教师之间的“讨论”方式;③通过对决策过程的记录和检查,将结果再次反映到决策上,进而开发更合理的课程系统。

(2)具体含义:首先,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是属于教师个人所拥有、并且是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其次,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与完成一定的任务校本课程开发相联系,并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具体表现出来;最后,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是有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动力量,它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的选择、规划、编制、整合和实施的成效与质量。

2、简答题

1、儿童观有哪些,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多维视野中的儿童观,分为社会法规形态的儿童观、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以及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社会法规形态的儿童观是指国际组织或国家政府提出的对儿童应有的观念,通常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表达。国际《儿童权利公约》来充实一下答案,其中国际《儿童权利公约》中有四条原则,一、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即任何涉及到儿童利益的事都应该以儿童利益为重。二、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即我们要尊重儿童尊严,培养其自尊心,涉及到儿童的权利问题。三、尊重儿童的观点与意见原则,任何涉及儿童本人的事情,都应该听取儿童的意见,充分尊重儿童自身的意愿。四、无歧视原则,这就涉及到儿童平等问题,不论儿童的家庭背景如何,不论儿童性别是男是女,都不能带有歧视的眼光去对待儿童,每个人生来平等,没有谁比谁更高贵。

(二)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书上分为四点。第一、遗传决定论的儿童观,代表人物:高尔顿,代表著作,《遗传的天才》代表观点:他认为教育不能改变儿童天生的遗传素质,只能加速或延缓儿童的遗传素质的实现,第二、环境决定论的儿童观,代表人物:华生,代表观点:不否认儿童的发展需要依赖一些遗传素质,但坚决否认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确信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决定的作用。第三、辐合论的儿童观,代表人物:吴伟士,代表观点:儿童发展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第四、后现代理论的儿童观,代表人物:西蒙斯坦,代表著作:《儿童观的后现代视角》,主要观点:1、儿童向成人提出的一些看似奇怪的问题并不是他们一时的想法,而是他们试图与自己的经验保持一致的结果,是他们试图用已知的和理解的要素来描绘世界的结果,概括来讲就是指儿童有自己的世界观,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2、儿童的思维能力远远超过其表面上表现出来的能力,他们用一种原始的方式掌握着几乎所有的科学概念,概括来讲就是儿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3、儿童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全身心关注当前的现实。4、儿童努力探寻世界的意义,5、儿童通过填空的方式创造理论6、儿童对情景具有依赖性。

(三)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是指广大社会成员对儿童的根本看法,他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待儿童的态度与行为方式,通常以隐喻的形式表现出来。1、儿童是花朵,一方面它是把儿童看成一个独立存在价值的实体,承认儿童生长的周期性,承认儿童的个体,承认儿童的差异,因为花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他又把儿童看成是脆弱的,易受伤害的,是需要保护的。按照分类,又把花朵比喻成自然环境中的花朵,温室中的花朵和祖国的花朵。自然环境中的花朵尊重儿童纯洁美好的本性,也反映出儿童是按一定时间进行生长的,同时他们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温室中的花朵则反映出当代中国父母普遍存在的溺爱,过分保护,依赖等不好的现象,这种就忽视儿童本身是否能适应这种过分的溺爱,可能会对他的未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祖国的花朵认为儿童是国家宝贵的财富,是具有潜力的资源,是祖国未来的继承人和希望,必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力量。2、儿童是小天使,主要观点:一是认为儿童是纯洁而美好的,二是认为儿童又是神秘而遥远的。优点:肯定了儿童的纯洁美好的天性,缺点:把儿童看的过于神圣,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

2、小学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最新成果是什么?

(1)评价的方法: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都被摈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反而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近年来,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地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也只有在关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质性评价方法的发展为这种过程式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注重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成为世界各国评价发展的又一大特点。

7、(2)最新发展:(一)学习为本评估新理念 

学习为本评估,广义上指新兴的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价值取向的评估范式或形态,狭义上则指班课层面超越学业成就取向而支持学习过程的评估方式。

(二)表现性评估 

1.表现性评估的内涵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基于质性评价研究产生的新的评价方法,通过评价对象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表现性评估的发展,并非要取代表现性评价,而是针对表现性评价之不足加以弥补,通过研究和开发综合性的表现性评估与评价体系,以改善学生学习过程并藉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结果

和发展水平。

2.表现性评估的特点 

表现性评估既有优点,也有局限。

a.优点主要有:

(1)题目大多是关于真实世界生活的内容;

(2)能够帮助学生创建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3)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

(4)对学生的思考过程与学习方式等能做出恰当的评价,并能找出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因素。

b.缺点主要表现为:

(1)任务的设计和实施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2)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不高。

3.表现性测验 

表现性测验是一种对学习中涉及到的独立判断、批判性思维和决策制定等技能进行有效评价的方法。表现性测验一般有“确定测验内容”“设计评价情境”“研制评分细则”和“规定测验要求”四个基本步骤。

(三)档案袋评估 

1.档案袋评估的内涵 

档案袋评估是表现性评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描述的是师生在特定课目领域中长期的教学与发展历程以及重要成果的增长。

2.档案袋评估的基本步骤 

创建和使用档案袋的方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七个步骤:

(1)确保师生理解档案袋的意义;

(3)教师和学生依据不同目标,共同讨论决定收集什么类型的作品样本;

(3)师生要在完成指定作品后将其收集起来,放进一个合适的容器(如文件夹、笔记本或专用袋)里;

(4)教师和学生一起制订评估档案袋作品样本的标准;

(5)确保师生依据既定的标准对档案袋作品进行自我评估;

(6)安排和举行档案袋交流会议;

(7)调动家长全程参与档案袋评估过程。

3.教学档案袋的开发 

一份教学档案袋必须包括:受评者一个时期里教与学情况的精华;受评者工作做得最好的代表作;部分学生作业样品;受评者的部分反思材料。

(四)表现性评估的创新 

将“档案袋”与教育目标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和开发,凸显其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并与测验相结合,这可能是一条前景广阔的评价改革与发展之路

3、如何建立家校合作学习?

(1)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社会氛围:社会方面,政府要高度重视家校合作在实现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把家校合作当做一项重大任务向前推进。相关教育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家校合作进行广泛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对于学校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接纳与兼容的学校文化氛围,让学校师生都能重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管理者和相关教师要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和家庭背景下学生及其家长的教育需要,使得学生及其家长能够感受到学校对于家校合作的重视程度。学校老师要定期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随时了解其对教育的诉求。

(2)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政策法规体系:我国相关教育部门要配合立法机构加快制定并颁布适合我国实际的家校合作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家校合作相关制度。这样可以从制度层面确保家校合作双方的责、权和利,尤其是在法律上保障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权利,使家长有权利对学校教育提出意见及建议有利于家校合作功能实现的最优化。如建立驻校办公制度、例会制度、对口联系制度、义工制度、督导评价制度、参与决策制度等常规制度。

(3)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家校合作组织机构: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独立的家校合作组织机构, 保障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以及监督权。

(4) 扩大家校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家校合作机构不应是学校的附属机构, 应该是两个民主平等合作的机构, 充分吸收各个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家长加入到家长委员会中来, 要赋予家长绝对的权威参与到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来, 以保障家长充分有效地参与学校教育。此外, 还应该扩大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深度, 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还应该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同时家长还应该有罢免学校管理者的权利、共同决策及监督建议等权利。

(5)家校合作要丰富合作内容、扩大合作途径

在现代学校制度下,不能仅仅停留在召开家长会和教师家访等传统家校合作形式方面形成家校合作定期沟通机制,让家校合作制度化。在这一方面,我国可借鉴美国的先进做法, 除了丰富和发展家长会和教师家访等传统家校合作内容之外,还可以采纳一些新的家校合作内容,如时事通讯、“星期五折叠式文件夹” (Friday folder) 、“教师——家长对话杂志(parent/teacher dialogue journals) 、学校公开日或者开放日等等。此外,应扩大家校合作途径,实现家校合作方式多元化。

(6)学校要依据本校的实际, 创造性地开展家校合作的工作

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氛围、学生的思想观念、学校师资水平以及学校教育目标等等因素, 科学制定家校合作规划。家校合作规划应努力体现师生的需求、家长的教育需求以及学校的教育发展要求。让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好地支持学校教育, 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目标。如东部地区的学校, 由于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学校可以为家长开展各项有利于其终身发展的培训, 把家长请到学校来, 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监督等;而西部地区学校, 由于经济欠发达, 家校合作则可以更多地采用家访的形式, 了解家长的教育需求及与家长沟通学校教育情况。这样既可以节约资金, 又不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此外家校合作还要考虑到民族文化的差异、城市和农村的差异等等。

(7)开展家长参与管理专项培训工作

可以通过专题培训、讲座等方式, 让家长不仅知道在家庭中怎样教育孩子, 还要让其知道在学校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如对家长进行教育观念、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培训等, 更好地让学生家长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 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此外, 还可以进行家校合作价值、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家长的信任感和对家校合作的参与热情, 更好地促使家长由“局外人”变为“局内人”。

4、小学教育目标的结构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包括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二、关系

(一)不同

(1)两者的含义不同。

课程标准通常包括了几种具有内在关联的标准,主要有内容标准(划定学习领域)和表现标准(规定学生在某领域应达到的水平)。

在广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面是全层次的。它即是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一般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提出某一课期望达到的目标。

(2)两者的指导对象不同。

课程目标指导整个课程,而教学目标只是指导某一课的教学过程。

(3)两者的概括程度不同。

课程目标较为抽象,是对科学课程在宏观上的指导,教学目标则较为具体,对教学细节上的要求。

(4)两者的实施主体不同。

课程目标的实施主体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门、课程指导机构、师资培训基地、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编写者与审核者、学校的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只包括担任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

(5)两者的灵活程度不同。

课程目标往往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反复研讨、推敲的结果,具有导向作用。课程目标一旦确立,轻易不会改动;而教学目标往往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和对实际教学状况的把握来制订的,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某门课程在某学期、某堂课甚至某个教学活动环节上的教学目标是可以随时随地调整更新的。

(二)联系

(1)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导向。

(2)教学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细化。

一切教学过程都必须以课程内容来支撑,不可能脱离课程而独立存在。小学科学课同样如此。课程目标明确了教学活动的方向,而教学目标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精细化。当教师和学生在教科学、学科学的过程中互动的时候,就把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连接起来、融合在一起了。综上所述,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1)如何进行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教师要形成职业规划的主体意识

所谓“主体意识”, 指教师在职业生涯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自我意识, 即教师对自己作为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的主体的一种自觉认识。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形成对职业规划意义的正确觉知。

二是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三是形成自我发展的反思与调控意识。

(二) 教师要把握职业规划的方向, 关注“内职业生涯”的设计

教师的职业生涯由两部分组成:“外职业生涯”和“内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职务、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所具备的观念、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从教师内外职业生涯的构成因素来看, 外职业生涯的构成因素通常是由别人认可和给予的, 也容易被别人否认和收回。与外职业生涯构成因素不同的是, 内职业生涯的构成因素, 一旦取得便具有相对稳定性, 并且内职业生涯的发展能够带来外职业生涯的发展, 如提高内职业生涯而取得的工作成绩带来的外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实现。内职业生涯发展是教师发展的根本动力。一份有效的教师职业规划应把“内职业生涯”的发展作为关注的焦点, 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在发展中获得满足与自由, 产生幸福感, 获得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三) “干预”是推动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有效的职业规划是教师、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共同负责的结果, 因此, 作为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外在力量,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推动教师的职业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帮助教师理清职业生涯发展的现状, 树立职业发展的理想和目标。

二是为教师提供职业发展的信息。

三是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路径和载体。

四是建立有效的职业规划管理机制。

(四) 针对不同教龄的教师采取不同的职业发展策略

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 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策略, 才能更好地促进不同教龄教师的发展。一般来说, 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处于职业发展的探索期, 这是个体角色转换, 逐渐适应教师角色的时期。对该阶段的教师, 职业发展的重点在于帮助教师树立职业发展的理想和目标, 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指导, 帮助他们一入职就成为职业发展的自觉主体, 克服盲目心理, 增强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对不适应工作岗位的教师, 建议其更换其他工作。5-10年教龄的教师处于职业发展的成长期, 职业发展的意愿非常强烈, 努力形成自身稳定的教学风格。对该阶段的教师, 职业发展的重点在于关心教师的发展需求, 为他们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和有效的激励机制。11-20年教龄的教师处于职业发展的成熟期, 追求职业生活的稳定。对该阶段的教师, 职业发展的重点在于帮助他们正确分析自己, 寻找发展的突破口, 培养成就意识, 促进职业生涯向更高层次发展。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处于职业发展的高原期, 这一阶段的教师满足于自身发展的现状, 不思进取, 带有明显的职业倦怠倾向。对该阶段的教师, 职业发展的重点在于帮助他们更新观念, 以更远大的理想为引导, 超越自我, 继续发展。

3、论述题

1、如何创新以心理逻辑为主导的活动准则,请举例说明。

小学教育活动中开展心理逻辑优势: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各方面能力尚未成熟、未来发展尚未确定的小学生,教育活动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乐于接受的内容,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学习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能力的发展,进而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心理逻辑主导的活动准则:

1) 树立心理逻辑主导的活动意识:

2) ①关注小学生的心理,一方面是关注小学生的注意、记忆以及思维等认知领域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关注小学生独特的个性心理品质,比如兴趣、意志、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②顺应小学生的心理。教师对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必须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利于学生能动地进行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获得新知识的意义。

③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活动在顺应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还应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心理的有效发展。

2)创新心理逻辑主导的活动方法:开展教育活动需需要灵感点燃,需要想象驰骋,需要创新追求,同时,灵感,信心也来自于不断的模仿和持续的思考。

2、请举例说明你对校本教育研究能力的理解,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培养自身的校本教育研究能力。

(一)校本教育研究能力是指教师在研究中改变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正确的研究观点,其研究轨迹是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在循环往复中不断深化认识,形成符合教育规律的能力。

(二)如何培养自身的校本教育研究能力

(1)帮助广大教师确立校本教育研究的意识。

(2)帮助广大教师掌握校本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

1)帮助教师学会校本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局选题;立足于本校实际选题;立足于个人特点选题;④教师可以就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炼出科研课题,把选题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2)帮助教师认识校本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①校本教育研究要着眼于解决学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②校本教育研究要着眼于解决学校的发展;③校本教育研究要着眼于解决学生的发展。

3)帮助教师确立校本教育研究的实施方式:①合作型研究和独立型研究相结合,以独立型研究为主;②引进型研究和独创型研究相结合,以独创型研究为主;③系统持久性研究与灵活机动型研究相结合,以灵活机动型研究为主。

4)帮助教师掌握校本教育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5)帮助教师领会校本教育研究过程:①研究过程要与教学过程相一致,便工作边研究,研究为工作服务;②重视对成果转化过程的把握。

6)帮助教师学会校本教育研究的成果形成和鉴定标准。

(3)帮助教师遵循校本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1)研究要以学校为本:①研究要从学校实际出发;②研究要保证学校的长远发展;研究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2)研究要以教师为本:①研究要考虑教师实际;②研究要考虑教师的成长特点

3)研究要以学生为本:①校本教育研究要以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前提;②研究要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3、有句话说,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请举例说明你的理解。

(一)课程不等同于教材,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

课程不等同于教材,教材仅仅是课程的一部分,而且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动态的、生长性的课程是有教师和学生经验参与的课程,不再是教材那点知识,也不受当时作者思想的局限。可以说,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课程是动态生成的,它不受教材的局限,课程是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发展的。

(2)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有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任何方面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因为教科书仅仅是众多教学媒体的一种。在教学中,教师不是把教材的内容直接讲给学生,而是把教材的内容放在生活的实例中来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把教材扩大到学生的生活领域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掌握知识点。这也充分说明教学内容远远大于教材。

(3)教材不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适应的

教材编写考虑德非常周密,从知识维度、思想品德和文化内涵、认知细腻和发展水平、实际使用效果等五个维度进行认真编写,可以说考虑细致、周到。但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学科课程标准中没有规定重点难点,没有课时分配,只有标准没有具体内容,学科课标目标规定的是最基本的要求,不是最高要求。教师在用教材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教材并不是对每一个学生都适应,教师要因材施教。

2010-2018华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学原理真题及答案(83页)

相关推荐